Workflow
杏李
icon
搜索文档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一颗新疆葡萄,如何连接天南地北?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23:47
核心观点 - 新疆农产品电商直播行业通过个人主播带动区域特色产品销售 实现销售渠道创新和地域文化传播 形成"直播+农业"的新模式 [1][2][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新疆直播网络零售额达74.95亿元 直播场次10.79万场 累计观看人次16.17亿 [6] - 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 "00后"新生代主播加入农产品电商领域 [4] 商业模式创新 - 农户通过直播带货直接触达消费者 吾买尔·热西提在全网拥有超过300万粉丝 [1] - 直播内容融合产品展示与地域文化体验 包括葡萄沟实景、火焰山沙窝鸡蛋测试、沙疗等本地特色场景 [2] - 形成"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的闭环 粉丝因直播专程到产地旅游并产生购买行为 [2] 产品品类拓展 - 主营新疆特色农产品包括无核白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纸皮核桃、大枣等 [1][4] - 按季节轮换推出哈密瓜、西梅、"恐龙蛋"(杏李)等当季水果 [4] - 实现跨区域特产交换 形成"风味对话"的新型消费模式 [6] 社会效益 - 电商直播带动农户收入提升 吾买尔家族从"刚能果腹"转变为拥有稳定销售渠道 [1] - 促进民族团结与地域交流 山东网友与新疆主播建立个人友谊并持续进行特产互换 [6] - 创造就业机会 大学毕业生返乡成为专业农产品主播 [4] 基础设施支持 - 政府建设红石榴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产业园区 主播可在离家5分钟车程内实现专业直播 [4][6] - 传统农业技能与数字技术结合 老农户通过子女教学掌握直播技巧 [2]
河南淅川:“采摘经济”带火乡村游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2:15
公司业务模式 - 庄园采用果园直播与线下体验相结合模式 通过主播讲解和网友互动拉近农产品与消费者距离 [1] - 业务融合休闲观光 亲子体验和线上团购等多种模式 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1] - 庄园主要产品包括阳光玫瑰葡萄和锦绣黄桃 产品特点是颗粒饱满 甜度高 汁水足 采摘期持续至九月底 [1] 行业发展现状 - 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发展特色林果产业 种植面积达23万亩 涵盖石榴 大樱桃 杏李等品种 [2] - 探索林旅融合模式 包括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森林乡村+森林人家 支持重点乡镇打造林旅融合样板 [2] - 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572.5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超47.8亿元 [3] 政府战略支持 - 实施文旅兴县战略 构建城乡一体化森林景观格局 形成林城相依 林居相依 林路相依 林水相依的生态格局 [2] - 借助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品牌优势 举办环中原自行车赛 龙舟大赛 全国摄影大赛等赛事活动 [2] - 创作大量旅游抖音视频 发布渠首看海视频500余条 获得1000余万人次点击量 [2] 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 - 坚持水质保护 绿色发展主线 发展生态林果产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1] - 通过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思路 实现春有花 夏有色 秋有果 冬有绿的生态画卷 [2] - 依托丰富生态资源开展特色旅游活动 包括中原看海寻味淅川美食旅游和花漾淅川邀您来赏花旅游 [2]
河南省淅川县驻村第一书记:产业振兴当先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03:16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 武店村通过"1+2"产业模式实现转型,包括生态种植、饮用水加工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1] - 穆洪竹推动1800亩软籽石榴种植,新建鱼塘和渠首庄园等旅游设施[1] - 产业链延伸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包括蝴蝶兰基地80个技术岗位和美食苑凉粉摊等[1] - 武店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25年超过70万元[2] - 九重镇邹庄村和老城镇冢子坪村分别发展西瓜甜瓜和杏李产业[2] 生态农业规模 - 淅川县已发展生态林果23万亩、食用菌3500万袋、中药材14.7万亩[2] - 当地建成精品民宿12家和农家乐700余家[2] - 生态农业带动就业人数达3万余人[2] 乡村旅游发展 - 渠首庄园农家乐暑期月营业额突破3万元[1] - 石榴剪枝成为持证上岗的技术岗位[1] - 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和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2]
富阳老农解锁杏李栽培“黑科技”
杭州日报· 2025-06-16 02:58
杏李品种引入与种植发展 - 杏李是杏和李通过多代杂交选育而成,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2000年从美国引入多个品种并筛选出"恐龙蛋""风味玫瑰""味厚"及"味帝"等7个优良品种 [1] - 杏李果实集杏和李优良特性于一体,适应性强,果皮果肉色泽艳丽,含糖量比杏李品种高得多,具有很好市场前景 [1] - 2014年何洪良从河南郑州引进"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三个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先试种一亩地80棵树苗 [1] - 试种第二年每棵树挂果1-2颗,第三年每棵挂果10公斤左右,80棵树收获800公斤 [1] - 2019年试种5年稳产后,种植面积扩大到17亩 [1] 种植技术与创新 - 目前投产面积20亩,采用"开心"形和单干直立形等不同树形,其中"开心"形综合亩产最高 [2] - 单干直立形可减少每株占地空间,增加种植密度,便于站立采摘 [2] - 采用"同株嫁接"方法,在"味帝"主枝上嫁接"风味玫瑰""恐龙蛋"枝条,实现一树内完成授粉 [2] - "同株嫁接"授粉理想,只需隔一棵嫁接一棵,提高挂果率同时节省人力物力 [2] - 计划尝试"中间砧"种植方式,在毛桃砧木和"味帝"主枝中间嫁接抗性强的"恐龙蛋"砧木,增强整株抗性 [3] 产量与经济效益 - 20亩杏李园平均亩产已超过1000公斤 [3] - 按50元/公斤销售价计算,亩产值超过5万元 [3] - 阶梯式成熟期安排:五月下旬"风味玫瑰",六月中旬"味帝",八月上旬"恐龙蛋" [3] 行业支持与发展 - 杭州市、富阳区两级农技推广基金会提供资金扶持和专家指导 [3] - 基金会希望通过支持进一步发展壮大杏李产业,为杭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