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灵巧手

搜索文档
叮——机器人来敲门
经济日报· 2025-08-15 22:17
行业规模与创新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超100款,数量创历史新高,是去年的近2倍 [1] - 机器人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工业量产,从工业制造扩展到生活服务、医疗护理、应急救援等领域,进入规模化、产业化新阶段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迈入"技术突破—资本涌入—场景落地"加速期,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发挥作用 [3]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Moz1具备穿糖葫芦、饮品递送、衣物整理等多项技能,其机械臂采用Spirit V1 VLA模型AI算法实现精准操作 [2]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R1低配版定价仅3.99万元,性价比显著提升 [3]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Q系列机器人实现挂扳手、采摘苹果、射箭等复杂操作任务 [3]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通过视觉识别和在线轨迹规划算法完成动态随机分拣任务 [3] 模块化与多功能机器人 - 云迹科技UP机器人采用"1+N+AIoT"模块化架构,支持秒级功能切换,在酒店场景可实现送餐、清洁、巡逻等多角色转换 [4] - UP机器人实现多机智能调度,两台机器人可接力配送,清扫机器人可呼叫送物机器人协助清理垃圾 [4] - 广汽集团研发的GoMove载人轮足机器人可平稳上下楼梯,GoSide服务机器人能精准执行"拿毛毯"等指令 [5] 特种机器人应用 - 中国电科半人马机器人具备32个自由度,双臂可提供12公斤以上抓举力,能完成灾难救援、治安维护等任务 [6] - 半人马机器人腿部有5个自由度,可实现零半径转弯和全向运动,适应复杂地形 [6]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灵巧手拥有21个驱动控制25个自由度,能完成穿针引线、调制咖啡等精细操作 [7] 行业前景展望 - 机器人产业可能达到万亿元规模,将成为包含脑、眼和行动协同的具身智能体 [7] -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将发展为AI+机器人,实现"看见世界、理解世界、行动于世界"的能力 [7]
江苏南京:“灵巧之手”叩开“未来之门”
南京日报· 2025-08-12 00:17
中科硅纪灵巧手技术突破 - 公司展示三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和多款灵巧手产品,包括能完成穿针引线、调制咖啡等精细操作的类人自由度灵巧手,以及可拎20公斤物品的工业用高速自适应灵巧手 [8][9] - 灵巧手产品实现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涵盖家庭服务、工业分拣等多场景应用,其中高速自适应灵巧手关节角速度达720度/秒,寿命达百万次 [9][10] - 类人灵巧手具备25个自由度,可复现90%以上类人动作,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打破技术垄断 [12] 公司发展历程与研发成果 - 公司成立仅1年多,源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 Hand"创始团队,已实现从工程样机到中试产品的快速迭代 [10][11][12] - 研发团队通过多年技术积累解决灵巧手"刚柔并济"难题,成为国际上唯一涵盖多应用场景的系列化产品 [11][12] - 配套开发可穿戴数据手套、动捕系统等产品,实现远程遥操特种机器人执行危险任务 [10] 人形机器人产品布局 - 推出三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无忧"面向家庭养老服务,"无际"用于工业抓取搬运,"无畏"配备履带/四足等运动单元执行特种任务 [14] - 产品已在京东线上店铺销售,并在商业服务、工业装配等领域开展测试应用 [15] -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浙商证券测算2030年灵巧手全球市场约568亿元 [15] 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 - 2024年南京工业机器人产量超4万台,埃斯顿市场份额达10.5%领跑国内市场,推动国产化率提升至55.3% [16][17] - 形成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全产业链,集聚近200家企业,2024年工业产值超330亿元,汇川南京基地满产后年产能将达12万台 [17]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埃斯顿、亿嘉和、天创电子等企业已推出第二代产品或实现康养、防爆等场景应用 [17]
从灵巧手到类人灵巧操作,中科硅纪加速突破具身智能最后一厘米
36氪· 2025-08-04 13:56
中科硅纪为具身智能背后的万亿蓝海 市场,开拓出一个可落地应用的商业化路径。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除了习惯于赞颂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大脑,更期待通过 "手"和"脑"的融合将人类从繁重、复杂、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终结者》中作为力量象征的T-800的机械手臂,到《钢铁侠》里托尼·斯塔克那双MK系列手臂,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 "上肢"能力的延伸和突破。 如果说科幻中的机械手臂更多强调的是通过"人机协作"实现人类力量的突破,那么智能灵巧手才是真正做到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干活",也就是"类人灵巧 操作能力"的关键。 人类双手作为一种复杂度仅次于大脑的器官,也决定着灵巧手之于机器人的独特意义:它不只是人类的工具延伸,更是赋予机器人自主操作的能力;它标 志着机器人从"被动工具"向"行动主体"的跃迁,也揭示了具身智能走向物理世界的关键转折点。 如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短。8月,中科硅纪发布新一代智能灵巧手与整机系统组合。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物流仓储与特种 任务现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类人灵巧操作,中科硅纪如何打通具身智能产业化的"最后一厘米"? 像人类一样用手干活 人形机器人需要一双怎样的手? ...
晚报 | 6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0 14:48
低空经济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探索通用航空业务 [1] - 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推出专项方案 [1] - 低空经济已在旅游、应急、农业、物流等行业落地,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 灵巧手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研制的智能灵巧手首次实现类人水平自适应抓取,登上《自然·机器智能》期刊 [2] - 灵巧手掌面70%面积集成高分辨率触觉感知,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 [2] - 灵巧手占人形机器人本体价值量30%,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关键零部件需求将增加 [2] 干细胞疗法 - 我国首份干细胞处方药物艾米迈托注射液在北大人民医院开出,标志干细胞药品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3] - 干细胞具有再生修复能力,国家卫健委将其研究与器官修复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3] - 干细胞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医学革命,更多难治性疾病患者将受益 [3] 传媒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5.1986%股份收购喜马拉雅控股,后者品牌与运营保持独立 [4]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补足长音频短板,形成"音乐+有声书+播客"内容矩阵 [4] - 喜马拉雅可借助腾讯生态资源突破增长瓶颈,AI语音合成与多场景分发将强化"耳朵经济"入口 [4] ASIC - 全球首个AI处理器芯片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发布,关键指标达人类专家水平 [5] -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或推动国产软硬件生态协同发展,国内ASIC进程加速 [5] - 具备IP积累与先进制程量产经验的ASIC定制服务厂商有望受益 [5] 创新药 - 渤健中国创新药物托夫生注射液商业上市,为全球首个SOD1-ALS精准治疗药物 [6] - 国内创新药数据在ASCO年会口头报告占比提升,2025年共73项研究中选 [6] - 创新药产业技术驱动周期持续,企业创新度提高 [6] 转基因 - 我国加快推进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 [7] -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转基因技术获政策强力支持,商业化进程或提速 [7] - 种业被定位为农业科技创新重中之重,种子与粮食种植板块市场空间或超预期 [7] 行业动态 - 中国和东亚至美国西岸集装箱海运费率跳涨94% [11] - 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 [11] - 创新药密集获批,龙头出海成效显现 [11] - 固态电池行业大会即将密集召开 [13] - 体育总局征集"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意见,苏州拟征集"人工智能+"技术 [13] - 财政部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超3亿老年人将受益 [14]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机器智能》上露了一“手”
新华社· 2025-06-10 02:26
核心观点 - 中国科研团队在机器人灵巧手技术上取得突破,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 [1][2] 技术突破 - 智能灵巧手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能根据接触面不同自如抓取乒乓球、垒球和高尔夫球 [1] - 技术突破关键在于在灵巧手掌面70%的面积上集成了高分辨率触觉感知 [1] - 团队通过传感器与结构一体化设计突破瓶颈,触觉传感器空间分辨率达0.1毫米 [2] 技术原理 - 灵巧手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其灵活性很大程度上来自灵敏的触觉反馈 [1] - 精准抓握涉及触觉反馈与运动能力的默契配合,需根据全手触觉反馈实时调整运动策略 [1] - 团队自研了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生成式算法,涵盖人类常见抓取类型,增强实时控制敏锐度 [2] 行业影响 - 该研究为理解智能提供了新视角,将极大拓展机器人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2] - 这项突破使机器人的智能与交互能力迈上新台阶 [1]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消博会汇聚共赢发展的世界潮流
搜狐财经· 2025-04-14 09:03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第五届消博会吸引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消费企业参展[1] - 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创历史新高[1] - 英国作为主宾国参展面积达1300平方米 参展品牌数量较上届翻倍[1] - 首次吸引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等国家组团参展[1] 消费市场潜力表现 - 中国消费者累计购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亿台[3] - 中国快递业务量比去年提前18天突破500亿件大关[3] - 14亿多人口消费升级形成强大动能[3] - 消博会为全球企业提供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的桥梁[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出行等前沿技术[4] - 宇树科技推出国内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1及智能机器狗[4] - 钛虎机器人展示轻量化关节模组与智能灵巧手[4] - 强脑科技带来仿生肢体与脑机交互设备[4] 政策支持与贸易便利化 - 海南自贸港77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4] - 海南口岸实行24小时护航消博会展品"即到即提"措施[4] - 离岛免税享受"即购即提"提货方式[4] - 参展商在海南成立国际业务总部、加工生产基地或供应链中心[4] 经济转型与双循环发展 - 中国正构建内需引领、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5] - 消博会助力外贸企业开辟出口多元化路径[5] - 通过高质量发展引领消费升级[5] - 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