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圆代工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英特尔CFO曝光特朗普政府入股内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08:50
政府投资与股权结构 - 特朗普政府将89亿美元《芯片与科学法案》联邦拨款转为股权 获得英特尔10%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2] - 政府获得认股权证 若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股份降至51%以下 可以每股20美元价格购买额外5%股份 [2] - 英特尔已获得57亿美元政府拨款 剩余32亿美元投资需达成美国国防部约定条件后方可拨付 [2] 晶圆代工业务状况 - 晶圆代工业务在截至2024年12月底的12个月中亏损134亿美元 [4] - 花旗和美国银行分析师呼吁剥离该业务 高通公司曾表达收购兴趣 [4] - 英特尔董事会因业务扭转不力罢免首席执行官基辛格 [4] 公司融资活动 - 出售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股份获得10亿美元资金 [5] - 即将完成向银湖资本出售可编程逻辑器件部门Altera的51%股份 [5] - 软银集团购入价值20亿美元的英特尔股票 [5] 政府战略导向 - 特朗普政府通过"黄金股"机制在美国钢铁公司收购案中保留重大决策否决权 [7] - 美国国防部以4亿美元优先股投资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获得约15%股权 [7] - 政府对部分对华半导体销售抽取15%收益分成 [7] 政策延续性与影响 - 白宫经济顾问将英特尔投资类比为主权财富基金 提及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持股房利美和房地美先例 [7] - 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动更多类似交易 并通过关税政策鼓励企业将生产迁回美国 [7][8] - 《芯片法案》资金支持规模使英特尔成为特殊案例 但未来可能扩展到其他行业 [8]
英特尔CFO曝光特朗普政府入股内幕
第一财经· 2025-08-29 08:30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 - 特朗普政府将89亿美元《芯片与科学法案》联邦拨款转为股权 获得英特尔10%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3] - 政府获得五年期认股权证 可在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股份低于51%时以每股20美元购买5%股份[3] - 白宫表示协议正在最后敲定 由商务部完善细节[4]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状况 - 晶圆代工业务持续亏损 截至2024年12月底的12个月中亏损134亿美元[7] - 面临出售压力 花旗和美国银行等分析师呼吁剥离该业务[7] - 高通公司曾表达收购兴趣[7] - 董事会因业务扭转不力于去年12月罢免首席执行官基辛格[7] 公司资金运作与政府意图 - 已获得57亿美元政府拨款 剩余32亿美元视国防部约定条件拨付[3] - 认股权证被设计为防止业务剥离的"摩擦力" 预计不会被行使[3][7] - 股权转换保证现金获取 政府持股可提升潜在客户信心[7] - 近期筹资进展良好 出售Mobileye股份10亿美元 即将完成Altera部门51%股份出售给银湖资本[8] - 软银集团购入20亿美元英特尔股票[8] 政府经济干预策略 - 特朗普称股份交易价值110亿美元且未动用政府资金 所有收益归美国[10] - 政府通过"黄金股"机制在美国钢铁收购案中获否决权 国防部以4亿美元投资MP Materials获15%股权[11] - 对华半导体销售抽取15%收益分成[11] - 白宫经济顾问称此交易类似主权财富基金 预示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类似干预[11]
英特尔CFO曝光特朗普政府入股内幕:担忧公司出售芯片制造业务
第一财经· 2025-08-29 08:19
英特尔不太可能放弃对晶圆代工业务的控制权,预计认股权证将不会被行使。 然而,津斯纳表示,公司不太可能放弃对晶圆代工业务的控制权,预计认股权证将不会被行使。"我认 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与此是保持一致的,他们不希望看到我们将这项业务剥离或卖给其他 人。"他称。 津斯纳称,英特尔已于28日获得57亿美元的政府拨款。剩余的32亿美元投资尚未拨付,将视英特尔是否 达成美国国防部相关计划中约定的条件而定。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持续亏损 英特尔一直面临出售亏损的晶圆代工业务的压力,该业务在与台积电(TSMC)竞争中处于困境。根据 英特尔2025年初发布的财报,在截至2024年12月底的12个月中,该业务亏损了134亿美元。 花旗和美国银行等分析师一直呼吁英特尔剥离其晶圆代工业务。花旗银行美国芯片资深分析师丹利 (Christopher Danely)持续批评该业务,认为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并建议英特尔应"退出代工业 务"以改善财务状况。去年末,有报道称高通公司向英特尔表达了收购兴趣。 去年12月,英特尔董事会罢免了首席执行官基辛格(Pat Gelsinger)。董事们认为,基辛格雄心勃勃且 成本高昂的计划并未成功扭 ...
中芯国际中期归母净利约3.2亿美元 同比增长35.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2:3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81%至24998.82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94%至5644.02点 国企指数跌1.15%至8916.93点 [1] - 科网股多数走低 医药股疲软 美团跌超12.5% 京东跌超5% 阿里巴巴跌超4.5% 腾讯跌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跌0.9% 中芯国际逆势涨超10.5%创新高 [1][8]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204.41亿港元 年内累计净流入9669.52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股沽空总额479.67亿港元 638只个股被沽空 美团沽空额71.24亿港元居首 阿里巴巴34.41亿港元 比亚迪23.48亿港元 [5] - 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净流入8.92亿元 华虹半导体净流入4.64亿元 [6] 美股与ADR联动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 道指涨0.16% 标普500涨0.32% 纳指涨0.53% 道指与标普创收盘新高 [3]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119.75点 较港股收盘价高120.93点(0.48%) [3] 企业财报表现 - 理想汽车Q2营收302亿元 环比增16.7% 净利润11亿元 环比增69.6% 连续11季度盈利 [4]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44.56亿美元 同比增22% 晶圆代工业务收入42.29亿美元 同比增24.6% 毛利润9.56亿美元 同比增89.3% 净利润3.21亿美元 同比增35.6% [4] 板块与投资逻辑 - 互联网板块大跌与美团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相关 资金博弈悲观预期已充分计价 板块仍有反弹空间 [6] - 科技板块成为行情反弹主力 自主可控逻辑受资金重视 稳市预期巩固正循环行情 [6] - 港股消费ETF覆盖电商与新消费稀缺赛道 恒生科技指数ETF囊括AI资产与科技龙头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