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胜

搜索文档
安踏集团全力推进全球化战略
证券日报· 2025-09-12 16:11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持品牌基因前提下实现每个市场本地化 计划未来三年在东南亚市场拥有1000家品牌门店[2] - 公司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 作为桥头堡强化市场优势 并逐步向南亚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周边市场扩展[3] - 公司通过直面消费者方式 采用单平台多品牌全渠道模式 运营安踏 斐乐 迪桑特 萨洛蒙 威尔胜等多个品牌[3] 区域市场拓展 - 在东南亚核心商业区域设立品牌旗舰店并发展电商业务 在中东及非洲市场覆盖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在欧美市场通过主流体育用品零售渠道拓展业务[4] - 2025年上半年安踏品牌在东南亚市场营收同比增长接近100% 新增美国线下业务和中东业务共同拉动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5] - 公司直接并购高端品牌切入欧美成熟市场 确立全球体育用品集团品牌形象 再将成功模式复制至东南亚市场[5][6] 本地化运营 - 公司联合本地体育组织举办赛事 聘用大量本地人才 新加坡总部创造400多个本地岗位且本地员工占比近八成[3] - 公司投资数字化 物流等基础建设 采用品牌加零售商业模式及直营门店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费用[3] - 供应链体系保障 本地团队与消费者洞察深度结合 门店盈利模式持续验证是计划落地关键[2] 战略定位 - 公司坚定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聚焦主业以多品牌满足不同品类不同场景的多元消费需求[6] - 全球化战略成为驱动业绩长期增长核心引擎 有望打开更广阔溢价空间[6] - 海外运动用品市场广阔为公司多品牌出海提供潜在发展空间[6]
安踏出海:三年内东南亚市场实现1000家店计划 成全球化战略“桥头堡”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59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在东南亚实现安踏品牌千店计划 [1]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业务流水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1] - 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 逐步拓展至南亚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 [1] 运营策略 - 采用单平台 多品牌 全渠道运营模式 [1] - 运营安踏集团与亚玛芬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包括安踏 斐乐 迪桑特 萨洛蒙 威尔胜 [1] - 通过高价值商品 本地化和数字化策略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缝链接 [1] 发展历程 - 全球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中国做好国际品牌 走出去经营全球品牌 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 - 目前全力推进第三阶段全球化战略 [1] - 通过重塑品牌价值和释放发展潜力强化市场优势地位 [1]
彪马出售:李宁“没谈”,安踏暧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7:37
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正评估出售其持有的29%股份 潜在收购方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但两家公司目前均未进行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彪马面临运营困境 2023年至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增长放缓且净利润持续下滑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疲软是重要原因[5][6] - 李宁明确表示坚持单品牌战略 专注于自有品牌发展 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收购彪马概率较低[1][10] - 安踏虽有多品牌收购历史 但彪马与其旗下FILA品牌存在竞争关系 且FILA自身业绩正处于波动期 因此彪马可能不在安踏优先收购行列[17][18] 彪马运营状况 -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5]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4%至88.2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5] -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0%至19.422亿欧元 其中EMEA地区下降3.1%至7.717亿欧元 美洲地区下降0.5%至7.799亿欧元 亚太地区下降2.9%至3.905亿欧元[5][6] 中国市场环境 - 耐克2025财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7] - 李宁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8] - 线下客流减少导致生意流水承压 体育运动品牌赛道竞争加剧 李宁预计下半年面临更大挑战[8] 李宁战略重点 - 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发展战略 未就收购彪马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采取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策略 在投入和费用方面进行动态管控[9] - 库存管理以维持4个月库销比为目标 优先处理库存风险但目前无压力[9] 安踏收购历史与战略 - 推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009年至2023年完成多项品牌收购包括FILA、迪桑特、可隆体育、亚玛芬体育等[11] - 2025年1月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Musinsa约1.7%股份 4月以2.9亿美元100%控股狼爪品牌[11] - 亚玛芬体育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约377.52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73亿美元(固定汇率同比增长26%)[12][13] 安踏品牌运营案例 - 始祖鸟在被收购后通过强化高端专业户外品牌形象和渠道优化实现快速增长[14] - 2020年至2022年全球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中国区流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8%[15] - 大中华区品牌店坪效显著高于北美地区 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251美元和1269美元[15] 安踏与彪马收购可行性 - 安踏虽有多品牌收购经验 但彪马与FILA存在定位竞争[17] - FILA 2024年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但毛利率受价格战影响 安踏集团整体毛利率下滑0.4个百分点至62.2%[18] - 安踏收购策略持续推进 但彪马可能不在优先行列[18]
安踏任命姚剑为狼爪总裁,负责全球业务运营
新浪财经· 2025-06-18 12:06
公司战略与收购动态 - 安踏集团完成对Jack Wolfskin(狼爪)品牌的收购,使其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收购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约合21.15亿元人民币),并包含净营运资金及其他惯常调整项 [1] - 公司任命姚剑为狼爪品牌总裁,负责全球业务运营,2025年7月1日生效 [1] - 姚剑此前担任亚玛芬大中华区总经理,管理始祖鸟等多个品牌 [1] - 收购狼爪填补了安踏在中端大众户外市场的空白,展现其布局中国户外市场的战略意图 [2] 品牌与产品线 - 狼爪品牌创立于1981年,产品涵盖徒步、自行车、滑雪、露营等户外场景 [2] - 品牌核心技术TEXAPORE薄膜可实现20000毫米暴雨级防水防护 [2] -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其中欧洲226家、亚洲269家 [2] - 安踏旗下已拥有亚玛芬(始祖鸟、Salomon等)、DESCENTE、KOLON等高端户外品牌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安踏体育营收同比增长13.58%至708.3亿元,首次突破700亿元 [3] - 安踏与亚玛芬体育合并营收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千亿级体育用品集团 [3] - 2025年一季度安踏品牌零售金额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同样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3]
93亿套现始祖鸟股份,方源资本“高位离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1:38
股东减持与资本运作 - 亚玛芬体育主要股东方源资本计划以37.20-37.73美元/股的价格出售3500万股,套现约13亿美元(约人民币93亿元),减持后仍保留6.2%股份 [2] - 方源资本此次减持使其在2018年46亿欧元联合收购中实现超额收益,投资回报率近4倍 [2][6] - 2018年收购由安踏体育牵头财团完成,安踏持股58%,方源资本和Lululemon创始人各占21%,腾讯通过方源资本参与 [4][5]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1.83亿美元(+18%),营业利润4.71亿美元(+56%),其中始祖鸟所属户外服饰业务营收21.94亿美元(+38%) [5] - 2025年Q1营收14.73亿美元(+23%),归母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增超25倍),大中华区销售额4.46亿美元(+43.1%) [5][11] - 公司市值从收购时46亿欧元跃升至2025年6月的超200亿美元,增长近4倍 [6] 品牌发展与竞争格局 - 始祖鸟通过饥饿营销策略在中国市场爆发,被称为"户外界爱马仕",但面临"始祖鸟平替"话题和凯乐石、北面等竞品分流 [5][9] - Lululemon、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加码男性市场及营销,伯希和拟赴港上市加剧行业竞争 [12] - 始祖鸟计划拓展鞋类产品线并成立独立部门,由前耐克高管领导,同时重点发展女装业务(2024年Q4女装增速超男装) [13][14] 产品质量与市场挑战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始祖鸟投诉达2657条,涉及gamma hoody外套褪色、T恤起球等质量问题,萨洛蒙也有超800条投诉 [7][9] - 全球奢侈品行业2025Q1增速同比持平,消费者转向"质价比"理性消费,行业提价与产品创新不匹配 [10] - 公司2025年收入预期从年初13%-15%上调至15%-17%,但仍低于2024年18%的实际增速,反映增长审慎态度 [11]
一笔漂亮的退出:93亿卖始祖鸟股份
36氪· 2025-06-04 09:00
亚玛芬体育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50年芬兰四大教育组织创办的烟草公司 通过利润资助教育研究计划[7] - 1974年收购冰球装备品牌开启体育用品转型 1986年成立体育部并收购芬兰国民品牌Marimekko[7][9] - 1989年斥资2亿美元收购威尔胜 后续通过并购整合Atomic Precor Prince等品牌[9] - 2004年剥离烟草业务 全面聚焦体育用品行业 目前旗下拥有13个中高端品牌[9][10] 始祖鸟品牌关键数据 - 品牌1989年成立 2002年被阿迪达斯收购后发展停滞 2005年随萨洛蒙被亚玛芬以4.85亿欧元收购[12] - 2024年亚玛芬总营收51.83亿美元 其中始祖鸟贡献超20亿美元 成为核心收入来源[13] - 始祖鸟与萨洛蒙 Lululemon并称"中产三宝" 在国内形成现象级社交货币属性[4] 安踏财团收购与资本运作 - 2018年安踏联合方源资本 腾讯等以46亿欧元(约360亿人民币)收购亚玛芬 创中资对外并购纪录[4][13] - 收购后公司剥离马威克 必确 颂拓等品牌 聚焦技术服装 户外运动 球类三大业务[13] - 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20.4% 2024年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3美元 市值64.92亿美元[13] 财务表现与股价变动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1.77亿美元(同比+14.14%) 利润510万美元扭亏 刺激股价上涨[17] - 2025年Q1营收14.73亿美元(同比+23%) 营业利润2.14亿美元(+97%) 归母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25倍)[18] - 截至2025年5月30日股价36.85美元 市值204.33亿美元 较上市首日翻3倍 较收购价翻4倍[19] 方源资本投资回报 - 2018年以21.4%持股比例投入约77亿人民币 2025年减持一半股份套现13亿美元(93.5亿人民币)[4][20] - 减持后仍持有6.2%股份 对应市值12.67亿美元 实现成本回收与超额收益[21] - 套现资金用于宠物品牌红瑞生物收购 日本Tasaki珠宝品牌48亿人民币联合收购等消费领域布局[23][24]
一笔漂亮的退出:93亿卖始祖鸟股份
投中网· 2025-05-31 03:04
亚玛芬体育发展历程 - 亚玛芬最初为芬兰四大教育组织创办的烟草公司,后通过收购冰球装备品牌转型体育用品行业[3] - 1986年成立体育部后开启大规模并购,先后收购Marimekko、威尔胜、Atomic等13个中高端品牌[4] - 2004年完全剥离烟草业务聚焦体育用品,2005年以4.85亿欧元收购萨洛蒙部门获得始祖鸟品牌[4] 资本运作与财务表现 - 2018年安踏联合方源资本、腾讯等以46亿欧元(约360亿元)收购亚玛芬,创中资对外并购纪录[5] - 2024年纽交所上市时发行价13美元,市值64.92亿美元,2025年5月市值达204.33亿美元(较上市涨3倍)[5][9] - 2025年Q1营收14.73亿美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增超25倍)[9] 品牌战略与市场表现 - 始祖鸟2024年营收突破20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51.83亿美元的近40%[5] - 聚焦技术服装/户外/球类三大业务,剥离必确、颂拓等非核心品牌后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20.4%[5] - 2024年定向增发10.79亿美元,推动市值突破140亿美元(较上市初翻倍)[8] 股东方源资本投资回报 - 方源资本2018年以约77亿元获得21.4%股份,2025年减持一半股份套现13亿美元(93.5亿元)[1][9] - 减持后仍持有6.2%股份(市值12.67亿美元),总回报远超初始投资成本[9] - 套现资金用于新消费领域并购,如48亿元收购Tasaki珠宝、控股红狗宠物食品等[10][11] 行业趋势与市场定位 - 始祖鸟、萨洛蒙与Lululemon并称"中产三宝",成为社交媒体新晋社交货币[1] - 户外运动热潮推动品牌溢价,2024年H1营收21.77亿美元(+14.14%)并实现扭亏[8] - 公司定位"体育用品界劳斯莱斯",产品覆盖滑雪/网球/高尔夫等高端细分市场[1][4]
领跑高端户外赛道,亚玛芬体育释放持续增长动能
华尔街见闻· 2025-02-28 04:37
文章核心观点 - 亚玛芬体育在全球运动消费市场困境中实现逆袭,凭借运动专业主义和品牌精细运营取得超预期财报,通过多品牌布局、技术研发、DTC渠道转型等策略领跑行业,未来增长潜力大 [1][2] 分组1:亚玛芬体育业绩表现 - 去年全年营收5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营业利润5.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1] - 大中华区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速超50%,贡献12.98亿美元营收;美洲、亚太、EMEA地区分别贡献营收18.59亿、5.13亿和15.13亿美元 [1] 分组2:亚玛芬体育崛起原因 - 通过品牌重塑、高筑产品技术壁垒、渠道革命,在运动消费行业寒潮中上升 [2] - 旗下主力品牌在不同细分领域构筑品牌护城河,形成协同网络 [2] 分组3:亚玛芬体育领跑策略 - 聚焦专业户外运动市场,与大众运动鞋服市场错开 [4] - 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打造技术壁垒获定价权,多顶级品牌布局专业赛道 [4] - 始祖鸟户外功能性服饰业务2024年营收21.94亿美元,同比增38%,推出外骨骼软壳裤MO/GO™ [4] - 萨洛蒙山地户外服饰及装备部门营收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运动鞋业务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推出Vision越野跑鞋 [5] - 威尔胜球类及球拍装备部门营收11.53亿美元,同比增长4%,与费德勒携手推出RF01系列球拍 [6] - 三大品牌形成季节、场景、人群互补生态体系,精细品牌运营使品牌保持“顶流”地位 [7] 分组4:DTC重构增长逻辑 - 2024年2月1日登陆纽交所,截至2月27日,股价较上市首日开盘价涨超113% [8] - 登陆资本市场缓解债务压力、积累资本,验证运营模式可复制性,DTC渠道转型是全球扩张重点 [9] - 去年DTC渠道营收22.67亿美元,同比增42.7%,营收占比提高7.63个百分点至43.73% [9] - DTC模式可掌控终端定价权、优化库存周转率、沉淀用户数据资产,提升盈利能力 [9] - 截至2024年底,户外、山地户外、球类及球拍业务直营门店数量均有增长 [9] - 始祖鸟保持克制拓店节奏,升级消费体验,2024年净新增门店33家,多地开设新店及旗舰店 [10][11] - 去年毛利率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至55.4%,调整后毛利率达55.7%,高于大众运动鞋服品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