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已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4:58
在国新办9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 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个方面,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开发汇聚了优质资源,鼓励各级各类 学校和教师参与共建共享。 第二个方面,建设了国家教育服务中心。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了包含考试、留学等8大类51 项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三个方面,建设了终身学习中心,开设了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上线了5000多 门优质课程,增加优质终身学习资源。 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已经初显成效,有效支撑了教育公平和个性化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条 件,同时中国数字教育形成品牌。 此外,我国打造了一系列国际公共产品,在国家平台国际版上免费开放800多门课程,推动全球共享数 字文明红利。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杜江峰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不 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推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经济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新华社· 2025-08-19 11:26
教育综合改革核心举措 - 教育系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1] - 通过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4] - 推进深化学校体育(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 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6] - 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 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6] 教育公平与信息化建设 -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2024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9] - 全国2895个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学生资助政策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9]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32个省级平台 汇集基础教育资源超11万条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在线优质课程4.85万门[9]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 2024年新增29种本科专业 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10] - 加快"双一流"建设 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10] - 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 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10] 教师队伍建设 -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1885.1万人[11] - 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12] - 加强教师住房保障 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12] 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 - 开展"太行山上思政课"系列红色研学活动 通过参观抗大陈列馆和旧址传承红色基因[2] -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理想信念[5] - 通过"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 激励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志向[11]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新华社· 2025-08-06 10:31
教育公平政策推进 - 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政策引领、数字赋能、资源优化下持续推进[2] - 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 -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援青、援藏项目持续接力[9] 东西部教育对口帮扶 - 上海援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2019年建成开学 专为解决果洛农牧区孩子"上好学"问题[4] - 该校已迎来1700多名果洛籍学子就读 学生升学去向扩大并有多人考入重点大学[3][9] - 第十一批援藏、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2024年7-8月接棒 新一批援派教育人才持续履行使命[9] 教育数字化建设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汇集基础教育资源超11万条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线课程4.85万门[11] - 平台注册用户超1.69亿 浏览超657亿次 覆盖32个省级平台[11] - 教育垂类大模型2025年7月发布 9月备案完成后将面向全国使用[14]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广西县域乡镇学校打造智慧课堂 学生使用AI工具模拟实验 教师用大模型辅助教学[11][14] - 数学解题助手可分步解题并展示多种思路 语文课堂通过AI生成海报增强互动[14] - 特殊教育领域实现实时语音转文字 为听障学生提供"演示+手语+字幕"三重信息接收环境[19] 特殊教育发展 - 2025年普通高考为1.4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 包括盲文试卷和延长作答时间[18] -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中职、普高在校残疾学生分别达7.58万和5.98万人[19]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残健融合学院 听障毕业生成功进入互联网公司就业[18][19] 基础设施与资源投入 - 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超4200米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 教育资源配置面临挑战[4] - 通过制度性保障推进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 东西部教育协作跨越上千公里实施[4][9]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新华社· 2025-08-06 10:01
教育公平政策推进 - 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在政策引领、数字赋能、资源优化下不断缩小 [1] - 教育对口帮扶是东西部协作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地区通过师资和资源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教育质量 [2] -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作为上海援建项目已接收1700多名果洛籍学生就读 显著改善当地升学情况 [3] 教育信息化建设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32个省级平台 汇集基础教育资源超11万条 职业和高等教育课程4.85万门 [5] - 平台注册用户超1.69亿 浏览次数超657亿次 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5] -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广西多县乡镇学校已打造互动新颖的智慧课堂 [6] 特殊教育发展 - 2025年普通高考为1.4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支持 包括盲文试卷、延长作答时间等特殊安排 [7] - 十四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中职和普高在校残疾学生分别达7.58万人和5.98万人 [8]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采用人工智能实时转写技术 通过"演示+手语+字幕"三重模式提升听障学生学习效果 [8]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印发—— 数字红利将惠及更多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6-03 22:08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方面26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显著提升数字技术在粮食安全和防返贫中的作用 [1] - 明确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1] - 政策延续"夯基础、拓应用、促融合、惠民生"主线,既巩固前期成果又前瞻布局"十五五",应对老龄化和县域经济转型挑战 [1] 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 - 2024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5.6%,网民规模3.13亿人,互联网已成为农村主要生活方式 [2] - 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水平提升 [2] - 重点打造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商业可持续性强、居民感知度高的数据应用场景 [2] 农机装备数字化升级 - 农机装备存在高端智能与丘陵山区适用装备供给不足问题,将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AI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探索新能源动力系统创新应用 [3] 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 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一网通办"向基层下沉,形成防返贫监测、资产管理等数字化治理机制 [3] - 建设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防返贫大数据平台,升级原有监测系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 - 需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加快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3] 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 - 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施"网联优教"项目加快脱贫地区建设 [4] - 数字技术低成本导入城市优质教育、医疗、金融资源,远程教学平台共享城市课程,金融科技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4]
【活力中国·数字教育 智启未来】人工智能解锁教育新范式
央视网· 2025-05-17 22:42
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成果 -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三年以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迭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启动,推动互联、开放、共享、个性化的数智教育热潮 [1] - AI教师助手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将知识点拆解为问题链,实时分析学生薄弱点并推送针对性练习,显著提升学生知识点掌握和成绩 [1] - AI教师助手采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数据,帮助教师精准优化问题设置、学生参与度均衡性和教学时间分配 [1] - 上海市长宁区近80%教师使用智能工具,累计开发近1000个应用 [1] 基础教育数字化应用案例 - 青海西宁市阳光小学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剪纸、刺绣等50多种数字化特色课程,解决乡村学生资源不足问题 [2] - 深圳市初中学生通过脑电波头环设备驱动机械手运动,体验人工智能实验,培养拆解任务、分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 - 深圳市南山区二外海德学校开发6个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全国教育数字化进展 - 全国已遴选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3] - 教育部构建未来学习教育体系,一体推进人工智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治理,全面赋能教育变革转型 [3]
从惠民举措看数字教育红利加速释放
新华网· 2025-05-17 00:58
数字教育平台发展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64亿 [3]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发布,终身教育功能全面升级 [3] - 平台提供多类型、多层次、多样态学习资源和智能化服务 [3] 教育资源普惠 - 海南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同步/专递课堂"项目受益学生近25万名 [14] - "慕课西部行计划"向中西部高校提供20.7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 [17] - 东西部高校开展936万门次混合式教学,西部受益学生达5.9亿人次 [17] 技术创新应用 - 国家平台AI试验场推出数字解题助手、代码纠错助手等工具 [30] - 浙江大学研发教育专用大模型"智海—三乐",提供智能问答等服务 [36] - 中国联通利用"5G+AI"技术开展专递课堂,案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典型 [39] 教学模式创新 - 北京打造"空中课堂"平台支持学生按需点播 [17] - 云南利用5G技术推动城区与乡村校结对开展"1+N"同步课堂 [17] - 浙江借助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实现全流程场景化教学 [17] 教育服务优化 - 国家平台服务大厅集成就业、考试、学历等7大类服务 [27] - 上海教育数据接入"一网通办"平台,家长可在线办理入学等业务 [29] - 四川省级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AI分析生成区域教育质量报告 [29] 人工智能赋能 - 全国遴选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35] - 发布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35] - 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试点,成立跨区域联盟 [35] 特殊教育与乡村教育 - 湖北襄阳特殊教育学校应用脑电波技术定制个性化课程 [39] - 中国联通"5G+AI"专递课堂让丹江口茶文化进入乡村学校 [39] - 家校社联动模式开展茶农技能数字化培训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