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

搜索文档
中国联通济南分公司与顺势智能教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齐鲁晚报· 2025-09-18 04:23
战略合作签署 - 中国联通济南分公司与山东顺势教育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聚焦算力资源支持与AI学习系统迭代及多模态数字人项目落地[1] - 共同推动AI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1] 济南联通优势 - 公司为通信行业领军企业的区域核心力量[3] - 深耕算力网络建设与数字化服务领域[3] - 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数字底座[3] 顺势智能教育集团概况 - 成立于2014年 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 - 集团党支部连续多年获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五星党支部及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 - 形成完善产品矩阵包括四大核心产品:智能英语学习系统 AI数学自适应学练系统 智能英语APP和记单词小程序[4] 技术研发实力 - 构建多领域融合核心研发团队整合心理学 脑认知 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知识[4] - 累计获得23项国家专利和62项软件著作权[4] - 通过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保三级认证 ISO质量体系认证和首版次高端软件认证[4] 市场应用成果 - 全国布局近3000家线下销售中心[5] - 累计服务学员近1000万人次[5] - 产品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核验备案及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推荐目录[4] 合作具体内容 - 济南联通提供独立服务器资源与高性能算力支持[6] - 重点提升多核记忆驱动算法精度和优化语音识别模型[6] - 加速机器人引导与AI大模型系统响应速度[6] - 保障多模态数字人项目的高效交互与精准响应[6] 合作意义 - 通信企业与教育科技企业携手服务教育民生的重要实践[7] - 推动AI 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广泛应用[7] - 探索算力+教育创新模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7]
“智启”亮相、校地合作签约等,海淀启动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
新京报· 2025-09-15 02:31
教育政策体系 - 海淀区发布"1+5"教育政策体系 包括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及五项配套文件 明确2027年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2] - 系统设计十大重点任务 涵盖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铸牢基础教育基石 建设学习型海淀 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2] 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 - 构建"基础教育+高校+高新企业"联合培养体系 实现每所中小学背后有一所高校 一个实验室 一家科技企业支撑的资源网络[4] - 与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约深化校地合作 在思政教育 科学教育 师资培养 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4] -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与农大合作开设人工智能 食品科学 营养健康等课程 拓展学生选修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4] 人工智能教育建设 - 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 小米 华为 字节跳动 北京大学 十一学校等13家单位参与 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7] - 联盟将建设"校-企-研"联合实验室 高校提供理论支撑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负责人才培养[7] - 推广"双导师+双基地"模式 学生同时拥有学校导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导师 在学校实验室和合作单位基地开展研究[7] 基础设施与课程创新 - 小初高阶段改造建设100间AI实验室 打造10所人工智能科技高中[8] - 构建阶梯式融合课程体系:小学阶段"AI+科学现象认知"课程包 初中阶段"AI+学科探究"课程群 高中阶段"AI+科研方法"课程体系[8] - 开发"AI学习伙伴"系统 推行"AI+翻转课堂"模式 试点学校覆盖率三年内达到100%[8] 终身学习体系 - 打造"15分钟学习服务圈" 建设学习型社会资源库 实施全龄全域海淀夜校计划[3] - 发布"十大教室"特色场景 涵盖航空航天科技 "两弹一星"精神 香山革命旧址实景思政 中关村创新精神教育等领域[6] - 形成全天候 全场域 全覆盖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实现"处处是课堂 人人是学员"的全域育人模式[3][6] 教师队伍建设 - 实施教师资格与学历"双提升"计划 高学历教师"博才引领计划" "名师·雁阵"计划和特级教师"星火领航计划"[3] -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3] 国际教育合作 - 7国驻华教育官与中方代表共同发起《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共同倡议》[6] - 海淀区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教育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6]
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飞象星球五大产品协同亮相2025服贸会
新京报· 2025-09-10 13:29
公司产品发布 - 飞象星球在服贸会集中展出五大核心产品 包括首次发布的飞象AI墨水屏终端和飞象AI学习空间 以及全新迭代的飞象智能作业 飞象AI作文星和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 [1] - 飞象AI墨水屏终端采用类纸墨水屏设计 深度融合AI学情诊断与区域教育数据平台 可实时采集课堂与作业数据 为教师提供精准讲评依据 [3] - 飞象AI学习空间通过模块化组合与快速部署 将普通教室升级为支持自主探究的多功能开放空间 整合百余种AI学习工具 并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无缝衔接 [3] 产品应用成效 - 飞象AI墨水屏终端在北京平谷区初一年级全面部署 春季试点数据显示学生日均阅读时长提升近10% 自学时间增加约15分钟 [3] - 飞象智能作业系统每周处理作业超15万份 为教师节省85%批改时间 教师周均使用频次达6.8次 [5] - 飞象AI作文星能够一分钟批改完全班学生作文 并为每个学生生成超2000字的个性化指导报告 [5] 市场覆盖与合作 - 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 216个区县 通过双师模式和项目制学习推动AI教育普惠落地 [7] - 公司将在服贸会上与海淀区教委 东城区教委 朝阳区教委 平谷区教委 通州区教委完成战略签约 [7] - 产品已服务全国超4000所学校 200万学生和10万教师 在北京 重庆 云南等多地实现规模化应用 [7] 技术生态建设 - 公司通过自研教育大模型和课程-系统-终端闭环生态 将因材施教理念转化为可规模化落地的教育解决方案 [3] - 飞象智能作业系统以AI技术和飞象星图3D动态知识图谱重构作业全流程 实现从设计 批改到学情诊断的全程智能化 [5] - 公司贯通教-学-评-育多维度 衔接校内外的产品体系 构建出以数据驱动和AI赋能为核心的教育新生态 [7]
我省构建技工院校“人工智能+”教学体系
大众日报· 2025-09-08 01:00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 -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技工院校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总课时不低于32学时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1] - 各院校需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专业特色开发配套案例库和实训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优势专业融合 形成一校一品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 [1] - 加强人工智能实训资源建设与环境优化 探索人工智能+技工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 通过智能备课系统整合行业案例生成精准教案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训场景实现虚实结合技能训练 [1]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 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数据 依托大数据实现学情动态分析与个性化学习路径调整 [1] - 构建融合学业成绩 实训表现和职业素养的多维度 全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 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1] 校企协同机制 - 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 精准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 鼓励院校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双师课堂 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 [2] - 推动企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和项目开发 实现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2] 师资队伍建设 - 各院校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 鼓励参加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 - 建设省级师资培训基地 探索将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纳入省级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全面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2]
凤凰传媒(601928):出版发行主业平稳运行 中期分红彰显股东回报力度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13亿元,同比下降1.70%,主要因销售量减少[1][2] - 归母净利润15.86亿元,同比增长29.57%,扣非归母净利润15.14亿元,同比增长25.17%[1][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0.13%),归母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24.31%),扣非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19.81%)[1] 业务表现 - 出版业务收入25.29亿元(同比+7.76%),发行业务收入58.97亿元(同比+0.09%)[2] - 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2.94%,稳居行业第一方阵[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0.20%,管理费用下降6.99%,财务费用上升13.62%,研发费用大幅增长57.36%[2] 战略发展 - 拥有18套中小学课标教材,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覆盖29个省份,服务超4000万学生[3] - 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整合版权资源与全量题库,开发智羚学伴、教伴等智能化产品[3] - 智羚学伴项目已上线,计划秋季落地100所试点校,凤凰智灵平台完成四期建设[3] - 上线一站式服务平台小程序,整合出版、发行、数字化板块资源[3] 股东回报 - 近三年平均分红比例超55%,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4.5%)居出版行业前列[3] - 2025年起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1.00元,合计派发2.54亿元[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8亿元/22.66亿元/23.23亿元[4] - 对应市盈率12.9倍/12.7倍/12.4倍[4]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 实达集团加速“人工智能+教育”业务推广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1:43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通过智慧云平台和AI技术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 形成可复制的标杆案例并加速全国推广 [1][2][3] 行业动态 - 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聚集400余位专家探讨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 [1]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实施阶段 [3] 公司业务进展 - 福州市鼓楼区投资1.2亿元打造"鼓教通"家校共育智慧云平台 构建"一网两云三中心"技术底座 [2] - 平台覆盖32所学校1600多个班级 服务33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 [2] - 采用"1+2+N"架构体系:1个数字教育底座 2个区校一体化教育服务平台 N个智慧校园应用场景 [2] - 实现备教导评研全流程人机协同应用 包括智能笔摄像头数据采集和AI作文批改四维循环进阶模式 [2] 市场拓展 - 罗源县在5所试点校开展智能练测和课后服务等AI应用场景 [3] - 基于鼓楼区成功经验打造可复制数字化路径 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3] - 公司加速AI精准教学和家校协同等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 [3]
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教育行业的大考开始了
36氪· 2025-08-28 02:4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全要素全过程深度融合 创新智能学伴与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1][2][6] 学习方式变革 - 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注重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与解决问题能力 [1] - AI通过模拟实验虚拟场景个性化推荐提供超越书本的学习体验 如历史课堂还原古代场景 科学课堂提供虚拟实验室 [2] - 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AI实时分析学习数据并为每个学生制定差异化方案 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2] - 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 推动灵活自主化探索 使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的生活方式 [2] 教育体系重构 -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与全社会通识教育 系统性重构教育体系 [3] - 基础教育融入AI素养教育 学生需理解AI基本原理与应用逻辑 数学课使用AI可视化工具 语文课借助AI语料库 体育艺术课进行AI数据分析 [3] - 高等教育完善学科布局 加大医学+AI法律+AI金融+AI等跨学科人才培养 鼓励青年人才探索人工智能无人区领域 [4] - 职业教育提升全员AI素养与技能 覆盖护理农业物流等各行各业劳动者 AI技能成为新型基础劳动工具 [4] - 鼓励全民学习AI新知识新技术 打破教育边界 避免技术鸿沟导致的社会分化 [5] 产业机遇与转型 - AI教育产品从题库网课学习机等工具转向具陪伴性交互性的智能学习伙伴 需重构产品逻辑为长期互动情境化体验 [6] - 行业竞争焦点从内容资源堆积转向技术能力较量 依赖模型算法与数据处理能力 中小企业需与科技巨头合作 头部企业可构建教育大模型生态形成壁垒 [6] - 商业模式从一次性课程销售转向长期服务留存与学习效果兑现 需证明AI教育价值以维持用户粘性与付费意愿 [7] - 市场格局快速扩容与激烈淘汰并存 头部企业占主导 中小企业在细分赛道谋求空间 如学科个性化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或老年终身学习服务 [7] - 数据安全内容合规未成年人保护成为硬约束 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市场生存 [7] - 教育企业作为公共教育体系补充 可能参与国家级教育平台建设与乡村教育均衡支持 中国AI教育方案有望成为出口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7]
图灵机器人积极响应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以AI技术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
图灵机器人· 2025-08-27 05:21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和全过程 旨在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并提升教育质量[1] 公司技术实力 - 北京光年无限(图灵机器人)拥有十余年AI底层技术与教育场景融合经验 构建以图灵教育AI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累计获得超过500项专利[2] - 公司AI技术应用覆盖多领域 AI inside版硬件累计超1亿台 每日AI交互达数亿次 主要应用于儿童教育及具身智能等商业场景[5] 产品应用场景 - 图灵教育AI大模型及AI智能体已实现多场景深度应用 构建完整的AI教育服务体系以响应政策要求[2] - 公司将持续优化教育AI大模型场景适配能力 降低服务成本并提升应用效率 同时深化AI与教学融合以打造更精准的教育智能体[4] 行业发展前景 - 政策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注入新动力 行业将加速实现因材施教目标并促进教育公平[1][4]
云端学校上线!当智能体砸掉教室的围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2:01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技术突破 - 2025年高考AI大模型语文作文得分普遍达50分(满分60分),数学主流模型皆突破120分(满分150分)[3] - 强化学习+慢思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新一轮进步,使AI从简单辅助走向深度参与教学全流程[3] - AI黑板通过3D技术将抽象数学公式自动生成动态图形,全学科教材虚拟人实现与学生对话和思辨引导[3] 智能体驱动的教学变革 - 智能体成为课程新要素,课堂关系从师、生转变为师、机、生关系[5] - 智能体驱动课程内容动态化和个性化,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验一体化[5] - 文字教材与多模态资源处于同等地位,改变传统课程教学资源结构[5] 双师教学模式创新 - 真人+AI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将多模态大模型引入课堂,真人教师专注于差异指导与情感交流[6] - 双师教学本质在于联通多元教育场景,打破时空限制,动态整合优质资源[6] - 学生专注度、教师备课效率和资源复用率同步上升[7] 云端学校建设进展 - 深圳市云端学校建立"1+N"学校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9] - 2024年9月实体校区建成,成为模式试验田和成果展示窗[10] - 在深圳坪山区、光明区完成模式复制,克拉玛依市2025年开始复制[10] 农村教育数字化实践 - 科学教育课程平台在广西、甘肃等地十所学校应用,学生平均分提高十六七分[4] - 平台以知识图谱、多模态数据和测评库作为数字教材支持[4] - 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全面落地[4]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 - 大学图书馆由信息共享空间转向学习支持空间,服务理念从资源本位向学习本位转变[12] - 生成式AI工具与教学平台融合,按需生成学习小程序,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12] - AIGC技术开发理化生虚拟实验室,实验数据实时同步至教师端,提升实验教学效率[12] 教育智能体发展前景 - 教育智能体将学习环境转变为自主交互沉浸式智能中心[13] - 智能体应用推动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13] - 云端学校概念源自英国学者"墙洞实验",证明自组织学习环境的有效性[8]
全球教育“智”变,中国破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9:03
全球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 中国智慧教育实践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短板提供样板 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协同治理经验 [1] - 全球智慧教育市场发展为中国教育出海创造机会 [1] 发展中国家数字教育挑战 - 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面临数字教育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西非和中非最贫困人口几乎无人可在家上网 东非和南非最贫困家庭仅3%儿童可在家上网 最富裕家庭比例为40% [2] - 全球学生数字技能最薄弱的20个国家中有12个非洲国家 非洲学生数字技能差距指数得分介于1.8-5分之间 低于全球6分平均水平 仅11%非洲高等教育毕业生接受过正规数字技能培训 [2] 智慧教育实践案例 - 阿联酋2020年教育预算达104亿迪拉姆(约28.3亿美元)占联邦总预算14.8% 大部分资金用于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3年拥有全球最快5G网络 [4] - 日本2019年启动GIGA学校计划 提前至2020年底实现全国中小学校高速互联网全覆盖并为每位学生提供数字终端设备 [5] - 韩国拟2025年逐步引入AI数字教材 2028年前实现全面覆盖 截至2025年2月约3870所中小学(占总数三分之一)被纳入实施体系 [5] 系统互操作性与资源整合 - 中国将32个省级智慧教育平台整合为国家统一平台 实施分学段分类别管理 省级部门可结合本地需求增设特色平台 [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指出东亚教育系统变革速度远超常规演进周期 导致系统间互操作性缺失 重复建设和监测机制薄弱等问题 [6] 智慧教育出海机遇 - 中国公司智能教育大屏已进入全球数百万间教室 占据美国和英国最大市场份额 尽管2024年遭遇增长中断 但预计明年后美欧市场将回暖 [7] - 人工智能+教育出海迎来增长契机 中科闻歌与香港创奇思搭建AI产品出海平台 网龙与泰国联合开发AI教育平台提供电动汽车职业培训课程 [7] - 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数字化需求大 但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更大 人工智能系统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支持 但需注重产品和服务本地化 [8] 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 - 中国九部门明确推进教育数字化国际化 合作共建数字课程和实训基地 建设数字教育海外学习中心 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能力培训 [9] - 阿拉伯世界普遍缺乏不同层次数字人才 海湾地区青年对STEM职业缺乏兴趣 相关领域入学率持续低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