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产品

搜索文档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0:56
卫星通信布局 - 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 包括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及卫星通信终端应用 [2] - 卫星通信载荷主要为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 支持Ka、Ku频段 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 [2] - 2024年底完成三项战略部署:3000万元参股鸿擎科技 联合武汉洪山国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 设立5000万元空天产业基金(首期2000万元投向上海京济通信) [2] 微波天线业务 - 微波天线主要应用于海外偏远地区网络覆盖 是光纤的重要补充 [3] - 2025年中报微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 毛利率达33% 占营收22% [3] - 核心驱动来自海外基建薄弱地区对无线传输的刚性需求 [3] 光模块业务进展 - 参股公司四川光为800G光模块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4] - 1.6T光模块处于早期研发测试阶段 [4] 毫米波天线技术 - 已布局毫米波天线在数据中心短距通信领域 28GHz产品完成实验室验证 [5] - 正与头部运营商联合测试 可替代光纤实现200Gbps高速互联 部署成本降低30% [5] - 依托5G波束赋形技术积累 已申请12项相关专利 [5] 整体业绩表现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3] - 2025年中报显示整体业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 微波天线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收入同比增84% 毛利率33% [3]
通宇通讯接受调研,卫星通信与海外布局备受机构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2: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33亿元 归母净利润2178.6万元 [2] - 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业务收入3.72亿元 占总营收71.14% [2] - 微波天线业务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84.36% [2] 海外业务 - 境外地区营收2.66亿元 同比增长47.77% [3] - 境外收入毛利率28.56% 较境内高8.95个百分点 [3]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取得良好拓展 [3] 卫星通信布局 - 卫星通信业务收入2608.08万元 地面站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 [3] - 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 深度参与多个星座计划 [3] - 形成地面站 卫星终端 海事天线 卫星网络接入全产品矩阵 [3] 新兴业务进展 - 特殊场景天线包括桥梁高铁隧道挂壁天线及远海渔船卫星终端 [4] - MacroWiFi产品实现2公里超远传输与200+用户并发 [4] - 已在印尼 阿联酋 缅甸等7个国家完成测试并获小批量订单 [4] 机构关注点 - 卫星通信从技术布局迈向规模商用 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级 [4] - 海外业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受益全球通信设备迭代 [4] - 传统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 高铁天线与MacroWiFi丰富收入结构 [4]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2025-09-02 09:24
业务板块表现 - 微波天线业务收入约1.19亿元,同比增长84%,毛利率33%,占营业收入22% [4] - 光模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8%,目前营收占比0.67% [4] - 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2600万元,同比上涨2.59% [4]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销售占比达49%,为上市以来首次接近总营收一半 [3][4] - 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一带一路国家4G建设及部分国家5G网络升级 [3] - MACRO WIFI产品在印尼、阿联酋、缅甸等国家测试良好并开始小批量交付 [3] - 东南亚已建立较完备销售网络,计划加强非洲和中东市场开发 [3] 卫星通信布局 - 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深度参与多个星座计划 [3] - 已进入垣信供应链体系,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3] - 与6G通信和低空经济融合,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布局 [3] 技术产品发展 - 800G光模块在海外实现小批量交付,采用硅光技术和低功耗设计 [5] - 特殊场景天线研发包括桥梁、高铁、隧道挂壁天线及远海渔船卫星终端 [4] - 推出A+P系列和绿色天线系列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6] - 积极参与5G-A通感一体化天线及6G空天地一体化天线建设 [6] 战略规划 - 以微波天线为盈利突破口,卫星通信作为未来五年第二增长曲线 [4] - 通过降本增效和技术优化保障传统业务毛利稳定 [6] - 持续优化海内外销售结构,采取多点开花发展策略 [4]
盟升电子(688311):1H25营收同比增长50%,在电子对抗领域不断突破
民生证券· 2025-08-27 06:2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营收同比增长49.7%至1.20亿元 订单恢复推动业绩改善 [1] - 电子对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多个型号研制订单落地 毫米波末端防护成熟度较高 [3] - 卫星导航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76.7%至0.9亿元 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同比下降44.1%至0.2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74/3.00亿元 对应PE为69x/40x/23x [5][6] 财务表现 - 2Q25营收同比增50.1% 环比增367.2%至0.99亿元 [2] - 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13.1个百分点至36.3% 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13.3个百分点至38.5% [2] - 期间费用率同比降54.1个百分点至74.6% 其中研发费用率降20.2个百分点至28.2%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至1.6亿元(1H24为-0.8亿元) 主要受银行账户限制解除影响 [4] 业务进展 - 地面末端防御产品完成客户鉴定验收 准备小批量试产 [3] - 车载防护系统分机完成研制 进入实物比测试验阶段 [3] - 电子有源诱饵产品已应用于某机型防护系统 并向科研院所交付多套产品 [3] - 通导一体化技术实现突破 弹载导航数据链终端成功应用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272.7%) 2027年达12.02亿元 [6][12] - 预测2025年毛利率59.54% 较2024年25.98%显著提升 [1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5.86%提升至2027年13.59% [12]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5年0.60元增长至2027年1.78元 [6][12]
卫星互联网快速发展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10 13:04
卫星互联网行业动态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放量组网建设阶段 近期密集发射低轨卫星 包括吉利星座04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06组、05组等 [1] - 卫星互联网被视为太空基站群 通过规模组网可构建覆盖全球的网络 万物互联将从概念走向现实 [1] - 行业建设节奏明显加快 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7月27日至8月9日期间完成4次成功发射 [1] 产业链发展现状 - 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2]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 [2] -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2] 上市公司布局 - 通宇通讯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 2024年该业务收入目标突破4000万元 预计未来3年保持竞争优势 [2] - 中兴通讯布局手机直连卫星等前沿技术 具备端到端设备供应能力 已开展激光通信领域布局 [2] - 海格通信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 天通手持终端等产品已规模化应用 研发低空通信网络产品 [2] 应用前景 - 卫星互联网将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3] - 支持智能城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发展 [3] - 推动边远地区教育、医疗服务进步 [3]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6
2025-08-06 13:28
卫星通信业务 - 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包括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及终端应用 [2] - 卫星通信载荷产品支持Ka/Ku频段,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 [2] - 2024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3] - 地面站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新中标项目稳步推进 [3] - 中标垣信应用终端设备采购项目,涉足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 [3] 船载与移动通信方案 - 推出0.4米S波段球面相控阵天线,支持全空域信号接收,可捕获8颗高低轨卫星 [4] - 0.6米Ku频段船载终端采用两轴稳定三轴跟踪技术,支持360°旋转和动态信号锁定 [4] AI技术应用 - "通宇天线AI大模型试点项目"进入部署阶段,聚焦天线研发场景 [5] - 预计可降低研发人力成本并缩短设计周期 [5] 光模块业务 - 参股公司四川光为首批800G OSFP 2×DR4光模块实现小批量交付 [6] - 产品采用硅光技术,应用于800G以太网、数据中心、AI及云计算网络 [6] MacroWiFi产品 - 支持2公里超远传输距离和200+用户并发接入 [7] - 融合低轨卫星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 [7] - 已在东南亚规模化测试和商用部署,拓展俄罗斯、中东、非洲市场 [7] 低空经济5G-A通感一体化天线 - 覆盖地面至600米低空,为无人机提供通信和航路安全保障 [8] - 已通过运营商与设备商联合测试,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8]
“新质”领航,点亮“创新高地”麒麟坐标
新华日报· 2025-07-13 21:43
中国科学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建设 -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形成北京外全国中科系创新资源数一数二的"创新雨林",集聚6所7院、1000多名顶尖人才 [1] -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6城算力并网,获批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并入选国家数据局优秀案例 [1][2] - 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平台攻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瓶颈,巩固我国在该领域引领地位 [1][3]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 - 长三角最大国产智算中心南京智算中心支撑10余个百亿参数级大模型,二期建成后成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 [1][2] - DeepSeek大模型在零售业务实现应用场景落地,该中心成为首个融入"东数西算"工程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2] - 园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近50家、数字经济企业超100家,年营收分别超20亿元和近200亿元 [6]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突破 - "开源软件基础设施"建成国内最大开源软件治理平台,分析2.4亿款开源软件 [3] -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团队研制出业界首颗通导一体多模终端芯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国际领先的极低比特边缘AI芯片 [3] -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国内最大类脑计算机"问天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 - "5V一体"成果转化模式贯通实验室到市场,去年成功落地5个项目,包括中科硅纪机器人"灵巧手"等 [9][10] - 园区集聚162家"中科系"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含35家高新技术企业 [8] - 同尔电子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99.8%准确率,40秒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服务180余家行业龙头 [7] 创新平台与人才集聚 - 新研机构累计搭建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场地超10万平米,获批57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 - "中科系"院所集聚1000余人人才梯队,去年新增研发投入3.09亿元,申请专利2097件(发明专利1322件) [5] - 建成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园、国科大南京学院等核心载体,引入6家中科院研究所成立7家新研机构 [6]
盟升电子: 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盟升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6:41
信用评级调整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稳定 [1] - "盟升转债"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 [1] - 评级下调主要受盈利能力下滑、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及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 [6][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57.94% [7] - 2024年利润总额-3.2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02亿元,持续净流出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21亿元,利润总额-0.17亿元 [7] - 资产负债率26.74%,流动比率326.07%,债务结构以短期为主 [7][8] 业务运营 - 卫星导航业务2024年收入0.77亿元,占比55.25%,毛利率27.60% [7] - 卫星通信业务2024年收入0.58亿元,占比41.74%,毛利率18.68% [7] - 研发投入占比53.10%,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 [6][9] - 在手订单规模较大,主要客户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下属单位 [7][9] 行业环境 - 军工电子行业需求依赖国防支出,2025年中国军费预算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2% [23] - 行业竞争以大中型国有军工科研院所为主导,民营企业专注细分领域 [24][25] - 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7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 [25] - 低轨卫星星座加速建设,推动天基互联、智慧交通等新兴业态发展 [23][24] 风险因素 - 军品项目验收进度延迟导致收入持续下滑 [8][9] - 应收账款规模6.13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15亿元 [7][53]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25亿元,商誉减值准备0.79亿元 [8][9] - 电子对抗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暂未开始建设 [19][20]
银河电子(002519) - 002519银河电子2025年6月10日及11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6-11 08:2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分析师会议,参与单位有浙商证券、国诚投资,时间为2025年6月10 - 11日,地点在公司行政研发大楼底楼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徐鸽、证券事务代表冯熠、证券事务专员刘雅倩 [2] 公司业务情况及规划 业绩亏损原因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延续压力,因同智机电军品收入减少以及去年同期收到客户大额货款所致,管理团队正努力降低经营风险 [2] 智能终端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整体增长,拓展福建、重庆、广西等新市场,未来将利用数字技术和团队,围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2][3] 新能源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整体增长,精密结构件业务严控成本、提升能力、深挖大客户需求并寻求新领域布局,储能业务加大销售队伍建设、拓展市场渠道 [7] 投资与合作规划 投资格思航天 - 看好卫星互联网行业和格思航天能力,机顶盒业务面临转型,希望布局卫星用户终端等地面设备业务,后续投资视情况而定 [4] 未来合作 - 未来将以“科技银河”为战略目标,围绕工作主线强化人才驱动、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寻求与人工智能、卫星通信、无人装备产业链企业股权和业务合作,形成双轮驱动模式 [7] 特种装备业务计划 - 2025年以武器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发展为契机,聚焦多类装备,围绕军用技术保障装备提升技术、实现100%国产化率持续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5] 特定领域审核调查 - 截至目前,同智机电特定领域审核调查未完成,将积极做好现有业务经营管理和未来业务规划 [6] 资本运作计划 - 并购和再融资安排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而定,控股股东如有资本运作将及时披露信息 [7]
通宇通讯业绩会:发力卫星通信新兴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3:0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归母净利润4138.51万元,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6.73个百分点至22.21%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08%,净利润1118.2万元,同比增长128.26%,扣非净利润386.81万元,同比增长157.91% [1]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7.58亿元,同比下降18.60%,海外市场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0.27%,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6.51% [2] - 卫星通信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4280.02万元,增长明显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及卫星通信产品 [1] - 传统业务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和设备集成商,国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国外包括爱立信、诺基亚、三星、沃达丰等 [1] - 新业务卫星通信主要服务国网、千帆、鸿鹄等星座计划执行方 [1] 行业前景 - 通信设备行业受益于5G持续深化与5G-A商用加速,推动基站天线、射频器件等需求增长 [2] - 云计算、物联网、低空经济、AI等新兴技术依赖高性能网络,刺激市场扩容 [2] - 国家政策如"信号升格""宽带边疆"等行动为行业提供长期红利 [2] - 未来6G研发启动叠加海外4G/5G建设需求带来全球化机遇 [2] 发展战略 - 管理与营销方面优化流程、健全国内外营销服务网络 [3] - 技术研发加大下一代高性能天线项目投入,布局5G-A、卫星通信等领域 [3] - 业务拓展巩固传统天线细分业务,发力卫星通信新兴业务 [3] - 市场布局深耕国内、进军海外高端市场 [3] - 产业链建设通过设立子公司与参股上下游完善卫星通信产业链 [3] 6G技术布局 - 卫星通信将成为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核心组成 [3] - 公司依托29年微波通信技术沉淀,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6G及星地链路多屏障融合技术优势 [3] - 通过"技术研发+资本布局"双轮驱动建立6G和卫星通信竞争壁垒 [4] - 已建立完整技术预研与试验平台,相关技术在星地通信、动中通、静中通等场景获得验证 [4] - 资本端通过产业基金及直投实现平台技术与上下游资源协同整合 [4] - 已与国家前三大星座计划产生实际业务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