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服务

搜索文档
一心堂:公司大力投入医养板块,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紧密融合
财经网· 2025-08-15 11:4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大力投入医养板块 打造专业贴心的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加剧趋势 [1] - 公司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紧密融合 构建医康养生态圈 [1] - 通过医养服务拓展业务边界 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7.67亿元 同比下降6.53% [1] - 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 同比下降33.83% [1]
一心堂投资2400万元加码医养市场 净利润已连降两年
新京报· 2025-08-05 08:59
公司医养业务布局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400万元购买昆明市5间房屋用于开展医养业务[2][3] - 医养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分析覆盖的7项业务中排名第四位[3] - 公司于2020年6月设立全资子公司云南一心堂医养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3] - 已形成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三级医养融合模式 依托药店构建服务网络[3] - 医养业务目前规模较小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5.39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2.99%[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净利润5.49亿元 同比下降45.60%[6] - 2024年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下降79.23%[6] - 万家门店规模的老牌药房连锁告别高增长时代[6] 医养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达1.52万亿元[3][4] - 行业复合增长率达20.65%[4]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人 占总人口21.1% 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4] 行业竞争格局 - 参与者包括公立医疗机构 保险公司 传统药企等多方力量[5][6] - 全国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多家 床位200万张[5] - 其中社会力量开办机构约5500家[5] - 国家政策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5] - 同仁堂医养三度递交港股主板IPO[6]
一心堂投资2400万元加码医养市场,净利润已连降两年
新京报· 2025-08-05 08:48
公司动态 - 一心堂拟以自有资金2400万元购买昆明市5间房屋用于开展医养业务[1][2] - 医养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 在2024年财报中位列7项主营业务的第四位[2] - 公司自2020年起布局医养业务 成立全资子公司云南一心堂医养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 - 当前医养业务以昆明金鼎老年病医院和养老院为核心 形成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医养融合模式[2] - 通过药店网络建立居家养老驿站 提供药品配送 上门护理等社区融合服务[2] 行业背景 - 2023年中国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达1.52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20.65%[3][4]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亿 占总人口21.1% 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3]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医养结合 全国已有7800多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200万张) 其中5500家为社会力量开办[4] - 行业参与者包括公立医疗机构 保险公司 药企等 如同仁堂医养已三次递交港股IPO[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连续大幅下滑 分别为5.49亿元(-45.6%)和1.14亿元(-79.23%)[5] - 医养业务所属的"其他业务收入"2024年为5.39亿元 占营收比重2.99%(2023年为2.90%)[5] - 医养业务当前规模较小 能否成为新增长点尚不明确[5] 产业链定位 - 一心堂位于医养产业链中游 主要涉及养老机构运营环节[5] - 上游包括康复辅具和医疗器械 下游为终端养老服务需求[5]
陕西金叶:教育与资本双向奔赴,专注建设应用型大学,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证券时报· 2025-07-29 15:45
政策导向与高校转型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划定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条跑道,力促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 [1]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精准定位国家战略与产业链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抢占转型先机 [1] - 学校脱离西北工业大学独立转设后,承袭航天、航空等学科积淀,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 [1] 学科布局与专业优势 -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融合体系 [2] - 通信工程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获省级一流建设点 [2]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全国领先,毕业生曾成功研发载人超轻型固定翼飞机 [2] - 积极布局康养赛道,筹建医学院并申报护理专业,与陕西金叶医养板块形成生态闭环 [3] AI与学科交叉创新 - 学校部署AI智能数智教学,成立智能机械实验室,融合通信与机械学科 [3] - 将视觉传达设计与智能机器人视觉数据处理结合,推动艺术与工科交叉 [3] - 「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办学模式,实现AI从工具应用到产业对接的系统突破 [3] 财务表现与资本协同 - 陕西金叶教育事业2024年营收5 00亿元,同比增长9 90%,占总营收34 71%,连续6年增长 [4] - 集团斥资扩建校园设施,办学容量从8900人提升至2万余人,支撑规模化发展 [4][5] - 集团将教育事业视为「命运共同体」,开放资源反哺学校,形成人才与科研成果输出闭环 [5] 行业趋势与估值逻辑 - 教育行业经历政策边际改善、供给出清、需求释放的「三维共振」,AI+教育提升估值空间 [5]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6年将迎本科教学评估,通过后可申报硕士授权单位,增强招生吸引力 [5] - AI智能教学与学科融合的先发优势凸显成长性,驱动教育板块估值重塑 [5] 战略定位与长期发展 - 公司提出未来十年竞争核心是质量与特色,强调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前沿课程的能力 [6] - 学校依托陕西金叶产业积淀与资本势能,为集团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多元布局提供动能 [6]
陕西金叶:教育与资本双向奔赴,专注建设应用型大学,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0:15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 明确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条发展路径 力促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 - 教育行业正经历政策边际改善、行业供给出清、需求持续释放的三维共振 同时AI+教育崛起有望提升行业估值空间 [6]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陕西金叶旗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定位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链需求 [1] - 公司教育事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同比增长9.90% 占总营收比例达34.71% 自2018年以来持续增长 [5] -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 涵盖32个本科专业和19个专科专业 形成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2] 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 通信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获评省级一流建设点 [2]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 毕业生曾成功研发并试飞载人超轻型固定翼飞机 [2] - 积极布局康养赛道 筹建医学院并申报护理专业 与集团医养板块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生态闭环 [3] - 推动AI与学科融合 成立智能机械实验室 实现通信与机械学科交叉 并将视觉传达设计与智能机器人视觉数据处理结合 [3]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能扩张 - 学校转设初期仅能容纳8900余名在校生 通过新建凌云会堂等设施及改扩建工程 办学容量显著提升至2万余人 [5] - 硬件升级体现上市公司灵活决策机制与资源支撑能力 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5][6] 未来发展路径 - 学校计划融合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打造交叉办学模式核心特色 已实现AI从工具应用到产业对接的系统突破 [4] - 将于2026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通过后有望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6] - 集团将教育事业视为命运共同体 通过人才与科研成果反哺产业生态 提升资本市场价值 [6] 市场机遇与人口结构变化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年末突破3亿人 预计2035年达4亿 本世纪中叶达5亿 [3] - 银发经济当前市场规模约7万亿元 2035年有望攀升至30万亿元 [3]
交大昂立: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19
关于小额贷款业务 - 公司下属子公司昂立久鼎典当与联营企业昂立小贷签署5700万元债权转让协议,前期已支付4000万元,剩余1700万元未支付 [1] - 公司本期转回贷款减值损失3925万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但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 [1] - 债权转让涉及2015年《合作协议》,因小贷公司无法直接向已涉诉的转贷客户放贷,故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履行协议义务 [6] - 转让前兴浦公司4700万元贷款计提100%减值,陈*珍1000万元贷款计提50%减值;转让后对小贷公司剩余1700万元债权计提75%减值 [7][12] - 减值计提调整基于抵押物处置难度、法院终止执行程序及市场价格等因素,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8][9][10] 主营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3048.1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1.88万元 [20] - 保健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75%,毛利率增长26.80%,主要受益于电商大促和年底备货 [20] - 房地产板块收入1660.68万元,医养板块收入14761.6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40.83万元 [22] - 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3.14%,主要因2023年同期冲回民非机构管理费收入,剔除该因素后实际增长7.49% [22] - 境外收入5946.87万元,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业务,主要因境外销售高附加值原料产品 [20] 财务数据披露 - 小贷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5353万元,净资产2446万元,全年净亏损2314万元 [16] - 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期末余额425万元,其中对小贷公司债权1700万元(已计提减值1275万元) [17] - 保健品板块前五大客户包括ScientificLivingInc、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等,前五大供应商包括桐乡新和保健品、国网电力等 [23][24][26] - 房地产板块主要承租方为上海世涵酒店管理、上海洪馨酒店投资等,租金收入季度分布均衡 [27] - 医养板块主要采购药品药剂和医疗器械,前五大供应商为和记黄埔医药、九州通医药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