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奈唑胺
icon
搜索文档
大股东“硬刚”创始团队背后,海鲸药业欲“染指”盟科药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1:00
公司控制权变更争议 - 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对盟科药业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多项议案投反对票 包括定增议案 并公开征集投票权[1][2] - Genie Pharma提请增加罢免董事长袁征宇等3人董事职务的议案 同时提议选举杨宗凡等3人为新任董事[1][2] - 争议直接源于盟科药业拟向海鲸药业定向增发1.64亿股 募资10.33亿元 发行后海鲸药业将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张现涛成为实际控制人[1][3] 定增方案质疑要点 - Genie Pharma质疑海鲸药业参与定增资金存在不确定性 海鲸药业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约7亿元 总负债约3亿元 拟出资10.33亿元参与定增[1][6] - 海鲸药业绿色软胶囊及高端制剂产业化智能工厂项目总投资8.1亿元 但一期项目截至2025年5月20日仅完成外立面工程 进度严重滞后[6] - 若通过债务融资参与定增 海鲸药业资产负债率将大幅提升 叠加智能工厂二期建设资金需求 可能引发资金面严重吃紧[7] - 海鲸药业2024年收入中维生素D2销售占比超65% 研发服务收入占比极小 与科创板公司盟科药业的高研发门槛协同性低[7] - 海鲸药业曾于2025年2月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没42.58万元 2022年因价格申报问题被湖北省医疗保障局拟暂停挂网[8] 公司经营与财务现状 - 盟科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6.98万元 同比增长10.26% 但尚未实现盈利[9][10] - 公司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12.21亿元 具体亏损额为2.2亿元 4.21亿元 4.41亿元和1.39亿元[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4亿元 -3.29亿元 -4.47亿元和-1.21亿元[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账面现金仅剩2.37亿元 资金状况紧张[10] - 主要产品康替唑胺片已覆盖全国580家医院 但面临辉瑞利奈唑胺和默沙东特地唑胺等竞争对手[9] 研发管线进展 - 康替唑胺片水溶性前药MRX-4新药申报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属于相同适应症的注射剂型补充[10] - 公司在抗肿瘤和抗炎领域布局了多个研发管线 但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10]
20cm涨停!盟科药业定增落地,海鲸药业10亿入主
凤凰网· 2025-09-23 06:25
股价表现与发行预案 - 盟科药业股价高开高走 早盘一度20cm涨停 截至发稿涨18.79% [1] - 公司拟向海鲸药业非公开发行163,901,373股 发行价格6.30元/股 认购金额10.33亿元 [1] - 发行后海鲸药业持股20% 成为控股股东 张现涛成为实际控制人 [1] 股权结构变动 - 发行前总股本655,605,491股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819,506,864股 [2] - 海鲸药业持股163,901,373股 原主要股东Genie Pharma(10.92%)、MicuRx(HK)(10.79%)、Best Idea(8.91%)持股不变 [2] - 张现涛直接持有海鲸药业25.01%股权 通过关联方合计控制海鲸药业72.85%股权 [2] 募集资金用途与财务影响 - 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持续投入及补充营运资金 改善财务结构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18.91%升至2025年上半年59.45% [3] - 通过战略合作预计提升销售收入 2026-2028年目标分别为2.60亿元、3.88亿元和6.00亿元 [3] 战略合作协同效应 - 海鲸药业拥有40个制剂药品注册批件和5个原料药生产批件 其中25个纳入2024版医保目录 [3] - 海鲸药业CDMO业务补足公司生产工艺研发短板 目前公司全部产品委托华海药业代工 [4] - 合作涵盖商业化、药学研究、生产工艺等多领域 预计降低销售成本 [3] 产品管线与市场竞争 - 公司核心产品康替唑胺为抗MRSA感染国家1类新药 2021年6月获批上市并于同年12月进入医保 [5] - 康替唑胺销售额:2021年766万元 2022年4820.67万元 2023年9077.64万元 2024年1.30亿元 2025年上半年6696.98万元 [5] - 国内已获批9款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药物 包括辉瑞利奈唑胺和默沙东特地唑胺等竞品 [5] 研发进展与临床布局 - 推进康替唑胺儿童用药适应症 2023年4月启动6-17岁患者Ⅱ期临床试验 [7] - 在研管线包括MRX-4(新药上市申请已受理)、MRX-8、MRX-5 [7] - 2022-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50亿元、3.45亿元、3.69亿元、1.16亿元 [7] 销售渠道与财务表现 - 医院渠道占比68% 药店渠道占比32% 正探索代理销售模式 [7] - 2022-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20亿元、4.21亿元、4.41亿元、1.39亿元 [7] - 康替唑胺为唯一商业化产品 销售收入未能覆盖费用支出 [7]
*ST苏吴: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4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发行数量为41,046,070股,发行价格为12.5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13,896,796.40元(含发行费用)[1] - 扣除发行费用11,519,544.24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02,377,252.16元,资金于2015年9月29日到账[1] - 东吴证券为原保荐机构,中山证券自2023年7月25日起承接持续督导义务[1] 募集资金使用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实际使用金额为49,614.83万元,剩余金额为2,640.99万元[2] - 原料药二期项目已投入2,691.33万元,账户余额198.99万元[2] - 抗肿瘤1类新药YS001研发项目已投入2,721.82万元,账户余额843.39万元[2] - 西洛他唑等一致性评价项目已投入962.79万元,账户余额656.01万元[2] 项目变更情况 - 药品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变更为原料药二期项目(2017年4月披露)[3] - 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研发项目变更为YS001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及仿制项目(2019年8月披露)[3] - 利奈唑胺与沃诺拉赞仿制项目已结项,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5年6月披露)[3] 项目延期安排 - 原料药二期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7月延期至2026年7月[3] - 延期原因为项目技改尚未完成,需保证建设质量[4] - 公司承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完成[4] 公司治理程序 - 2025年8月28日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延期议案[5] - 延期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保荐机构认为延期程序合规,未改变资金用途及损害股东利益[6]
*ST苏吴: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16:0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41,046,070股新股,发行价格12.5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13,896,796.40元(含发行费用)[1] - 扣除发行费用11,519,544.24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02,377,252.16元,已于2015年9月29日划至公司指定账户[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制度[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6日,募投项目实际使用金额49,614.33万元,剩余金额2,640.94万元[2] - 主要募投项目包括: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研发项目(已变更)、原料药二期项目、医药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等[2] - 部分项目已变更:药品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变更为原料药二期项目,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研发项目变更为多个新药研发项目[2][3] 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3] - 资金用途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改变募集资金用途[3] - 若募投项目需要,公司将及时归还资金至专户,确保不影响项目进展[3]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该计划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符合相关监管规定[4] - 监事会认为该计划符合公司发展需要,未违反监管规则[4] - 保荐机构中山证券认为该计划合规,对股东利益无损害,无异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