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

搜索文档
安联基金董事长变更;月内超百只公募基金新增销售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40
基金行业动态 - 安联基金董事长吴家耀因个人原因于7月25日离任 总经理沈良代任董事长职务 [1] - 月内超百只公募基金新增销售机构 涉及156份公告 海富通基金、富荣基金、路博迈基金等10余家公募拓展销售网络 部分基金新增申购费率优惠活动 [2] - 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放量 同比激增3.7倍 今年以来42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提交注册申请 涉及创业板指数、创业板综合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及创业板50指数 [3] 创新药投资机会 - 中银基金经理郑宁认为创新药板块上涨为基本面驱动行情 受益于BD出海、利润兑现、研发进展超预期 叠加估值便宜、政策鼓励、机构欠配等因素 部分港股创新药龙头公司仍处低估状态且隐含回报率可观 [4] - 创新药产业格局由新入局者和传统药企转型两类玩家主导 传统药企估值便宜且已走出转型期 成为重点关注方向 [4] - 创新药概念股维持强势 恒瑞医药等涨停 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 最高涨4.10% [5] - 中国创新药公司工程化改造能力深厚 BIC、FIC分子持续涌现且早期数据质量提升 全球竞争力增强 海外市场规模为国内数倍 估值主战场有望从国内转向海外 [8] ETF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 沪指涨0.12% 深成指涨0.44% 创业板指涨0.96% 沪深两市成交额1.7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0亿元 [4] - 电子元件、保险、航天航空等板块涨幅居前 煤炭、钢铁、能源金属等板块回调居前 [4] - 创新药ETF沪港深涨4.1% 港股创新药50ETF涨4.0% 港股创新药ETF涨4.0% 港股通创新药ETF涨3.9% 创新药ETF天弘涨3.9%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涨3.8% 港股通医疗ETF富国涨3.8% 港股通医药ETF涨3.8%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3.8% 恒生创新药ETF涨3.7% [6] - 科创综指ETF嘉实领跌14.01% 能源化工ETF跌4.12% 煤炭ETF跌2.87% 能源ETF广发跌2.57% 能源ETF跌1.69% 中证500价值ETF跌1.57% 日经225ETF易方达跌1.54% 钢铁ETF跌1.54% 日经225ETF跌1.52% 高股息ETF跌1.44% [7]
这类基金,申报激增3.7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1:51
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情况 - 今年以来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数量同比激增3.7倍,达到42只 [1][2] - 已成功设立10只基金,12只获批待发,20只等候审批(其中17只为7月新申报) [2] - 去年同期仅9只产品申报,目前仍有2只去年获批基金未发行 [2] 基金成立规模变化 - 今年设立的10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超24亿元,其中6只规模超过2亿元 [2] - 去年同期6只基金合计成立规模不足6.2亿元,仅1只达5.7亿元,其余为千万元级别 [2] 申报放量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优化:新增ESG负面剔除、个股权重上限限制及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 [3] - 权益市场回暖:去年9月24日以来创业板等新兴成长板块弹性显著,AI算力基础设施和机器人领域成为投资主线 [3] - 创业板作为新质生产力载体契合国家战略,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3] 创业板基本面改善 - 一季度全A盈利筑底回升,创业板增速较高且改善幅度较大 [3] - 中美经贸摩擦缓和减轻关税影响,政策红利(如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增强板块吸引力 [3] 战略配置价值 - 创业板估值仍偏低,是AI产业浪潮中"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具备估值抬升潜力 [4] - 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集成电路/AI算力)、绿色低碳(电力设备/新能源)三大领域增长潜力突出 [4]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方向,盈利能力和收益弹性较高 [5] 细分赛道机会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算力、数据服务、应用全产业链,具有高弹性和龙头集中特征 [5] - 科技成长类资产的核心宽基指数(如创业板指)当前估值水平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5]
这类基金,申报激增3.7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1:46
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情况 - 今年以来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数量同比激增3.7倍,达到42只[1][3] - 已成功设立10只基金,12只获批待发,20只等候审批[3] - 7月份提交申报材料的基金占比超过八成[3] - 今年设立的10只相关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超24亿元,去年同期仅为6.2亿元[3] 创业板基金申报放量原因 - 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优化,增加ESG负面剔除和个股权重上限限制[4] - 权益市场显著回暖,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成长板块表现出较强弹性[4] -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带动AI算力基础设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成为重要投资主线[4] - 创业板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契合国家战略方向[4] 创业板指数表现及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呈现韧性,源于基本面改善、中美经贸摩擦缓和、政策红利释放三重因素[5] - 一季度全A盈利筑底回升,创业板增速较高且改善幅度较大[5]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出台增强板块吸引力[5] 创业板战略配置价值 - 创业板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估值依然偏低,处于战略配置窗口期[6][7]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是颇具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7]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方向,具有较高盈利能力和收益弹性[7]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全产业链,具有高弹性、龙头集中特征[8] - 创业板指作为科技成长类资产核心宽基指数,存在较大估值修复空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