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情况 - 今年以来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数量同比激增3.7倍,达到42只 [1][2] - 已成功设立10只基金,12只获批待发,20只等候审批(其中17只为7月新申报) [2] - 去年同期仅9只产品申报,目前仍有2只去年获批基金未发行 [2] 基金成立规模变化 - 今年设立的10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超24亿元,其中6只规模超过2亿元 [2] - 去年同期6只基金合计成立规模不足6.2亿元,仅1只达5.7亿元,其余为千万元级别 [2] 申报放量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优化:新增ESG负面剔除、个股权重上限限制及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 [3] - 权益市场回暖:去年9月24日以来创业板等新兴成长板块弹性显著,AI算力基础设施和机器人领域成为投资主线 [3] - 创业板作为新质生产力载体契合国家战略,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3] 创业板基本面改善 - 一季度全A盈利筑底回升,创业板增速较高且改善幅度较大 [3] - 中美经贸摩擦缓和减轻关税影响,政策红利(如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增强板块吸引力 [3] 战略配置价值 - 创业板估值仍偏低,是AI产业浪潮中"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具备估值抬升潜力 [4] - 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集成电路/AI算力)、绿色低碳(电力设备/新能源)三大领域增长潜力突出 [4]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方向,盈利能力和收益弹性较高 [5] 细分赛道机会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算力、数据服务、应用全产业链,具有高弹性和龙头集中特征 [5] - 科技成长类资产的核心宽基指数(如创业板指)当前估值水平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5]
这类基金,申报激增3.7倍
中国基金报·2025-07-27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