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驾驶(FSD)

搜索文档
预期VS现实:特斯拉(TSLA.US)万亿市值背后的豪赌,自动驾驶成唯一救赎?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6:28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特斯拉股价自3月以来上涨超35% 尽管近期业绩并非特别亮眼 盈利未取得大幅突破 但市场对自动驾驶出租车 人工智能进展及新产品消息的乐观预期获得上涨动力 [1] - 市场基于预期而非实际证据为特斯拉定价 当前远期市盈率超200倍 估值堪比高速增长科技巨头 但现有业务更接近成熟车企 [1][5] - 若特斯拉估值向同行靠拢 340美元的股价可能面临55%-75%的下跌空间 除非自动驾驶出租车与人工智能业务比预期更早带来可观利润 [6] 业务重心与运营现状 - 公司市值维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 凭借强大品牌 庞大在运营车队及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占据优势 [2] - 管理层聚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落地 已在奥斯汀启动试点 同时将Dojo超级计算机工程师调至全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项目 并推动储能业务增长 [2] - Cybertruck处于上市初期 部分版本Model Y显现市场不确定性 能源业务通过新合作关系扩张 但利润主要依赖汽车业务 面临降价压力与激烈竞争 [2] 财务表现与资产负债表 - 第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 同比下降12% 汽车业务营收从185亿美元降至158亿美元 服务业务增长与能源业务营收下滑无法完全抵消汽车业务降幅 [4] - 毛利率为17.2% 去年同期为18% 营业利润率仅4.1% 净利润12亿美元 每股收益0.33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 [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增至47亿美元 但39亿美元高额资本支出限制自由现金流 现金及短期投资达368亿美元 债务131亿美元 资产负债表稳健 [4]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进入更艰难阶段 美国 欧洲等地区增长放缓 比亚迪 越南VinFast及传统车企加速扩张 推高定价压力 [3] - 自动驾驶领域竞争白热化 特斯拉与Waymo正面交锋 优势在于软件研发路径与庞大数据积累 但监管可能拖累进展 [3] - 能源业务毛利率近期回升至约30% 市场机遇快速增长 但执行风险较高 随着竞争对手追赶 其不可撼动地位已不复存在 [3] 估值逻辑与盈利预测 - 按2027年每股收益3.25美元目标测算 以当前股价计算 市盈率仍远超100倍 这种估值水平仅在特斯拉实现颠覆性突破如自动驾驶出租车或人工智能软件带来巨额利润时才合理 [5] - 若持谨慎观点 即汽车业务利润率持续承压 自动驾驶出租车盈利仍需数年 当前股价可能比合理水平高出2-3倍 [5] - 华尔街业绩预测到2027年仍难言乐观 预计每股收益从2025年的1.69美元增至2027年的3.25美元 [1] 近期动态与投资者情绪 - 积极消息包括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获得自动驾驶出租车牌照 能源与人工智能合作持续推进 [7] - 负面消息涉及证券欺诈诉讼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延迟上报事故的调查 以及自动驾驶事故判决带来的高额赔偿 [7] - 投资者情绪分化明显 散户投资者热情不减 多数机构持谨慎态度 28家机构下调盈利预期 仅3家上调 加剧股价波动 [7] 未来前景与情景假设 - 短期未来1-1.5年预计营收增长乏力 利润率持续承压 市场共识预测2025年营收为927亿美元 至2026-2027年营收或恢复至1330亿美元左右 能源与软件业务将发挥更大作用 [10] - 核心问题在于公司能否在增长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取决于三大因素 能否阻止利润率进一步下滑 能否将能源业务打造成盈利增长引擎 能否在不依赖新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控制成本 [10] - 悲观情景下自动驾驶落地延迟 竞争挤压利润率 每股收益停滞在2美元左右 估值向100倍市盈率靠拢 中性情景下2027年每股收益达3.25美元 市盈率维持在90倍以上 乐观情景下2027年自动驾驶出租车实现商业可行 每股收益突破7美元 投资者给予60-70倍科技股级市盈率 [11]
大摩评特斯拉(TSLA.US)解散Dojo团队:“DOGE式效率”革命启动 百亿AI开支有望重配机器人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23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维持特斯拉增持评级 目标价410美元 认为公司解散Dojo超算团队是优化AI计划成本效益的战略举措 将深化与xAI协同合作 重新配置资本支出和研发资源 重点突破机器人生产成本优化与制造工艺提升 [1][2] 战略调整 - 特斯拉解散自研Dojo超算团队 团队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 公司未证实该消息 [1] - Dojo超级计算机原用于处理特斯拉汽车大量数据和视频 训练全自动驾驶和Optimus机器学习模型 [1] - 马斯克下令终止项目 计划增加与英伟达 AMD等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合作 在计算领域寻求支持 与三星电子合作芯片制造 [1] - Dojo团队约20名员工离职加入新成立的DensityAI 剩余成员将被重新分配到其他数据中心和计算项目 [1] 财务影响 - 此举是特斯拉效率驱动降本计划的一环 旨在削减可能耗费巨额资本与运营支出的项目成本 [2] - 特斯拉二季报显示AI计划推高运营支出 得州超级工厂培训规模扩大 [2] - 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超90亿美元 大部分将投向AI相关领域 [2] 协同效应 - 战略转向潜在受益者是马斯克旗下xAI公司 xAI正承担越来越多特斯拉AI大脑开发工作 [2] - xAI利用X平台社交媒体数据与特斯拉车辆真实行驶数据 [2] - 收缩Dojo项目为两家实体深化协作铺平道路 [2] 技术重心转移 - 特斯拉可能将重心转向机器人技术与边缘推理能力 [2] - 马斯克强调特斯拉全球车队作为分布式推理网络的潜在战略价值 [2] - 随着Optimus商业化进程加速 公司可能将增量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转向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 优化制造体系 [2] 行业背景 - 马斯克多次提及的GPU短缺困境已大幅缓解 消除过去迫使特斯拉开发Dojo等自研算力资源的关键制约因素 [2] - 英伟达研发投入超过每年150亿美元 AI投资范围扩展到机架连接 软件和服务领域 [3] - 开发能在主流任务中超越英伟达的ASIC芯片将愈发困难 [3] - 随着AI任务趋同于复杂推理 定制芯片的性价比优势正在消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