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搜索文档
启境汽车正式启航:广汽+华为深度融合,刘嘉铭掌舵打造“原生智能”新物种
新浪证券· 2025-09-25 09:02
人事任命与战略协同 - 刘嘉铭被任命为广汽与华为合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汽车"的首席执行官 全面负责品牌战略、产品规划、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1] - 刘嘉铭拥有超过25年行业积淀 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车型的企划与销售改革 具备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3] - 该任命标志着广汽与华为战略协同进入深水区 体现双方在品牌运营和产品定义层面的高度协同[1][3] 组织架构融合 - 自2025年1月起 华为产品、营销、财经等多领域团队已全面入驻启境实行"合署办公"模式[4] - 华为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 实现双方协同"0延迟"[4] - 嵌入式协作机制保障启境每款产品都具备"原生智能"的高端基因 超越传统"华为出系统 广汽造车身"的合作模式[4] 技术赋能体系 - 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ADS 4.0升级为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具备"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安全特性[6] - WEWA架构实现云端与世界模型协同进化 通过AI生成高密度难例场景和多专家能力调度[6]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十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拥有8000人团队 在架构、硬件、安全性等维度构建技术壁垒[6] - 提供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多模态感知基模型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6] 品牌运营与渠道建设 - "启境"商标由华为引望持有 该操作被视为"华为生态品牌"标准化动作[7] - 华为和广汽于今年8月共同启动城市招募计划 邀请全国百强经销商及豪华车渠道参与[7] - 从商标到渠道、产品到营销 启境已形成具备华为生态特色的高端品牌运作模式[7] 制造基础与市场积淀 - 广汽集团拥有28年造车积淀 曾推出多款经典车型[7] - 汉兰达国内累计销量超过120万辆 凯美瑞国内累计销量超260万辆(全球2400万辆) 雅阁国内累计销量超过340万辆(全球2500万辆)[7] - 广汽制造底蕴与华为智能科技通过多维融合共同构建启境独特竞争力[10] 战略定位与市场预期 - 启境汽车定位为"高端智能移动空间" 不仅是汽车产品[6][10] - 双方ALL IN的态度、一体化团队、全栈华为技术底座和清晰高端定位使首款产品充满想象空间[10] - 在智能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 启境有望以高起点、深融合姿态重塑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10]
回应“消失的前车”争议:鸿蒙智行晒NCA领航辅助实例,累计避险可能的碰撞超 220 万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4:10
来源:环球网 来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官方微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所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HUAWEI ADS)的车辆,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次数已突破254万次。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围绕近期网络热议"消失的前车"测试争议,引发公众对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的关注。对此,鸿蒙智行于日前发布NCA领航辅助紧急避险实例视频,直观展现其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回应市场关切。 视频中,模拟了行车途中前车突然"消失"的场景,鸿蒙智行搭载的NCA领航辅助系统迅速响应,依据实 际路况精准执行制动或避让操作,有效化解潜在风险。鸿蒙智行方面表示,依托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其系统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220万次。 据悉,在2025年4月22日以"以智能创造可能"为主题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 方案BU CEO靳玉志正式推出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并同步发布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相 较于前代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大维度 为核心,从多个层面全方位、深层次强化安全防护体 ...
全新深蓝S07亮相 演绎科技智能中型SUV新篇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2:45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深蓝汽车在成都国际车展全球首发全新深蓝S07科技智能中型SUV 进一步完善品牌产品矩阵 [1] - 新车定位为全球战略车型 已进入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用户超25万 [3] - 品牌计划年内登陆英国 德国 希腊 葡萄牙 西班牙 意大利等欧洲市场 目标覆盖全球超90个国家和地区 [3] 外观与内饰设计 - 采用流畅线条与力量感型面结合的设计语言 内饰以豪华游艇为设计灵感 配备环抱式悬浮中控台 [1] - 车内软包覆盖面积达10.7平方米 部分区域采用绒感麂皮材质 提供三种内饰配色选择 [1] - 配备星河律动氛围灯与浮光律动音箱氛围灯 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支持主驾16向 副驾14向电动调节 具备石墨烯加热与理疗功能 [1] 驾控性能 - 全系标配可变自适应悬架 集成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与HRS液压式回弹止动器 通过毫秒级分频滤震技术提升行驶稳定性 [2] - 采用前悬架液压衬套与后铝合金H臂多连杆结构 减少细碎振动传递并增强摆臂耐久性 [2] - 经过底盘调校 能有效控制刹车 过弯和复杂路面行驶时的车身姿态 适配城市通勤与郊野出行等多种场景 [2] 智能配置 -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 支持高速领航辅助 智能过弯 智能变道等功能 可实现智能上下匝道和精准识别匝道口 [2] - 城区路况下提供信号灯控车辅助 拨杆换道辅助和跨车道避让能力 支持300余种泊车场景识别 涵盖记忆泊车 遥控泊车等功能 [2] - 搭载高通第四代数字座舱平台骁龙8295P芯片 接入AI大模型优化人车交互 配备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提供20项防碰撞保护及哨兵模式 [2] 续航与能耗表现 - 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版本 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最高300公里 综合续航达1385公里 馈电油耗低至3.8升/100公里 [3] - 纯电版CLTC续航550公里 搭载宁德时代电芯与金钟罩电池 全系标配3C超充技术 电量从30%充至80%仅需15分钟 [3] - 充电10分钟可补充约100公里续航 公司在超级增程领域已布局162项核心专利 [3]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获中国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 相关技术已实现开源共享 [3] - 新车亮相进一步明确深蓝汽车在科技智能中型SUV市场的产品定位 将推动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 舒适性与能效领域的技术迭代 [4]
传祺向往S9预售25.99万元起,乾崑智驾ADS 4挑战山城重庆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2:2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传祺S9于8月27日在重庆开启预售 预售价25.99万元起 提供5座和6座两种座椅布局 [1] 智能驾驶技术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采用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降低30% [3] - 云端乾崑智驾世界引擎利用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 提供的高质量难例场景密度达真实世界1000倍 [3] - 全系标配192线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 精准识别单车道/多车道/红绿灯等复杂路况 实现丝滑变道 [4] - 车位到车位功能升级 支持高速公路收费站ETC通行和车位到车位切换泊车代驾VPD功能 [4] - 全新升级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为目标 [6] - 首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 提升车辆感知能力 [6] 安全性能 - 实现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哨兵模式增强等功能 [6] - 顺利挑战重庆复杂路况 验证车辆在中国立体都市的驾驶适应性 [1] 舒适性配置 - 配备零重力座椅 提供8点机械按摩和18点"SPA级按摩"功能 [8] - 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系统 支持六屏协同和自然交互 [8] - 支持全新智慧场景功能 用户可自定义出行场景如自动导航/音乐播放/天气播报等 [8] - 采用主动降噪ENC技术及720度静音包裹 全系标配静音胎与全车5块双层夹胶玻璃 有效降低风噪 [8] 市场定位 - 定位大家庭智能旗舰SUV 以"3大全系标配+1大舒享满配"高价值配置为卖点 [10]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大幅提升家庭用户智能体验 预计将成为家庭用中大型SUV市场强劲竞争者 [10]
传祺向往S9预售 25.99万起搭载乾崑智驾ADS 4
巨潮资讯· 2025-08-27 12:3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传祺向往S9于8月27日开启预售 起售价25.99万元人民币 提供5座和6座两种座椅布局 [2] 智能驾驶技术性能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降低30% [4] - 云端AI难例生成系统可提供密度达真实世界1000倍的训练场景 [4] - 全系标配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组合 在重庆8D复杂路况测试中实现精准识别和丝滑变道 [9][11] - 成功通过高速避让/防误踩油门/后向防碰撞三项主动安全挑战 [11] 安全系统升级 - 配备全新CAS 4.0全维防碰撞系统 覆盖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 [5] - 新增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 显著提升感知能力 [5] - 实现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驾驶员失能辅助/哨兵模式增强等功能 [5] - 支持高速公路收费站ETC通行及车位到车位泊车代驾VPD功能 [6] 舒适性配置 - 采用全球首创五星SPA零重力座椅 配备同级独有8点机械按摩和18点SPA级按摩功能 [13] - 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系统 支持六屏协同与用户自定义智慧场景 [13] - 配备主动降噪ENC技术及720°静音包裹 全系标配静音胎与5块双层夹胶玻璃 [14] - 提供晨曦金/星川蓝/幻速银/刃影白/典雅黑五种车身颜色及双色车身设计 [13]
“纯电之王” 问界 M8 入市,这是高端纯电之路的 “华为版答案”
晚点LatePost· 2025-08-25 15:28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问界M8纯电版于8月25日上市,起售价35.98万元,与增程版同价,2小时内大定突破7000台 [2] - 产品定位40万元级别高端纯电市场,通过“电增同价”策略消除用户价格顾虑,竞争焦点转向全栈智能化体验 [4] - 车身尺寸5190×1999×1795mm,轴距3105mm,提供三排六座与双排五座布局,配备149L前备箱 [5] 核心技术配置 - 全系标配宁德时代100度电池,最高续航705km,搭载华为高压七合一电驱,支持800V高压平台 [5] - 充电15分钟可补能30%-80%,接近传统油车补能体验 [5] - 首发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7] - 配备12.3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中控屏和16英寸副驾娱乐屏,支持多屏无缝流转交互 [7] 市场竞争格局 - 30-40万元纯电市场竞争激烈,头部车企聚焦六座SUV市场,理想i8主打家庭空间与5C超充,蔚来ES8通过BaaS方案将购车门槛降至30.88万元 [8] - 特斯拉Model Y L长轴六座版起售价33.9万元,针对中国家庭用户需求设计 [8] - 问界M8增程版上市4个月交付量超7万辆,6月及7月销量连续突破2万辆,大型SUV半年销量排名第二 [9] 成本与体系化能力 - 纯电车型电池成本占整车30%-50%,问界M8纯电版与增程版电池容量差异达53.4kWh vs 100kWh,理论成本差距数万元 [11][14] - 华为鸿蒙智行通过标准化硬件平台(如ADS 4系统、800V平台)和模块化研发,降低边际成本并加速多车型部署 [14][16] - 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碳酸锂从2022年50万元/吨下降)及规模化采购进一步支持“电增同价”策略 [11][14] 销量与行业趋势 - 鸿蒙智行全系销量连续三个月超4万辆,9月预计至少5款新车上市,规模效应摊薄研发与供应链成本 [16]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体系化效率与产品体验迭代,问界M8纯电版成为测试40万元级市场潜力的关键产品 [17]
华为9月首发高速L3商用方案!汽车零件ETF(159306)涨超0.5%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52
华为L3技术架构商用解决方案 - 华为将于2024年9月首发面向L3技术架构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 核心升级包括端到端时延下降50% 通行效率提升20% 急刹重刹情况大幅减少 [1] - 推出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 0实现安全升级 [1] - 用车体验显著提升 计划2024年在全国支持50万个停车场实现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 [1] 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 - 智能化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优质零部件公司通过国产替代和海外布局迎来发展机遇 转型机器人领域有望拓展成长空间 [1]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成分股表现强劲 亚普股份 瑞可达单日涨幅达5 79% 浙江荣泰 宁波华翔 华达科技涨幅超4% [2] - 汽车零件ETF(159306)单日上涨0 63%至1 11元 近1月累计涨幅1 47% 排名同类基金前25% [2] 汽车零件ETF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为可比基金最低水平 [3] - 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 覆盖100只汽车系统部件 电子 轮胎等领域上市公司 [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 福耀玻璃等 合计权重41 05% [3]
智驾乱象,如何破局?
虎嗅APP· 2025-04-24 10:07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现状 - 行业经历从"智驾平权"热潮到监管收紧的快速转变 年初车企密集宣传高阶智驾 但事故后工信部规范宣传口径 [1] - 华为乾崑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WEWA架构实现超越人类驾驶的"超人"表现 [3] 技术架构创新 - 云端世界引擎(WE)与车端世界行为模型(WA)组成新架构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下降30% [4] - 自研XMC数字底盘引擎实现中央集中控制 处理能力提升10倍 协同控制器件数增加5倍 [4] - 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覆盖"五维安全" 较3.0版本实现能力跃升 新增极端天气和驾驶员失能等场景保护 [5][6] 商业化进展 - 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发布 配合工信部L3准入政策 2025年或成L3落地元年 [6][8] - 合作车型销量居首 超第二三名总和 装机量突破50万 2024年目标200万 [10][12] - 智能辅助驾驶月活用户55.84万 自动泊车月均使用38次 研发团队达8000人 年投入超100亿 [11][12] 行业合作模式 - 与岚图等车企深度协作 提供电子软件支持而不涉足整车制造 合作车企销量显著增长 [13] - 创新供应商关系 11家车企公开支持 建立智能化赋能共识 [13][14] 安全倡议与标准 - 联合发布行业安全倡议 强调Safety First保障体系 反对过度宣传 [16] - 计划推出安全训练营 通过场景教学明确功能边界 [17] - 推动建立统一行业标准 回归安全本质 [18] 用户认知与市场趋势 - 54%新能源购车者考虑智能化因素 仅次于使用成本 [11] - 技术分级与商业宣传存在矛盾 需加强用户教育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