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毛女》
icon
搜索文档
从抗敌小八路到人民艺术家(人物)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田华艺术生涯与成就 - 97岁表演艺术家田华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由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表彰其艺术贡献 [3][8] - 从艺80余年 代表作品包括《白毛女》《党的女儿》《法庭内外》等 跨越黑白胶片到彩色银幕时代 [7][8] - 1928年生于河北唐县贫苦家庭 9岁参加八路军抗敌剧社 成为最小文艺兵 经历抗日战争艰苦岁月 [3][5][6] 早期革命艺术经历 - 1939年加入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 改名田华 参与战时宣传演出 常在村头谷场、山间凹地甚至炮楼下表演 [4][5] - 经历残酷反"扫荡"斗争 剧社曾牺牲6位同志 为前线战士演出时遭遇子弹呼啸而过的危险环境 [5][6] - 曾困于山洞三天三夜啃树皮充饥 以歌声《黄河怨》作为精神食粮鼓舞战士 [7] 艺术理念与人民情怀 - 坚持"艺术家的心要永远和人民一起跳动"的创作理念 拒绝高酬商演 深入老区慰问演出 [7][8] - 代表作《白毛女》中喜儿的哭泣不仅是角色演绎 更是对人民深沉情感的真实流露 [7] - 个人生活简朴却资助贫困学生 自称"吃百家饭长大的文艺兵" 认为人民养育之恩终身难报 [7] 历史传承与行业意义 - 艺术生涯体现从战争岁月到新时代的跨越 见证中国电影从黑白胶片到彩色银幕的技术演进 [7][8] - "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视为对抗敌剧社及全体文艺工作者的集体荣誉 代表艺术扎根人民的永恒真理 [8] - 当前仍参演《一切如你》《6年6天》等新作 保持艺术生命力 [7]
大地铭记·时代的号角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抗战戏剧历史与创作 - 抗战戏剧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兴起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成为首选剧目并广泛传播[6] - 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三幕剧《保卫卢沟桥》上演 台上台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形成强烈共鸣[6] - 抗战时期戏剧创作速度极快 数量众多且传播范围广 形成"演员四亿人 战线一万里"的宏大场面[6] 代表作品与艺术特色 - 郭沫若话剧《屈原》以诗化语言表达民族激愤 梅兰芳京剧《抗金兵》通过战鼓表演展现牺牲精神[9] - 河北梆子《血泪仇》在河北白洋淀演出时 战士和老乡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回忆起牺牲的战友[7] - 街头剧《沦亡以后》通过日常空间实现情感共振 将个体痛苦转化为集体抗争意识[7] 延安鲁艺的戏剧运动 -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成立 创作《白毛女》《兄妹开荒》等作品记录抗战历史[10] - 秧歌剧《兄妹开荒》1943年创作 反映边区大生产运动 带动秧歌剧创作热潮[11] - 《白毛女》1945年推出 源自河北民间传说 展现喜儿从躲山到下山反抗的蜕变过程[12] 戏剧社会影响与群众反响 - 战士观看《白毛女》后写下"为喜儿报仇"请战书 农民观看《兄妹开荒》后主动多交公粮和参军[13] - 郭兰英表示歌剧《白毛女》改变其人生道路 田华称抗敌剧社经历使其保持艺术生命力[10] - 鲁艺剧团深入前线战壕和农村土台演出 实现台上故事与台下生活的深度呼应[13] 当代抗战题材创作 - 话剧《生死场》1999年首演 改编自萧红小说 展现村民从麻木到抗日的转变过程[14] - 话剧《四世同堂》2010年首演 以祁瑞宣为主角展现普通人的坚守与民族气节[15] - 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2022年推出 2023年升级为戏剧电影并通过高清影像技术扩大传播[15] 红色歌剧与地方特色 - 民族歌剧《沂蒙山》已演出300多场 塑造海棠等沂蒙人民形象展现英雄气概[17] - 创作团队沿八路军115师路线采风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遗址获得创作灵感[17] - 沂蒙红嫂群体包括明德英、王换于等代表 用乳汁救伤员、办托儿所等事迹被艺术化呈现[18]
焦点访谈|文化抗战凝聚成钢铁力量 为全民抗战筑牢精神堡垒
央视网· 2025-08-29 14:47
文化抗战背景与意义 - 日本侵略者实施文化摧毁和精神奴役 包括轰炸文化机构如上海商务印书馆(远东最大出版社)和南开大学 战争期间中国80%大学遭日军轰炸 [5] - 日本强制推行日语教育 要求中国民众效忠天皇 试图斩断中华文化根脉以实现殖民化目标 [7][9] - 文化侵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彻底灭亡中国 [9] 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理论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需进行"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 强调动员方式要贴近群众 [11] - 1940年毛泽东界定新民主主义文化三大特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为抗战文化提供理论纲领 [11] -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和"如何服务"的根本方向 [13] 文化抗战实践形式 - 各根据地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沂蒙山区设识字牌 晋绥边区教学结合抗战内容 陕北说书弹唱革命故事 [15] - 1938-1945年根据地群众识字率大幅提升 政治动员从"没人听"转变为"抢着学" [15] - 文艺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奔赴根据地 创作《白毛女》等反映抗战的群众文艺作品 [17] 抗战文艺作品与传播 -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939年在延安创作完成并传唱全国 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时代战歌 [1][3] - 《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创作于晋察冀边区 通过歌曲传播团结抗战理念 [19] - 建立群众文艺团体(剧团/歌咏队/宣传队) 通过演出动员群众参军抗日 [21] 舆论宣传体系构建 - 《大众日报》1939年创刊于沂蒙山区 以"动员人民抗战"为使命 社论文章成为打击敌人的武器 [21][23]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开播 使全国直接收听中国共产党声音 [25] - 清凉山汇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 形成电波与铅字结合的完整抗战宣传体系 [27] 文化抗战成效 - 晋察冀根据地97%民众对抗战政治术语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21] - 文化战线工作既教育鼓舞群众 又体现斗争战略与策略结合 转化为全民族抗战动力 [21] -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成为军事和文化双领域的中流砥柱 [27]
田华“回家”——“我永远都是党的女儿”
新华社· 2025-08-28 16:39
公司历史与里程碑 -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并举办成立周年交响音乐会[3] - 公司老厂区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重要历史地标承载行业记忆[1] - 公司培养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并诞生3部经典影片[1] 文化传承与行业影响 - 公司旧址博物馆举办电影艺术人生展览展示行业历史积淀[2] - "摇篮精神"通过老一辈电影人传承至新一代行业从业者[4] - 公司作为电影梦开始之地塑造多位艺术家职业生涯轨迹[1] 艺术成就与作品 - 著名艺术家在50多年职业生涯中共拍摄19部电影作品[2] - 经典影片《白毛女》《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成为行业标杆作品[1] - 银幕形象如李玉梅坚贞勇敢的表演成为行业表演艺术典范[2] 行业活动与公众影响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式吸引全国网友同步关注[3] - 行业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触达全国观众产生广泛影响力[3] - 老一辈艺术家出席行业活动引发全场起立致敬的行业反响[3]
97岁“人民艺术家”田华再回长影:愿为人民服务终身
新华网· 2025-08-23 18:52
行业活动与纪念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同时恰逢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80周年[1] - 长影旧址博物馆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改建的文化场馆 新落成田华馆[1] 艺术家生涯与作品成就 - 田华因长影拍摄的电影《白毛女》改变人生轨迹 从部队文工团员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2] - 1958年上映的《党的女儿》是其艺术生涯里程碑 茅盾评价其塑造的李玉梅形象卓越且具有强烈感染力[2] - 在电影《碧海丹心》中为塑造海南岛少女形象 向当地渔民学习游泳织网捕鱼掌舵等技能[4] 创作理念与艺术精神 - 强调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通过向渔民学习游泳跳海踩水来更好地演绎角色[1][4] - 提出人民生活中存在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4] - 表达艺术为枪舞台为战场的理念 承诺终身爱国爱人民为人民服务[4]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01:05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建筑遗存,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与凌家滩、良渚玉器形态意蕴相近 [6]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师善斋、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修缮现场开放展示传统工艺 [8]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修复建筑,保留历史特色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靖宇街老字号重张 [10][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由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保留工业遗址如摇臂钻床雕塑,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记忆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引入潮流店铺和网红打卡点,"老字号"回归,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30][3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角色互动和红色舞台剧,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28][30] 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党课 [16]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500余位找到亲人 [18] - 赫哲族伊玛堪技艺通过社交媒体创新传播,"90后"传承人用电子音乐混编传统曲调,黑龙江设立6处传习所,拥有8名代表性传承人 [20] 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 漠河北极村依托"最北"地理特色发展生态科普、极地探索等旅游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24][26] -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结合VR直播技术,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26][28] -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推出80余部文艺作品,如《草原之子》,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22]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新华社· 2025-08-11 13:55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 具有重要文明源流研究意义 [5][7]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 师善斋 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 2025年迎来营建400周年 [9]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保护历史建筑特色 同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14] 工业遗产转型与城市更新 - 长春市第一净水厂改造为水文化生态园 保留工业遗址建筑与机械 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9月开街后热度攀升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老建筑群融入潮流店铺与网红打卡点 [35][37]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 [19]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采用AI成像虚拟技术开展情景教学 增强红色教育互动性与感染力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 - 赫哲族伊玛堪艺术建立6处传习所 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 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人100余人 [21] - 90后创作者用电子音乐混编伊玛堪曲调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21]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 推出《草原之子》《老哥俩》等80余部文艺作品 [24]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漠河市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北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8万元 [29] - 锡林郭勒盟那达慕活动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32] - 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超百万人次参观的文旅地标 通过沉浸式角色互动 红色舞台剧等形式活化电影文化 [34]
大戏看北京 | 8月文艺资讯
北京商报· 2025-08-01 16:06
演出活动汇总 - 北京京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时间为8月1-3/5日,主题为"八一" [2] -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心中的旋律"音乐会,时间为8月1日 [7] - 国家京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时间为8月1-2日 [7] - 上海芭蕾舞团将在天桥剧场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时间为8月5日 [7]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话剧《浪潮》,时间为8月7-9日 [7] - 国家大剧院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致敬人民英雄交响音乐会"歌声嘹亮",时间为8月15-16日 [7] - 郑健与北京交响乐团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长征·黄河"交响合唱音乐会,时间为8月21日 [7] - 北京民族乐团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时间为8月23日 [7] - 沈阳杂技团将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杂技剧《先声》,时间为8月23-24日 [7] 话剧演出 - 中国煤矿文工团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温暖的味道》,时间为8月1-3日 [10]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在首都剧场演出《骆驼祥子》,时间为8月1-3日 [10] - 开心麻花将在地质礼堂剧场演出《这家伙不赖》明星场,时间为8月1-3/5-10日 [10] - 山西省话剧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立秋》,时间为8月7-10日 [10] - 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四世同堂》,时间为8月7-10日 [10]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在首都剧场演出《杜甫》,时间为8月7-12/14-19日 [10] - 鼓楼西戏剧将在鼓楼西剧场演出《婚姻情境》,时间为8月8-9日 [10] 戏曲演出 - 北方昆曲剧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烂柯山》,时间为8月2日 [14] - 北方昆曲剧院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长生殿》,时间为8月5日 [14] - 北方昆曲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蝴蝶梦》,时间为8月7日 [14] - 北方昆曲剧院将在正乙祠戏楼演出《牡丹亭》,时间为8月20日 [14] - 中国评剧院将在天桥剧场演出《步步高升》,时间为8月18-19日 [14] - 中国评剧院将在平谷影剧院演出《木兰从军》,时间为8月21日 [14] -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金玉奴》,时间为8月11日 [14] - 京津冀合作演出将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穆柯寨·辕门斩子》,时间为8月30日 [14] - 京津冀合作演出将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王宝钏》,时间为8月31日 [14] - 国家京剧院魏海敏将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状元媒》《打渔杀家》《贵妃醉酒》,时间为8月2日 [14] - 云南省京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罗成》,时间为8月11-12日 [14] - 国家京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贵妃醉酒》(封箱系列),时间为8月15日 [14] - 北京京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状元媒》,时间为8月17日 [14] - 北京市曲剧团将在繁星戏剧村演出《我这一辈子》,时间为8月22-23日 [14] 歌剧舞剧 - 广州歌舞剧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民族舞剧《英歌》,时间为8月1-3日 [17] - 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将在天桥剧场演出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时间为8月8-10日 [17] - 上海歌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歌剧《梦华录》,时间为8月9-10日 [17] - 俄罗斯水舞团wetmen将在世纪剧院演出舞剧《雨中》,时间为8月15-16日 [17] - 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朝阳剧场演出舞剧《平潭映象》,时间为8月16-17日 [17] - 亚洲大美青年艺术团、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等将在顺义大剧院演出舞剧《曹雪芹》,时间为8月9-10日 [17] - 北京现代舞团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现代舞《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时间为8月22日 [17] - 西班牙格拉纳达弗拉门戈舞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舞剧《歌剧魅影》,时间为8月22-23日 [17] - 中国东方歌舞团将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时间为8月22-24日 [17] 音乐剧 - 意大利MIC公司将在世纪剧院演出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时间为8月1-3日 [19] - 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小柯剧场将在小柯剧场演出《三里屯42号》,时间为8月2-3日 [19] - 缪时客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时间为8月8-10日 [19] - 染空间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海上钢琴师》,时间为8月14-17日 [19] - 上海徐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赵氏孤儿》,时间为8月22-24日 [19] 音乐会 - 吕嘉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亚平宁的翅膀"演绎意大利经典作品音乐会,时间为8月2-3日 [21] - 音乐剧明星凯瑞·艾利斯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音乐会,时间为8月2-3日 [21] - 美国阿卡贝拉人声合唱组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友谊地久天长"音乐会,时间为8月3日 [21] - 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将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国乐初心"中华雅韵音乐会,时间为8月3日 [21] - 吴玉霞与艺苑学者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烟雨江南"琵琶名曲音乐会,时间为8月3日 [21] - 德国托尔策童声合唱团将在世纪剧院举办音乐会,时间为8月8日 [22] - 张莹莹将在国图艺术中心举办"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大提琴独奏音乐会,时间为8月16日 [22] - 北京民族乐团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八喜·打开艺术之门2025暑期艺术节闭幕式——国乐奇缘童心飞扬音乐会",时间为8月24日 [22] 演唱会 - 五月天将在国家体育场举办"5525回到那一天"25周年演唱会,时间为8月1-3/6/8-10/15-17日 [33] - 王铮亮将在国家体育馆举办"On The Road to(在路上)"演唱会,时间为8月2日 [33] - 张艺兴将在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大航海5·闹天宫"演唱会,时间为8月2-3日 [33] - 蒲熠星将在国家体育馆举办《银河系旅行攻略》演唱会,时间为8月9-10日 [33] - 伍佰&China Blue将在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ROCK STAR 2"演唱会,时间为8月9-10日 [33] - 王心凌将在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SUGAR HIGH 2.0(高糖效应)"演唱会,时间为8月15-17日 [33] - 陈昊宇将在M空间举办"回眸"2025巡演,时间为8月16日 [33] - 苏见信将在国家体育馆举办"尽兴而活"演唱会,时间为8月23日 [33] 电影上映 - 《东极岛》将于8月8日全国上映 [37] - 《捕风追影》将于8月16日上映 [37] 艺术展览 - "祝大年的自然诗"展览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时间为7月29日-11月20日 [39]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时间为7月23日-2026年1月11日 [40] - "淡之境:在显现与隐逸之间"展览将在亚洲艺术中心举办,时间为7月19日-10月12日 [40]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时间为7月19日-8月12日 [40] - "山水有清音——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将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时间为7月18日-10月30日 [40] - "万物有灵・工美生趣——动物主题特展"将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时间为7月15日-9月14日 [40] - "宋韵辽风——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时间为7月12日-9月15日 [40] - "58届博洛尼亚插画展"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时间为7月12日-10月12日 [40] - "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时间为7月2日-10月12日 [40] - "「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时间为6月5日-10月19日 [40]
塑造银幕形象 讴歌时代精神(回信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00
电影艺术家与经典作品 - 陶玉玲参演电影《炮兵少校》[2] - 张良出演电影《董存瑞》[3] - 肖桂云参与电影《七·七事变》拍摄,陈道明出演《今夜有暴风雪》[5] - 田华出演电影《白毛女》[7] - 潘虹出演电影《人到中年》[8] 艺术家生涯与贡献 - 田华12岁加入抗敌剧社,16岁入党,参演40余部作品,获"人民艺术家"等荣誉[10] - 肖桂云与李前宽拍摄多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如《开国大典》,并参与"万映计划"公益活动[11] - 张良从演员转向导演,坚持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灵感,其"董存瑞"形象入选经典银幕形象[12] - 王心刚主演《寂静的山林》,塑造多个经典角色,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12] - 宋晓英塑造多个角色如《烛光里的微笑》中的教师,强调"崇德尚艺"的重要性[13] 创作理念与实践 - 陶玉玲强调影片需从生活出发,如《柳堡的故事》拍摄时深入乡村体验生活[14] - 潘虹为演好《人到中年》中的医生角色,实习并练习手术技能,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15] - 宋晓英拍摄《平原游击队》时到地道体验生活,强调扎根生活才能演好角色[15] 行业影响与传承 -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强调艺术家应崇德尚艺,创作讴歌时代的精品佳作[9] - 老艺术家们传帮带年轻一代,传授经验并倡导做有信仰的文艺工作者[13] - 中国电影人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作品凝聚时代精神[16]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文艺工作者入党与信仰 - 92岁的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感激 [2][3] - 游本昌在2024年春节期间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达入党愿望,2025年6月30日正式宣誓 [3][4] - 游本昌表示将全力以赴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继续为党的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4] 文艺工作者的信仰与艺术创作 - 游本昌的艺术生涯体现了信仰与坚守,他在电视剧《济公》和《繁花》中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16][17] -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到游本昌的"济公"形象温暖了千家万户,拥抱了信仰的朝阳 [5] - 老艺术家田华、蓝天野等用一生诠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创作态度体现了"人民艺术为人民"的担当 [6] 艺术教育与信仰传承 - 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教育坚持信仰接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 [7] -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提到梅兰芳1959年入党,用一生践行艺术劳动者的光明道路 [11] - 国家京剧院的前辈艺术家如杜近芳、刘长瑜等用艺术回报党和人民,传承京剧艺术 [12] 艺术创作与人民立场 - 游本昌强调角色无大小,灵魂要真诚,他的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密相连 [17] - 一级编剧李宝群认为创作者必须有信仰,艺术应该为时代铸魂,创作有灵魂的作品 [18][19] - 文艺工作者应把心贴在人民的脉搏上,演绎伟大时代的精神气象 [8] 文化强国的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3][10] -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年龄并非信仰的边界,真正的艺术永远与信念共生 [15][16] - 文艺工作者应凝聚在信仰的"聚光灯"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