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党的女儿》
icon
搜索文档
从抗敌小八路到人民艺术家(人物)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田华。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田华演出《白毛女》剧照。 江 平供图 "长期以来,你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象,给 几代观众留下美好回忆……"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一字字一句句,如暖流漫过 心田。 1939年寒冬,刘天花扎着两根枯黄的小辫,站在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的门前,她想跟着队伍走。那些会 唱歌跳舞的大哥哥大姐姐拍拍她的头问:"八路军不养闲人,你会干啥?"天花昂起头,清清亮亮唱起 《救亡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 就此,刘天花成了抗敌剧社最小的文艺兵。抗敌剧社的副社长汪洋说:"参加革命了,应该改个响亮的 名字,我看就叫田华吧!" 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小田华跟着共产党,不把东洋鬼子赶跑,决不回家。 剧社的生活艰苦而充实。白天行军,晚上排演,和日寇遭遇了,打游击那是家常便饭。小田华不怕死, 但特别想家。两个哥哥都出去抗日且先后牺牲了,鬼子"扫荡"时抓"花姑娘",姐姐虽然拼死逃脱,但还 是被吓傻了。她不放心,想回家帮父亲干农活,又走不了,便偷偷地哭。汪洋说:"革命流血不流泪。 你是来抗日的,又不是到亲戚家串门的, ...
田华“回家”——“我永远都是党的女儿”
新华社· 2025-08-28 16:39
公司历史与里程碑 -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并举办成立周年交响音乐会[3] - 公司老厂区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重要历史地标承载行业记忆[1] - 公司培养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并诞生3部经典影片[1] 文化传承与行业影响 - 公司旧址博物馆举办电影艺术人生展览展示行业历史积淀[2] - "摇篮精神"通过老一辈电影人传承至新一代行业从业者[4] - 公司作为电影梦开始之地塑造多位艺术家职业生涯轨迹[1] 艺术成就与作品 - 著名艺术家在50多年职业生涯中共拍摄19部电影作品[2] - 经典影片《白毛女》《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成为行业标杆作品[1] - 银幕形象如李玉梅坚贞勇敢的表演成为行业表演艺术典范[2] 行业活动与公众影响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式吸引全国网友同步关注[3] - 行业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触达全国观众产生广泛影响力[3] - 老一辈艺术家出席行业活动引发全场起立致敬的行业反响[3]
97岁“人民艺术家”田华再回长影:愿为人民服务终身
新华网· 2025-08-23 18:52
行业活动与纪念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同时恰逢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80周年[1] - 长影旧址博物馆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改建的文化场馆 新落成田华馆[1] 艺术家生涯与作品成就 - 田华因长影拍摄的电影《白毛女》改变人生轨迹 从部队文工团员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2] - 1958年上映的《党的女儿》是其艺术生涯里程碑 茅盾评价其塑造的李玉梅形象卓越且具有强烈感染力[2] - 在电影《碧海丹心》中为塑造海南岛少女形象 向当地渔民学习游泳织网捕鱼掌舵等技能[4] 创作理念与艺术精神 - 强调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通过向渔民学习游泳跳海踩水来更好地演绎角色[1][4] - 提出人民生活中存在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4] - 表达艺术为枪舞台为战场的理念 承诺终身爱国爱人民为人民服务[4]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文艺工作者入党与信仰 - 92岁的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感激 [2][3] - 游本昌在2024年春节期间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达入党愿望,2025年6月30日正式宣誓 [3][4] - 游本昌表示将全力以赴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继续为党的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4] 文艺工作者的信仰与艺术创作 - 游本昌的艺术生涯体现了信仰与坚守,他在电视剧《济公》和《繁花》中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16][17] -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到游本昌的"济公"形象温暖了千家万户,拥抱了信仰的朝阳 [5] - 老艺术家田华、蓝天野等用一生诠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创作态度体现了"人民艺术为人民"的担当 [6] 艺术教育与信仰传承 - 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教育坚持信仰接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 [7] -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提到梅兰芳1959年入党,用一生践行艺术劳动者的光明道路 [11] - 国家京剧院的前辈艺术家如杜近芳、刘长瑜等用艺术回报党和人民,传承京剧艺术 [12] 艺术创作与人民立场 - 游本昌强调角色无大小,灵魂要真诚,他的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密相连 [17] - 一级编剧李宝群认为创作者必须有信仰,艺术应该为时代铸魂,创作有灵魂的作品 [18][19] - 文艺工作者应把心贴在人民的脉搏上,演绎伟大时代的精神气象 [8] 文化强国的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3][10] -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年龄并非信仰的边界,真正的艺术永远与信念共生 [15][16] - 文艺工作者应凝聚在信仰的"聚光灯"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