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下跌,持仓股华虹半导体逆势涨超9%再创新高,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3:34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26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1% [1] - 科网股普跌 半导体股活跃 部分造车新势力上涨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地平线机器人、小米集团、金山软件领跌 华虹半导体、小鹏汽车、蔚来、比亚迪股份涨幅居前 [1] 华虹半导体个股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一度涨超9% 盘中触及72.4港元再创新高 [1] - 公司与华力微重组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 [1] - 华力微五厂拥有3.8万片/月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服务于通信及消费电子领域 [1] 华虹半导体工艺与重组效益 - 华力微与公司均拥有65/55nm及40nm制程代工工艺 [1] - 重组将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 [1] - 共同构建覆盖更广泛应用场景和技术规格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1] 华虹半导体供需与定价趋势 - 2023年一季度以来产品均价呈下行趋势 因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增加及终端市场增长放缓 [2] - 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100% 公司已开始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 [2] - 预计价格谈判结果反映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 呈现渐进且可持续的上行趋势 [2] 恒生科技指数前景 - 阿里2025云栖大会推动看涨情绪 恒生科技指数有望向上突破 [2] - 美联储降息重启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内外资共振与AI叙事强化催化估值重构 [2] - 阿里巴巴为恒生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权重达9.17% 年内股价已翻倍 [2] 投资渠道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为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产品 [1] - 投资者可通过该ETF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 [2]
今夜!利好,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6:2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大跌后企稳回暖 收复大部分跌幅 [3] - 市场对高估值的担忧盖过经济保持韧性的数据影响 自今年低点以来美国股市总市值上涨逾15万亿美元 [4] - 标普500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触及22.9高位 本世纪以来仅互联网泡沫时期和2020年夏季超过该水平 [4] 经济数据与美联储政策 - 美国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为21.8万人 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3.5万人 较前一周修正值减少1.4万人 [4] - 美国二季度GDP年化增速上修至3.8% 强于此前公布的3.3% 第一季度出现实际收缩 [4] - 美联储理事Stephen Miran主张主动降息 对上周降息25个基点投反对票 主张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 [5] 英特尔公司动态 - 英特尔股价暴涨超7% 公司就获得苹果投资事宜与其接触 相关磋商处于早期阶段 [6] - 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出资50亿美元 软银集团投资20亿美元 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约10%股权 [6] - 英特尔自8月初以来股价累计上涨逾60% 但丧失技术领先地位 未能有效抓住人工智能硬件热潮 [6][7]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62% 造车新势力表现抢眼 [7] - 蔚来汽车上涨5.62% 小鹏汽车上涨5.38% 理想汽车上涨2.38% [12][13] - 世纪互联暴涨9.98% 大全新能源上涨6.60% 金山云上涨6.10% [12]
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关注港股科技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01
每日经济新闻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进行个股投资门槛高、风险大,不妨借道相关ETF参与布局。港股通科技 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前十大 权重股占比达77%,既聚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覆盖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全面覆 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投资者可依据自身需求灵活运用配置策略:长期投资者可将其作为成长型资产的核心持仓,结合红利低 波品种构建"哑铃策略";趋势投资者可借助科技板块的高弹性捕捉阶段行情;定投投资者则可在估值低 位区间分批布局,平滑风险、提升投资体验。 9月18日凌晨,市场将迎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结果,芝商所CME Group数据显示,本次会议降息25个基 点的可能性为96.1%,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3.9%。 复盘2000年来5轮美联储降息,预防式降息期间,低利率估值扩张的成长板块和其他利率敏感型行业明 显受益,且港股弹性更大。其中逐渐从"外卖战"抽身走向AI叙事的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或将继续受益。 从历史经验看,人民币升值期间市场普遍上涨,港股弹性更大。一方面因为汇率和股市都是对经 ...
回调或是布局良机,港股科技龙头配置价值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2:29
资金流入与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流入港股超6870亿港元 下半年流入节奏加快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达358.76亿港元创历史纪录 [1] - 2025年全年南向资金增量供给有望超1.2万亿元 截至9月初年内净买入金额突破10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港股是增量资金市 稀缺性资产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市场向上 [1] 估值水平与配置价值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PE估值回落至24倍左右 处于过去10年30%分位水平 较一季度明显回落 [1] - 港股估值具备充分吸引力 恒生科技当前20倍左右估值大幅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2] - 港股科技板块存在显著补涨机会 创业板指与恒生科技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扩大至25% [1] 投资机会与标的特征 - AI科技龙头是核心观察标的 港股人工智能 创新药等品种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具有稀缺性 [1][2]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 [2] - 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77% 覆盖腾讯 阿里 理想汽车 百济神州等企业 涵盖软硬件 新消费 创新药 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2]
零跑汽车成第二家半年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小幅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2:12
港股通汽车ETF市场表现 - 8月19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后震荡下行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0.5%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小幅下跌 持仓股中京东方精电、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跌幅居前 [1] - 德昌电机控股、中升控股、洛阳钼业等持仓股涨幅居前 [1] 零跑汽车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转正 [1] -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 理想汽车已于2023年二季度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1] 零跑汽车业务展望 - 2025年年内月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下半年公司边际改善明显 [1] - 2025-2026年为新车大年 产品爆款概率较高 销量有望持续向上 [1] - 碳排放积分、合作伙伴业务、零部件业务将在2025-2026年持续贡献利润增长 [1] 港股通汽车指数特征 - 标的指数为港股通汽车指数(931239.CSI)高度聚焦港股整车板块 [2] - 乘用车含量在同类指数中领先 拥有相对A股稀缺的造车新势力 [2] - 囊括知行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舜宇光学科技、浙江世宝等智驾产业链标的 [2] - 相较于A股汽车主题指数 智驾含量更高 更契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2]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Wind万得· 2025-08-18 23:09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消费潜力,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并促进民间投资,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涨势强劲,上证指数刷新近10年新高站上3700点,深证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北证50大涨6.79%创历史新高,市场成交额超2.8万亿元,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近期A股上行主要由游资、杠杆资金等活跃资金驱动,私募资金入市节奏加快,机构资金也起到推动作用,散户资金逐步入场 [5] - 券商营业部开户量同比增长30%至50%,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外资等多路增量资金积极入场,出现"存款搬家"迹象 [6] 上市公司动态 - 零跑汽车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3亿元,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半年度盈利企业,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65万辆 [7] - 景嘉微拟增资控股诚恒微进军边端侧AI芯片领域,国盛金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9.91%,洋河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 [8] - 格力电器回应7月线上销量被小米空调超越称仍保持领先,东风汽车集团预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50%股权 [12] 行业数据 - 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7%同比下跌7.32%,"以价换量"现象主导市场 [9] - 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跌4.1%至6886万台,华为重夺榜首位置 [9]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国产电影占据档期票房前五名中的四席 [10] - 上半年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同比增长4.35%至1.92亿吨,服务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84%至2799.4亿元 [10] 国际金融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跌0.08%,纳指涨0.03%,标普500跌0.01% [15]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跌0.18%,法国CAC40跌0.5%,英国富时100涨0.21% [15] - 日经225指数涨0.77%连续2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东证指数涨0.43%同样创新高 [15] - 美油主力合约涨0.97%报62.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97%报66.49美元/桶 [20]
这一地的“零小理”们,究竟还有没有“出头之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8 02:57
行业现状 - 美国造车新势力除特斯拉外普遍面临生存困境,多家企业陷入破产或财务危机 [2][3] - 2024-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10家美国新势力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或破产重组 [3] - 全球60%电动车销量集中在中国,美国市场增速同比下滑15% [5] 融资与资金压力 - Uber宣布向Lucid投资3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合作,首批车辆计划2026年上线 [2] - 高利率环境下行业融资规模较2021年峰值暴跌70%,资本对"PPT造车"耐心耗尽 [5] - 美国前10名新势力中仅4家现金储备能维持1年以上,Nikola等企业现金储备不足3个月 [5] 企业案例 - Fisker2024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资产估值5-10亿美元,负债超5亿美元,2023年仅交付4700辆Ocean车型 [3] - Canoo2025年1月因融资失败负债1.64亿美元启动破产清算 [3] - Nikola市值从300亿美元暴跌至不足6000万美元,濒临破产 [3] 市场环境变化 - 美联储利率提升至5.25%导致融资环境恶化,2023年行业融资额不足50亿美元 [6] - 美国电动车补贴从7500美元降至3750美元并面临取消,消费者对4万美元以上电动车型需求疲软 [7] - 传统车企如福特Mustang Mach-E售价较Fisker Ocean低15%,挤压新势力市场份额 [7] 行业教训 - 新势力初期融资后未专注核心技术研发,资金用于造势或盲目扩产导致困境 [9] - 过度依赖"讲故事"融资模式失效,资本转向要求核心技术及务实规划 [10] - 行业正从"PPT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成为竞争关键 [10] 竞争格局 - 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2024年推出十多款新电动车型,加速电动化转型 [7] - 研究机构预测未来1-2年超60%中小新势力将通过破产或并购退出市场 [8] - 存活需具备"年交付量超10万辆+毛利率转正"能力,目前仅特斯拉达标 [8]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高走,华虹半导体等芯片股走强,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持续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3:30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7月11日早盘低开高走 盘中一度涨超1.5% [1] - 成分股中阿里巴巴等科网股走高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等芯片股走强 "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集体上扬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交投活跃 盘中成交额突破27亿元 [1] 台积电财报数据 - 台积电6月营收2637.1亿元新台币 环比减少17.7% 同比增26.9% [1] - 上半年营收17730.46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40.0% [1] - 公司重申全年美元营收增长预估为24%~26% [1]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大国博弈推动半导体技术加速突破 外购芯片比例下降 [1] - 外购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63%降至2025年42% [1] - 行业进入结构性变革期 中国企业加速关键技术突破 [1]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最新估值19.69倍 处于发布以来7.4%分位点 [2] - 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2%以上的时间 [2] - 板块具备高成长高弹性特质 利好事件或催化上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