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

搜索文档
深圳前海发布专项政策打造全球研发集聚高地 企业最高可获600万元支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3 07:26
据悉,《措施》是广东发布《广东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实施细则》后,深圳市首个区域级研发 中心专项支持政策,助力前海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创新平台。目前,已开放2025年度申报,常态 化受理申报,企业登录前海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线上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公示5个工作日即拨付资 金。 在配套服务上,鼓励研发中心依法联合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支 持企业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等新模式,在前海发展以高新技术出海业务为主的研发中心,借 助"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拓展国际业务,享受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便利。 《措施》支持的"企业研发中心"与"跨国企业全球研发中心",需满足在前海实质性从事研究开发和实验 发展,在深圳市累计研发总投入不低于200万美元(或1500万元人民币)、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20人等 条件,其中"跨国企业全球研发中心"另有更高投入与资质要求。 《措施》一经发布,便引起各研发中心的高度关注。"我们感到很振奋,比如对科技攻关项目配套资金 支持等,都非常契合初创型企业业务发展的诉求。"已在前海运营一年的中煤深圳研究院主要布局新材 料、生物制造、数字能源三个产业方向, ...
“首次”!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跻身前十
环球网· 2025-09-16 09:45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路透社16日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最新出炉。中国取代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首 次跻身联合国年度最具创新力国家排名前十。路透社称,这一变化源于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大规模投入。 路透社称,《全球创新指数》调查涵盖139个经济体,基于78项指标进行排名。在此次排名中,自2011年以来稳居首位的瑞士继续蝉联榜 首,随后是瑞典和美国,中国位列第十名。除上述国家外,榜单前十的其他国家依次是:韩国、新加坡、英国、芬兰、荷兰和丹麦。 中国科技公司在媒体活动中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图源:外媒报道配图 报道称,《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正迅速缩小私营部门融资差距,稳步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国家。2024年,中国贡献了约四分 之一的国际专利申请,仍为最大来源国;美国、日本和德国均出现小幅下降,三国合计占申请总量的40%。路透社称,专利所有权被普 遍视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还在香港发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我国以24个集群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 一。 ...
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情况报告发布 长沙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长沙晚报· 2025-09-16 01:42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 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 较2022年提升9位 [1] -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23位 较2022年提升11位 [1] -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9位 创历史最好成绩 [1] 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建设 - 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政策出台后新增1796家实现基本翻番 [1] - 月均新增研发机构75家 为建设前增速的3倍 [1] - 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2家 累计引育企业研发中心389家 [1] 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 -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 其中27项为全球领跑和自主可控技术 [1] - 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13项 主持完成项目数量全国第7位 [1] - 高新技术企业达8609家 同比增长29%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 同比增长51% [1] 人才引进与集聚 - 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3名 湘江科学城储备院士项目6个 [1] - 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余名 [1] - 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237名 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人才超万人 [1]
苏州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9-02 00:09
会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全方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吸引创新人才,精准高效推进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创新产 出效益,更好赋能产业发展。要围绕推动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摸清底数、找准定位、做好 评估,实现错位发展,推动研发机构本土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支持研发机构深耕细分领域,引导研发机构与企业结对发展、共建 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开展"订单式"研发,协同攻坚形成一批产业紧缺、企业急需的标志性成果。要深化 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成果转化尽职免责三项改 革,引导研发机构完善以实际贡献评价人才的新机制,推动科创企业家、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要扩大 开放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国际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面 向全球开展揭榜挂帅。 会议要求,要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支撑,用好百亿并购基金、千亿产业基金、万亿创 投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做强公共技术服务,加快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 化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运营 ...
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北京“两区”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新京报· 2025-08-27 05:50
制度创新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累计实施400多项创新任务 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1] - 构建梯度式制度创新体系 包括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 发布首个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推出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1] - 五年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 超80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1] 开放平台建设 - 形成"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园区"多元开放格局 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从不足10%跃升至30% [1] - 天竺综保区建设全国首个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 2024年罕见病药品进口规模占全国四成以上 [2] - 新增大兴机场综保区 中关村综保区 亦庄综保区三个特色综合保税区 [2] 产业发展成效 - 北京金融街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昌平三年新增百亿级美丽健康产业集群 [2] - "两区"重点园区以占全市不到2%的面积 聚集近10%经营主体 创造超过20%收入 [2] - 北京服务贸易规模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 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元台阶 [2] 市场活力提升 - 实施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首创政策 开展"全球服务伙伴计划" 举办百余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2] - 北京在国际仲裁调查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第四 [2] - 五年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 阿斯利康研发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2]
海南国企专场招聘会首批岗位出炉
海南日报· 2025-08-24 01:04
招聘活动 - 海南省将于2025年8月30日举办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 地点为海口市省人力资源开发局招聘服务大厅 [1] - 招聘会涵盖总经理 部室负责人 主管及各类工程师等岗位 最高月薪超过2万元 [1] - 首批岗位涉及公司总经理 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 商贸经理 产品策划经理 综合管理部经理 审计中心部长等管理职位 [1] 岗位需求 - 技术类岗位包括造价工程师 项目工程师 市政工程师 房建工程师 供热管道运维工程师 硬件研发人员 软件研发人员 [1] - 专业职能岗位涵盖外贸主管 法务主管 运营主管 高标准农田项目主管 总账会计 会计主办 [1] - 服务及支持类岗位包含营养师 医护岗 文秘助理岗 覆盖多个行业领域需求 [1]
锚定新质生产力 培育经济增长点 镇江经开区精准招商赋能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7-18 23:50
招商策略与成果 - 镇江经开区推进"划片定区集中攻坚"行动,围绕5条产业链组建26支招引攻坚小分队,已奔赴9个重点城市、22个重点区域招商拜访164批次 [1] - 2024年完成市口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8个,累计总投资465.1亿元,同比增长22.2%、41.8%,其中47个项目为2024年新谈新签约 [2] - "四群八链"项目占比保持在70%以上,新签约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项目26个,总投资约127亿元 [2] 重点项目引进 - 引进总投资20亿元中交二期等7个央国企项目,参与瑞莱和博沃2个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项目的股权投资 [2] - 瑞莱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诊断仪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2031年达产后年销售额不低于2亿元 [3] - 2024年签约16个外资项目,包括总投资1亿美元的奥音研发中心和3000万美元的合瑞迈高端合金管材项目 [3] 产业布局与优势 -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通过"杭州研发-镇江生产-长三角分发"闭环方案吸引项目落户,利用土地资源、人才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 [3] - 划分4大招商战区,明确6条重点招引赛道,编制10张产业图谱,成立招商中心大学园分中心和欧洲招商代表处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289个,年均增长9.9%,在项目数量、投资体量、外资总量保持全市前列 [4] 外资与创新驱动 - 2024年完成实到外资7564万美元,占全市近40%,外资项目占签约项目总量近20% [3] - 践行投行思维参与股权投资,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 [2] - 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圈链,建立靶向目标企业库开展精准招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