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佛塑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审核问询回复:标的资产情况披露与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9-02 16:24
生产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拥有37条产线(19条原有+18条新建投产)及10条在建产线 产能合计约50亿平方米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以上[2] - 采用直销模式含寄售与非寄售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亿纬锂能 寄售仓存货去化情况良好[2] -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池厂商合作稳定 客户集中度与行业特征相符 被替代风险小[2] - 比亚迪及宁德时代相关方(宜宾晨道)入股基于前景认可 入股协议不涉及业务技术合作[2] - 原材料PE和PVDF部分境外采购 通过国产替代降低依赖风险 单位天然气采购量因水蒸气采购增加及规模效应下滑[2] - 收购安徽金力、天津东皋膜、湖北江升后业务规模增长 子公司2024年亏损因行业供需失衡及新建产线折旧[2] 财务状况 - 应收账款逾期占比逐年下降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同业平均值一致[3] - 应收款项融资含银行承兑汇票及应收账款债权凭证 会计处理符合规定[3] - 存货库龄主要在1年以内 期后去化率良好 跌价准备计提政策与同业一致[3] - 优品与次优品能有效区分 次优品销售符合行业标准 跌价准备计提充分[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且增长 授信额度可覆盖资金需求[3] - 首发上市申请撤回因行业阶段性调整 销量较首次申报时提升[3] 业绩评估与预测 - 2025年1-6月实际业绩与预测无重大差异 评估基准日后经营不影响交易作价[4] - 销量预测基于在手预示订单及行业发展 单价预期稳定[4] - 毛利率预测考虑原材料价格波动、议价能力及新增产线转固等因素 报告期毛利率下降但预测期增长[4]
宝明科技: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47
公司治理 - 第五届第十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显示器件制造占比99.98% [1]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收入占比0.02% [1]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826
第一创业· 2025-08-26 03:57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预期推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和运营投资机会 [2] - 上海楼市限购政策调整有助于降低改善住房成本并提振地产和消费行业信心 [3] - 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市场空间强化 行情预计持续 [3] - 德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业务稳健增长 储能业务亏损扩大 [6] - 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激励储能运营模式 [7] - 麦趣尔实现扭亏为盈 毛利率显著提升 [9] - 乖宝宠物主粮业务高速增长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10] 产业综合组 - 工信部拟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 推动电信运营商扩大新兴业务范畴 [2] - 中国星网完成9组共72颗组网星发射 其中7月27日至今发射5组38颗组网星 组网进程明显加速 [2] - 上海调整楼市限购政策 解除外环购房限制 提升单身个人购房套数至与家庭一致 [3] - 首套和二套房贷款利率拉平 免征首套和符合条件房产的房产税 公积金贷款提取进一步放松和提高额度 [3] - 上海计划2027年AI数据中心使用半导体自主控制比率提高到70%以上 北京计划提高到100% [3] - 工信部约谈阿里和腾讯 要求就继续采购英伟达H20芯片原因做出说明 [3] 先进制造组 - 德赛电池上半年营业收入97.62亿元 同比增长9.32%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下降9.36% [6] - 智能手机类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66% 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97%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业务同比增长18.62% [6] - 储能业务子公司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从1.38亿元扩大到1.77亿元 [6] - 江苏明确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 尖峰时段放电价格达每度电1.22元 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0.85元 [7] 消费组 - 麦趣尔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下降4.49% 归母净利润154.66万元 同比增长102.40% [9] - 毛利率为25.32% 较去年同期上升10.74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0.58% 较上年同期上升21.73个百分点 [9] - 乖宝宠物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2.21亿元 同比增长32.72% 归母净利润3.78亿元 同比增长22.55% [10] - 毛利率为46.23% 较去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 [10] - 主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09% 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营收水平 [10] - 抖音等线上平台销售占比从2024年26.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5.86% [10]
宝明科技:董事、总经理张春拟减持不超过2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1:27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张春计划减持不超过2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1548%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3日至12月2日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 [1] - 张春当前持股约11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6237%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显示器件制造占比99.98% [1]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收入占比仅0.02% [1] 公司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114亿元 [2]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470.57万元 净值增长率0.46%
搜狐财经· 2025-07-21 04:3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470.57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0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4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0.59亿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86%,同类排名34/44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97%,同类排名22/44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3.18%,同类排名7/44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4.60%,同类排名21/31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3224,同类排名18/31 [8]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63.37%,同类排名3/31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4.88% [10] 基金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于先进制造股票,重点配置新能源锂电池和智能驾驶相关资产 [2] - 企业盈利修复可能超越预期,市场估值修复空间大概率超越预期 [2]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1.71%,高于同类平均87.6% [13] - 2023年末基金达到94.62%的最高仓位,2021年上半年末最低为79.98% [13] 基金持仓情况 - 持股集中度较高,持股标的较为稳定 [18] - 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璞泰来、亿纬锂能、科达利、天奈科技、豪威集团、新宙邦、华友钴业、湖南裕能、天赐材料 [18]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姚志鹏和熊昱洲共同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嘉实产业先锋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48.83% [2] -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3.18% [2]
龙蟠科技: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6:05
业绩预告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94302万元至-9,83003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3,03225万元至-16,12831万元 [1] - 本期业绩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 - 追溯调整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8942万元,追溯调整后为-22,23071万元 [1] - 追溯调整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63406万元,追溯调整后为-29,77607万元 [1] - 追溯调整前后每股收益均为-039元 [2] 业绩预亏原因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整体仍处于底部持续运行状态 [2] - 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调整 [2] - 部分产品存在存货跌价损失等事项影响 [2] - 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寻求出海机遇、降本增效等措施减亏,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局势 [2] 其他影响因素 - 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 [2] - 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 [2]
无锡富豪被留置,百川股份何去何从?
华夏时报· 2025-07-03 09:09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具体原因未披露 [2] - 事件导致公司股价单日大跌5.74%,收盘价7.06元/股,市值41.95亿元 [2] - 郑铁江被留置前一周仍正常主持临时股东会,通过子公司股份回购及减资等议案 [3] 公司股权结构 - 郑铁江为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上市前持股52.89%,目前与妻子王亚娟、亲属惠宁、郑江位列前五大股东 [4] - 郑铁江夫妇将儿子郑渊博(39岁)提名为董事,延续家族化管理模式 [4] - 截至2024年3月底,郑铁江质押股份3640万股,占其持股总数43.16%,用途为个人融资 [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亏损4.66亿元,主因新材料业务毛利率-4.76%、新能源业务毛利率0.51%、化工业务毛利率仅3.34% [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恶化至-38.69%,但化工业务毛利率回升至16.90%带动扭亏 [7] -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货币资金11.4亿元,短期借款37.31亿元,流动负债76.37亿元,资金缺口达46亿元 [8] 业务发展 - 传统主业为精细化工产品(醋酸酯等),2016年切入新能源领域(锂电负极材料、储能系统) [6] - 新能源业务扩张导致资金压力:2019-2022年投入宁夏石墨负极材料、针状焦项目,可转债募资9.78亿元用于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14.2亿元) [8]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低且波动大,2021-2022年行情向好但2023年后拖累业绩 [6][7] 行业背景 - 董事长被留置案例近年增多,多涉及行贿或职务违法犯罪,反映监管趋严态势 [9]
道氏技术实控人持股仅16%拟再减持:固态电池处于攻关关键期 研发投入隐忧浮现
新浪财经· 2025-07-01 10:5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荣继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541.66万股,占总股本1.97%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实施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将从16.19%降至14.2% [1] 公司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取得关键突破: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突破1mS/cm并实现100克量级稳定生产 [1] - 已完成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的中试 [1] - 构建覆盖固态电池全产业链的材料解决方案,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硅基负极等 [1] 财务与研发数据 - 2024年研发支出2.39亿元,同比下滑16.7%,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仅3.1%,低于行业5%-8%平均水平 [2] - 2024年营收77.52亿元(+6.25%),净利润1.57亿元(扭亏) [2] - 2025Q1营收17.58亿元(-12.17%),归母净利润4373.36万元(+206.86%) [2] 行业与业务挑战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下降 [2] - 陶瓷材料业务受房地产复苏滞后影响,销售规模回落 [2] - 固态电池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2] 技术产业化前景 - 全球固态电池市场预计2030年达千亿规模 [3] - 硫化物电解质路线技术难度大,计划2025年实现公斤级稳定供货 [3] - 当前研发投入强度可能影响技术突破速度 [3]
钛白粉企业“跨界”受挫 项目被接连叫停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20:29
项目终止与资金调整 - 中核钛白拟终止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投建的"水溶性磷酸一铵资源循环项目"及"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16.6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 终止原因包括下游市场供需关系变化、需求增速放缓及行业盈利水平低于预期 [3][7] - 2021年定增计划募资70.91亿元,实际募得净额52.49亿元 [3] 项目进展与行业动态 - 磷酸铁项目原承诺投资33.85亿元(调整后25.24亿元),累计投入13.09亿元,已建成10万吨产能并投入运行 [4] - 钛白粉行业多家企业(如龙佰集团、金浦钛业、惠云钛业)曾跨界布局磷酸铁锂项目,但近期相继暂缓或终止 [4][5][6] - 惠云钛业终止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原计划投资6.3亿元,已投入3031万元) [6] - 金浦钛业磷酸铁项目完成65%建设进度后暂缓 [6] 市场供需与竞争分析 - 2024年国内磷酸铁产量202.76万吨,同比增长47.87%,但价格同比下降20.67%(年均价下跌2358元/吨) [8] - 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预计达575万吨,全球需求仅267万吨,过剩超300万吨 [8] - 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原材料(磷、铁)供应紧张且成本攀升,导致企业业绩下滑 [8] 原材料价格与供应 - 磷矿石2024年产量11353万吨,但因品位下降及流通量有限,价格维持高位 [9] - 磷矿、硫酸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且整体上涨,加剧生产成本压力 [8][9] 公司战略调整 - 中核钛白称终止项目为优化资源配置,剩余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及战略发展 [9][10] - 决策基于当前市场环境,旨在避免资源错配和潜在亏损风险 [7][8]
龙蟠科技: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下属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暨累计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4:1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H股募集资金的80%(折合人民币36,970.56万元)向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增资,其中5,551.2923万元计入注册资本,31,419.2677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增资后常州锂源注册资本从77,861.4662万元增至83,412.7585万元 [1][3] - 常州锂源计划将增资资金中的1,400万美元(约人民币935.2911万元)向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增资,增资后其注册资本从14,638.3318万美元增至15,103.0407万美元 [1][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常州锂源现有股东金贝利、优贝利和南京超利为公司管理层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但上述关联方未同比例增资 [2][4] 交易标的财务与估值 - 常州锂源2024年合并报表显示资产总额95.25亿元,营收10.5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049.48万元,较2023年亏损7.93亿元有所收窄 [6][9] - 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对常州锂源估值为48.40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26.77亿元,增值率123.7%;市场法估值为45.77亿元,增值率111.53% [7][8] - 评估增值主要基于常州锂源作为国内领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的技术积累、工艺优势及行业地位,2024年其毛利率从-7.8%显著改善 [9]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35%),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246万吨(同比+49%),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9] - 常州锂源积极布局上游材料自建产能并推进海外工厂落地,已锁定海外头部客户五年需求,未来盈利空间可期 [9] 交易影响 - 增资将提升常州锂源资金实力,满足生产建设需求,增强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新能源战略布局 [16] - 增资后公司对常州锂源持股比例从64.03%提升至66.42%,仍保持控股地位,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14][16] - 交易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及办理工商变更 [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