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种植

搜索文档
日元短线反弹,报道:美日接近达成降低汽车关税的协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0:39
美日汽车关税协议进展 - 美日两国已进入落实降低日本汽车进口关税协议的最后谈判阶段 关键美国总统行政命令可能在未来10至14天内发布[1] - 行政命令签署后新关税税率立即生效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有望从27.5%大幅降至15%[4] - 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关税税率自4月3日起由2.5%大幅提升至27.5%[4] 协议执行细节 - 7月份商定的15%新关税税率不会与其他更高关税叠加征收[5] - 此前关税税率低于15%的日本进口商品将被统一调整至15%[5] - 协议包含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一揽子计划 通过股权、贷款和担保形式实施[5] 日本方面的承诺 - 日本计划扩大对美国大米进口[5] - 日本将增加对美国制造飞机的采购[5] - 日本最高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已飞往华盛顿进行最终磋商[4] 市场反应 - 日元在消息公布后出现短线反弹 美元/日元汇率至148.3[1]
高温缺水致米价再“抬头”!日本政府欲废除限制政策 为大米增产松绑
第一财经· 2025-08-07 05:47
进入8月,日本依旧热浪滚滚。 在对始于去年夏季的米价走高问题进行调查后,日本首相石破茂5日表示,日本的大米政策将从抑制产 量转向提高产量,预计将从2027财年开始落实。石破茂的这一表态被视为,日本实行数十年、旨在控制 大米产量的"减返政策"彻底画上句号。公开信息显示,1969年,日本通过《大米法》确立该政策,通过 补贴鼓励农民休耕,以稳定米价。 供不应求 日本农林水产省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针对7月21~27日一周对日本全国1000多家超市的调查显示, 日本大米的售价在连降9周后,又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其中,5公斤装大米含税售价较前一周上涨 1.1%,约为3625日元(约合24美元)。 受去年极端高温导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一路攀升。此轮"大米危机"的价格峰值出现在 今年5月。彼时,日本每5公斤装大米含税均价一度飙升至4268日元至4285日元(约合人民币213元至214 元),为去年同期的2倍多。后来,在日本政府不断释放储备大米的基础上,日本米价稍有回落,不过 仍较往年处于高位。 6月,日本政府成立紧急应对小组,以调查米价飞涨的原因。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后,8月5日,日本 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 ...
高温缺水致米价再“抬头”!日本政府欲废除限制政策,为大米增产松绑
第一财经· 2025-08-07 05:44
大米危机原因分析 - 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大米减产 日本7月平均气温连续三年刷新历史纪录 比常年偏高2.89摄氏度 为1898年以来最高 [1] - 降雨量减少导致水库蓄水量告急 影响农作物生长 [1] - 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减反政策" 通过补贴鼓励农民休耕以稳定米价 导致大米产量逐年减少 [1][4] - 日本农协垄断农产品产供销环节 被质疑囤积大米导致流通问题 该组织控制着日本90%农民和1/3选民投票 [3] 大米市场供需状况 - 7月底5公斤装大米含税售价环比上涨1.1%至3625日元 5月价格峰值达4268-4285日元 为去年同期2倍多 [2] - 日本政府调查显示"供不应求"是涨价主因 未考虑入境游火爆和个人消费增加带来的需求上升 [2] - 2025年主食用大米预估产量将达735万吨 较2024年增加56万吨 创2004年以来最大增幅 [5] - 预计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36.3万公顷 同比增加10.4万公顷 [5] 政策转向与行业影响 - 日本政府宣布将终止实行数十年的"减反政策" 从抑制产量转向提高产量 计划2027财年落实 [1][4] - 新政策包括利用废弃农田 帮助农民扩大销售渠道等措施 [4] - 目前仅60%稻田被利用 年产量不足高峰时期1445万吨的一半 [5] - 农户对政策转向反应不一 部分担忧增产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5]
买80亿美国货,日本认怂了?
虎嗅· 2025-07-25 00:29
美日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协议聚焦半导体设计制造、天然气及造船厂合作领域 [2] - 日本承诺立即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量,并签署80亿美元采购合同(含玉米/大豆/化肥/生物燃料) [2] - 日本确认采购100架波音商用飞机 [2] - 美国对日汽车零件关税从25%降至15% [3] - 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和国防设备 [3][38] 美国精准打击策略 - 以8月1日加征25%关税为威胁,精准锁定日本大米市场作为突破口 [7][9] - 日本大米市场具有政治敏感性:关税保护使米价达国际10倍水平,涉及农民票仓和传统文化 [11][23] - 策略从全面关税战转向"痛点识别",用最小代价撬动最大让步 [18][19] - 通过大米施压换取日本在半导体/国防等战略领域的让步 [41][42] 日本农业结构性危机 - 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超65岁),耕地碎片化(平均不足2公顷) [26][27] - 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成本达国际数倍,完全依赖政府补贴和保护 [27][29] - 极端天气导致连年减产,暴露气候脆弱性 [30] - 农村人口萎缩削弱政治保护基础,使保护体系难以为继 [28] 美国战略意图分析 - 推动5500亿美元投资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友岸外包",削弱中国供应链地位 [38][39] - 深化美日军工体系融合,强化军事同盟 [40] - 通过粮食依赖增强对日政治影响力,为台海等议题铺垫 [44][46] - 贸易政策转变为大国竞争工具,核心目标是遏制中国 [47] 行业投资启示 - 识别受保护但存在政治风险的"文化-政治-经济"敏感领域(如法国AOC葡萄酒、韩国韩牛) [53] - 关注供应链韧性溢价:多元化采购/本土化生产/冗余备份成为估值新标准 [56][57] - 粮食安全相关企业(农业科技/储备体系)将获得市场青睐 [59] - 关键矿物(稀土/电池材料)和核心制造业(芯片/国防)的地缘布局决定投资价值 [5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这里一窥东北乡村的未来——走进光东村
新华社· 2025-07-21 00:22
农业产业升级 - 光东村通过科学育种和品牌培育提升大米品质,价格从2-3元/斤提升至8-50元/斤,高端产品销往日韩等国 [3] - 2024年有机大米销量达1200多吨,较十年前增长6-7倍,近期获得300吨国际订单 [3] - 大米产业带动周边4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部分农户承包60多亩地年收入超4万元 [3] 文旅融合发展 - 整合闲置宅基地开发农旅项目,包括稻田亲子乐园、小火车、螃蟹乐园及新增低空缆车等体验项目 [5][7] - 朝鲜族文化体验成为特色,游客可参与传统服饰拍照、辣白菜制作和美食品尝 [7] - 2024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1万元 [8] 乡村综合振兴 - 实施"厕所革命"完成210户旱厕改造和污水管网升级,改善基础设施 [5] - 采用"三产促二产带一产"模式,形成农业、加工、文旅协同发展格局 [8] - 案例显示东北乡村普遍通过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实现振兴,如马鞍山村和防川村 [8]
一袋大米如何影响日本政治与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0:59
大米短缺与价格波动 - 日本大米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 5公斤装大米价格涨至4000多日元[1] - 政府投放31万吨储备大米并25年来首次从韩国进口后 5公斤装价格回落至4000日元以下(折合27.08美元或194.56元人民币)[1] - 2025年大米价格同比暴涨超90% 成为推高食品通胀的主要驱动力[10] 供需失衡根本原因 - 直接诱因为2023年持续高温导致歉收及日元贬值刺激外国游客激增[1][7] - 深层原因包括政府严格的生产配额制度 水稻种植面积较2018年减少约40%[4][5] - 农业人口从2000年240万人锐减至2023年116万人 且68.7%从业者超60岁 供给侧反应滞后[6] 农业保护政策影响 - 政府通过统购统销控制流通量 并对进口大米课以341日元/公斤(2.31美元)高关税[4][5] - 生产补贴向饲料大米倾斜 饲料大米种植补贴达5.5-10.5万日元/10公亩 远高于食用大米的1.5万日元[4] - 1999年以来持续实施水稻减耕计划 导致产能调整缺乏弹性[5]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核心CPI同比增幅持续位于3.5%-4.0%区间 而经济增长率从2.9%滑落至-0.7%[10] - 央行面临加息抑制通胀或降息支撑经济的双重困境 日元汇率承压[10]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15% 在通胀黏性背景下举债成本高企[11] 政治与社会影响 - 米价高企引发民怨 直接影响7月20日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选情[1][9] - 民众对政府投放的陈米品质和口感普遍不满[10] - 外国游客主要来自东亚及东南亚大米主食文化区 年访日人次呈跳跃式增长加剧供需矛盾[7]
美国关税大棒挥向日本,日本选择靠近中国,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4 23:01
美日贸易冲突 - 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 主要针对汽车和大米产业 指责日本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业受损 [3] - 日本汽车产业技术领先 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大米产业受政府高度保护 [5]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绝不妥协" 这是几十年来日本对美国的首次强硬回应 [6] - 贸易冲突促使日本开始考虑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寻求独立外交政策 [8] 日本的反制措施 - 日本持有1.103万亿美元美债 若抛售将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 冲击财政预算 [10] - 日本掌握稀土供应优势 限制出口可能重创美国芯片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12] - 丰田等日企在美国有大量投资和就业创造 关税压力可能导致撤资 [14] 日本外交转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 表态"认真对待历史" 释放对华友好信号 [15] - 在台湾问题上展现独立立场 不再简单跟随美国 [18] - 日本寻求摆脱美国影响 首相石破茂提出要追求自主外交 [20] - 经济压力促使日本转向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市场寻求新机遇 [24]
日本米价持续回落 米农面临多重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55
大米价格趋势 - 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均价连续4周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1] - 千叶县部分大米零售价格同比上涨近30% [7] 生产成本与农户经营 - 千叶县农户伊藤秀雄所在合作社管理100公顷稻田 年产60万公斤大米 [3]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 联合收割机从1600万日元涨至2000万日元(+25%) 拖拉机从600万日元涨至800万日元(+33%) [5] - 合作社在2024年米价上涨前已连续三年亏损 [3] 行业供需与政策调整 - 日本政府将大米政策从减产调整为增产 但今年增产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7] - 收购商普遍提高新米收购价格以保障供应 农户认为维持高价才能解决经营困难和人力短缺问题 [7] 产业链协作模式 - 农户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秧苗/肥料/设备 按稻田面积和使用时长分摊成本 [3]
日本大米价格5月再创纪录新高,CPI年率超100%……
快讯· 2025-06-20 10:51
日本大米价格与CPI - 日本大米价格在5月达到历史新高 [1] - 日本CPI年率涨幅超过100% [1]
过去决定领主仕途天花板,现在影响官员民意支持度,大米如何左右日本政坛?
环球时报· 2025-06-11 22:27
大米价格飙升对日本的影响 - 日本大米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翻了一番,上涨98%,导致总体通胀率上升近半个百分点 [1][2] - 5公斤大米售价超过4000日元(约198元人民币),按热量计算甚至比面包更贵 [2] - 米价飙升引发政治危机,可能影响今年夏天的上议院选举,选民因通胀不满计划惩罚政府 [1] 政府应对措施 - 日本农林水产省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以平抑价格,罗森集团使用2021年储备米制作饭团并称为"陈年老米" [1] - 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绕过拍卖直接向零售商出售储备米,使5公斤大米售价降至不足2000日元(约99元人民币) [3] - 政府长期介入大米市场以保持自给自足和价格稳定,但政策自相矛盾导致效率低下 [4] 大米在日本的历史与地位 - 大米种植历史超3000年,曾是日本人日均卡路里摄入量的70%,具有重要文化和宗教意义 [3] - 1918年"米骚动"因大米短缺引发全国暴动,导致内阁垮台并催生日本首个政党内阁 [3] - 大米消费量从1962年的年均118公斤降至目前不足一半,饮食习惯改变导致需求持续下降 [5] 农业政策与行业困境 - 政府曾支付农民减产费用以解决60年代大米过剩问题,该制度2018年废止但仍被农业合作社非正式延续 [4] - 约40%稻田处于休耕状态,整合小型农场可提升效率但遭农业合作社阻挠 [5][6] - 农民数量减少导致供需失衡,改革面临平衡低价需求与保护本国农业的双重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