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袋大米如何影响日本政治与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5 10:59

大米短缺与价格波动 - 日本大米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 5公斤装大米价格涨至4000多日元[1] - 政府投放31万吨储备大米并25年来首次从韩国进口后 5公斤装价格回落至4000日元以下(折合27.08美元或194.56元人民币)[1] - 2025年大米价格同比暴涨超90% 成为推高食品通胀的主要驱动力[10] 供需失衡根本原因 - 直接诱因为2023年持续高温导致歉收及日元贬值刺激外国游客激增[1][7] - 深层原因包括政府严格的生产配额制度 水稻种植面积较2018年减少约40%[4][5] - 农业人口从2000年240万人锐减至2023年116万人 且68.7%从业者超60岁 供给侧反应滞后[6] 农业保护政策影响 - 政府通过统购统销控制流通量 并对进口大米课以341日元/公斤(2.31美元)高关税[4][5] - 生产补贴向饲料大米倾斜 饲料大米种植补贴达5.5-10.5万日元/10公亩 远高于食用大米的1.5万日元[4] - 1999年以来持续实施水稻减耕计划 导致产能调整缺乏弹性[5]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核心CPI同比增幅持续位于3.5%-4.0%区间 而经济增长率从2.9%滑落至-0.7%[10] - 央行面临加息抑制通胀或降息支撑经济的双重困境 日元汇率承压[10]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15% 在通胀黏性背景下举债成本高企[11] 政治与社会影响 - 米价高企引发民怨 直接影响7月20日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选情[1][9] - 民众对政府投放的陈米品质和口感普遍不满[10] - 外国游客主要来自东亚及东南亚大米主食文化区 年访日人次呈跳跃式增长加剧供需矛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