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零售

搜索文档
大数据观察·实体店里探消费丨大商场小商店 好逛就是竞争力
人民日报· 2025-09-06 02:29
实体零售业转型趋势 - 实体零售业通过打造购物小镇、拓展便利店功能、升级商场体验等方式积极转型 以应对网购挑战 [1] - 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今年前7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2% 显示实体店复苏态势 [1] 奥特莱斯商业模式创新 - 福州砂之船奥特莱斯通过丰富品类和折扣优惠吸引消费者 拥有300多个零售品牌 其中60%为福州首店 [2] - 商场结合换季节庆促销与政府消费补贴政策 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客流量与车流量同比增长超30% [2] - 通过增加网红打卡场景、儿童乐园及多元化餐饮品牌丰富业态 计划建设空中花园等互动场景 [3] 城市促消费政策效果 - 福州市今年开展促消费活动超1.25万场次 直接拉动消费超163亿元 [3] - 济南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40.7亿元 同比增长4.4% [5] 便利店业态升级 - 济南便利店引入本地特色商品如把子肉酸奶、葱油酱等 吸引年轻客群和外地游客 [4][5] - 宜快宜慢集团在济南开设120多家便利店 单店平均年营业额达300余万元 [5] - 便利店布局聚焦商务区和交通枢纽 同时发展线上业务拓宽渠道 [5] 潮流商场转型策略 - 成都COSMO商场改造为策展型潮流空间 采用非标准化设计吸引独特品牌入驻 [6] - 商场以青年客群为目标 提供具有性价比的小众品牌 年均举办超百场文化活动 [6][7] - 通过艺术展览和开放式买手空间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购物和社交需求 [7] 区域零售市场表现 - 济南市便利店单店覆盖人数达1.1万人 24小时营业门店占比近40% [5] - 实体店通过环境舒适性、服务多元化和商品差异化创造竞争优势 [1][2][6]
天津一知名大商场结束运营!近50家品牌全部撤场!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53
8月31日,梅江永旺正式结束运营,由印象城接管全面自主经营,目前门头招牌已经更换,好在永旺超市会保留并正常运营。 梅江永旺位于友谊南路延长线与梨双路交汇处,于2014年1月正式开业,已在天津落户11个年头了。 截止目前,天津还有三家永旺正常营业,分别是永旺泰达店、永旺中北店、永旺津南店。 | 楼层 区划号 | | 店铺名称 | 商户名称 | 楼层 区划号 | 店铺名称 | 商户名称 | | --- | --- | --- | --- | --- | --- | --- | | 1F | 101B | 酷乐潮玩 | 天津市西青区乐酷百货店 | 2F 206 | 纯棉居物 | 东昇鑫诚 (保定) 商贸有限公司 | 此前,梅江永旺就张贴了部分商户终止经营的公示,共有喜茶、优衣库、星巴克、H&M、FILA、波司登、喜德盛、名创优品、亚惠美食广场等近50家品 牌终止经营。 | TF | 110 | 兰诺LANO | 天津凯蓝伶俐商贸有限公司 | 2F | 208-A | 欧多雅 | 苏州格律诗服饰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1F ...
北京又一老牌商场谢幕,31年老店复兴门百盛年底闭店,百盛集团称其近年来持续亏损
华夏时报· 2025-08-29 05:39
公司运营调整 - 百盛集团提前终止北京复兴门百盛租赁协议 租赁终止日期为2025年1月1日 公司将支付1170.12万元违约金 [2][3] - 闭店原因为该门店持续亏损 提前终止可减轻财务负担 符合集团及股东整体利益 [2][4] - 复兴门百盛为运营31年的老牌商场 自1994年开始经营 是长安街沿线地标建筑 [3][4]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百盛集团销售所得款项总额41.55亿元 同比下降11.5% 同店销售下降18.4% [6] - 上半年经营收益总额19.63亿元 同比微增0.9% 经营利润2.58亿元 较2023年增加6380万元 [6] - 所有人应占利润2250万元 2023年同期亏损1860万元 [6] 门店经营状况 - 复兴门百盛工作日客流量稀少 餐饮区20家店铺以快餐为主 缺乏商务宴请场所 高层商铺人气不足 [4][5] - 部分服装店开展5折促销清仓 为年底撤柜做准备 [5] - 对比1公里外金融街购物中心因业态完备位居区域购物热榜首位 [5] 行业趋势与战略转型 - 消费者行为转向谨慎消费 更注重性价比、品质品牌认可度及体验消费 [6][7] - 集团推动门店从商品销售市场向生活方式创新中心转型 优化品牌组合 设计体验式空间布局 [7] - 已开展转型尝试 合肥百盛改为二次元主题商业综合体 大同百盛奥特莱斯以全场景体验为核心融合多元功能 [7] 物业规划 - 复兴门百盛所在大厦群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升级 打造文化+商业融合的复合型城市更新地标 [3]
老年人正在成为上海商场最大金主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26 04:18
银发经济消费行为变化 - 工作日上午10点半商场刚开门就有大量穿戴整齐的老年人聚集在咖啡店进行优雅社交聚会[4] - 非饭点时间餐厅等待区和中庭休息区坐满享受体面休息的老年人群体[11] - 老年人消费时间管理能力突出 上午11点半开始错峰就餐避开12点半工作人群高峰 成为餐饮首波客人[13][22] - 老年人消费年轻化趋势显著 包括在电玩城独立操作游戏设备[14] 购买二次元快闪产品[16] 饮用星冰乐及尝试麻辣火锅[18] - 消费动机从单纯蹭空调转变为主动消费 约11点半部分老人开始店内消费午餐[13] 商场适老化业态创新 - KTV上午场推出老年人专属折扣 原价167元4小时欢唱降至79元 使冷清时段爆满[20] - 按摩养生店进驻商场并提供专属折扣 形成"聊天-就餐-按摩"完整消费链[14] - 宜家周二举办"9.9畅饮"活动创造老年人相亲社交场景[14] - 真如环宇城MAX联合银联推出社保卡长者7折优惠 覆盖近40家餐厅 参与品牌业绩同比提升10%-20%[20] - 长宁龙之梦实施50岁以上身份证直接8.8折策略 简化优惠流程[20] 老年群体经济特征 - 2025年1月上海退休金中位数达5000元以上 前10%群体超8000元 相当于税前11000元薪资水平[23] - 财务负担轻 无房贷车贷及子女抚养压力 月退休金可自由支配[23] - 低龄老年人(60-69岁)占总老年人口50% 健康人群占比65.5%[35] - 2024上海平均寿命83.24岁 55岁退休后可再工作25年 接近普通人38年职业生涯长度[35] 银发经济劳动力市场 - 社保新规要求企业必须缴纳五险一金 聘用退休人员可节省30%用工成本[25] - 社区商场优先招聘周边退休人员 通勤时间短且上班灵活[32] - 餐饮服务业招聘转向退休人员 如泸溪河将退休人员列为首选招聘对象[32] - 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人现象在社区商场普及[33] 商场战略转型背景 - 上海每8万人拥有1家大型购物中心 密度为东京的2.5倍(东京每20万人1家)[37] - 上海人均商业面积仅次于迪拜 达东京近5倍[37] - 2025年预计新增商业面积超300万平方米[37] - 商场首层黄金位置从奢侈品专柜转向二次元活动空间[39] - 2038年我国退休人口或将超过劳动力人口 退休人口年增长率2.6% 高于在职人口-1.7%的负增长[42] 银发经济规模扩张 - "百元一日聚"模式包含两顿20道菜正餐及卡拉OK/跳舞等娱乐活动[44] - 银发消费从十余万平大型商场延伸至3000平社区商场 全面渗透消费链条[46] - 日本出现老年人主题乐园式商场 提供早7点开始的全天候休闲服务[48] - 北美郊区商场已成为老年人健走社交俱乐部[51]
上海:超30万人次打卡时代少年团演唱会 徐家汇商圈总营收超1.4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37
演唱会经济效应 - 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四场演出吸引超30万人次观演和消费 [1] - 上海徐汇商场开设四场免费转播活动 每场参与人数近1000人 [1] - 上海体育场周边酒店总营收环比增长75% [1] 商圈消费表现 - 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达200万人次 [1] - 徐家汇商圈总营收超1.45亿元 [1]
老年人正在成为上海商场最大金主
虎嗅APP· 2025-08-24 13:18
核心观点 - 上海商场正积极转型拥抱银发经济 通过提供社交空间、适老化业态和专属折扣等措施 成功吸引老年消费群体 有效提升工作日客流和销售额[17][28][43] - 老年群体展现出强劲消费力 源于稳定的退休金收入(上海中位数5000元/月)、无负债财务状态及高度闲暇时间 其消费行为呈现年轻化趋势[53][55][29] - 商场供给过剩背景下(上海人均商业面积达东京近5倍) 银发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 预计2038年中国退休人口将超过劳动力人口 催生结构性市场机遇[79][87][101] 消费行为特征 - 老年人成为工作日商场主力客群 集中在10:30-11:30时段进行首波消费 有效填补传统淡季客流[8][26][51] - 消费场景多元化:星巴克社交聚会[7]、KTV上午场欢唱(原价167元优惠至79元)[44]、宜家周二"9.9畅饮"相亲活动[27]、电玩城游戏[30]、二次元快闪店购物[32] - 消费偏好年轻化:主动尝试星冰乐[36]、火锅麻辣口味[37]、异国料理[38] 并热衷拍照打卡等社交行为[39] 商场运营策略 - 推出定向折扣政策:上海真如环宇城MAX联合银联推出社保卡长者7折优惠 覆盖40家餐厅 参与品牌业绩提升10%-20%[45][46];长宁龙之梦对50岁以上人群提供8.8折[48] - 优化空间布局:设置中庭休息区[24]、引入按摩养生等适老业态[28]、将首层黄金位置调整为二次元活动区[84] - 延长消费时长:老年人平均停留时间超过年轻人 形成"餐饮+娱乐+社交"全天候消费链条[52][26] 老年群体经济基础 - 上海退休金中位数达5000元/月 前10%群体超过8000元/月 相当于税前11000元薪资水平[54] - 无房贷车贷压力 子女抚养已完成 可支配收入占比高[55] - 低龄老人(60-69岁占比50%)健康率达65.5% 部分通过兼职补充收入(如商场服务员、地铁助力车运营)[63][73]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商场密度达每8万人1家 远超东京(每20万人1家) 2025年预计新增商业面积超300万平方米[79][80] - 银发经济产业链快速成熟:从"百元一日聚"(含两餐20道菜+KTV活动)[91]到日本式老年主题乐园综合业态[102] - 退休人口年增长率2.6% 显著高于在职人口负增长(-1.7%) 2038年退休人口规模预计超越劳动力人口[87][89]
听说大量商场正在倒闭?
投中网· 2025-08-21 06:48
商场行业变革趋势 - 传统商场面临普遍困境 大量运营10年以上的商场关闭 2024年全国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运营超过10年[5][11] - 一线城市消费降级明显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0.03%[12]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7%[13] 商场衰落原因分析 - 即时零售崛起形成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14] - 商场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足 国内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16]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加剧危机 万达2017-2025年累计出售超150座商业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17][18][19] 行业分化现象 - 创新业态购物中心实现逆势增长 2024年73%购物中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同比增长[22]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近2亿元[23][24] - 便利店等替代业态增长显著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专业店增4.2% 超市增2.7%[24] 县域商业发展 - 县域商业体快速扩张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28] - 县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29]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29]
大量倒闭,商场正在死去?
创业邦· 2025-08-20 03:09
商场行业整体衰退趋势 - 全国商场普遍面临闭店潮 2024年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为运营10年以上项目[7][13] - 一线城市消费明显萎缩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仅0.03%[14]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16][17] 商场衰退核心原因 - 消费降级直接影响 城市中产收入减少及资产缩水导致消费能力降低[14] - 即时零售崛起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覆盖生鲜、医药、3C数码等商场核心品类[18] - 严重同质化问题 全国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20]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 万达2017年起累计出售77个酒店、13个文旅项目及超85座万达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22][23][24] 行业分化与转型 - 成功项目逆势增长 73%购物中心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增长[28]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 销售额近2亿元[30][31] - 便利店业态快速增长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门店数量达19.6万家 其中90.4%开展鲜食销售[33] 县域商业体发展 - 县域消费快速增长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36] - 县域消费升级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高星级酒店预订量翻番[38]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39]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 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实现近百亿销售额[30] - 业态创新持续深化 通过策展型商业、主题街区等满足情感价值需求[30] - 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成为标配 成功项目均通过创新营销和业态调整吸引客群[28]
带火餐厅和商场 上海新一轮3.5亿消费券在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7-20 18:40
餐饮消费券发放效果 - 上海上半年发放3.6亿元"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核销率超过九成[1][4] - 参与核销的餐饮企业超过5600家,较去年第一轮增长超30%[4] - 使用消费券的企业线下营业额同比增长25%,增速比未参与企业高约3个百分点[4] 消费券对餐饮行业影响 - 餐厅消费券使用量近期翻番,从每周7-8张增至显著增加[3] - 某餐厅6-7月通过200多张消费券带动20多万元业绩,占总业绩五分之一[6] - 消费者满意度超过70%,显示政策有效性[4] 对商场整体带动作用 - 餐饮消费带动商场客流与销售,上半年销售额和客流同比提升超20%[6] - 餐饮目的性消费影响顾客全天行程规划,产生显著溢出效应[6] 下半年政策延续 - 上海计划下半年再投入3.5亿元财政资金发放餐饮消费券[8] - 券面规则与上半年一致,采用在线报名和摇号中签方式[8] - 企业报名即将启动,新餐厅表现出积极参与意向[8]
四川离境退税商店达454家
新华财经· 2025-07-11 14:0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四川省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454家,其中超百余家商店可实现"即买即退"服务 [1] -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于4月27日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和服务系列措施 [1] - 退税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200元即可申请退税 [1] 成都离境退税实施情况 - 成都税务部门制定《2025年成都市离境退税提档升级实施方案》推动政策落地 [1] - 成都SKP上半年办理离境退税1190笔业务,同比增长224% [1] - 成都SKP在新政发布当天同步上线"即买即退"服务,实现现场办理退税 [1] 离境退税商店备案流程 - 企业填写《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备案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2] - 主管税务机关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并颁发退税商店标识 [2] - 商店需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退税商店标识 [2] 成都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成都推动第二个集中退付点在SKP落地运行 [2] - 在佛罗伦萨小镇、成都熊猫基地等重要点位上线单店退付服务 [2] - 形成"点面结合、口岸托底"的立体"多元化"退税模式 [2] 政策实施效果 - 境外游客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1] - "即买即退"服务有效缩短退税流程,提升购物便捷度和满意度 [1] - 新模式有利于促进退税款"二次消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