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杂交水稻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9-24 09:20
编者按: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2021 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4年来,全球发展倡 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绩单"可圈可点,让发展优先的共识持续凝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成果,讲述各方携手共创繁荣 发展新时代的故事。 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高原水乡"之称,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里发 生。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 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 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杂交水稻—— "现在我家稻田产量比过去高出了不少" 位于乌干达中部的布塔莱贾是传统稻米产区。当地稻农罗伯特·萨古拉行走在田间,步履矫健。他家种 植中国杂交水稻,稻田明显比别家的传统稻田规整,禾苗也更茁壮。萨古拉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家世 代种田,但产量一直不高。感谢中国专家手把手教会了我杂交水稻的 ...
中国与乌干达开展农业合作——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9-24 09:03
编者按: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2021 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4年来,全球发展倡 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绩单"可圈可点,让发展优先的共识持续凝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成果,讲述各方携手共创繁荣 发展新时代的故事。 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高原水乡"之称,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里发 生。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 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 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杂交水稻—— "现在我家稻田产量比过去高出了不少" 位于乌干达中部的布塔莱贾是传统稻米产区。当地稻农罗伯特·萨古拉行走在田间,步履矫健。他家种 植中国杂交水稻,稻田明显比别家的传统稻田规整,禾苗也更茁壮。萨古拉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家世 代种田,但产量一直不高。感谢中国专家手把手教会了我杂交水稻的 ...
丝路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9-24 02:09
扬帆致远—— 郑和的故事历久弥新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李培峰 我是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培峰。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时,曾在马六甲建立官厂,其 带来的繁华延续至今。我今天带了郑和布袋戏偶,如今人们仍然祭拜"三保大人"郑和,也让布袋戏得以 传承。在整个东南亚岛屿间,"三保大人"依然以三宝垄、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的传说活在人们心 中。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珍藏着郑和留下的用汉字、泰米尔文、波斯文3种文字刻制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其上记载郑和船队向当地佛寺布施金银、丝绸的史实。2014年,时任斯里兰卡总统将该碑拓片作为国礼 赠予习近平主席。中斯两国还联合将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对中国的朋友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温暖让我更爱这片土地!先辈的友谊是根, 我们的故事是枝叶。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更多年轻朋友能一起浇灌这棵友谊之树,让它结出更甜的果 实! (本报记者 曹树林整理) 文化互鉴—— 艺术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连接 郑和的故事历久弥新。600年潮涌潮息,郑和船队的古老帆影并未沉入历史的苍茫,而是化作了"一带一 路"宏图中跨越山海的璀璨桥灯。他播撒的和平、 ...
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12
编者按: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2021 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4年来,全球发展倡 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绩单"可圈可点,让发展优先的共识持续凝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成果,讲述各方携手共创繁荣 发展新时代的故事。 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高原水乡"之称,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里发 生。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 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 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杂交水稻—— "现在我家稻田产量比过去高出了不少" 位于乌干达中部的布塔莱贾是传统稻米产区。当地稻农罗伯特·萨古拉行走在田间,步履矫健。他家种 植中国杂交水稻,稻田明显比别家的传统稻田规整,禾苗也更茁壮。萨古拉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家世 代种田,但产量一直不高。感谢中国专家手把手教会了我杂交水稻的 ...
中国与乌干达开展农业合作—— 助力“高原水乡”农业提质升级(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9-23 21:58
编者按: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2021 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4年来,全球发展倡 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绩单"可圈可点,让发展优先的共识持续凝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成果,讲述各方携手共创繁荣 发展新时代的故事。 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高原水乡"之称,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里发 生。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 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 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杂交水稻—— "现在我家稻田产量比过去高出了不少" 位于乌干达中部的布塔莱贾是传统稻米产区。当地稻农罗伯特·萨古拉行走在田间,步履矫健。他家种 植中国杂交水稻,稻田明显比别家的传统稻田规整,禾苗也更茁壮。萨古拉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家世 代种田,但产量一直不高。感谢中国专家手把手教会了我杂交水稻的 ...
课本中,科学星空有多璀璨
人民日报· 2025-09-17 00:54
教材内容更新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旨在通过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1][11] - 新教材系统呈现中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 涵盖南仁东、袁隆平、邓稼先等人物 将爱国、创新、求实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11][12] 教学实践形式 -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开展多阶段教学活动:课前资料搜集、课堂事迹讲解、课后跨时空书信对话 并计划在初三年级组织舞台剧排练 [2] - 成都市中学组织稻田研学活动 学生通过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的沉浸式课程亲身体验"禾下乘凉梦" 累计覆盖1.5万名青少年 [4][5][6] - 青海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在原子城纪念馆实地教学 学生通过还原的办公环境和文物了解邓稼先"9次计算"等科研细节 [8][9][10] 科学家精神传播成效 - 学生通过课文和实践活动深化对科学家奉献精神的理解 如南仁东22年打造"中国天眼"、邓稼先在零下30摄氏度环境工作等事迹 [2][10] -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通过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和实物展品 让学生将"粒粒皆辛苦"转化为刻入内心的实践认知 [5][6] - 教材编写注重严谨性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由22万字原著五易其稿浓缩为3000字课文 并经过课堂试教反馈优化 [12] 科学教育体系拓展 - 统编教材覆盖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多学科 包含古代张仲景至现代屠呦呦等科学家的跨时代贡献 [13] - 科学教育结合"双减"政策探索加法 通过研学基地、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3][11]
课本中,科学星空有多璀璨(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29
教材内容更新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2025年秋季学期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引发热议 该课文与《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邓稼先》共同构成科学家精神教育系列 [3] - 新增课文通过南仁东22年建造"中国天眼"的事迹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农业理想 以及邓稼先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贡献 以生动形式向青少年传递科学家精神 [3][4][10] 教学实践案例 -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开展多维度教学: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科学家资料 课堂结合课文分析人物事迹 课后组织跨越时空书信对话 并计划在初三年级编排科学家主题舞台剧 [4] - 成都市中学组织30名学生赴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研学 通过实地观察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 体验泥地课堂与稻渔共生课程 理解现代农业科技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6][7] -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三初级中学百余名学生赴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研学 参观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了解邓稼先团队9次复算数据的科研历程 以及零下30摄氏度工作环境的艰苦 [10][11] 教育成效与规模 -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2025年已开展60余场研学活动 覆盖1.5万名青少年 通过"一粒米的旅程"沉浸式展览和实物展区 使科学家精神深植学生内心 [8] - 贵州依托研学资源建设基地 鼓励学生假期参观南仁东纪念馆及"中国天眼" 贵阳十八中学生周奕呈因参观经历立志成为科学家并参加演讲比赛 [4][5] - 青海学生在原子城纪念馆见到邓稼先使用的算盘和计算机等实物 结合课文细节理解"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内涵 多名学生表达以科学家为榜样的理想 [11]
马达加斯加十二个大区大力推广杂交水稻
商务部网站· 2025-09-14 16:48
(原标题:马达加斯加十二个大区大力推广杂交水稻) 据马达加斯加午报报道,马达加斯加总统府粮食主权国务秘书处正在马全国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 技术,这项创新农业技术被视为马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杂交水稻技术已在马12个大区的44 个镇进行推广。 ...
新华述评|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 2025-09-02 10:11
历史贡献与全球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持续14年 付出3500多万伤亡的巨大代价 牵制并消灭日军大部分主力 为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窗口期 [3] - 中国抗战精神体现为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杨靖宇 赵一曼等英雄代表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出的最强力量 [4] - 中国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国际秩序建设参与 - 中国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主张将"独立"作为托管制度目标写入宪章 为维护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利益仗义执言 [5]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为冷战期间国际关系注入新活力 [6] -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 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壮大的里程碑 [7] 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突破130万亿元 增长300多倍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9]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转型 高铁 核电 5G 新能源汽车成为闪亮名片 [10] -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 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近75% 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11] 全球合作与发展倡议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筑通向繁荣的"幸福路" 包括中老铁路 卡鲁玛水电站 雅万高铁等项目 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转变 [12][15] - 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惠民项目落地 [12] -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 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四个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 理念创新与国际共识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于2017年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并多次写入联合国 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 [15] - "五个世界"总目标包括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为人类未来描绘清晰图景 [15] -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7][17]
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拟分红58.18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8-29 23: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同比下降1.6% [1][3][4] - 净利润598亿元 相当于日赚3.29亿元 [1][3] -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下降2.8% [4] - 中期股息每股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58.18亿元 [2][7] 业务板块表现 - 综合金融板块收入1397.75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总收入37.9% [2][3][4] - 先进材料板块收入1637.02亿元 同比下降1.9% 占总收入44.39% [2][3][4] - 先进智造板块收入272.77亿元 同比增长7.1% [3] - 新消费板块收入235.24亿元 同比下降2.9% [3] - 新型城镇化板块收入144.37亿元 同比下降32.4% [3] 战略举措与成效 - 推行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工程 [2][5] - 服务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5] - 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 [5] - 境外收入658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比达17.9%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6] - 中信戴卡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6] - 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6]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计划不低于27% [7] - 实际分红比例从2021年25%提升至2024年27.5% [7] - 近12个月股息率5.3% 高于恒生指数3.2% [7] - 市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超1700亿港币 [8] - 市净率从0.25倍提升至0.4倍以上 [8] - 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愿购股规模突破1亿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