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度假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消费迎政策“礼包” 入境游、赛事经济、中高端医疗站上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3:15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 包括培育消费促进平台 丰富服务供给 吸引境外消费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优化统计方法 [1] - 政策涵盖互联网 文化 电信 文博 体育 教育 医疗 养老 托育 休闲度假等行业 相关服务消费行业将迎来政策利好 [1] - 政策表明国家更加重视服务消费 措施具体明确 既着眼于扩大优质供给和需求 也注重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包括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1] 市场准入与开放 - 推动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4] 文博与文旅创新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 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推行免预约 [2]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2] - 鼓励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 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 数字产品 推动市场化方式举办文化展览进商场 进社区 进公园 [2] - XR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催生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PICO已与超过30家开发者合作 业务覆盖近200个运营点位 包括大量博物馆 科技馆和文旅景区 [3] 体育赛事发展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 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3] - 政策为赛事经济注入新动力 瑞盖科技2025年服务赛事数量同比翻番增长 [3] 养老与医疗 -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对养老服务产业是政策利好 [4] 入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持续优化签证政策和通讯 住宿 支付等便利化措施 为更多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5]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鼓励旅行社 在线旅游平台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5] - 美团优化支付渠道和护照NFC实名认证功能 提升外卡用户支付成功率及体验 [5] - 2024年去哪儿平台外籍游客订单量增长1.8倍 2025年7月正式推出英文版本 国庆期间外国游客预订覆盖国内近百个城市 [5] 消费新模式与时间优化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案例推荐 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6]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6]
九部门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20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并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和热点 [1]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并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1]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并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并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2]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2] 提升服务供给水平 - 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2]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并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2] - 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 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2]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2] -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2] 财政资金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2]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 [1][2]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2] 金融支持政策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3] - 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并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3] - 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3] 消费信贷创新支持 -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并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1][3] -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3]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以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并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3]
服务消费迎政策“礼包”,入境游、赛事经济、中高端医疗站上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2:49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 包括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优化统计方法 [1] - 政策涵盖互联网 文化 电信 文博场馆 体育赛事 教育培训 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行业 [1] - 政策通过财政贴息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1] 市场准入与开放 - 推动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4][5] 文博与文旅创新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 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推行免预约 [2]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鼓励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 数字产品 [2] - XR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PICO已与超过30家开发者合作 业务覆盖近200个运营点位 [3] 体育赛事发展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和职业联赛 [3] - 政策为赛事经济注入新动力 瑞盖科技2025年服务赛事数量同比翻番增长 [3] 养老与医疗 -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4] 入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为更多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6]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鼓励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6] - 美团优化护照NFC实名认证功能 提升外卡用户支付成功率及体验 [6] - 2024年去哪儿平台外籍游客订单量增长1.8倍 2025年7月推出英文版本 [7] - 外国游客国庆预订覆盖国内近百个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成都 深圳 杭州 厦门 青岛 沈阳和昆明为TOP10目的地 [7] 数字消费与假期优化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案例推荐 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 [7]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7]
商务部等9部门: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9:03
政策导向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放宽中高端医疗和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1] - 减少限制性措施以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1] 行业影响 - 政策旨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1] - 医疗和休闲度假行业将迎来外资及民资投入增长[1]
日本经济衰退的30年,仍有不少企业保持高速增长
创业家· 2025-07-27 09:44
中日消费经济对比与启示 - 日本过去25年国民资产显著提升 老年人平均持有3500万日元资产但消费需求未充分释放 [3]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1年达19% 2035年将升至30% 老龄化趋势与日本高度相似 [4] - 日本低消费风潮催生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成功企业 优衣库提出"消费者优先主义"理念 兼顾价格与价值观 [5][6] 日本银发经济创新案例 - 养老旅游公司NIKKO TRAVEL年销售额20亿日元 服务5000多名客户中90%为60岁以上老人 复购率达70% [5] - 该公司主打"三宽松"旅行模式(身体/时间/心灵) 利润达数亿日元 [5] 日本观光业成功要素 - 主题公园表现突出 东京迪士尼为全球最赚钱迪士尼 大阪环球影城成全球销售冠军 2019年入园人数超1500万 [8][9] - 休闲度假产业发达 轻井泽成为全球知名度假目的地 [9] - 农文旅融合创新 MOKUMOKU农场等案例实现一二三产联动 投资风险低且满足"微度假"需求 [9] - 工业旅游激活传统产业 三得利/朝日啤酒等老字号通过观光研学焕发新生 [9] - 文化艺术赋能成功 越后妻有地区通过艺术介入转型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茑屋书店成为超级IP [9] 传统文化与IP开发 - 传统节庆如京都祗园祭等年吸引大量游客 歌舞伎/茶道等成为特色体验项目 [10] - 富士摇滚音乐节等跻身全球十大音乐节 成为青年亚文化中心 [10] - 动漫IP开发成效显著 大阪环球影城引入海贼王/美少女战士等本地IP 转型为"世界最强娱乐旗舰店" [10] 消费趋势变革 - 中国经济从"重商时代"转向需求精细化阶段 过去"投入即回报"模式失效 [11][12] - 明治食品/萨莉亚等日企专家将分享效率革命与需求重构方法论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