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硬件

搜索文档
张一鸣和奥特曼都得学小扎
36氪· 2025-09-29 10: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李炤锋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AI可能是"最酷的技术", 但不一定能做出"最酷的硬件" 文 | 李炤锋 编辑 | 王靖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当下的计算机形态,与我们想象中科幻感的'AI伴侣'并不契合。真正适合的形态还有待探索,但最终重要的,将是那些能够在环境中持续感知、与人保持 自然互动的硬件形态。"上个月,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在一则播客节目中这样说道。 奥特曼的观点已经在OpenAI的业务布局中显现,这家头部模型企业正将"做硬件"提上日程。 先是在今年5月,苹果传奇设计师Jony Ive创办的io Products团队并入OpenAI;而在上周,《The Information》报道披露,OpenAI已经与立讯精密签订了合 同,并且与另一家苹果产品的组装商歌尔股份接洽,希望后者为其未来的AI产品系列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据了解,这款神秘AI设备"类似于一款没有显 示屏的智能音箱",OpenAI还考虑打造眼镜、数字录音机和可穿戴胸针,首批产品计划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 而在大洋的另一边,张一 ...
珞博智能完成红杉中国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新浪财经· 2025-09-26 04:05
近日,AI陪伴硬件公司珞博智能(Robopoet)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 东金沙江创投、零一创投跟投。据珞博智能介绍,本轮融资后,公司在强化 AI核心能力的同时,将持 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构建"Fuzozo芙崽"的品牌认知及IP世界观。未来,公司还将与全球顶级IP合 作,推出联名款限定新品。 ...
以对话重塑智能边界:Plaud揭示背后的“三高”哲学与产品信仰
环球网资讯· 2025-09-25 04:31
公司市场进入与产品发布 - 全球原生科技公司Plaud于9月23日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同步发售三款核心产品Plaud Note Pro、Plaud Note及可穿戴式AI纪要产品Plaud NotePin 其中升级版Plaud NotePin S为国内首发 [2] - 公司自2023年产品上市以来已在全球170个国家售出百万台设备 目标用户为高对话依赖、高知识密度、高决策杠杆的"三高"人群 包括企业高管、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等 [4] 产品定位与技术策略 - 公司坚持全球统一产品形态与核心体验 在中文语言转写方面采用国内优化模型 但在信息整合与推理能力方面与海外版存在3-6个月时间差 通过整合多个顶级模型确保输出质量 [5] - 产品采用非Type-C接口系因追求极致轻薄设计 Plaud Note Pro厚度仅2.99毫米 重量30克 Type-C接口物理空间难以容纳 团队正在寻找解决方案 [6][7] - 已实现多模态能力 支持一边录音一边拍照 APP可捕捉音频、文本、图片并通过"一键标记"获取上下文 Plaud Intelligence整合多模型 支持112种语言转写和3000+行业模板 [9] 定价策略与价值主张 - 国内AI纪要产品市场存在799元、999元竞品 Plaud Note Pro定价约1100-1200元 公司强调不参与价格竞争 坚持使用顶级麦克风、最优材料和最强AI模型构成价值基础 [8] - 拒绝提供纯软件服务 坚持软硬结合路径 认为单纯做软件需分散精力维护多平台 重点在于提供稳定智能跟进 [8] 技术发展方向 - 明确不会自研模型或进行SFT微调 坚持使用最强通用智能 未来方向是强化Memory与Context构建 注重长期记忆积累和上下文关联 [10] - 产品设计哲学强调稳定性与真实可用性 而非炫技 通过"一键标记"功能实现实时关键信息标记 保证100次稳定输出可信结果 [7][9]
深度|“长眼睛”的奇多多AI学伴,凭什么能爆卖10000台?
Z Potentials· 2025-09-25 03:05
引语 奇多多 AI 学伴机是由无界方舟发布的国内首款基于「端到端实时多模态互动模型」的 AI 互动机器人,于本月 2025 外滩大会首次亮相。京东预售仅上线一 周,销量便突破了 10000 台,在看似红海的儿童早教市场掀起波澜。在功能体验方面,它带来了三大突破: 能 " 看 " 世界的眼睛、堪比真人的低延迟反馈 速度、能 " 成长 " 的个性化陪伴感 。 这场对话中,我们邀请到了奇多多背后的产研驱动者 —— 无界方舟创始人 &CEO 曾晓东博士和联创 &CPO 杨冬蕴(小乔),为我们深入解析:奇多多是 如何重新定义 "AI+ 教育 " 产品的,又是如何构建独特技术壁垒的。 曾晓东博士师从国际计算机科学院士 Isabel Tracoso ,是国内较早一批做机器翻译的研究者。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MIT TR35 、全球 35 位 35 岁以下 科学家榜单(入选者还包括 Kimi 杨植麟、旷视印奇、快手宿华等 AI 领域知名创业者及企业家)。曾博士在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累计任职十年,曾担任阿 里机器翻译系统核心引擎负责人。他也是蚂蚁集团技术实验室联合创始人,主导了 " 无人超市 " 、 " 刷脸支付 " 、 " ...
AI硬件革命来袭 OpenAI从云端走向终端
北京商报· 2025-09-25 01:43
OpenAI进军AI硬件战略 - OpenAI从云端走向终端 试图以模型加硬件的闭环重塑AI时代的硬件入口[1] - 公司计划开发智能眼镜 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徽章等伴侣型设备 首批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3] - 采用自主设计加深层整合的自研路径 早期通过投资试水 如今转向自研[3] 供应链合作与市场影响 - 与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目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3] - 与歌尔股份接触 可能采用其MEMS硅麦器件 歌尔股份为AirPods Meta Ray-Ban等产品提供解决方案[7] - 合作消息带动果链公司股价大涨 立讯精密股价涨6.85% 总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3] 人才招募与收购布局 - 从苹果招募至少25名硬件和产品团队专业人士 涵盖用户界面设计 音频技术等关键领域[6] - 以100万美元以上股票报价挖走苹果核心员工 承诺减少官僚主义作风[6] - 收购由苹果前首席设计师Jony Ive创办的AI硬件公司io Products 收购金额65亿美元[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硬件行业整体处于叫好不叫座境地 Meta智能眼镜累计销量200万副 但与巨额投入相比微不足道[8] - 前期AI硬件产品失败原因包括需求定位偏差 用户体验断层和能耗限制突出[9] - Humane的AI Pin产品因续航差 发热严重等问题失败 最终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4] 战略定位与产品愿景 - 目标是创造上下文感知 轻量化屏幕或无屏的AI伴侣设备 旨在与人共存而非仅存在于口袋中[8] - 通过消费级硬件设备直接触达用户行为数据 形成使用 反馈 迭代的良性循环[6] - 构建算法加硬件加数据的生态竞争体系 通过终端订阅服务或增值服务实现持续盈利[6] 市场前景与产品形态 - 智能眼镜和机器人被认为是最有潜力 最具颠覆性价值的两类AI硬件产品[9] - 智能眼镜包含音频眼镜和AR/VR头戴显示设备两种形态[9] - 消费级机器人主要用于教育 清洁及陪伴等家庭场景 具有拟人化情绪表达能力[9]
对话 Plaud 莫子皓:你还记得 PMF 的感觉吗?
Founder Park· 2025-09-25 01:03
Plaud 在招兵买马,疯狂招人。 他们去年赚了一亿多美金,今年能赚两亿多。 怎么理解这个数字的价值?如果你在国内融资,几乎不可能拿到比这更多的美元。 不过 Plaud 没那么需要融资,它是全世界最成功的 AI 硬件 Startup。约 150 美金的录音卡片,卖给了全球超过 100 万人,引来大厂效仿,甚至还有美国团 队跑来中国找供应商。 你不好奇吗?为什么? 莫子皓是 Plaud 中国区 CEO,也是负责 AI 产品和研发的合伙人。加入之前,他「看到了真实的数据,一年增长四倍。这就是 PMF。」 硬件的销售带来的用户,稳定、真实、有粘性,还高净值。他们有真实的需求,用 Plaud 记录了密度和价值极高的信息,对他们个人至关重要的信息。所 有这些,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就是 context。 过去的东西任由行业 follow 和 copy,对 Plaud 来说,这些竞争来得太慢了,他们无瑕顾及。 我们更好奇的是,在 PMF 的助推下,在这丰沃的用户 context 土壤上,Plaud 可以做什么?他们「误打误撞」发现和解锁的下一个关卡,是什么? 以下是我们与莫子皓的对话内容,经 Founder Park 编辑整 ...
专访Plaud中国区CEO:我们只做「必须做」和「不做要死」的事
36氪· 2025-09-25 00:00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能涌现 ,作者周鑫雨 智能涌现 . 直击AI新时代下涌现的产业革命。36氪旗下账号。 "我们想回到10年前最纯粹做产品的方法:找到变化最大的要素,基于这个要素,给用户提供最大价值。" 文 | 周鑫雨 编辑 | 苏建勋 来源| 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 | 企业提供 在商业化维度上,Plaud无疑是这一轮AI硬件公司中,最成功的创业样板。 靠一张厚度不到3mm的卡片式AI纪要产品,这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团队,已将产品卖到170个国家,出货量超过100万台。 在2025年9月《福布斯》的访谈中,Plaud联合创始人许高提到,2025年的总收入,预计能达到2.5亿美元。 这一收入包括硬件产品,以及搭载其上的AI软件Plaud Intelligence。其软件为订阅付费模式,海外版年费在99美元-240美元不等。 2025年9月22日,Plaud在深圳召开新品体验会,推出了两款卡片式AI纪要产品Plaud Note、Plaud Note Pro,以及一款穿戴式纪要产品Plaud NotePin S—— 这也是Plaud首次在中国大陆发布产品。 从左到右:Plaud Note Pr ...
OpenAI挖角苹果员工并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合作发力AI硬件
新浪科技· 2025-09-22 00:46
OpenAI硬件业务布局 - OpenAI已与立讯精密达成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制造协议 [1] - OpenAI正与歌尔股份接洽扬声器模块等组件供应合作 歌尔股份曾为苹果组装AirPods、HomePods和AppleWatch [1] 人才竞争态势 - OpenAI今年以来从苹果招揽超过20名消费硬件领域员工 加速布局硬件人才储备 [1] 供应链合作动向 - 立讯精密获得OpenAI设备组装订单 显示消费电子代工厂商切入AI硬件赛道 [1] - 歌尔股份作为苹果音频设备主力供应商 现与OpenAI洽谈声学组件合作 体现供应链多元化趋势 [1]
OpenAI 多款硬件首次曝光,疯狂挖角苹果硬件骨干,最快明年发布
36氪· 2025-09-20 09:40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以65亿美元收购由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联合创办的AI硬件公司io 成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交易 [1] - 收购后公司保留Jony Ive独立运营设计公司LoveFrom的权利 该公司继续为法拉利和Airbnb等客户提供设计服务 [5] - LoveFrom成为公司长期设计合作伙伴 负责软硬件视觉与交互风格设计 [7] 人才招募策略 - 2024年从苹果挖走超过20名硬件工程师 较2023年近乎零的挖角人数大幅增长 [1] - 招募对象涵盖用户界面设计、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工程及音频技术等苹果核心硬件团队骨干 [2] - 通过提供超过100万美元股票期权及承诺减少官僚主义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 [2] - 硬件负责人Tang Tan(前iPhone和Apple Watch产品设计主管)成为吸引前苹果员工加入的关键人物 [2][5] 供应链布局 - 中国代工厂立讯精密(主要iPhone和AirPods组装商)已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组装合同 [7] - 歌尔股份(AirPods/HomePod/Apple Watch组装商)正接洽为未来产品提供扬声器模组等零部件 [7] 产品规划与定位 - 首批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 包含无屏智能音箱、智能眼镜、数字录音设备及可穿戴别针等多方向 [9] - 核心理念为打造"始终陪伴、几乎隐形"的AI伴侣 强调语音交互与情境感知 颠覆屏幕依赖模式 [9] - 目标彻底改变人类与AI技术互动方式 定位"后智能手机时代"的人机交互革新 [9][1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行业面临技术实现难题 Meta近期展示智能眼镜AI功能时连续出现现场故障 [11] - AI硬件商业化存在挑战 同类企业Humane的AI别针设备因市场评价不佳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 [13] - 需克服用户习惯转变、隐私保护及技术准确性等障碍 [13]
王兴兴谈宇树面临的挑战:缺人才,组织管理存在挑战
贝壳财经· 2025-09-11 04:21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王兴兴表示"得花时间","原本只想要招很好的人才,不想去进行管理,但最 后发现还是要去管理一下。" 编辑 杨娟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9月11日上午,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外滩大会开幕 式上表示,小组织在AI时代爆发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如果AI团队有若干个顶尖、头部的人才,可以做 非常多的事情。 校对 杨利 而对于当前宇树科技的公司发展,王兴兴坦言公司主要做硬件,产品很多,客户很多,要提供更多服 务,所以挑战也很大,"一是缺顶尖人才,二是组织管理存在很多挑战,人多了效率反而会变低,活儿 推来推去,就会暴露很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