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业
icon
搜索文档
老乡鸡再冲港股IPO:业绩增速放缓、加盟效率低等问题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33
IPO进程与市场定位 - 公司多次冲刺A股和港股IPO但屡次失败 包括2021年深交所主板尝试因社保欠缴受阻 2022-2023年两次A股IPO失败 2025年1月港交所递表失效后于7月7日更新招股书再度尝试[1][2] - 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尚未成为真正全国性品牌 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和供应链完整度上存在短板[1]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45.28亿元增长至2024年62.88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达21.2亿元[2] - 净利润从2022年2.52亿元增至2024年4.09亿元 2025年前4个月为1.74亿元[2] - 收入增速从2022年58.38%骤降至2024年11.27% 净利润增幅从86.67%下滑至不足10%[2] - 毛利率从2022年20.3%提升至2023年23.3% 2024年略降至22.8%[3] 门店扩张与运营效率 - 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底118家激增至2025年4月653家 直营店从1007家缩减至911家[4][5] - 2025年前4个月加盟店单店日均销售额1.24万元 远低于直营店的1.6万元[5] - 加盟店翻座率3.3 低于直营店的4.8[5] - 前员工加盟商占总数55%(272名) 经营364家加盟店 但2025年前4个月创收2亿元 低于独立加盟店289家贡献的2.09亿元[6][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束小龙、束文及董雪通过投资工具合计持有92.02%投票权 股权高度集中[8] - 2025年7月微信小程序因版本1.2.334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8] 食品安全与客户投诉 - 2025年6月19日菜品中发现4厘米青虫 门店仅愿赔偿60元且要求员工承担[9]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5年8月11日累计投诉900余条 商家投诉477条 已完成328条 满意度仅3星[9] - 过去两年出现十余起食品安全事件 包括过期食材和后厨卫生不合格 多次登上地方市场监管局黑榜[11]
遍地都是金饭碗的中国经济,为什么居然如此疲软?
搜狐财经· 2025-08-12 03:59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潜力巨大但受政策法规过度限制 多个行业存在巨大未开发市场潜力但被严苛监管抑制 [1][2][23] 游艇行业 - 美国游艇休闲产业年支出2300亿美元 创造80万就业岗位 [3] - 中国游艇产业2023年收入仅4.78亿美元 与海岸线长度和沿海城市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 [4][5] - 游艇制造成本较低 规模化后价格可比拟比亚迪轿车 [7] - 海南省仅1400艘注册游艇 潜在需求达数万艘 [9] - 完全放开游艇市场可形成几千亿产值 连带码头酒店等配套可达万亿级市场规模 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10] - 当前海事法规要求出港回港均需报备 禁止海上过夜 码头稀少且停泊费昂贵 [7][10] 低空经济 - 螺旋桨小飞机价格与大奔相当 规模化后可能降至几十万元 [11] - 空域管制过于严格 直接抑制私人飞机购买需求 [11][12] 高尔夫产业 - 多家高尔夫球场被关停 如成都天府乡村俱乐部和卧龙谷球场 [13] - 关停导致数百人失业 年损失千万消费额和百万税金 数亿资金成为坏账 [13] 教培行业 - 行业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 是大学生重要就业渠道 [16] - 高考制度必然产生补课需求 非教培行业造成 [14][15] 娱乐服务业 - 剧本杀行业面临出版备案审查要求 收费低廉但监管苛责 [17] - 游戏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突然限制版号发放导致大批公司倒闭 [17][18] - 夜店和餐饮业为低技能人群提供重要就业渠道 限制措施导致底层就业困难 [19][20] - 工厂就业存在技术门槛 滴滴和外卖行业已趋饱和 [19][20] 制造业基础 - 中国占据全球50%以上商船订单 具备游艇制造产业基础 [5] - 欧美游艇电子设备落后 中国新能源制造能力可改造整个行业 [10]
【环球财经】上半年俄罗斯公共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8.1%
新华财经· 2025-08-12 00:56
分析指出,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是上半年推动俄罗斯餐饮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据俄联邦统计局数 据,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人口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7.8%。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其中,6月单月营业额为3448亿卢布(约合43亿美元),同比增长7.4%,但较5月环比下降2.6%。 据俄联邦统计局统计方法,公共餐饮营业额涵盖餐馆、咖啡馆、酒吧等传统业态,以及社会机构餐饮服 务商、宴会服务等。 新华财经莫斯科8月11日电(记者包诺敏)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6月,俄罗斯 公共餐饮场所营业额按可比价格计1.969万亿卢布(约合246亿美元),同比增长8.1%。 ...
暑期香港掀旅游热 盛事带旺消费活力
新华社· 2025-08-11 14:56
旅游行业复苏 - 暑期香港旅游市场显著回暖 近几周每逢周末访港内地旅客人次均显著攀升 其中8月9日入境内地旅客达20.5万人次创5月2日以来新高 8月10日仍有17.7万人次 [1] - 热门景点如维港摩天轮 太平山顶 中环街头 旺角市集等人头攒动 高峰期打卡点和网红餐饮场所前排起长龙 [1] - 2025年上半年访港旅客约24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 其中内地旅客约1780万人次同比增加10% [2] 盛事经济效应 - 国际知名歌手演唱会 动漫主题展览等盛事活动场场爆满 带动周边茶餐厅 糖水店等消费 [2] - 香港启德体育园自3月启用以来已举办27场活动 吸引逾百万观众入场 [2] - 旅游业界与巴士公司跨界合作推出项目 品类丰富的盛事活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 [3]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13.2亿港元 同比上升2.4% 优于市场预期 [2] - 铜锣湾人气糖水店和九龙油尖旺区泰国餐厅晚间仍座无虚席 支持多种移动支付方式 [3] - 特区政府表示盛事活动带动消费 为旅游业注入新动能 业界正努力将人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4] 游客行为变化 - 内地游客旅游主题从市区漫步转向行山和看展等深度体验 [3] - 星光大道等景点游客密集拍照 部分路段需启动分流措施保障通行 [1] - 莲塘/香园围口岸聚集大批内地旅行团 港铁尖东站晚间需等候多趟才能上车 [1]
旅游中的一些消费感悟
虎嗅· 2025-08-11 14:38
旅游消费与本地消费差异 - 游客消费场景与本地居民消费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价格差距可达数倍 如新加坡景区超市一瓶水价格折合人民币十几至二十元 而居民区连锁超市同样饮料价格可能只有1/3 [4] - 旅游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消费场景分割现象 如马尔代夫区分居民岛和旅游岛 消费价格天壤之别 墨西哥坎昆酒店工作人员完全消费不起其工作场所的任何项目 [5][6] - 欧洲旅游城市存在类似价差 游客区一罐冰可乐售价3-5欧元 而本地消费场景中1.5升家庭装可乐仅售1欧元左右 2升气泡水仅0.28欧元 [8] 中国从业者出海竞争优势 - 中国从业者在海外市场凭借竞争经验优势容易风生水起 如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沿海餐厅、酒店超市、礼品店几乎全被中国老板占据 本地人因卷不过中国人而逐步出局 [24][25] - 新加坡餐饮市场近年出现明显内卷 中国餐饮品牌如蜜雪冰城、海底捞进入后带动行业竞争加剧 十年老店价格涨幅仅10%-20% 远低于同期通胀水平 [34] - 中国成熟商业模式在海外存在落地机会 如外卖占比极高的"仅厨房"模式 需满足人群聚集度高和人力成本可控两个关键条件 [37][38][39] 消费体验与行业竞争关系 - 消费者优质体验背后是从业者的极致内卷 中国因行业竞争激烈形成消费性价比高、体验好的环境 而欧洲部分地区因竞争不足出现超市早早歇业、水果烂掉无人管的现象 [18][19][22] - 海外服务态度差异源于竞争环境 非歧视性因素 国内消费者习惯被高度尊重 而海外从业者因竞争不充分无需无条件迎合客户 [28][29] - 互联网产品体验差距反映人才储备差异 中美之外大部分国家缺乏合格产品经理 用户习惯较低标准服务 [30] 市场选择与投资机会 - 同样付出在不同市场回报差异显著 如中国学生换赛道后保底结果可能优于国内卷到底的最佳结果 [32][33] - 新兴市场存在意外增长机会 如巴西市场曾因网红自发宣传在无前期准备情况下突然出现显著用户增长 [36] - 观察本地人消费场景可发现真实价格水平 如日本大型商场地下生鲜超市提供临期打折及加工服务 是典型本地消费场景 [17]
杭州以蜀之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9 11:52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以蜀之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樊鹏,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3] - 公司由四川嗨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业期限自2025年8月8日起无固定期限 [3] - 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定安路126号(西湖创意谷)2号楼646室,登记机关为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餐饮管理、外卖递送服务、酒店管理、露营地服务及游乐园服务 [2] - 零售业务包括日用百货销售、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第二类)、农副产品零售、化妆品零售等 [2] - 服务类业务涉及家政服务、洗染服务、专业保洁消毒服务、病人陪护服务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2] - 分支机构限经营项目含餐饮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及道路货物运输(需经批准) [2]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细分领域为正餐服务 [3]
【笔记20250808— 餐饮住宿利润暴跌67%】
债券笔记· 2025-08-08 15:09
市场趋势分析 - 市场表面呈现混沌随机性 但实际服从大趋势通道运行 包括上涨 下跌或横盘蓄势[1] 资金面动态 - 央行单日净回笼40亿元 通过12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对冲1260亿元到期量[4] - 银行间资金利率下行 DR001报1.31% DR007报1.43% 匿名交易DR001突破1.30%[5] - 隔夜回购(R001)成交量达7.47万亿元 占全市场90.57% 利率下行1BP至1.34%[6]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震荡 振幅1BP(1.685%-1.695%) 收盘微升0.35BP至1.691%[7][10] - 地方债一级发行利率较二级高5BP 符合市场预期下限 发行结果平稳[8] - 利率债各期限表现分化 10Y国债成交843亿元 超长债(1.921%)成交1751亿元[11] 行业数据 - 北京餐饮住宿业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暴跌67% 与高端白酒(茅台7000元/瓶)销售火爆形成反差[8] - 商品期货价格持续上涨 7月涨幅显著 引发市场对PPI数据的担忧[8] 跨市场联动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股市低开翻红期间10Y国债利率从1.685%反弹至1.695%[7] - 信用债市场AAA级3年期收益率下行1.72BP至1.825% 5年期下行1.37BP至1.94%[11]
漫评:共襄盛举,感受世运气象万千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8-08 13:19
赛事经济影响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主题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预计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2] - 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场馆建设、服务配套、文化推广和商业联动,形成"全城悦客"热潮 [2] - 酒店业客流高峰,餐饮业推出特色主题套餐,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文创产品涌现,创造就业岗位并拉动消费 [2] - 世运会提升成都国际形象,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通过媒体传播,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 [2] 民生工程改善 - 世运会筹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基础设施升级兼顾赛事需求和市民长期生活改善 [3] - 新建体育公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市容环境,直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 - 城市治理细节完善,包括志愿者培训、无障碍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策划和环保理念推广 [3] 对外开放与文旅融合 - 成都通过世运会扩大国际"朋友圈",上半年已举办38项国际及全国性赛事,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 [3] - 创新"赛事+"生态,打造100个暑期精品消费新场景,融合蜀绣、川剧等传统元素展示城市文化 [3] - 赛事促进文旅产业联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国西部发展活力 [3]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以世运会为支点,推动经济动能激活、民生福祉提升和对外开放深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嘛掉!多亏“苏超”,又挖出一个宝藏小城
盐财经· 2025-08-08 09:43
文旅活动创新 - 姜堰区举办"姜湖宴之堰上盛夏"美食嘉年华活动,实现"零政府财政投入"却带动直接营业额超110万元,首月突破150万元 [3][12] - 活动巧妙结合"苏超"赛事流量,通过十三镇街美食PK模式吸引线上直播互动超2千万人次,溱湖湾旅游度假区接待量同比增长36.7% [12][14] - 采用"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模式,政府仅负责基础设施和宣传,市场主体独立承担运营,形成良性循环 [22][24] 区域经济带动 - "苏超"前六轮为江苏旅游、餐饮等五大场景创造379.6亿元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2.7% [8] - 姜堰"姜味食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月销售额环比增长123%,烧烤等摊位销量增长3-4倍 [12] - 活动吸引扬州、南通等周边城市消费者专程前往,形成跨区域消费辐射 [12] 文化IP打造 - 创新使用方言"嘛掉"(干杯/胜利)作为活动核心口号,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20][22] - 挖掘簖蟹、烤鱼等13种镇街特色美食,形成"十三太保"美食矩阵 [10][12] - 计划引入NPC互动、游戏化消费券等新潮玩法,构建沉浸式文旅场景 [31] 长期发展规划 - 发布《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措施》2.0版,系统规划四季旅游体验链 [29] - 计划推出银发康养、亲子研学等定制产品,形成"春会船、夏戏水、秋美食、冬年味"全季体验 [35] - 8月将开园阿派朗创造力乐园,持续更新文旅亮点 [37]
焦点访谈|赛事串起消费链条 体育赛事正在成长为带动区域发展新 “经济引擎”
央视网· 2025-08-07 13:2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这也是很多人 的真实感受。对于地方来说,接地气、有活力的各类体育赛事,正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联动发展。所以,综合体育赛事拉动消费,把赛事 流量变成经济增量,也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力方向。这样的赛事经济,给我们个人、给地方都带来了什么?如何让一场赛事成长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引 擎"?这热闹的背后,又有哪些冷思考呢? 清晨7点,数千名越野跑参赛者迎着晨光出发。这是今年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的收官之战。 这场赛事从6月中旬开始,每周末选取三亚周边市、县的一个标志性景区,举行一场越野跑。赛事用蜿蜒的赛道将周边景观串联在一起,选手们既能在海南 独有的雨林秘境中挑战自我,又能在黎村苗寨感受当地民俗文化。 有趣的体验让不少人从赛事第一站追到了第五站,很多人像眼前这一家三口一样,举家出动。赛事带火的,不只是赛道上的比拼,还有吃住行游娱购的全链 条消费。 是什么让一场赛事串联起一串消费链条?或许我们能在赛道上找到答案——这里的参赛者早已跳出了对赛事成绩的单一追求。有人穿着黎族织锦跑过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