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稳”字背后释放哪些深意?
新华网· 2025-09-12 23:51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背景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实施 包括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方案已发布 其他行业方案将陆续推出[1] - 方案推出时点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周年 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1] 推出新一轮方案的原因 - 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8%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三重压力[2] - 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2] -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 部分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2] - 新一轮方案注重推动重点行业保持合理增速 更关注效益改善和结构提升[2] 十大重点行业的特征 - 方案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3] - 十大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4] - 重点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关联光伏和锂电池行业为例 电力装备行业驱动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升级[5] - 十大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试验场和应用空间[5] 政策发力方向 - 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 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改造、质量品牌标准建设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6] - 人工智能在已发布方案中处于重要位置 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标准 电力装备行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应用[7][8] - 需求侧促进传统消费升级、拓展新消费场景、加快新业态推广应用和引导企业走出去[8] - 强调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包括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设备更新和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重大水电建设[8][9] 企业发展机遇 - 政策拒绝非理性竞争 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质量和拼品牌 主动布局高附加值产品[10] - 方案指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具体清单 包括研发XR新型终端设备和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10] - 提供具体企业扶持措施 包括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加快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 鼓励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和国有企业采购创新产品[10] - 行业发展潜力有望随着方案落地不断释放[11]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背后释放哪些深意?
新华网· 2025-09-12 22:58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背景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实施 包括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行业[1] - 2023年曾推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当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8%[2] - 当前工业经济稳健向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2] 十大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3] - 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4] - 重点行业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以"一链"带"百链" 对产业体系有明显支撑作用[5] - 十大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试验场和应用空间[5] 政策发力方向 - 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 加强技术创新改造和质量品牌标准建设[6] - 人工智能在已发布的两份文件中均被置于重要位置[7] - 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引导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8] - 电力装备行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8] - 需求侧措施包括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拓展新消费场景 加快新业态推广[8] - 强调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重大项目建设[8] 企业发展机遇 - 政策传递拒绝非理性竞争信号 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质量拼品牌[10] - 明确技术创新清单 包括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设备等新型终端[10] - 具体扶持措施包括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加快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10] - 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 发挥国有企业大用户作用[10] - 从资金支持到研发平台建设 提供中试服务和市场开拓帮助[10]
【新华解读】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稳”字背后释放哪些深意?
新华社· 2025-09-12 18:01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 - 时隔两年再次启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电力装备行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已发布 其他行业方案将陆续推出 [1] - 十大重点行业包括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3][4] - 当前工业经济稳健向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但外部环境复杂性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需推动行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政策聚焦供需两端发力 - 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改造 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需求侧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拓展新消费场景 加快新业态推广应用 [6][7] - 人工智能被置于重要位置 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标准 电力装备行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应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 [7] -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 撬动投资和拉动消费 [7] 行业发展机遇与企业抓手 - 重点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 以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 技术突破驱动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 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托举终端应用场景创新 [5][7] - 政策拒绝非理性竞争 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质量品牌 主动布局高附加值产品 如依法治理光伏低价竞争 引导低端产品更新改造 [9] - 明确技术创新清单 如研发高性能轻量级XR新型终端设备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 提供资金支持 研发平台和市场开拓等真招实策 [9]
新华解码|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稳”字背后释放哪些深意?
新华网· 2025-09-12 16:49
政策背景与推出时机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于2025-2026年启动实施 首批发布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方案 其他行业方案将陆续推出[1] - 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8%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2] - 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 但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 部分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2] 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十大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3] - 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七成左右 重点行业稳定直接关系工业和经济基本盘稳定[4] - 产业链长、关联度高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带动光伏、锂电池行业 电力装备行业驱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协同升级[5] - 十大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 涵盖上游材料到下游场景 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试验场和应用空间[5] 政策发力方向 - 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改造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6] - 人工智能被置于重要位置 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智能终端分级标准 电力装备行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5G+工业互联网应用[7][8] - 需求侧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拓展新消费场景 加快新业态推广 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8] - 强调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水电建设[8][9] 企业机遇与政策支持 - 政策拒绝非理性竞争 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质量、拼品牌 主动布局高附加值产品[10] - 明确技术创新清单 包括研发XR新型终端设备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10] - 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加快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 鼓励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 发挥国有企业采购创新产品作用[10] - 行业发展潜力有望随方案落地持续释放[11]
国网盘锦供电公司以“电e金服”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23
核心业务数据 - 国网盘锦供电公司通过"电e金服"平台累计为辽宁锦城石化有限公司完成电费缴纳41.55亿元 [1] - 与广发银行合作为企业下属子公司发放绿色信贷25亿元 同比降低融资成本约600万元 [1] 融资模式创新 - 依托"电e金服"平台推出"碳评+金融"产品 解决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 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融资支持 [2] 绿色转型支持 - 为辽宁锦城石化量身定制绿色转型融资方案 信贷资金用于绿色能源发展与节能减排项目 [4] -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需求 助力国有企业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4] 政企银协同机制 - 设立属地服务站和柔性团队 开展"党建+电e金服"一线服务 [5] -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咨询和个性化融资方案 提升产业链金融服务契合度 [5]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 拓宽绿色金融服务广度与深度 [7] - 优化"市县所"三级综合服务体系 将服务站拓展至乡镇供电所 [7] - 加强"碳评估+绿色金融"业务 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7]
大连西中岛首座码头启用 鼎际得首船乙烯原料成功接卸
中国发展网· 2025-09-12 08:00
项目进展 -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液体码头于9月10日完成首次接卸作业 4887吨乙烯顺利输入低温乙烯储罐 标志首座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1] - 码头接卸作业通过"码头+管廊+储罐"联动传输 填补园区液化烃仓储物流空白 为鼎际得高端新材料项目投产提供物流支持 [1] - 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公司表示乙烯原材料已接近10000吨 公辅设施调试完成 计划9月30日前投料开车 [1] 基础设施 - 206-207液体泊位于2024年9月开工 历时9个月完成建设 设有一个1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和一个1万吨级液化烃泊位 [1] - 码头年设计吞吐量139.9万吨 最高通过能力158万吨/年 可处理乙烯 1-丁烯 汽油 航煤 甲醇 液氨等多类化工产品 [1] - 低温乙烯储罐作为公共液化烃仓储设施 与两个万吨液体泊位形成物料传输闭环 满足运输 仓储 加注需求 [2] 战略意义 - 乙烯顺利运输接卸标志西中岛打通从原料进口到终端加注的全产业链通道 推动石化基地向氢能时代转型 [1] - 项目对打造东北亚绿色氢基能源中转 储运与加注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将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2] - 西中岛发展集团计划年内启动总容量54万立方米的液体化工品公共罐区 涵盖甲醇 液氨等9类产品 [2] 产业规划 - 西中岛正与中远海运合作组建专业化运输船队 积极推进配套仓储罐区建设 [2] - 预计到2027年形成以绿色甲醇 绿氨为核心的千亿级氢基能源产业集群 建成我国北方首个全产业链氢能示范基地 [2]
广西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试车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16
项目进展 - 广西石化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系统粉料试车一次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1] - 装置采用国际先进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工艺 具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及能耗低优势 [1] 产能与技术 - 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 基于现有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实现炼化一体化升级 [1] - 装置可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聚乙烯产品的多元需求 [1] 战略转型意义 - 推动公司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 [1] - 实现从炼油为主向基础+高端能源化工材料现代化转变 [1] - 填补西南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 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市场需求 [1] - 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1]
事关韩国经济命脉,美国巨头突然高调宣布
搜狐财经· 2025-09-12 01:41
韩国石化行业整体表现 - 韩国石化产业作为第四大出口行业 正遭遇近年来最严峻的寒冬 [1] - 石化四巨头2024年由盈转亏8784亿韩元 2025年上半年再亏近5000亿韩元 [1][3] - 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7.8% 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1][3] - 韩国处于炼油强国的崩塌边缘 [1][3] 企业财务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德国中华石化企业平均销售成本率高达98.6% 较2021年87.6%大幅攀升 [4] - 部分企业成本率超过100% 包括IIII代化学307.3% 进国合资103.7% 以及SK Gau Gaann 101% [4] - 工业用电价格较2022年上涨超过65% 在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六成 [4] - 10家主要石化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1.8万亿韩元 [4] 产品与市场压力 - 乙烯盈亏平衡点通常在300美元 但当前价格仅为220美元 [4] - 重要石化产品价格与原料成本倒挂 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 [4] - 高度依赖进口原油 成本劣势加速暴露 [4] - 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基础化学产业格局变化 [4] 就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大山 田水等地石化园区就业占当地制造业67.4% 创造的附加值占比高达96.3% [5] - 危机长期化将冲击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 [5] - 政府考虑出台定向补贴政策以防止就业断崖式下滑 [5] 行业重组与改革困境 - 政府要求企业结构性瘦身 削减过剩产能与设施 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6] - 10家主要石化企业签署协议削减全国乙烯产能的14%(约378万吨) [6] - 业界反应不积极 真正考虑减产的企业不足半数 [6] - 企业治理受制于外资股东 难以就重大决策达成一致 [7] 外资参与与战略意图 - 雪佛龙计划在韩国加大投资 重点布局炼油和石化领域 [8] - 雪佛龙持有GS加德士50%股份 计划通过合资公司共同运营 [8][10] - LG化学考虑将其年产200万吨石化装置与雪佛龙合作 [8] - 投资被质疑为产业低谷中的低位切入 意在强化对韩国支柱产业的掌控 [8][10] 政策应对与产业前景 - 韩国朝野议员联手推动《石油化学产业特别法》 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 [11] - 法案旨在支持产业重组和升级 但需要更强力的补贴和配套措施 [11] - 若改革进度落后 韩国石化产业可能在全球竞争中长期受制 [7][11]
韩石化“集体崩溃”,美巨头高调注资,美企欲趁机插手韩“经济命脉”?
环球时报· 2025-09-11 23:14
行业整体表现 - 韩国石化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7.8% 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2] - 石化四巨头2024年由盈转亏8784亿韩元 2025年上半年再亏近5000亿韩元 [2] - 10家主要石化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逾1.8万亿韩元 [3] - 四大炼油公司2022年获利10.4万亿韩元 2024年转亏1904亿韩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超1.5万亿韩元 [4] 成本结构恶化 - 主要石化企业平均销售成本率从2021年87.6%升至2025年上半年98.6% [3] - HD现代化学成本率达107.3% 韩华-道达尔能源103.7% SK Geo Centric 101% [3] - 工业用电价格较2022年第一季度上涨近65% 占生产成本比重达六成 [3] - 乙烯盈亏平衡点每吨300美元 但2025年第二季度售价与成本差额仅220美元 [4] 产业结构问题 - 高度依赖进口石脑油裂解装置 国际油价高企暴露成本劣势 [3] - 日均炼油产能336万桶居全球第五 但规模化投资模式难以为继 [6] - 印度炼油能力过去十年增长85% 2024年日均产能达517万桶 [6] - 中东和中国持续扩建炼化装置 压缩韩国报价与负荷调节空间 [6] 企业治理困境 - 10家石化企业中考虑停产者不足半数 部分企业宁愿维持现状 [8] - 合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高 GS加德士雪佛龙持股50% 韩华-道达尔为法国合资 [8] - S-Oil在沙特阿美控股下逆势扩张 加剧业界分歧 [8] - 丽水石脑油裂解中心因股东矛盾传出违约危机 [8] 外部投资动态 - 雪佛龙宣布在韩国炼油与石化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10] - LG化学考虑将丽水年产200万吨裂解装置出售给GS加德士 [10] - GS加德士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亏损2575亿韩元 上半年累计亏1414亿韩元 [11] - 营业利润从2022年3.9795万亿韩元骤减至2024年5480亿韩元 三年缩水逾八成 [11] 地域经济影响 - 石化产能集中在蔚山、大山、丽水等地 丽水产业园区相关就业占当地制造业67.4% [6] - 创造的附加值占比高达96.3% 长期低迷将冲击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 [6] - 地方政府呼吁中央出台定向补贴政策防止就业断崖式下滑 [6] 政策应对措施 - 政府提出削减过剩产能与设施、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改善财务状况三大目标 [8] - 推动10家石化企业签署自律协约 目标削减全国乙烯产能1/4(约370万吨) [8] - 朝野议员推动《石油化学产业特别法》拟提供财政支持和监管特例 [12]
周大地:“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重塑,新能源与储能迎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52
记者丨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怡茵 编辑丨李博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已不足半年。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介绍 了"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将超额完成,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已达30%左右,能源投资年破万亿元。 围绕"十四五"能源转型成果、"十五五"规划方向等热点话题,近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国家发展 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周大地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已取得系统性突破,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底。 面 对"十五五"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需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并大力 发展非化石能源,通过风光核储等零碳电力发展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增量 。转型需政策与市场 协同发力,构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在条 件成熟的终端用能推广电气化,确保能源结构优化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1世纪》:"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从能源供应、消费结构等指标看,如何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