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鲜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叮咚买菜梁昌霖:不参与行业“内卷”,聚焦生鲜食品即时零售差异化竞争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55
围绕新战略,梁昌霖分析称,叮咚买菜会用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主流的流量和平台思维,专注在生 鲜、食品赛道,深耕供应链全链路。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整,打造更好的、差异化的商品,来 吸引那些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更高追求的用户,从而让叮咚买菜形成区别于同类型渠道的消费者心 智,打造独特竞争力。 此外,叮咚买菜对内部商品开发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叮咚买菜的开 发策略初显成效,在过去半年内,叮咚买菜内部已经汰换了超4000种商品,目前好商品的SKU占比已经 达到40%。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在布局上游供应链方面动作频频。会上,叮咚买菜CFO兼叮咚谷雨董事长王松表 示,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在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的基础上,又陆续联合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 地、数字渔仓,通过自身入局,既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的管控,提高生鲜商品的品质确定性,还能进一 步地发掘中国各地甚至海外具有地域特色、有销售潜力的差异化商品。 7月21日,叮咚买菜举办了供应链生态峰会。会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分享了公司最新战略 调整,并正式对外发布"4G"战略,提出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的核心路径。 ...
刘强东的外卖店爆单了:挤满外卖员,有人忍痛取消8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1:38
京东七鲜小厨运营情况 - 京东首家线下外卖店七鲜小厨开业首日遭遇爆单 午间订单号超400号但出餐仅270号导致严重配送延迟 [1][2] - 系统紧急调整配送范围限制 现场需专门人员处理订单超时及安抚骑手情绪 [1][2] - 消费者关注现炒模式真实性 自提订单排号超300显示线下流量激增 [1] 外卖行业新模式布局 - 京东宣布投入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 计划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并3年内拓展10000家七鲜小厨 [3] - 美团同期推进浣熊厨房项目 北京已开设9家并计划3年建设1200家 采用集中式厨房向全品类商家开放 [3] - 双方均强调明厨亮灶与可视化运营 京东主打24小时后厨直播 美团提供供应链到数字化运营基础设施 [3] 商业模式创新特征 - 七鲜小厨采用现炒集合店形式 由京东提供生鲜食材与洗切装配服务 对外招募招牌菜产品 [3] - 刘强东宣称将推出不同于美团的商业模式 七鲜小厨被视为其具体落地形式 [3] - 行业竞争延伸至实体店领域 外卖骑手调侃"外卖大战打到最后是自己开店" [3]
别逼自己扮“大厂”了,真的会出事
混沌学园· 2025-07-21 09:48
大厂困境 - 互联网大厂陷入外卖业务价格战 京东、美团、阿里Q2预计投入250亿元 导致美团股价单日跌幅超4% 阿里京东股价同步创阶段新低 [3] - 大厂内部管理问题凸显 阿里被离职信指出战略摇摆、绩效压垮创新、管理层冗余 百度被批评存在协同困难、形式主义加班等问题 [4][6] - 经济学原理揭示大厂病根源:规模不经济导致管理效率下降 创新者窘境使大厂易忽视颠覆性技术 [8][11][12] 中厂生存策略 - 携程Q1营收增长16% 净利润43亿元 净现金储备达929亿元 通过专注OTA主业和酒旅业务实现稳健发展 [21][24][26] - 组织管理采用扁平化矩阵模式 2015年改革后划分为无线/酒店/旅游等独立事业部 提升决策效率 [25] - AI布局聚焦商业变现 美图AI修图功能推动2023年收入增29% 知乎开发AI搜索产品强化内容生态 [27][28][29] 行业模式对比 - 每日优鲜模仿大厂烧钱模式失败 2018-2020年履约费用占比超25% 2023年从纳斯达克退市 [16] - 中厂核心特征:垂类领域领先但不追求全面碾压 通过主业深耕+现金流管控实现自我造血 [20][22][35] - 大厂开始战略收缩 阿里回归淘天主业 腾讯减持被投企业 反映行业从扩张转向效率优先 [33] 发展路径启示 - 创业公司应避免盲目复制大厂架构 警惕伪创新和过度考核 需聚焦产品本质与真实需求 [34] - 成功中厂共性:业务切口小而深 管理成本可控 战略不漂移 体现"节制型长期主义" [36] - 行业生态可能从"唯规模论"转向健康中厂模式 强调务实盈利与精准创新 [31][36]
男子买1.5万盒马礼品卡被骗走卡密!门店联合警方追回资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2:53
诈骗事件经过 - 深圳市民刘生因轻信"刷单返利"广告,被骗购买15张价值1000元的盒马礼品卡,总价值1.5万元,并向诈骗分子提供卡号密码 [1][3] - 诈骗分子先以两笔小额返现获取信任,后以"操作失误需购卡解冻"为由诱导购买礼品卡,得手后继续索要2万余元 [3] - 刘生意识到受骗后立即联系盒马门店,在警方和盒马团队的快速联动下,2分钟内冻结未使用的1.3万元礼品卡额度 [1][3][4] 公司应对措施 - 盒马门店在顾客购买大量礼品卡时会主动询问原因并核实信息 [3][4] - 接到派出所通知后,门店立即上报安全团队,2分钟内完成账户冻结 [1][4] - 后续积极配合客户退还1.3万元礼品卡余额 [4] 行业安全机制 - 盒马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从门店到总部安全团队可实现2分钟内完成资金冻结 [1][4] - 公司形成了警方-门店-总部三方联动的反诈骗协作体系 [3][4]
即时零售大战,盒马呢?
36氪· 2025-07-16 01:25
盒马X会员店关停 - 北京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将于7月31日停止营业 这意味着北京将不再有盒马X会员店 [1][2] - 自去年年初以来 盒马X会员店在全国范围内已关闭过半 部分城市甚至全部消失 [2] - 尽管关店 盒马整体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连续9个月实现整体盈利 顾客数增长超过50% [2] 盒马在阿里集团内的战略地位 - 盒马在阿里集团内的战略价值下降 2021年起被要求自负盈亏 而同样亏损的饿了么却获得集团更多支持 [3] -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公开表示饿了么"具有战略价值" 而盒马则被视为失去战略价值的业务 [3] - 在即时零售大战中 阿里选择以饿了么为主力 盒马未被纳入主要战略布局 [11]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于5月初正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团和京东 [5]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6] - 美团在外卖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 2023年市占率达64.6%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5% [9] 饿了么的战略价值 - 饿了么建立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具有战略价值 可用于配送餐食、药品、鲜花等多种商品 [10] - 蔡崇信表示饿了么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很高壁垒 是阿里重要的战略资产 [10] - 阿里给予饿了么更大宽容度 因其配送网络覆盖范围广 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县城 [11] 盒马的发展历程与挑战 - 盒马自2015年成立以来尝试过十余种业态 包括便利店、社区超市、折扣店等多种形式 [20] - 生鲜业态面临高损耗、供应链要求高、配送成本高等挑战 导致商业模式难以持续 [23] - 美团曾尝试类似盒马的"小象生鲜" 但最终在2019年迎来关店潮 [21][22] 阿里内部管理变革 - 2021年7月阿里推行"经营责任制" 要求各业务单元独立计算损益 [13] - 这一变革源于阿里面临拼多多崛起等竞争压力 需要控制成本 [14] - 盒马在这一背景下被要求自负盈亏 失去集团战略支持 [17] 盒马与易果生鲜的竞争 - 盒马成立前 阿里主要通过易果生鲜布局生鲜业务 易果曾获得近60亿元融资 [31] - 随着侯毅加入阿里并创立盒马 易果逐渐被边缘化 最终在2020年破产重组 [35] - 盒马获得天猫超生鲜运营权 而易果被迫聚焦B端业务 [35] 阿里企业文化变化 - 阿里从创新引领者转变为市场跟随者 盒马也从新零售标杆变为以盈利为导向 [36] - 蔡崇信和吴泳铭承认阿里出现"大公司病" 组织效率下降 [37] - 前员工反映阿里企业文化发生变化 失去早期的创新锐气 [38][39]
京东、美团加码,新零售巷战再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06:13
行业趋势 - 生鲜零售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线下扩张潮,京东七鲜与美团小象超市加速布局线下门店,标志"新零售"概念卷土重来 [3][11] -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心智已成熟,叠加"30分钟送万物"即时零售网络完善,为线上线下协同奠定基础 [3] - 盒马实现全年盈利(2024年4月-2025年3月)成为行业催化剂,证明"仓店一体"模式可行性,GMV超750亿元,线上贡献超60% [15] 京东七鲜战略 - 计划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采用"1+N"模式:中心店(600+平方米,6000+SKU)聚焦核心商圈,卫星小店(200-300平方米)3公里内密集铺设 [6] - 华北为重点市场,已签约天津嘉里汇,布局北京西红门荟聚、望京凯德MALL等商圈 [5][6] - 尝试与外卖业务协同,落地"七鲜美食MALL"并接入京东外卖千万级订单 [7][8] 美团小象超市动态 - 对标盒马NB社区店模型,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合肥等城市预计9-10月启动 [9][10] - 招聘超200个岗位含选址拓展、空间设计等,显示线下扩张决心 [10] - 美团计划将"闪电仓"从3万个增至2027年10万个,强化即时配送网络 [20] 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美团、盒马形成三足鼎立,生鲜零售成为继外卖后的高频刚需战场 [4][16] - 盒马盈利验证模式后,行业从烧钱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阶段 [15] - 供应链能力被视为长期核心竞争力,上游品牌商可能通过仓店协同重塑格局 [17] 新零售模式升级 - 线下门店功能重构为"效率节点",兼具体验、仓储、履约功能,提升转化率并降低退货率 [21][22] - 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完善(如美团配送网络、京东"1+N")使新零售从概念走向落地 [23] - 电商平台普遍布局线下实体寻求增长,如阿里1688开设选品中心、闲鱼规划循环商店 [20]
盐城大丰:生鲜直配“马”不停蹄 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3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生鲜直配+实体销售"模式,在农村地区开设连锁小店,解决农村生鲜消费难题[3] - 目前已在盐城市大丰区5个镇开设21家门店,覆盖草庙、万盈等地区[3] - 创新采用"公交化"物流模式,每天向21家门店配送三次,共规划5条配送路线[5] 供应链管理 - 坚持"少配送、勤配送"原则,避免货品积压,实现生鲜产品当日配送、当日销售[5] - 所有商品经过加工中心处理分装,贴有包含条形码、包装日期等信息的可溯源标签[5] - 门店采用模块化下单方式向物流中心提交订单,所有记录可查证[5] 门店运营 - 单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商品涵盖零食饮料、日用百货及生鲜产品[3] - 生鲜区商品包括生姜、洋葱、鸡蛋等,冰柜存放排骨、五花肉等冻品[3] - 每件商品标签明确标注产品名称、包装日期、单价等信息[3] 社会效益 - 项目为5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村居民收入[5] - 成功打通农村生鲜消费"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农村消费便利性[3] - 物流体系衍生出"同城快递"新服务,拓展业务范围[5]
京东七鲜扩张背后:消费者投诉不断 服务质量遭质疑
犀牛财经· 2025-07-03 03:24
业务扩张 - 京东七鲜与天津嘉里汇完成签约,即将在天津新增一家商场店,下半年还将在北京、石家庄等地落地新商场店 [2] - 新店选址覆盖北京西红门荟聚、北京望京凯德MALL、天津河东区嘉里汇以及石家庄裕华万达等热门商圈 [2] - 计划陆续开出数十家卫星小店,加速推进"1+N"模式在华北区域的落地,旨在年底前实现京津地区全覆盖 [2]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于京东七鲜的投诉已达数百条,问题涉及商品质量、配送服务、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2] - 配送环节问题频发,如骑手未核实商品完整性导致漏收部分商品,客服未补发且未经同意直接退款 [4] - 部分消费者反映客服态度恶劣,对合理诉求敷衍塞责,甚至拒绝退款或赔偿 [4] - 具体投诉案例包括榴莲品质问题售后沟通超1小时未获解决,冰鲜猪腿肉变质发臭要求十倍赔偿未得到满意答复 [4] 战略调整 - 2017年诞生后因战略方向反复更迭、管理层频繁调整导致错失拓展市场黄金时机 [6] - 2022年末实施战略收缩,聚焦京津冀、大湾区等核心区域 [6] - 新任CEO许冉主导全面改革:高层人事变动、组织架构优化、重启前置仓布局、开放第三方供货渠道 [6] - 2023年京东集团成立创新零售部,将京东七鲜与京东买菜整合,由闫小兵统筹管理 [6] - 在北京开设首个前置仓,为实现"最快30分钟送达"奠定基础,京东买菜与七鲜深度融合并在京东App上入口合二为一 [6]
钱大妈上市优选食材,以品质为核心,打造生鲜零售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14
公司经营理念 - 公司秉持"不卖隔夜肉"的经营理念,从源头保障食材新鲜与安全 [1] - 该理念打破传统生鲜销售模式中隔夜肉销售的常规,赢得消费者信任 [1]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采用"日清"模式和"定时打折"机制,每晚7点开始逐步加大折扣力度直至免费派送 [3] - 折扣机制吸引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在特定时间段选购,实现销售与新鲜度的平衡 [3] 供应链体系 - 公司布局全国集采基地,直接与优质种植/养殖基地合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3] - 自建仓储配送体系,运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算法优化分拣与配送路线 [3] - 产地仓布局实现食材从产地到门店的快速配送,保障每日新鲜度 [3] 市场表现 - 公司自2012年创立以来发展稳健,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门店网络 [5] - 独特商业模式使公司在社区生鲜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5] 行业前景 - 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引领生鲜零售行业发展方向 [5] - 未来将继续优化经营模式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变化 [5]
看看来逛“盒马”的天津人都钟爱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56
首店经济表现 - 盒马鲜生天津首店开业前三天客流量近48万人次,其中6月28日单日客流超18.6万人次创天津大悦城开业以来新高[1] - 开业三天带动全馆141家品牌销售创新高[1] - 天津过往一年引进首店数量超百家,2025年上半年南开区已引进城市级以上首店32家[1] 消费场景创新 - 盒马鲜生店内设置自营烘焙区、高品质海鲜区、新鲜水果区、熟食加工区等特色区域[8] - 提供海鲜从购买到加工一条龙服务,未来将增加现场烹饪选项[12] - 熟食区配备就餐座位实现"从购买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14] 商品销售亮点 - 自营商品如瑞士卷优惠价22.8元、榴莲售价15.8元/斤等高性价比商品受追捧[8][10] - 新品如石榴云雾绿茶饮料和小青柠汁吸引消费者尝试[10] - 试吃服务和9.9元玫瑰花等增值服务提升购物体验[19] 消费者反馈 - 消费者认为商品"品质好又实惠",体现精品消费需求[8] - 下午三四点非传统高峰时段仍保持高人流量,显示强劲消费力[17] - 消费者期待更多"潮、新、趣"的创新购物体验[19] 运营细节 - 门店采取分流措施,设置几百米长的S形排队通道[5] - 排队等候期间提供零食并引导下载APP提升体验[7] - 客流高峰时10分钟即可进店,显示高效运营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