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增资至150亿,增幅325%
搜狐财经· 2025-09-01 03:12
公司股权变更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新增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为股东 [1] - 公司注册资本由约35.31亿人民币增至150亿人民币 增幅约325% [1] - 股东结构现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上述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1] 公司治理调整 - 刘叶由董事变更为董事长 同时新增多位主要人员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叶 [1] 公司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 [1] - 业务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能量回收系统研发、发电技术服务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 [1] - 本次工商变更发生于8月28日 [1]
劳斯莱斯否认小型核反应堆部门IPO传闻,称“既无计划也未启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1:35
公司动态 - 劳斯莱斯控股公司否认小型核反应堆部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报道 明确表示目前既无计划也未启动任何IPO程序[1] - 公司正考虑IPO及其他融资方案 但相关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1] 业务进展 - 劳斯莱斯SMR机组于今年6月被选定为英国首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建设方[1] - 机组由劳斯莱斯持有多数股权 计划建造三座反应堆[1] 政府支持 - 英国政府承诺未来四年内为SMR项目投入25亿英镑 约合34亿美元[1] - 该项目旨在打造欧洲首批小型核工业示范项目[1] 行业趋势 - 全球多国加速布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 包括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和捷克共和国等均已启动相关研发[1] - 英国项目成功落地将推动本土能源结构转型 并为全球核能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1]
“十四五”能源规划成绩评述及形势展望
中国电力报· 2025-09-01 01:08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就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形成多轮驱动供应体系 [1] - "十五五"是能源保供和转型关键时期 需从产业布局优化和系统韧性提升两大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 [1] 能源供给能力增强 - 石油产量2022年回升至2亿吨以上 2024年达2.13亿吨 天然气产量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2024年达2464亿立方米 [2] - 建成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 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超3亿千瓦 煤电定位转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 [2] - 发电装机总容量达36.5亿千瓦 特高压输电通道44条 电力基础设施规模全球第一 [3] 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9.2% 发电量占比39.7% 其中水电4.4亿千瓦 风电5.73亿千瓦 太阳能11亿千瓦 [4] - 核电运行装机6091万千瓦 在运核准在建总装机1.13亿千瓦 规模世界第一 [4] - 煤电机组最小发电出力降至35%额定负荷 部分机组达20-25% 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需求侧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3-5% [4] 节能降碳措施 -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3.5亿千瓦 [5] - 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提高至29%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83% [5] 能源布局优化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三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中首批9000万千瓦已建成 分布式光伏装机4.93亿千瓦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超4300万千瓦 [7] - 投运多条特高压通道 "西电东送"能力提升至3亿千瓦以上 实施骨干天然气管网工程 [7] - 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达8.3万座 形成"光伏+农业"发展新模式 [8] 能源科技创新 - 煤炭转化附加值提高40% 煤直接液化制备航天煤油应用于长征十二号火箭 [9] - 建成10万吨级深水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完钻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 [9]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开工建设 [9] - 特高压输电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 解决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传输难题 [9] - AI+深度融入能源产业 "5G+北斗"应用于煤炭油气电网领域 [9] 能源国际合作 - 深化与俄罗斯中东中亚美洲油气合作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LNG进口能力增强 [10] - 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约85% 与10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建成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标志性项目 [10] - 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深度参与联合国G20等多边能源机制 [10] 发展挑战与建议 - 风光项目与负荷外送通道不适配出现弃风弃光 建议推动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突破"隔墙售电"限制 [12] - 煤炭兜底需平衡灵活性效率安全 建议打破能源分类投资障碍 允许电网执行差异化供电标准 [13] - 碳排放强度将成为约束性指标 建议通过税收财政金融支持能源企业低碳发展 建立绿证绿电与碳市场联动机制 [14]
劳斯莱斯否认其小型核反应堆部门拟进行IPO的消息
格隆汇APP· 2025-08-30 23:37
公司动态 - 劳斯莱斯否认旗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计划 目前未处于推进IPO过程中 [1] - 公司正考虑通过IPO及其他融资方式为小型核反应堆部门筹集资金 与投资机构及银行的磋商处于初期阶段 [1] 业务发展 - 劳斯莱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融资计划包括IPO选项 但当前尚未进入实施阶段 [1]
劳斯莱斯否认其小型核反应堆部门拟进行IPO的报道
新浪财经· 2025-08-30 23:20
公司动态 - 劳斯莱斯否认旗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探索首次公开发行计划 目前未处于推进IPO过程中[2] - 公司正考虑通过IPO及其他融资方式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筹集资金 与投资机构及银行的磋商尚处于初期阶段[2] - 劳斯莱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由英国工程公司持有多数股权 计划建造三座反应堆[2] 政府支持 - 英国政府承诺未来四年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提供25亿英镑(34亿美元)资金支持[2] - 该部门于今年6月被选中承建英国首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属于电网脱碳进程的重要举措[2] 行业前景 - 美国 加拿大 罗马尼亚 捷克共和国等国家正在推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2] - 英国项目若成功实施 可能开启庞大的全球小型核能市场[2]
中广核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84%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30 05:03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系统呈现安全发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履责实践与成效 [1] 运营安全与绩效 - 28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86.3%的WANO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14台机组综合指数满分 超90%机组强损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 创历史最优 [1] - 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 风电利用小时数超行业平均水平5%以上 [1]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58.6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达3.8% 全年获授权专利1372项 包括中国专利金奖和银奖各1项、优秀奖4项 [2] - 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84% [2] - 三大区域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聚焦核能 京津冀布局新能源与核技术 长三角侧重数字化 [2] - 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中山基地实验厂房提前验收投用 先进核电原创技术策源地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2] - 光热研究院实体化运作 大开口熔盐槽式光热试验平台开工建设 [2] - 长三角技术创新中心设立质子医疗科技专项 实现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核心设备下线 [2] 国际业务拓展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超23% 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南非TFC一期光伏项目与老挝北部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继开工 "一带一路"绿地开发再获突破 [2] 清洁能源规模与环境贡献 - 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 全年上网电量3494亿千瓦时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2.7亿吨 相当于植树超过78.6万公顷 [3] - 探索"新能源+"创新模式 推进光伏治沙生态治理与"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 [3] 社会责任实践 - 累计援疆援藏援青投资超480亿元 在5省区开设31个"白鹭班"帮扶近3500名学生 连续七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最高等次 [3] - 境外实施"一国一策"履责模式:马来西亚助学计划惠及26所小学1600名学生 老挝"萤火计划"重点工程"CGN路"通车 巴西"蒲公英计划"预计覆盖社区数十万人 [3]
中广核矿业(01164.HK):1H25年铀市波动加剧 成本上升叠加低价合约交付压制公司业绩
格隆汇· 2025-08-30 04: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9亿港元,同比下降5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港元,同比下降160%,主要因天然铀销售单位成本高于执行价格及投资收益下降 [1] - 矿山销售成本同比增长6%至27.9美元/磅,受原材料价格上涨24%、资源税从6%升至9%及人工成本增加5%影响 [1] 业务运营分析 - 天然铀贸易毛利下降因国际合约价格波动和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导致成本高于售价 [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1%受天然铀价格回落影响 [1] - 谢公司产量下降推高单位摊销成本 [1] 行业市场动态 - 现货市场核电业主采购量占比从2024年16%升至35%,带动现货交易量同比增长24% [2] - 长贸市场签约节奏放缓,业主关注燃料加工和供应链安全 [2] - 美国、法国、英国加速核电产业链布局,美国推出核能行政令强调重建铀供应链 [2] 供需与价格展望 - 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短期价格受产量变动与采购节奏驱动 [2] - Kazatomprom计划2026年减产10%,产量从8500万磅U3O8降至7700万磅 [2] - 全球核能扩张趋势明确,减产举措有助于巩固供需格局并托底铀价 [3] 战略与预测 - 公司作为东亚唯一纯铀业上市公司,背靠中广核集团兼具市场和资源优势 [3] -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3.82/9.39/1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1.7%/145.9%/25.7% [3] - 2026年对应PE为22倍,维持买入评级 [3]
老黄又投了一个核电站
量子位· 2025-08-29 06:58
投资动态 - 英伟达旗下NVentures参与核聚变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8.63亿美元融资[1] - 投资方包括Khosla Ventures、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主权财富基金及投资银行[2] - CFS累计融资达30亿美元,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三分之一[4] - 黄仁勋首次投资核电领域为2025年6月参与TerraPower的6.5亿美元融资[7] - 谷歌四年内三次投资核电领域,包括对CFS和TAE Technologies的多轮投资[16][22] 技术进展 - CFS采用与MIT共同开发的高温超导体(HTS)技术建造托卡马克反应堆[7] - 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磁体产生世界最强磁场,实现更紧凑高效的反应堆设计[7] - 原型反应堆Sparc预计2025年启动,2027年实现能量盈亏平衡[9][10] - 聚变示范系统已完成约65%,计划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12] 商业化规划 - CFS计划在弗吉尼亚州建造全球首座电网规模核聚变发电厂,目标2030年代初运营[8] - 商业发电厂Arc计划2027-2028年开建,设计发电容量400兆瓦[9][11] - 谷歌与CFS签署200兆瓦电力采购协议[15] - 微软与Helion达成全球首个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发电厂预计2028年建成[20] 行业布局 - 微软投资160亿美元重启三里岛核电站,2028年投运并提供20年电力[21] - 亚马逊领投X-energy的5亿美元融资,支持建设总容量320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21] - 奥特曼个人向Helion投资3.75亿美元[21] - 科技巨头通过资本投入与电力采购协议加速核能技术商业化[19][22]
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
人民网· 2025-08-29 06:2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全球能源安全形势深刻变化推动核电作为安全清洁高效能源形式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3] - 会议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大势 围绕香港资本市场提升核能产业国际化融资能力 [1]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助力中国核能行业拓展海外资源提升全球影响力的独特优势 [3] 企业实践与进展 - 中银国际自2018年起持续跟踪全球天然铀行业动态 曾成功完成天然铀行业股权融资项目 [3] - 中银国际多次为中外矿业及能源企业完成股权配售可转债发行等融资项目 积累丰富境外矿业融资与并购服务经验 [3] - 中核国际作为中核集团核能海外平台 在天然铀贸易境外股权合作及资本市场交流方面奠定业务基础 [3] - 中核国际持续借助港股平台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通过加强市场沟通提升对核能及天然铀行业的关注 [3] 融资方案与市场支持 - 金融机构可通过灵活设计增发可转债境内外债券等多元化融资产品 结合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金融标签拓展融资渠道 [4] - 香港市场完善制度体系和丰富国际投资资源为央企加速海外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4] - 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将加强协作 共同推动中国核能产业链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支持 [4] 专题研讨与交流 - 会议就海外监管环境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及资本市场建设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 [4] - 专题研讨会聚焦推进香港矿业资本市场建设 助力中国核能行业出海 [1]
中广核矿业(1164.HK):天然铀供需共振 业绩弹性可期
格隆汇· 2025-08-28 12: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9亿港币,同比下降5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港币,同比下降160% [1] - 亏损主因天然铀国际贸易合约价格大幅波动及存货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导致采销倒挂 [1] - 谢公司生产天然铀428吨,同比下降10%,奥公司生产923吨,同比上升8%,总产量增加1.2% [1] - 加权成本分别为29.83美元/磅(同比+11%)和25.23美元/磅(同比+9%)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8亿港币(同比+1.84%)、10.39亿港币(同比+198.42%)、11.23亿港币(同比+8.04%) [3] - 对应EPS为0.05港币、0.14港币、0.15港币 [3]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估值中枢21.5倍PE(前值18.0倍),上调目标价至3.01港币(前值2.43港币) [3] - 下调至"增持"评级因股价已部分反映中长期利好 [1][3]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哈原工宣布2026年名义产量下调9.3%至29,697吨(前值32,777吨),并可能行使±20%调产范围以维持供需紧平衡 [2] - 若产量落在80%或90%名义产量水平,对应产出分别为23,758吨(同比-5%)和26,727吨(同比+7%) [2] - 长协铀价7月环比上涨2美元/磅至82美元/磅,结束80美元/磅横盘态势 [2] 行业催化剂与政策环境 - 鲍威尔Jackson Hole演讲释放9月降息信号,可能改善铀实物基金融资环境 [2] - Sprott已完成240万磅(923吨)天然铀采购,源于6月达成的2亿美元募集协议 [2] - 世界核协会(WNA)大会将于9月召开,可能强化全球核电发展共识并催化现货市场热度 [2] - 世界银行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支持新建核电、SMR部署及现有核电站延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核能发展 [2] 全球核电装机与需求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在运核电净装机容量376GW(416台),印度新增0.63GW机组,比利时和中国台湾省关停1.38GW机组 [2] - 在建装机容量65GW(62台),其中新开工5台(中国占3台),总装机5.85GW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