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和辉光电: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草案)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董事会组成及职权 - 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股东代表董事、4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4] - 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5] - 董事会职权包括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决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拟订重大并购或重组方案等 [6]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分别负责战略规划、财务监督、人事提名及薪酬制定 [9] 董事会决策权限 - 交易事项达到总资产10%、市值10%、营收10%(超1000万元)或净利润10%(超100万元)等标准需董事会审议 [4] - 交易事项达到总资产50%、市值50%、营收50%(超5000万元)或净利润50%(超500万元)等标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 - 关联交易需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其中与自然人交易超30万元或与法人交易超300万元(占资产/市值0.1%)需董事会审批 [8] - 对外担保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及出席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部分重大担保需提交股东会 [9] 会议召集与表决程序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提前14日通知,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 [10][12] -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通知召开临时会议,换届后首次会议可当日召开 [13] - 董事会决议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表决采用记名投票,董事可委托其他董事投票但需明确授权范围 [17][19] - 关联交易中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无关联董事不足三人时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9] 会议记录与档案管理 - 会议记录需包含出席董事、议程、发言要点及表决结果,董事需签字确认 [21][22] - 决议文件需董事签名,内容包括审议事项、表决结果及需提交股东会的预案 [22][24] - 会议档案(通知、材料、记录等)由董事会秘书保存,保存期限10年以上 [25] 规则生效与解释 - 本规则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于H股上市之日起生效,原规则同时废止 [25] - 规则解释权归董事会,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26]
和辉光电: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总则 - 信息披露制度旨在规范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保护股东及利益相关方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 [1] - 信息披露范围涵盖定期报告(年报/半年报/季报)、临时报告(股东会决议/重大事项公告等)、发行文件(招股书/募集说明书)及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文件 [1] - 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董事、高管、持股5%以上股东、核心技术人员等六类主体 [2] 信息披露基本原则 - 信息披露需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3] - 披露内容应简明易懂,避免专业术语,禁止使用宣传性语言,确保投资者平等获取信息 [4][7] - 自愿披露信息需保持一致性,不得选择性披露或进行市场操纵 [4][10] 信息披露管理架构 - 董事长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具体执行及交易所联络,董事会办公室为专职管理部门 [15][20][21] - 审计委员会监督信息披露合规性,发现违规需提出处理建议 [18] - 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负有信息报告义务,需确保所提供资料真实性 [22] 定期报告披露要求 - 定期报告包括年报(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披露)、半年报(上半年结束2个月内披露)及季报 [36][37] - 年报需包含十大股东持股、高管薪酬、财务报告等12项内容,半年报需披露重大诉讼等7类事项 [38][39] - 业绩预告强制触发条件包括净利润同比±50%以上、扭亏为盈、净资产为负等五种情形 [45] 临时报告触发情形 - 重大事件涵盖《证券法》规定的20类情形,如大额赔偿责任、资产冻结、控制权变更等 [19][50] - 披露时点以董事会决议、协议签署或知悉事件孰早为准,特殊情况下可暂缓披露但需说明理由 [54][55] - 子公司重大事件视同公司行为,参股公司事件若影响股价也需披露 [59] 信息保密与豁免机制 - 内幕信息知情人需将知情范围控制在最小,并书面承诺保密 [60][61] - 涉及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的信息可暂缓/豁免披露,但需满足未泄露、内幕人承诺保密等三项条件 [64][69] - 豁免披露信息需登记文件类型、审核程序等要素,保存期限不少于十年 [71][26] 违规处罚与制度执行 - 信息披露违规将追究责任人经济赔偿、撤职等责任,中介机构擅自披露需承担法律后果 [75][76]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77][79] - 披露时间单位中"以上""至少"含本数,"超过""低于"不含本数 [78]
三星、京东方OLED专利战裁决临近,京东方能否避免禁售令?
观察者网· 2025-08-15 10:33
商业秘密纠纷进展 - ITC行政法官初步认定京东方及其7家关联企业侵犯三星OLED商业秘密并违反《海关法》第337条 [1] - ITC拟对京东方涉案OLED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和"暂停执行令" 前者禁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后者叫停库存产品使用及新增生产销售 [1] - 京东方表示将提出复审 强调公司秉持合作共赢态度 且此前专利337调查终裁中ITC认定其未违反337条款 [1] 双方诉讼历程 - 2021年京东方是三星三大面板供应商之一 后因与苹果合作增加导致关系恶化 [2] - 2022年三星显示抗议京东方更改钻石排列技术生产苹果OLED面板 并在供应商名单中删除京东方 [2] - 2023年京东方在中国起诉三星侵犯其OLED面板结构专利 三星反向起诉京东方侵害发明专利权 [2][3] - 2023年三星在美国起诉京东方侵犯5项OLED技术专利 2024年又指控京东方窃取OLED商业机密 [3] - 2024年京东方在美国反诉三星在Galaxy Z Fold系列中侵犯其四项OLED专利 [3][4] 京东方技术发展 - 京东方核心业务为LCD和OLED半导体显示 形成"1+4+N+生态链"业务架构 [5] - LCD需背光层发光 OLED为像素自发光 前者用于中低端产品 后者用于高端产品 [5] - 2024年京东方LCD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全球份额达25.2% OLED柔性AMOLED出货1.4亿片市场份额15.7%全球第二 [6] - 2019年Q4京东方OLED市场份额仅1.6% 三星显示占81.2% [6][7] - 2023年上半年京东方智能手机面板出货2.7亿片份额28%全球第一 柔性OLED出货5000万片达三星一半 [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显示屏公司在智能手机OLED市场份额达50.7%首次超越韩国 [8] 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方2024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5.7亿片份额25.8% 高于三星显示的3.7亿片 [8] - 京东方成为iPhone16e系列主供 预计供应超1500万块柔性LTPS OLED显示屏 [9][10] - 京东方重庆B12厂为苹果开发IT用OLED面板 B16产线投产后有望获得更多份额 [10] - 双方竞争已演变为覆盖中、美市场 涉及专利、供应链、高端产能的全维度对抗 [10]
TCL科技定增募资每股发行价4.21元,高毅、易方达、国寿等43家机构参与认购
格隆汇APP· 2025-08-14 11:43
融资发行情况 - 公司向16名投资者发行A股普通股 发行价格4.2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3.59亿元 [1] - 参与报价机构达43家 认购总金额157.27亿元 认购倍数3.61倍 [2] - 发行价格较申购日前一日收盘价折扣率95% 系2023年以来民营企业10亿元以上募资项目中折价最小的项目 远超全市场平均折扣率86% [2]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的现金对价支付 [1] - 收购有助于夯实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 直接增厚归母净利润 [1] - 显示产业持续回暖 大尺寸和高端化面板需求增长强劲 [1] 投资者结构 - 投资者包括易方达基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等16家机构 [1] - 涵盖睿远 易方达 嘉实等超大规模公募机构和高毅资管等明星私募 [1] - 中国人寿 大家保险等长线险资参与认购 易方达 嘉实基金 UBS递交超10亿元规模报价单 [1]
TCL科技:构建责任供应链,筑牢劳工权益防线
环球网· 2025-08-12 11:21
供应链责任管理 - 公司将供应链视为企业责任延伸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建安全、公平、尊重的工作环境,并将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保障劳工权益作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根基 [1] - 公司构建了一套涵盖供应商协议签署、认证、评估、辅导与追踪管理的系统机制,2024年推动46家重要供应商获得责任商业联盟(RBA)认证 [1] - 旗下TCL华星2024年签署企业社会责任声明的供应商占原材料供应商数量的83.3% [1] 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 - 2025年TCL华星发布《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明确要求供应商尊重国际人权标准、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 [2] - 准则进一步要求供应商遵守法定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标准、加班报酬规定,并保障员工结社自由与平等协商权利 [2] - 准则要求供应商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覆盖供应链劳工管理的关键领域 [2] 供应链透明度与ESG管理 - TCL华星通过《信息需求问卷(RFI)》系统调查供应商ESG体系认证和法规遵守情况,2024年重点供应商ESG尽职调查率达100% [3] - 公司对量产供应商实施CSR分级管理体系,2024年74.4%供应商接受风险评估,54.4%完成CSR审核,覆盖52家二级供应商 [3] 稽核与整改机制 - TCL华星要求供应商自评后实施书面或现场稽核,2024年对19家CSR初审得分低于85分的供应商进行整改辅导,整改率达100% [4] - 公司通过高标准供应链责任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劳工权益保护共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驱动力 [4]
冠石科技公开“华为含量”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约1%-2%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其中半导体显示器件2022年营收9.9亿元 占总营收89% [1] - 公司功能性器件产品仅小部分应用于华为手机 相关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约1%-2% [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下降20.69% 净利润8163.3万元同比下降17.25% [3] - 2023年上半年营收4.17亿元同比下降32.37% 净利润2926.86万元同比下降28.96% [3] 客户结构与合作关系 - 公司与京东方 彩虹光电 惠科 富士康 华星光电等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合作 [2] - 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 小米 OPPO VIVO 海信 创维 苹果 三星等消费电子品牌 [2] - 2020-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90.12% 90.58% 88.27% 其中京东方占比超50% [2] 战略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拟投建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 总投资额20亿元 建设周期5年 [2] - 项目规划年产12450片半导体光掩膜版 产品制程覆盖350-28nm 以45-28nm成熟制程为主 [2] - 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应用领域涵盖高性能计算 人工智能 移动通信等 [2] 技术来源与人员配置 - 光掩膜版项目技术来源为新引入人员 涉及核心人员15名 目前8名已签署劳动合同 [3] - 上交所就募投项目与现有业务区别 必要性及产能规划合理性发出审核问询函 [3]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7日收获两连涨停 市值达37亿元 [1] - 龙虎榜数据显示游资博弈明显 9月6-7日前五大买卖席位均为游资 [4]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向34名核心员工授予73万股限制性股票 [3] -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 30% 50% [3]
惠科股份IPO:获政府补助超53亿,向实控人堂弟采购超8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49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包括TV面板、IT面板、TV终端、IT终端及智慧物联终端 [1]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2.44亿元、348.18亿元及392.65亿元 [1] 收入结构 - 半导体显示面板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74.09%、72.34%及73.86% [1] - TV面板是最核心产品,收入占比53.92%、54.85%及52.23% [1] - 智能显示终端贡献剩余收入 [1] 产品销售 - TV面板销量逐年下滑,分别为4,117.31万片、3,577.92万片及3,535.69万片 [3] - TV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分别为343.67元/片、533.76元/片及580.03元/片 [3] - IT面板销量增长显著,2024年达40,766万片,同比增长37.77% [4] 区域分布 - 境内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109.75亿元、161.8亿元及196.65亿元 [4] - 境外收入稳定增长,分别为152.69亿元、186.38亿元及196亿元 [4] - 2024年境内收入首次超过境外 [4] 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8.13%、42.89%、40.39% [5]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13.49%、11.80%及12.43% [5] - 2022-2023年最大客户为三星集团,2024年变更为TCL集团 [5] 供应链关系 - 三星、TCL既是主要客户也是主要供应商 [5] - 2024年向TCL采购IT面板和TV面板 [5] - 向实控人亲属控制企业采购3年合计8.87亿元 [5] 关联交易 - 向惠金酒店支付住宿费合计762.1万元 [6] - 向广西科技采购物业及水电服务合计4,734.58万元 [6] - 广西科技股权由公司高管持有 [6]
京东方: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MiniLED及OLED在高端市场将持续快速成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09:46
LCD供需及价格趋势 - 一季度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行业内企业普遍保持高稼动率 [1] - 二季度面板采购需求有所降温 行业内企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需求变化 [1] - 三季度厂商去库存趋势延续 八月份旺季备货需求恢复 LCD TV部分尺寸价格企稳 预计三季度行业稼动率恢复 价格有望全面企稳或再次上涨 [1]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已构建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 全面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 并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1] - 下半年AMOLED出货量环比持续提升 受下游品牌厂商新机密集发布影响 [2] - 第8 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已于2023年5月提前4个月开始设备搬入 预计2026年底量产 将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 [2] IT领域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LCD仍将是IT领域最主流技术选择 搭载MiniLED背光的LCD及OLED产品在高端市场持续快速成长 [2] - 柔性AMOLED因显示效果和轻薄形态优势 在NB、TPC产品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成为高端IT产品重要选择 [3] - Oxide技术和MiniLED背光技术提升高端LCD产品性能 将在MNT和NB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投资第8 6代AMOLED产线和MLED业务 实现高端IT领域更广泛技术覆盖 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 - 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时期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加速去库存 行业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3] 行业需求结构 - LCD需求结构优化 TV大尺寸化趋势明显 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推陈出新 [4] - OLED折叠屏出货量份额提升 在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迎来更多机遇 [4] 供应链管理 - 公司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强化生态共建能力 [4] - 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等搭建联合实验平台 共同开发行业领先技术 替代部分关键部品降低供应风险 [4]
广东省对民间投资加以引导和鼓励 万亿民间资本迎新机遇
中国发展网· 2025-08-08 12:44
民间投资现状与政策引导 - 民间投资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规模巨大且正面临新领域和新赛道的机遇[1] - 上半年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波动,行业分化明显,房地产领域投资较为冷静[1] - 广东采取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新领域等政策举措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1] 新需求与新消费赛道 - 宏观政策转向释放"投资于人"、扩大内需等信号,部分民间资本开始布局芯片、机器人等热门赛道[2] - 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激活新消费赛道,健康食品、宠物消费等细分领域出现亿元级融资[2][3] - 广东拥有超1.2亿常住人口和1.5亿实时在粤人口,为民间投资提供稳定市场预期和广阔空间[3] 房地产与城市更新 - 广州深圳地产REITs项目动作频频,广州计划发行规模不低于8亿元的公募REITs,深圳设立安居类REITs二期项目[4] - 房地产拉动经济方式将转向参与城市更新及提供高附加值服务,REITs市场将成为重要资金回收渠道[5] - 广州住宅100-150平方米户型去库存速度加快,深圳800万-1500万元住宅成交量上升,显示改善型需求旺盛[3] 资本市场与投融资改革 - 广东上半年证券交易额猛增64.5%,股票交易额58.3万亿元增长67.1%,基金交易额12.1万亿元增长147.2%[5] - 广东出台26条举措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聚焦铁路、高速公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推介重大项目[6] - 广东分两批推荐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104个,计划总投资2158亿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6] 产业资本与并购重组 - 广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上半年已完成41家次金额375.94亿元,正在推进151家次涉及金额669.5亿元[7] - 广东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七成,多家企业通过并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如TCL科技完成两起百亿级并购[7] - 政策支持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发展,广州设立100亿元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并购重组[8]
惠科股份IPO:实控人3名亲戚为监事,高管来自多个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06
IPO进展与股权结构 - 惠科股份深交所主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黄志伟与王雨琪 [1] - 控股股东惠科投控持股45.42% 实控人王智勇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52.31%股权 并担任董事长与总经理 [1] - 国有股东合计持股20.36% 其中绵投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8.31% [3] 高管团队与股权激励 - 董事兼副总经理雷健、徐强通过深圳金飞扬持股16.11% 雷健自公司成立起任职 曾有教师从业经历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卢集晖持有惠科投控12.16%股权 [4] - 员工持股平台深圳惠同由多名高管参与 包括董事兼副总经理杭井强、董事兼董秘及副总经理马静、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国旗 [4] 高管背景与薪酬情况 - 董秘马静曾任律师 财务负责人李国旗曾任职化肥厂13年 去年获莱佛士大学MBA学历 [5] - 2024年薪酬最高为杭井强296万元和卢集晖290.54万元 实控人王智勇薪酬210万元 [6] - 李国旗、马静、雷健薪酬分别为124.8万元、161.55万元和109.15万元 [7] 公司治理特征 - 董事会及监事会包含实控人亲属 包括董事王鑫莹(叔侄女)、监事瞿伦胜(表兄弟)、黄北洲(表妹夫)、徐顺君(表外甥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