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

搜索文档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01:47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 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 责编:金昱希 ]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为实现全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行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 国家能源局优化和调整充电设施数据统计口径,今后将按照月度向全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 ...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 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26
公司创始与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于德翔39岁从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离职创业 带领20多人创办特锐德[2] - 2006年中标青藏铁路全线105个35千伏箱式变电站项目 三个月内完成生产安装交付[2] - 2009年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300001[3] - 2014年成立特来电进军电动汽车充电领域 开启二次创业[6]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研发国内第一台高可靠高海拔箱式变电站 应用于青藏铁路项目[2] - 创新研发中国第一套10kV高铁远动箱变 第一套35kV撬装移动式变电站 第一套110kV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等系列产品[3] - 2024年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3] - 特来电开创充电网技术体系 拥有1400多项专利及软著 攻克20项充电网核心关键技术[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营收104.85亿元 同比增长22.47%[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91.42%[4] - 特来电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7亿元 2024年净利润提升至2.9亿元[8] 充电网业务发展 - 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数据网深度融合的新工业互联网[6] - 截至2024年底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个 其中直流终端42.4万个[8] - 全年充电量突破130亿度 市场占有率24% 累计注册用户超3400万人[8] - 形成公交 公共 物流 园区 小区五张充电网建设布局[8] 国际化战略推进 - 电力设备解决方案推广至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9] - 2024年海外业务合同额8亿元 同比增长131.87%[9] - 2025年1月签署沙特国家电网7亿元高压移动变电站订单[9] - 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不到6个月完成生产交付 正常需3年[10]
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2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39岁的于德翔从国家电网离职创办特锐德,开启箱式变电站领域的第一次创业 [1] - 2006年中标青藏铁路全线105个35千伏箱式变电站项目,三个月内完成交付 [2] - 2009年特锐德成为创业板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01 [2] - 2014年成立特来电进军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4] - 2023年特来电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7亿元,2024年提升至2.9亿元 [7] - 2024年特锐德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研发国内首台高可靠高海拔箱式变电站,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2][3] - 开创充电网技术体系,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数据网融合的"新工业互联网" [4][6] - 拥有1400多项充电网相关专利和软著,攻克20项世界级核心技术 [6] - 开发智能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产品,应用于铁路、电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 经营业绩 - 2024年特锐德"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营收104.85亿元,同比增长22.47% [4] - 2024年特锐德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91.42% [4] - 2024年特锐德海外业务合同额8亿元,同比增长131.87% [7] - 特来电2024年底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个,市场占有率24% [7] - 特来电2024年充电量突破130亿度,累计注册用户超3400万人 [7] 战略布局 - 构建"五张充电网"覆盖公交、公共、物流、园区、小区等多场景 [7] - 计划构建全国最大能源数据平台,赋能1000家中小充电运营商 [7] - 沙特项目6个月完成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交付,创中国基建速度 [8] - 产品已推广至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将加大国际市场布局 [7][8] 行业影响 - 推动中国电力设备行业整体进步,成为箱式电力设备领域龙头 [3] - 解决中国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 [4] - 开创"低谷充电、高峰卖电"的智慧调度模式,实现能源交通融合 [5][6] - 支撑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成为"双引擎" [6]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1610万个
深圳商报· 2025-07-31 19:05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文章来源信息(深圳商报),没有具体新闻正文内容,无法提取核心观点或进行关键要点总结。建议补充完整新闻文本后再进行分析 [2]
1610万个、549.23亿千瓦时……势头良好!多维“数”读经济绿色“新”发展
央视网· 2025-07-31 10:09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7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和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等情 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 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20%。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新能源发电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2024年同期 实现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 70%。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充电 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的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 的年发电量相当。 ...
国家能源局答人民网记者问: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97.08%
人民网· 2025-07-31 06:40
充电设施发展现状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 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1][2]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9708% 乡镇覆盖率达8002%[1] - 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全年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2] 政策支持与规划 - 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 要求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布局 构建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1] - 建立新统计体系 通过地方上报与国家复核汇总方式实现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1] - 国家能源局将按月向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1]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谋划 持续完善充电网络[2] - 提高设施运营服务质量 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2] -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2]
中国充电联盟:截至6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610万个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5:36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同比增长55 6% [1] - 公共充电设施数量达409 6万个 同比增长36 7% [1] - 私人充电设施数量达1200 4万个 同比增长63 3% [1] 充电设施结构分布 - 公共充电设施占比25 4% 私人充电设施占比74 6% [1] - 私人充电设施增速显著高于公共充电设施 增速差达26 6个百分点 [1]
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3:22
每经AI快讯,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7月31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 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 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的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的年 发电量相当。 ...
智能充电上涨4.21%,报1.32美元/股,总市值7847.6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15:31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上涨4.21%至1.3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665美元 [1] - 总市值7847.6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4220.37万美元,同比增长9.59% [1] - 归母净利润-1194.05万美元,同比亏损扩大47.71% [1] 业务概况 - 主营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1] - 核心产品包括C6/C7系列直流快速充电器 [1] - 推出净零系列(NZS)电池集成充电器 [1] - 整合充电技术、储能技术及配套服务 [1] - 解决方案提升充电效率并释放储能价值 [1]
北京发布96项地方标准 首次制定69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0:22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规范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服务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1] - 标准强调"检前-检中-检后"全流程质控覆盖,对场地、人员、设备配置及质控体系运行原则提出明确要求 [1] - 实施后将实现三地同质同标,提高京津冀区域健康体检服务质量与安全性,增强健康体检与管理产业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1]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修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要求新建住宅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电力线缆入固定车位 [2] - 优化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分类配建要求,更新直接建设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促进停车资源和充电设施高效利用 [2] - 标准将为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 大型活动保障 - 制定《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明确主办单位、食品供应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分工 [2] - 标准将为北京市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指导,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2] 保障和改善民生 - 制定全国首个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地方标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市场监管领域》,规范调解服务流程和要求 [3] - 标准将提升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性,提高调解服务效率,优化北京市消费环境 [3] 韧性城市建设 - 制定《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中小学校》,明确中小学校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功能前提下优先改造成室内型避难场所 [3] - 标准将推动中小学校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