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迎IPO热潮,18A政策下港股能否成融资“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5:37
港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以来已有13家内地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登陆港股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 - 9月17日健康160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开盘大涨154.84%至30.30港元/股 市值达101.95亿港元 [1] - 三家创新药企加速推进港股上市:新元素药业和爱科百发于9月15日递交申请 劲方医药9月11-16日全球招股预计9月19日挂牌 [1] 企业研发管线与融资情况 - 新元素药业专注代谢疾病疗法 核心产品ABP-671在美中同步开展2b/3期临床试验 D轮融资后估值达30.5亿元 [4][5] - 爱科百发主攻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 核心产品齐瑞索韦为全球首个NDA阶段RSV治疗药物 D轮融资后估值46.9亿元 [4][5] - 劲方医药专注肿瘤及免疫疾病 核心产品GFH925为中国首款KRAS G12C抑制剂 累计融资达14.21亿元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14.44亿港元 [4][5]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港股2018年推出18A章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支持保密提交申请 [3] - 创新药研发平均需12.5年周期和23亿美元投入 临床成功率不足10%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带来流动性溢价 具有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更易获得高估值 [6] 企业财务状况 - 新元素药业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连续亏损 分别为9742万元 4.34亿元及1.65亿元 [7] - 爱科百发2023-2025年上半年亏损分别为2.70亿元 1.97亿元及1.04亿元 收入仅来自合作开发项目 [7] - 劲方医药虽产品获批但推广由信达生物负责 2024年终止境外选择权需支付2000万美元 [8] 资本策略与发展路径 - 未盈利药企需通过BD合作获取预付款及里程碑款 谨慎选择IPO窗口期 [2] - 港股上市提升全球品牌形象 劲方医药引入9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1亿美元 [5] -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 已有70家企业通过港股18A上市 20家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9] 研发投入与全球化竞争 - 劲方医药募资将用于GFH925海外临床开发 包括与西妥昔单抗联用的Ib/II期试验及2025年欧美III期试验 [8] - 资金支持其他候选产品开发 构建差异化管线应对与安进 Mirati等国际巨头竞争 [8][9] - 企业增长取决于临床试验进展 监管审批速度以及合作伙伴执行能力 [9]
江西元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18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西元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钟雅杰,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肥料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许可有效期内方可开 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和许可期限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复合微生物肥 料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研发,肥料销售,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化肥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农林牧 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白露生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1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白露生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丽,注册资本1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药品零售,消毒器械销售(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许可有效期内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和许可期限以相关部 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 推广,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 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日用品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代理销售,健康咨询服务 (不含诊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 务,环保咨询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成人情趣用品 销售(不含药品、医疗器械),成人情趣用品制造(不含药品、医疗器械),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 (Ⅰ类医疗器械),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橡胶制品销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 销售,第一类医 ...
医药行业周报:行业波动中内外资略有分歧,择时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低估优质标的-20250918
交银国际· 2025-09-18 03:13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行业波动中内外资略有分歧 建议择时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低估优质标的 [1] - 创新药板块普涨后择时和择股重要性提升 建议在板块回调时逐步布局 [4] - 特朗普声称加大对引进中国药品限制 但实际影响有限 主要考虑游说发起者主要是美国生物科技企业及投资者且MNC参与度低 以及MNC对中国医药创新的依赖度提升 [4] 行情表现 - 本周(2025/9/9-9/16)恒指涨1.9%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跌3.0% 在12个指数行业中排名第12位 跑输大市 [4][8] - 子行业表现:医院(+27.1%)、器械(+6.8%)、处方药(+4.0%)、CXO(+2.5%)、流通(+1.5%)、中药(+0.5%)、生物药(-2.2%)、互联网医药(-3.5%) [4][8] - 个股涨幅前三:药捷安康-B(+172.1%)、脑动极光-B(+120.4%)、佰泽医疗(+106.1%) [8] - 个股跌幅前三:基石药业-B(-23.1%)、思路迪医药股份(-18.1%)、来凯医药-B(-18.1%) [8] 板块估值 -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市盈率TTM:处方药板块31.4倍 中药板块10.8倍 生物药板块14.2倍 流通板块7.5倍 互联网医药板块51.5倍 器械板块19.2倍 CXO板块29.2倍 医院板块9.2倍 [17] 机构持仓 - 2025年9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股比例保持稳定 截至9月16日内资持股比例较8月末略降0.1个百分点至22.1% 配置比例提升0.3个百分点至6.8% [33] - 外资持股比例相较于8月末降低0.8个百分点至38.4% 配置比例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至5.4% [33] - 内资持续布局创新药企 君实生物、云顶新耀、荣昌生物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在全体港股医药股中位列前十 [4][38] - 外资更重视即时盈利能见度 对CXO企业展现更强兴趣 对药明合联、凯莱英和泰格医药的持股比例分别提升1.0/1.0/0.6个百分点至39.1%/39.5%/37.9% [38] 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公告 为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设立30日审评审批通道 [7]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二次征求意见稿》传出 在规则设计、企业资质、竞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 [6][7] - 集采规则调整包括延长生产经验证明时限至2020年9月至2025年9月 强化质量保证要求 完善价差控制机制 细化复活机制 动态调整带量比例 增设市场份额限制 优化儿童药差比价规则等 [6]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推荐关注:三生制药、德琪医药短期催化剂丰富且估值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先声药业、和黄医药、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且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4] - CXO领域推荐关注: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如药明合联 [4] 覆盖公司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包括:阿斯利康(目标价93.30)、百济神州(目标价225.00)、翰森制药(目标价48.00)、信达生物(目标价105.00)、中国生物制药(目标价9.10)、康方生物(目标价183.00)、药明合联(目标价70.00)、三生制药(目标价35.00)、荣昌生物(目标价103.00)、传奇生物(目标价74.00)、和黄医药(目标价37.60)等 [3][45] - 给予中性评级的公司包括:恒瑞医药(目标价51.00)、药明生物(目标价34.00)、石药集团(目标价9.30)、科伦药业(目标价40.20)等 [3][45] - 给予沽出评级的公司:百时美施贵宝(目标价33.10) [3][45]
下个“战场”已定下,美国突然对华下禁令,不许中方抢先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9-17 21:18
一、美国的强硬举措 此次制裁的企业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多个关键领域。美国声称制裁是出于"国家安全"考 虑,但实际上却是在全球范围内遏制中国的科技崛起。特别是针对半导体和高端制造等产业,美国显然 不希望中国在这些领域迎头赶上。此举不仅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稳 定。更为敏感的是,制裁出现在中美即将开始谈判的前夕,目的明显是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在谈判中作出 让步。 尽管中美将在马德里进行会谈,表面上看,议题似乎很简单——关税、科技限制和跨境数据流动等。但 这背后的博弈却远比表面复杂。美国不仅仅是想通过谈判减少贸易逆差,而是希望通过关税政策全面遏 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 二、中美谈判的深层次博弈 ...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A股集体上涨 港股飙升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11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37%收报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收报13215.46点 创业板指上涨1.95%收报3147.3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767亿元较周二放量353亿元 上涨个股超2500只 80只个股涨停 [1]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呈现加速上涨行情 出现追赶A股的趋势转变 [1] - 南向资金年内持续净流入港股 国际资本因低估值优势加速回流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海外流动性回流 为中国资产带来新机遇 [1] 资金与流动性 - 全球资金正在重新配置资产 港股获得内外资合力推动 [1] - 两市成交额不足2.4万亿元水平 需进一步放量才能支撑指数连续上行 [2] 投资机会板块 - 成长板块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具备高弹性 [2] - 香港本地分红板块因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率值得布局 [2] - 国内经济复苏相关板块如消费、基建有望迎来阶段性机遇 [2] 市场技术指标 - 5日线未被有效跌破前市场仍具冲高动能 [2] - 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电池等方向盘中反复活跃 需关注新领涨核心形成 [2] 核心观察变量 - 需密切关注美联储降息具体进展与国内政策后续反应 [2]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
央视新闻· 2025-09-17 15:20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消息,该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 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这项技 术标志着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人机接口)从静态走向动态、从被动记录走向主动智能探测的范式 转变。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
新经济优势凸显!中资券商在港已成“主力军”
券商中国· 2025-09-17 14:48
香港金融市场结构转型与新经济发展 - 香港市场结构转型 新经济已成为发展核心动力 科技与金融成为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2][3][7] - 新经济公司数量占在港上市公司约15% 但占港股总市值约28% 贡献30%交投额 较五年前交投额占比上升八个百分点[1][8] - 生物科技领域发展活跃 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 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融资超过2300亿港元 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升超过80%[9][10]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融资能力 - 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总额约1350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六倍 排名全球第一 其中新经济公司集资额占比超过七成 目前约220家公司正在排队上市 近一半属于科技企业[5] - 上市企业再融资活动活跃 今年至八月底再融资额约360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规模是同期新股集资额两倍以上[5] - 港股继去年上升18%后 今年以来累计上升30% 日均成交额约2500亿元 同比增长1.3倍 参与资金中香港和内地资金与国际资金各占比约一半[5][6]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发展 - 香港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中占据战略位置 特区政府已投入超过25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12] - 科学园和数码港等创新园区已汇聚超过4700家创科企业 培育和支持约20家独角兽[12] - 香港正在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 通过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12] 中资券商市场地位与发展机遇 - 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已从"参与者"成长为"主力军" 凭借对内地政策与产业逻辑的深刻理解 对香港市场规则的精准把握 对双向投资需求的精准匹配[2][13][15] - 中资券商在跨境投融资、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等领域持续发力 助力中概股回流、支持港股IPO、服务"中资出海"企业全球化布局[15] -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可取代 2024年管理资产总值增长13% 净资金流入增长81% 香港通过强化内地与全球链接巩固"超级联系人"角色[14]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3:33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新网香港9月1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7日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 大会并致辞。他表示,科技与金融已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 陈茂波称,目前新经济公司数目占在港上市公司约15%,占港股总市值约28%,贡献30%交投额;与五 年前相比,交投额的占比上升8%,这些数据显示新经济板块已成为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并致 辞。(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他说,新经济板块以生物科技领域发展尤其活跃。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融 资超过2300亿港元,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也累计上升超过80%,反映香港股票市场的内涵正紧密对接全球价值链的最前沿。 陈茂波称,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已投入超过25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 融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 ...
ST宁科: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宁科”
格隆汇APP· 2025-09-17 13:28
格隆汇9月17日|ST宁科(维权)公告,因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裁定受理公司重整,并指定公司临时管理人担任管理人。根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1条第(九)项的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 票自2025年9月18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将于2025年9月19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宁 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