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Orano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58.74亿欧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2%
华西证券· 2025-03-03 10:0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核心观点 - Orano 2024年财务表现强劲 收入同比增长23%至58.74亿欧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2%至6.33亿欧元 [1][9]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与日本公用事业公司签订的近10亿欧元核废料回收一次性合同 以及铀价格上涨的积极影响 [2][4] - 公司订单积压达359亿欧元 较2023年底的308亿欧元显著增长 其中42%来自法国以外地区 显示其全球市场强势地位 [1] - 2025年展望稳健 预计收入接近50亿欧元 EBITDA利润率维持在23%-25%之间 并保持正净现金流 [18] 财务业绩情况 订单积压 - 订单总额达90.69亿欧元 其中42%来自法国以外地区 [1] - 截至2024年底积压合同增至359亿欧元(2023年底为308亿欧元) 其中13亿欧元来自市场指标重估和货币效应 [1] - 积压收入覆盖超过7年(根据2024年后端出口合同一次性贡献调整) [1] 收入表现 - 2024年总收入58.74亿欧元 同比增长23.0%(2023年47.75亿欧元) [2] - 出口客户收入占比达51.4%(2023年49.7%) [2] - 采矿部门收入15.02亿欧元 同比增长13.9% 受益于铀价格上涨 [2] - 前端收入13.07亿欧元 与2023年持平 价格效应抵消数量下降 [2] - 后端收入30.27亿欧元 同比增长41.8% 主要受日本一次性合同推动 [2] - 公司及其他业务收入3800万欧元(2023年1700万欧元) 增长因Orano Med与Sanofi协议确认部分费用 [3] 营业利润 - 2024年营业利润10.85亿欧元 较2023年增加4.5亿欧元 [4] - 采矿部门营业利润降至1.22亿欧元(2023年1.96亿欧元) 主要因尼日尔子公司失去控制权 [4][17] - 前端业务营业利润增至4.25亿欧元(2023年3.68亿欧元) 受益于有利合同价格组合 [7] - 后端业务营业利润增至6.16亿欧元(2023年1.22亿欧元) 因一次性合同但被合同利润率修订和准备金部分抵消 [7] - 公司及其他业务营业利润-7700万欧元(2023年-5000万欧元) 因研发费用增加 [7] 净利润与现金流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调整后净利润5.97亿欧元(2023年2200万欧元) [8] - 调整后财务收入-3.36亿欧元(2023年-3.92亿欧元) 改善因债务成本下降和外汇收益 [8] - 调整后净税费-6200万欧元(2023年-1.14亿欧元) 因递延税资产确认 [8] - EBITDA为20.67亿欧元(2023年12.28亿欧元) EBITDA利润率升至35.2%(2023年25.7%) [10] - 净投资额9.8亿欧元(2023年8.15亿欧元) 主要投向浓缩产能扩建 [10] - 2024年运营净现金流+3.54亿欧元(2023年+2.47亿欧元) [13] - 净债务降至7.8亿欧元(2023年底14.8亿欧元) 现金13亿欧元加7亿欧元流动金融资产 [14] 2024下半年关键事件 - Orano Med与Sanofi签署AlphaMedix许可协议 并成立新实体Orano Med Theranostics Sanofi以3亿欧元收购16%股份 [15] - 启动Georges Besse II工厂扩建工程 投资17.5亿欧元 将使浓缩产能提高30%以上(250万SWU) 计划2028年投产 [15] - 完成3亿欧元现金增资 法国政府持股90.33% JNFL和MHI各持4.83% [16] - 与日本合作伙伴签署核废料返还合同 涉及1981-1999年处理的2793公吨燃料 近97%放射性物质已返回 [17] - 尼日利亚当局干预三家子公司运营 Orano自2024年12月1日起不再将其合并报表 并提起国际诉讼索赔 [17]
热点思考:税收增速为何跑输GDP?——“大国财政”系列之一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2-26 10:26
税收与GDP增长规律 - 税收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存在非对称波动特征,弹性系数约为2:1,即GDP增速每偏离5%基准1个百分点,税收增速波动幅度可达2个百分点 [2][7] - 税收弹性主要源自所得税机制:企业所得税对名义GDP弹性略大于2,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弹性明显大于2 [2][8] - 2024年税收下降主要源于国内增值税(-2662亿)、出口退税(-2159亿)、契税(-740亿)和土地增值税(-425亿),合计占降幅的97.1% [9] 行业税负差异 - 税收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GDP,2021年前五大行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采矿业)贡献77.4%税收,而GDP前五大行业占比仅58.8% [3][13] - 房地产(28.3%)、金融(27.3%)、租赁商务服务(22.9%)税负最高,农林牧渔(0.2%)、教育(1.3%)最低 [3][14] - 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税收受PPI主导,房地产税收与土地购置和销售周期相关,金融业税收取决于信贷规模、盈利及薪酬 [3][15][16][17] 2025年税收趋势 - PPI回升及金融地产周期改善或推动税收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国税收总量有望回升至2023年18万亿元水平 [5][19] - 21个省份2025年税收预测均值3.9%,青海(13.8%)、新疆(8.0%)、湖北(7.8%)增速领先 [5][19] - 税制改革将聚焦新业态税收制度完善和央地财政关系调整,包括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举措 [5][20] 税收结构性影响因素 - 增值税下降受PPI下行和金融地产活跃度降低双重影响,2024年同比下降3.8% [10] - 出口退税因出口量增长扩大12.6%,进口环节税收(-1.6%)未能有效对冲 [11] - 房地产五大税种(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与行业周期强关联,2024年贡献税收降幅显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