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产业

搜索文档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正式开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4:47
平台建设与开通 -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于2025中国算力大会开幕式正式开通 助力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 [1] - 平台由山西省通信管理局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支撑下于2024年启动试运行 [1] - 平台具备算力分析决策 资源登记 供需信息共享等能力 [1] 平台功能与能力 - 算力分析决策子平台可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涵盖算力总览 网络监测 地市分析 示范评优等模块 [1] - 平台推进山西省算力资源"一本账" 算力监测"一张网" 算力匹配"一站式"和算力决策"一盘棋"建设 [1] - 平台直观展示山西全省算力发展态势 为政府 企业在算力资源布局 建设 运营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撑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作为全国率先建成的综合算力平台 助力山西省算力资源的统筹纳管 资源协同等能力提升 [1] - 平台对摸清山西省信息通信业算力基础设施底数 有效承接周边热点地区外溢算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 平台将拓展算力市场 推动算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赋能数字经济稳定增长 [1] 未来发展计划 -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将不断完善平台功能 促进算网能力提升 [2] - 后续将服务产业应用赋能 助力山西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2]
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 形成全国“算力资源一本账”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4:40
国家级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 [1] - 平台实现"平台贯通、主体贯通、资源贯通、生态贯通、场景贯通"五大贯通 [1] - 建成全国算力态势感知监测系统 形成覆盖全国的"算力资源一本账" [1] 平台运营数据表现 - 截至7月底平台运营层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2] - 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 [2] - 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90余个 [2] - 承载9000余张离散卡的供应汇聚、购买和即时开通服务 [2] 行业发展背景与挑战 - "十四五"期间中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1] - 行业面临算力监测效率不高、供需信息不全、分配缺乏全局规划、生态协同不足等挑战 [1] - 平台建设自2017年起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界推进 [1] 平台功能定位 - 国家级综合性算力服务平台集"供、需、服"于一体 [1] - 可实现不同系统、平台和工具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1] - 初步形成中国"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新格局 [1]
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格局初现
环球网· 2025-08-23 11:02
中国算力平台发展现状 - 中国算力平台在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五大维度实现全面贯通 初步构建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格局 [1] - 平台运营层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入驻算力服务商超100家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 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90余个 [5] - 平台承载9000余张离散卡的供应汇聚、购买和即时开通服务 为1000余名开发者提供多源多元在线调用服务 累计沉淀数十亿条算力监测大数据 [5] 算力产业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半精度) 干线400G端口数量增至14060个 存力总规模超1680 EB [3] - 累计征集"华彩杯"算力应用创新项目超2.3万个 展现产业蓬勃发展活力 [3] - 算力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跻身全球前列 [3] 平台功能与服务生态 - 平台集供、需、服功能于一体 实现不同系统、平台和工具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4] - 构建中立、开放、公平、可信的服务生态 促进算力资源高效配置与价值释放 [4] - 提供从模型部署到应用构建的全链路服务 实现算力匹配一站式服务体系 [4] 五大贯通具体实施 - 平台贯通:建成全国算力态势感知监测系统 形成全国性算力资源一本账 [4] - 资源贯通:实现异构异属算力资源灵活调度 构建全域贯通算力调度一张网 [4] - 生态贯通:搭建算力生态社区 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算力生态一盘棋 [4] - 场景贯通:开展算力揭榜行动 聚焦六大技术创新方向形成算力强基一榜单 [4] 产业发展挑战与推进 - 算力监测效率不足、供需信息不对称、分配缺乏全局规划、生态协同不够紧密等问题显现 [3] - 社会对算力需求日益复杂化、高标准化 需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按照点、链、网、面主轴体系化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工作 持续扩容分平台接入 [5] 未来发展规划 - 通过丰富算力产品矩阵、优化算力交易流程、推动算力资源聚合、完善产业生态等举措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 [5] - 进一步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5] - 在现有10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基础上持续扩容 [5]
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
新华社· 2025-08-23 10:01
中国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中国算力平台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 [1] - 平台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五大全面贯通 [1][3] - 平台集"供、需、服"于一体 致力于打造"中立、开放、公平、可信"的服务生态 [3]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FP16半精度) [1]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增至14060个 [1] -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 [1] 平台运营数据 - 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3] - 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3] -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 [3] - 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90余个 [3] - 承载9000余张离散卡的供应汇聚服务 [3] - 为1000余名开发者提供在线调用服务 [3] - 累计沉淀数十亿条算力监测大数据 [3] 应用创新与产业部署 - 累计征集"华彩杯"算力应用创新项目超过2.3万个 [1] - 以"点、链、网、面"为主轴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部署 [1]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自2017年起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1]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涉及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8-23 08:50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4年6月底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 [2]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 [2] -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3] 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3] - 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 存储 网络等重点方向 [1][3] - 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 推广标志性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平台建设与区域协同 - 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青海 宁夏 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 [6] -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具备算力分析决策 资源登记 供需信息共享等能力 推进算力资源"一本账" 算力监测"一张网"建设 [6] - 平台助力山西省算力资源统筹纳管 有效承接周边热点地区外溢算力需求 [7] 行业应用与全球化 - 面向教育 医疗 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2] - 推动实施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 [2] - 持续在北京 上海 海南 深圳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支持国内算力企业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3]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涉及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8-23 08:49
算力产业发展战略 - 算力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备受市场关注 [1] - 工信部将持续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 - 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以巩固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 [2]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今年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2]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且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2] -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且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 [2] 行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深化算力赋能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并开展专项行动 [2] - 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并推广标志性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2] - 实施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并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 - 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并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 [3]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并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3] - 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并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3] 开放合作与全球化 - 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 [3] - 支持国内算力企业走出去以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3] 中国算力平台建设 - 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等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 [3] -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具备算力分析决策、资源登记、供需信息共享等能力 [3] - 平台推进山西省算力资源"一本账"、监测"一张网"、匹配"一站式"和决策"一盘棋"建设 [3] 平台意义与影响 -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助力算力资源统筹纳管和资源协同能力提升 [4] - 有助于摸清算力基础设施底数并承接周边外溢算力需求 [4] - 推动算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并赋能数字经济稳定增长 [4]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6:53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1] -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1] -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2^60字节)[1] -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1] 政策与产业引导 - 工信部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并完善政策体系[1] - 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 - 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1] 行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1] - 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1] - 中国算力平台(山西)正式启动并举行贯通仪式[2] 研究成果发布 - 发布《2025综合算力指数》《2025算力发展报告》《2025存力发展报告》《2025运力发展报告》《2025智算服务发展报告》等系列研究报告[2]
2025中国算力大会:截至今年6月底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环球网· 2025-08-23 04:34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截至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3]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3] -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 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3] 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 - 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4] - 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4] - 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4] 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4] - 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4] -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应用落地与生态建设 - 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4] - 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 推广标志性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4] - 实施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4] 区域发展成果 - 山西省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 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架[5] - 山西省智能算力规模达32EFLOPS 形成算力设备制造-基础设施-服务应用一体化生态[6] - 中国算力平台完成山西、辽宁等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5] 行业交流与成果展示 - 大会采用"1+2+X+Y"架构 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特色活动[6] - 设置"算力中国·创新成果"展示 涵盖政策体系、核心硬件、基础设施等领域[6] - 发布多项重磅研究报告及行业评估认证成果[6]
工信部:有序引导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适度超前动态平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20:14
算力政策与规划 - 工信部将持续优化全国算力布局 有序引导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和动态平衡[1] - 建议加强算力 存力 运力协同发展 强化存储与计算 网络的融合设计[1] - 山西正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最佳承载地 构建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供给体系[2] 算力规模与结构 -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截至3月底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48EFLOPS 智算比例持续提升[1] - 山西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51.4万标准架 智算规模32EFLOPS[2] 存力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数据年产量41.06ZB 但存储总量仅2.09ZB 存在应存未存现象[1] - 数据生产量增速与存储资源扩充速度不匹配[1] - 需构建存算协同新模式释放数据要素价值[1] 运力技术挑战 - 当前存在算力资源调度低效和GPU效能发挥不足等核心挑战[2] - 具身智能和大模型等新业务形态对网络提出超低损伤 超低时延和高吞吐新需求[2] - 需通过策源技术创新实现算力网络极致性能和效率[2] 能效与基础设施 - 山西省算力中心平均PUE仅1.2 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2] - 山西正从输煤炭 输电力向输算力 输服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 - 抓住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以算力产业为核心引擎[2]
工信部:有序引导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动态平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20:09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优化全国算力布局 有序引导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和动态平衡[1] - 建议加强算力 存力 运力协同发展 强化存储与计算 网络的融合设计 构建先进 安全 绿色 易用的存储体系[1]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截至今年3月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48EFLOPS[1] 存力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数据年产量达41.06ZB 但存储总量仅为2.09ZB 存在数据"应存未存"现象[1] - 数据生产量快速增长与存储资源扩充速度不匹配[1] - 建议构建存算协同新模式 助力数据要素价值深度释放 推动AI强国建设[1] 运力发展挑战 - 当前存在算力资源调度低效 GPU效能发挥不足等核心挑战[2] - 具身智能 大模型等新业务形态对网络端提出超低损伤 超低时延 高吞吐等新需求[2] - 需要通过策源技术创新实现算力网络的极致性能和极致效率[2] 山西算力产业发展 - 山西正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 以算力产业为核心引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 - 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产业的最佳承载地 构建"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的算力供给体系[2] - 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架 智算规模32EFLOPS 算力中心平均PUE仅1.2 多项指标全国前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