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奥来德:拟与京东方战略合作 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深度联动
中证网· 2025-09-15 12:48
战略合作框架 - 奥来德与京东方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深度联动关系 [1] - 双方将依托各自技术与资源优势 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 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链取得更大发展 [1] 核心合作方向 - 保障蒸发源供应安全 奥来德为京东方提供OLED线性蒸发源设备并确保交付验收 [1] - 京东方将奥来德列为主要供应商 共同维护产线稳定 [1] - 联合推动关键设备技术创新与迭代 在OLED线性蒸发源及钙钛矿蒸镀等关键设备领域确保产业链安全 [1] - 奥来德为京东方提供OLED发光材料 PSPI材料 TFE Ink等材料的开发验证测试与导入服务 [1] - 京东方及其下属公司在技术成本品质和交易条件满足前提下将奥来德作为OLED材料供应商之一 [1] 合作拓展机制 - 双方遵循平等长期稳定资源共享市场化四大合作原则 [1] - 共享产业与商务信息 围绕行业趋势和技术研发需求协同创新 [2] - 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会 推动产业进步 [2]
方建华:合肥模式还是合肥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2:28
核心观点 - 合肥通过政府主导的精准产业投资和产业集群孵化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形成独特的"合肥现象" [1][13] - 成功模式基于"有为政府决策+善用股权资本+精选行业龙头+孵化产业集群"的组合策略 [1] - 该模式难以被其他城市简单复制 因其需要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和精准的战略规划 [1][13][15] 创新基础建设 - 1960年代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奠定城市创新发展基因 [2] - 合肥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 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3] - 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的独特发展路径 [3] 显示面板产业投资 - 2008年暂缓地铁建设 投入60亿元(占当时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引进京东方 [5][6] - 建设国内首条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 打破新型显示器依赖进口局面 [6] - 后续吸引京东方8.5代及10.5代线投资 总投资超1000亿元 [6] - 投资回报:二级市场减持收益约200亿元 浮盈超100亿元 [7] - 形成180余家显示产业链企业集群 创造近4万个就业岗位 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7] 集成电路产业培育 - 2017年以80:20股比与兆易创新共建合肥长鑫 总投资超1000亿元 [8] - 三年内推出国产第一代10nm级8Gb DDR4芯片 跻身全球存储芯片企业前四强 [8] - 吸引通富微电子、寒武纪、力晶科技、安世半导体等企业入驻 [9] - 2024年集成电路产值增长30% 动态存储和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9] - 预计长鑫存储上市将带来超1000亿元浮盈 [9]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 2020年通过产业基金等形式提供70亿元资金支持蔚来汽车 [11] - 2023年蔚来汽车在合肥产量突破40万辆 进入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 [11] - 投资回报获得超1000亿元 [11] - 聚集120余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等环节 [1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 同比增长81% 出口量增长3.3倍 [12] - 形成超3000亿元营收规模的产业集群 [12] 产业生态体系 - 政府采用早期介入、长期扶持的产业培育模式 [10] - 善用股权资本进行产业招商 在2008年、2017年和2020年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大手笔投资 [13] - 形成"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战新产业格局 [13] -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中部交通枢纽 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合作 [14]
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开园 北京京东方医院主体结构封顶
环球网· 2025-09-15 10:10
项目概况 - 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于9月15日正式开园投入运营 同时北京京东方医院完成主体结构封顶[1] - 该项目是北京市"三个100"重点工程 服务于国家医工融合创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 - 基地由智慧医工核心能力中心及北京京东方医院构成 聚焦生命科技与智慧健康领域[1] 产业布局 - 基地致力于打造房山首家医疗器械CDMO及检验检测平台 一期GMP实验室已投入运营[1] - 项目填补京西南地区医疗器械产业化平台空白[1] - 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研发支撑 成果转化孵化 产业资源对接 市场推广赋能等全链条服务[1] 医院建设 - 北京京东方医院规划总床位1500张 一期建设1000张床位[3] - 医院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 定位为智慧物联网医院总院[3] - 重点发展肿瘤 急危重症 康复等优势学科 构建数字孪生医院平台[3] 业务规模 - 京东方健康已在北京 合肥 成都 苏州布局5家数字医院[3] - 总床位数超5600张 拥有数千名医护专家[3] - 累计服务客户超400万人次 在骨科 心血管 肿瘤等学科形成优势[3] 战略意义 - 项目落实"屏之物联"战略 构建全球一流的医教研产用健康创新生态[1] - 为首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 为京津冀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动力[1] - 通过智慧健康物联网体系参与房山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延伸服务至社区和家庭[3]
TCL科技(000100):印刷OLED8.6代线公告落地,看好差异化竞争优势
西部证券· 2025-09-15 06: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印刷OLED 8.6代线项目落地 总投资295亿元人民币 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2.25万片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2] - 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技术 有助于抢占显示产业竞争战略制高点 实现高世代印刷OLED产业商业化 [3] - 半导体显示业务受益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产能结构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3] - TCL中环作为行业龙头 若行业回暖有望率先改善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33.81亿元、2274.23亿元、2589.79亿元 同比增长17.3%、17.6%、13.9% [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7亿元、93.25亿元、120.66亿元 同比增长307.7%、46.2%、29.4% [3][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元、0.45元、0.58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4.4倍、9.8倍、7.6倍 [4]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9.6%、22.1%、22.4% [9]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1.4%、14.9%、16.7% [9] 项目详情 - 项目公司为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认缴出资比例60%:40% [2]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2] - TCL华星基于印刷OLED技术的G5.5代线已于2024年11月实现量产 [3]
“财”访一线|0.5%!京东方真金白银拥抱AI焕新
新华社· 2025-09-15 04:1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宣布将营收的0.5%用于AI研发并计划未来三年支出采购资金5000亿元以推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1] - 公司在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发布AI工厂和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等多款AI创新应用 [1] 行业技术发展 - 公司以"屏之物联 AI焕新"为主题展示AI赋能显示技术的创新方向 [1] - AI应用推动显示行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1]
总投资295亿元、月产能2.25万片 TCL科技公告拟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
央广网· 2025-09-15 03:19
项目投资 - TCL科技集团与广州政府及开发区共同签署协议 拟建设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 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95亿元[1] - 生产线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1][5]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到基板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低及投资制造成本低等优势[2][3] - 公司已构建规模化全球专利布局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 覆盖设计 材料 工艺和设备环节[4] 市场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2] - AMOLED在IT和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2] 战略意义 - 该项目采用自有印刷OLED技术 是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点 将助力抢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4] - 作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 成功运营将成为超越境外企业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地位的重要契机[5] 产能建设 - 武汉G5.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2] - 公司具备印刷OLED量产能力及关键专利 已开展十余年技术研究 并与同业完成从器件技术开发到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的全方位布局[2][4]
TCL华星8.6代印刷OLED项目官宣:总投资295亿元,月产能2.25万片
环球网· 2025-09-15 02:12
项目投资 - TCL科技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拟建设第8 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 25万片 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95亿元[1] - 生产线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应用领域[1] - 项目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3]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按预设图案喷射到基板上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低 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2] - TCL华星在OLED领域已开展十余年技术研究 具备印刷OLED量产能力及关键专利[2] - 公司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居行业首位 覆盖设计 材料 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2] 市场前景 - 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在折叠屏 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放量 显示屏尺寸扩大背景下 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1] - 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10 1亿片 出货量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 3亿片 占比提升至35%[1] - AMOLED在IT 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迅速 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1] 产能布局 - TCL华星位于武汉的G5 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3k 月提升至9k 月[2] - t8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紧抓市场增长需求 提升高端产品份额 优化经营效益[2] - 印刷OLED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 是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点[3]
AI破风引航,周期创新相映 - 电子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
2025-09-15 01:49
AI 破风引航,周期创新相映 - 电子行业 2025 年半年报综 述 20250913 摘要 2025 年二季度电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18.3%,净利润同比增长 22.5%,表明营收和利润实现稳健增长。 2025 年二季度电子行业毛利率约为 16.6%,同比下降 0.45 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 0.26 个百分点;净利润率约为 5.1%,同比增加 0.17 个百分 点,环比增加 0.73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2025 年上半年,A 股半导体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15%,净利润同比增长 15%。单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4%,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消费电子行业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4%。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7%。 2025 年上半年显示面板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5.55%,净利润同比增长 57%。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8%,净利润同比增长 4.65%,呈现量 价齐升趋势。 PCB 板块是 2025 年上半年电子行业中表现最突出的领域,营收同比增 长 25%,净利润同比增长 59%。单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6%,归母净 利润同比增长 ...
“AI+产业”成投资风口,业绩前20强基金核心仓位均指向AI
环球网· 2025-09-15 00:56
AI投资趋势 - 算力、Agent和AI+产业三大细分赛道仍是当前投资风口 [1] - 蚂蚁集团过去两三年在算力层公司投资较多 关注未来个人专属智能体和智能体群场景带来的Token消耗及能源支撑需求 [1] - 京东方将AI提升至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成立AI+创新与应用委员会 计划每年投入营业收入0.5%用于AI研发 [1] 企业战略投入 - 京东方未来3年将投入500亿元研发资金和5000亿元采购资金 支持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1] 基金业绩表现 - 包含QDII在内的基金业绩前20强产品几乎全部将核心仓位指向AI [3]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年内收益已近1.9倍 [3] - 成立十余年的长盛城镇化主题基金今年收益约85% 进入全市场业绩前列 [3]
头部企业加速抢占高端显示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4 16:08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签署协议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总投资约295亿元[1]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147.5亿元 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若获其他投资则按TCL华星60%和国有股东40%比例认缴[1] - 项目预计2024年11月开工 建设周期24个月 建成后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2]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到基板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及成本低等优势[2] - TCL华星基于印刷OLED技术的G5.5代线已于2024年11月实现量产 t8项目采用技术均为自有技术[2] 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方A于2023年11月宣布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630亿元 计划2025年10月后出产品 2025年底量产[2] - 维信诺2024年5月宣布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 投资总额550亿元 布局中尺寸应用领域[2] - 三星显示2023年4月宣布2026年前向第8代IT OLED生产线投资4.1万亿韩元 2026年起年产量1000万片[3] 市场前景 - OLED应用领域从智能手机向中大尺寸领域渗透 包括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屏幕等 市场前景广阔[2] - 行业呈现中韩主导竞争格局 中国企业通过产线建设提升竞争力 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多份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