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20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45页 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聚焦全国904个地级市市辖区,分析"十五五"时期城区经济发展态势。2020-2024 年,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45.2万亿元增长至57.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6.1%,"千亿城区"从111个增至171个,2024年新增 16个。百强区呈现显著引领作用,以0.6%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16.7%的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9.0万元,是全国的2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17.6%。空间分布上,"东强西弱"格局略有缓解(东部58个、西部19个、中部22个、东北1 个),"南强北弱"仍明显(南方84个、北方16个),梯队结构中第一梯队7个全为东部城区,差距逐级减小但内部竞争加剧。 面向"十五五",百强区将呈现六大趋势:创新从技术追赶向原创引领跃迁,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链高端精进,空间从单点 发展向网络化协同进阶,生态从减排约束向零碳产业蜕变,开放从外贸依赖向规则主导转换,社会从基础保障向品质生活升 华。对策建议包括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基跃链"、推进"产城人"融合空间再造、深化" ...
湖北省科技“半年报”出炉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亿元
中证网· 2025-08-14 13:25
技术合同与企业发展 -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亿元 同比增长10.55% [1] - 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10296家 同比增长17.2%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拟入库28692家 同比增长11.44% [1] 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 新增6家省重点实验室使总数达235家 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0家使总数达545家 [2] - 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升至45家 位居全国第四 [2] - 量子创新发展联合基金5年投入10亿元 省联合基金总规模达2.1亿元实现连续五年翻番 [2] 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组织实施32个专项352项技术创新项目 聚焦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 [3] - 平顶脉冲磁场强度与磁悬浮试验速度刷新世界纪录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精度芯片发布 [3] - 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 举办102场活动签约304个项目 [3] 区域协同与创新生态 - 光谷科创大走廊100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1% 襄阳宜昌省域科创中心方案同步实施 [4] - 成立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 与10省市签署长江经济带科技合作框架 [4] - 向955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04.6亿元 武汉入选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区 [4]
湖北省属企业2025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长江商报· 2025-08-13 23:59
湖北省属企业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均居全国前列且中部第一,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推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70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5.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 [1] - 实体产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近一倍,新增控股实体上市企业2家 [1] 产业战略与布局 - 湖北省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推动省属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及五大现代服务业集群 [1] - 加快形成"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和S基金),引导资本投资创新创业 [1] - 编制"十五五"规划,聚焦18个重点产业"一业一策",目标2027年实体产业资产、营收大幅增长 [3] 科技创新举措 - 构建"大校、大院、大企"协同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60个,省属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增至212家 [2] - 研发经费投入2024年同比增长45%,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研发费用按2倍视同利润加回 [2] - 实施"揭榜挂帅"和"共链行动",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对获国家及省级科技奖项的企业给予考核加分 [2][3] 资本运作与改革 - 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行动,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孵化隐形冠军 [3] - 推动产业链并购与专业化整合,举办"央企省企市州行"促进集群招商 [3] - 湖北省国资委计划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功能与竞争力 [3]
深圳宝安“期中答卷”的“新”与“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22
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宝安区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成色十足的"期中答卷"。最新数据 显示,2025年上半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22亿元,同比增长4.7%,数据背后,是宝安经济结 构向上进阶,呈现出传统工业基地的发展新样态。在4.7%的增长曲线中,第三产业以6.5%的增速领 跑,增加值达1320.99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3亿元,同比增长 3.1%,基本盘依然稳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标志着宝安正从传统的"制造当家"加速迈向先进制造业 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新质生产力蓄势,"智造"引擎动能澎湃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成为上半年宝安经济的最大亮点。这一跃升的背后,是现代服务业的 加速崛起和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上半年,宝安消费新场景加速涌现。从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大悦城正式启幕,到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湾 区书城等地标蓄势待发,新兴消费载体与壹方城、欢乐港湾等成熟商圈串珠成链,构筑起强大的"引力 场",持续汇聚人气与财气;精准的政策供给更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多轮次的汽车消费补贴与电子消 费券精准滴灌,有效激活了重点领域的市 ...
2025年上半年各省经济成绩单:中西部地区快速增长,东部地区韧性仍存
中诚信国际· 2025-08-13 09:48
区域经济格局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呈现“东低西高”格局,东部地区平均增速5.3%,低于中部5.5%和西部5.6%[6][12] - 前五大省份GDP占全国比重达40%,前十大省份占比61.6%,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13] - 重庆GDP排名超越辽宁升至第16位,延续2020年以来的激烈竞争态势[13][15] 工业表现 - 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领先(中部7.9%,西部8.2%),但利润表现不佳(中部下降5.1%,西部增长1.4%)[7][31] - 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7.1%,利润表现亮眼(如上海利润增速11.8%)[27][30] - 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仅增5.4%,利润大幅下降13.7%,产业升级缓慢是主要痛点[31] 投资与消费 - 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跑赢全国(西部6.6%,中部3%),东部受地产拖累仅增1.7%[44][48] - 中部地区社零增速6.2%领跑全国,东部地区4%低于全国水平,海南以11.2%增速居首[49][52] 对外贸易 - 中西部地区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中部15.5%,西部17.5%),青海增速达109.8%[60][65] - 东部地区出口受中美博弈影响仅增1.4%,广东对美出口占比最高致增速仅1.1%[60] - 全国21个省份进口负增长,东部下降5.3%,东北下降13.5%[66][70]
长三角城市半年报:南通超合肥 “破6”中小城黑马频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4:24
从经济增速上看,上半年,长三角共34座城市GDP增速不低于全国5.3%的经济增速,17座城市经济增速不低于6%。其中,舟山 经济增速领跑长三角,绍兴、淮安并列第二,台州、丽水、黄山并列第三。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城市都充分重视稳增长,通过投资、消 费等调动各方积极性,既寻找增量也挖掘存量。对于上半年长三角重点城市而言,工业是主支撑,特别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互相促进、交相辉映的城市,经济表现十分突出。同时,不少城市服务业增速较快,海洋经济或成为重要增量。 上半年,长三角41座城市的经济数据均已出炉,上海GDP排在第一,总额为26222.15亿元,舟山GDP增速最高,为6.9%。 万亿GDP城市是长三角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长三角9个万亿城市GDP总额均突破5000亿元,准"万亿之城"温州和徐州 GDP总额分别为4831.9亿元、4509.3亿元。上半年万亿GDP城市排位和2024年相比变化不大,仅有南通经济总量超过合肥,前进 一位,但合肥6%的经济增速领跑长三角万亿之城。 | | 2024年GDP | 2024年 | 2025年上半年 | 2025 ...
科劲国际(06822)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约40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4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约4000万港元 去年同期溢利约340万港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收益由去年同期约3.34亿港元减少至约2.5亿港元 同比下降约25%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去年同期收益约370万港元转为亏损约680万港元 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大幅增加 [1] 亏损原因 - 行政开支大幅上升 因将军澳工业邨先进制造业中心投入纳米纤维生产运营后产生折旧及其他运营成本 [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去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大幅上升至约1690万港元 受工商业房地产市场不利现状影响 [1]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美国关税及扩大政策前景不明所致 [1]
科劲国际(06822.HK)预计中期亏损约40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2 08: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约4000万港元 去年同期录得溢利约340万港元 [1] - 收益由上一期间约334百万港元减少至报告期约250百万港元 同比下降约25% [1] - 其他收入以及收益及亏损由上一期间收益约37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亏损约680万港元 [1] 亏损主要原因 - 行政开支大幅上升 因将军澳工业邨先进制造业中心投入纳米纤维生产运营后产生折旧及其他运营成本 [1] - 投资物业出现公平值亏损约1690万港元 较上一期间约400万港元大幅上升 [1]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美国关税及扩大政策前景不明所致 [1] 行业影响因素 - 工商业房地产市场的不利现状对公司投资物业估值产生负面影响 [1] - 美国关税政策及扩大政策前景不明对公司的收益造成冲击 [1]
科劲国际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约40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12 08:4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约40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40万港元,由盈转亏 [1] - 收益由去年同期约3.34亿港元减少至约2.5亿港元,降幅约25% [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去年同期收益370万港元转为亏损680万港元 [1] 亏损原因 - 行政开支大幅上升,主要由于将军澳工业邨先进制造业中心投入运营后产生折旧及其他运营成本 [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去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大幅上升至约1690万港元,受工商业房地产市场不利现状影响 [1] - 收益下降主要由于美国关税及扩大政策前景不明 [1] 业务运营 - 公司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已开始投入纳米纤维生产运营 [1]
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在具体实施上,各类金融机构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多层次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体系。大型银行、 股份制银行要进一步做好服务重心下沉,发挥信息系统优势,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小微 企业。地方法人银行要强化服务小微企业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其扎根区域经济,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优 势,用好各类政策优惠,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在继续深化完善与商 业银行合作小微企业转贷款业务模式的同时,稳妥探索开展对小微企业的直贷业务。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贷款余额 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到3450.58万 户。2022年前两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已 累计下降2.24个百分点。 总之,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对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 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在按照市场规律,积极发掘自身潜力做好服务的 同时,也要用好用足政策。各部门需要加强协同联动,打好政策"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