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交出“期中卷”,1-6月营收增长2.5%
贝壳财经· 2025-07-27 11:39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数据 - 1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 [2] - 6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 [5][6] - 上半年利润整体跌幅较2024年末收窄1.3个百分点,政策前置发力效果显现 [4] 工业增加值与PPI表现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1-6月累计增长6.4% [6] - 6月PPI同比下降3.6%,1-6月累计PPI同比降2.8%,降幅较1-5月扩大0.2个百分点 [6] - 1-6月营业收入利润率5.1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6] 制造业结构分化 - 6月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增长9.6%,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7] -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金属制品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8.7%、12.3%、6.2% [8] - 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幅回落,中游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分化 [8]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1%、10.5%、9.5% [9]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 [9] - 光电子器件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利润分别增长29.6%、16.9% [9] 未来展望 - 扩内需和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终端需求回升,改善利润率 [10] - 应收账款回收效率提升或促进资金流动,助力利润修复 [10] - 三季度工业企业效益预计将恢复 [12]
2025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降幅收窄,“反内卷”初步体现
银河证券· 2025-07-27 11:20
工业企业利润现状 - 1 -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月利润当月同比下降4.3%,降幅收窄[1] - 1 - 6月利润率累计5.15%,环比增加0.18pct,同比跌幅0.26pct,跌幅扩大;制造业利润率上行,采矿业拖累大[1] 工业生产与价格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受出口强劲和内需发力驱动;6月出口商品同比增速5.8%,PPI同比下降3.6%,降幅走阔[1] 库存与运营 - 1 - 6月产成品存货6.60万亿元,同比增长3.1%,名义库存增速放缓;PMI显示原材料库存指数升0.6pct至48%,产成品库存降1.6pct至48.1%[1] - 6月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69.8天,2025年首次降至70天内,环比减0.7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0.4天,环比减0.4天[1] 行业利润表现 - 6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由5月下降2.9%转为增长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汽车等4个行业利润增长[1] - “两新”行业利润扩张,医疗仪器等制造利润增长;消费制造业表现低迷,家具等行业利润同比负增[1][2]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 关注内需扩张政策延续性、“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外需与地缘风险[2] - 短期关注政策支持的高端产业、原材料行业、消费板块;长期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升级韧性将巩固[2]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已超2024年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13:13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规模 - 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等产品换新蕴藏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 [1] - 截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超过178万亿元,工程机械保有量近90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1/3 [1] - 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其中车龄15年以上乘用车超700万辆,超安全使用年限家电达1.8亿台 [1]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2]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消费品制造业增长12.3% [2] - 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 [2] 回收循环利用进展 - 2024年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1.1万余个,报废机动车回收量846万辆(同比+64%) [3] - 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规范化拆解量同比+20%,10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超4亿吨(同比+7.2%) [3] -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39.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59% [3] 政策支持措施 - 计划制修订294项国家标准,已发布197项 [3] - 加强统筹协调,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3] - 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简化操作流程,扩大惠及面 [4] - 优先支持报废更新,重点支持大宗耐用消费品换新 [4]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4] - 加强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和违规使用资金行为 [4]
国家发改委署名文章:动态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结构,优先支持报废更新
证券时报· 2025-07-25 08:42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两新"政策以扩大内需和推动绿色转型,聚焦汽车、家电、手机等5大类消费品,截至6月底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目标 [1]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5%、12.3%、6.3% [1] 政策实施机制 - 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加快资金拨付形成实物工作量,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使用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 [2] - 优先支持报废更新,重点倾斜节能降碳潜力大的产品设备,优化支持品类和执行标准 [2] - 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简化"自审自放自贴"流程,扩大惠及面,动态优化以旧换新政策结构 [2] 金融支持措施 - 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3] - 引导银行增加绿色信贷,重点支持绿色智能家电产业链 [3] 监管强化 - 全链条管理"两新"项目,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骗取补贴等行为,取消违规经营主体资格并追缴补贴 [3] - 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能效标识造假等行为 [3]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5 06:0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是扩大内需、推动绿色转型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1] - 政策实施需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统筹协调,丰富支持手段,严格监督管理以提升效能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截至6月底,汽车、家电、手机等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已提前完成2024年目标 [2] - 政策后续将动态优化支持结构,优先支持报废更新及大宗耐用消费品换新 [3] 设备更新投资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2]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1.5%)、消费品制造业(+12.3%)、装备制造业(+6.3%)、工业技改投资(+3.6%)均实现增长 [2] 金融支持措施 - 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贴息政策,简化流程以扩大惠及面 [3] - 引导银行增加绿色信贷,支持绿色智能家电生产及消费 [3] -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3] 重点领域倾斜方向 - 政策资金向节能降碳潜力大的产品设备倾斜 [2] - 强化节能降碳导向,优化更新品类及执行标准 [2] 项目资金管理 -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拨付,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2] - 建立闭环管理制度,严查资金挪用、骗补等行为 [4] - 加强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及能效标识造假 [4]
我国高质量发展投资有较大潜力
金融时报· 2025-07-21 02:42
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波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8%,累计增速较今年前几个月均有回落,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 降0.6%。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2%。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 扣除物价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同时,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 到7.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航 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 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领域、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等方面都需要有效投 资。现阶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优化投资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间投 资积极性,持续推动投资健康发展。 客观看待投资增速波动 "投资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出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上升,特别是2025年1、2月份增长率一度超过了4%,但 从上半年的增长情况来看,投资增 ...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02:09
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 高盛预计2025年中国GDP增速上调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有望达5.2% [2] - 摩根士丹利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上调0.3和0.2个百分点 [2] - 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 [2] - 野村将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上调至4.8%,全年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 [2] 经济增长驱动力 - 出口与部分制造业投资是宏观经济增长超预期的主要因素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内需转换,5月家电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25%,拉动社零增长1.9个百分点 [5] - 服务业产出和零售表现展现出韧性 [5] 新兴领域发展潜力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4]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政策对成长行业的支持将促使市场关注新兴高景气领域 [4] - 中国依然是全球企业计划增加贸易往来和加码生产制造的主要市场 [4] 经济先行指标向好 - 6月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6] -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业务总量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政策取向与支持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有望持续发力 [7] - 财政政策仍有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经济 [7] - 政策框架重视科技创新,稳健推进经济再平衡 [7] - 下半年政策重点在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投资和居民消费 [7]
6月PMI数据点评:强在中游
华创证券· 2025-07-01 07:46
制造业PMI整体情况 - 6月制造业PMI为49.7%,前值49.5%,5 - 6月连续回升,从4月的49.0%回升至6月的49.7%[2][4][7][12] 制造业各分项指数 - 生产指数为51.0%,前值50.7%,回升0.3个百分点[2][12] - 新订单指数为50.2%,前值49.8%;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前值47.5%[2][12] - 从业人员指数为47.9%,前值48.1%[2][12] - 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前值50.0%[2][12]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前值47.4%[2][12] 其他重要分项 - 采购指数为50.2%,前值47.6%;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前值46.5%[13] - 进出口指数均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和47.8%,比上月上升0.2和0.7个百分点[3][13] 行业视角 - 中游装备制造业较强,6月为51.4%,相比4月的49.6%回升1.8个百分点,其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4][7] 价格视角 - 6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6.2%,前值44.7%,连续13个月低于荣枯线,建筑链价格走势偏弱,建材价格综合指数6月下跌0.8%[4][9][13] 其他行业 - 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3][14] 预期指数 - 6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前值52.5%;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9%,前值52.4%;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前值56.5%[3][14] 综合产出指数 - 6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3][15]
6月PMI数据点评:需求重回扩张区间
太平洋证券· 2025-07-01 02:42
制造业PMI改善 - 6月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4][8] - 除2个分项指数,其余11个分项指数上升0.2 - 2.6个百分点[8] - 新订单指数50.2%,升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1%,升0.3个百分点[9] - 大型企业PMI为51.2%,升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8.6%,升1.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3%,降2.0个百分点[1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为48.4%和46.2%,升1.5个百分点[16] - 装备制造业PMI为51.4%,升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持平;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4%,升0.2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8%,升0.8个百分点[18] 非制造业扩张 - 6月非制造业PMI为50.5%,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PMI为52.8%,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1%,降0.1个百分点[4][19] - 服务业出行相关服务回调,新动能行业增势延续,金融支持凸显[22] - 建筑业活动指数升至52.8%,房屋建筑业超51%,土木工程建筑业超55%[25]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外贸环境变化超预期[29]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08:11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7%,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1] - 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2] - 新订单指数为50 2%,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4] - 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4] - 采购量指数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4] 制造业供需与生产 - 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均有所扩张,经济运行基本面稳中向好[4] - 企业生产活动保持稳定扩张[4] - 装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 4%,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53%以上的较好水平[9] - 高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 9%,与上月持平,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52%左右[9] 制造业行业表现 - 消费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 4%,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13] - 基础原材料行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行态势[13] - 大型企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 2%,较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13] - 中型企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上升1 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2个月下行态势,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15]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 - 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18]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服务业景气度基本稳定[18] - 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20]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比上月上升1 8个百分点[22]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 7%,连续三个月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22] 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虽有波动,但稳中向好趋势日益明显,展现较强韧性[25] - 二季度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27] - 二季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0 4%,与一季度的50 5%相差不大[27] - 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均具备持续向好的基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继续增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