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暴跌!雷军,刷屏!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03
来源:券商中国 突然大跳水。 9月26日,港股科技股全线下挫,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超3%,小米集团股价大跌超8%,有分析指 出,今日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兑现了小米发布会预期,短线资金进行了获利了结。 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表示,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港股市场形成边际提振,港股市场总体将保持震荡向上 趋势。另外,瑞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增持"评级,看好中国科技企业的增长前景, 预计中国股市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小米股价大跳水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跳水,午后跌幅扩大,尾盘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跌幅达8.07%,报 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5日晚进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讲,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 列以及电视、冰箱、音箱等家电新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价格方面,小米17起售价4499元, 17Pro起售价4999元,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 元。 对于网络上有针对小米车主的不友好声音,雷军回应称,"小米汽车 ...
暴跌!雷军,刷屏!
券商中国· 2025-09-26 09:02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跳水,午后跌幅扩大, 尾盘 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跌幅达8.07%,报54.65 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5日晚进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讲,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以及 电视、冰箱、音箱等家电新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价格方面,小米17起售价4499元,17Pro起售价 4999元,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元。 对于网络上有针对小米车主的不友好声音,雷军回应称,"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这 次六部委打击黑水军、黑公关,我们举双手支持。在这一点上,小米汽车是受害者。我们希望全社会呼吁打击 黑水军、黑公关,是他们让产业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突然大跳水。 9月26日,港股科技股全线下挫,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超3%,小米集团股价大跌超8%,有分析指出,今日 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兑现了小米发布会预期,短线资金进行了获利了结。 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表示,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港股市场形成边际提 ...
雷军:和苹果竞争,是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36氪· 2025-09-26 08:55
小米造芯历程 - 小米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芯片 2017年发布首款芯片澎湃S1搭载中端机销量达60万台[3][23] - 2018年中断手机SoC研发因两个反直觉判断:应从高端而非中低端切入 且芯片团队不应与手机团队剥离[3][25] - 2021年初重启芯片研发 2024年成功研发出3nm制程玄戒O1芯片 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28][33][34] 战略转型与投入 - 2020年公司营收破2000亿但面临增长焦虑 启动半年50次复盘会确定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12][14][15] - 计划5年投入1000亿研发资金 2019年研发投入仅75亿[15] - 同时推进造车和芯片两大项目 各需投入500-600亿 2022年因国际政治影响营收骤降15%[30][31] 团队架构调整 - 五年间重塑高管团队 保留两位联合创始人 引进卢伟冰等外部高管 提拔朱丹等早期员工[17][19] - 工号54的工程师朱丹负责组建芯片团队并带队攻克玄戒O1[20][36] 竞争策略 - 手机市场份额六家厂商各占15%左右 中国市场被雷军称为"最离谱的市场"[8] - 放弃速胜策略 目标五年内年增1%份额至20%[9] - 对标苹果策略从参数转向体验 将小米16更名为小米17以体现竞争决心[5] 技术突破与里程碑 - 玄戒O1于2024年5月22日回片 一次流片成功 采用3nm工艺[33][34][35] - 芯片业务命名从"松果"改为"玄戒" 象征庄重承诺[37] - 公司成为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及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芯片的科技企业[11]
小米17系列首发登陆唯品会:国庆节前新机可到手,享12期分期免息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35
产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晚在唯品会平台开启预售 包含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现货将于9月27日正式上线[2] - 产品定价策略为小米17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 Pro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平台提供12期分期免息服务[2] - 全系列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并运行小米澎湃OS3操作系统[2][4] 产品规格与创新 - 小米17标准版配备6.3英寸小尺寸直屏 采用1.18mm超窄四等边设计 屏幕比例为19.6:9 整机重量为191g[2] - 小米17 Pro Max采用革命性"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清晰度媲美传统2K屏 同时功耗降低26%[2] - Pro系列创新配备妙享背屏 采用嵌入工艺增强一体感 支持自定义显示内容及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功能[4] - 小米17 Pro Max搭载徕卡三摄系统 包含5000万像素超大底主摄 17mm超广角镜头和支持5倍光学变焦的115mm潜望长焦[4] - 续航配置方面 小米17 Pro配备约6300mAh电池 小米17 Pro Max配备约7500mAh电池 均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4] 战略定位与市场意义 - 该系列被公司内部称为"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并被雷军视为"小米高端化5年的蜕变之作"[6]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小米与苹果对标 在高端市场进行正面决战的代表性产品[6] 渠道合作与用户画像 - 唯品会已成为小米重要合作伙伴 小米15系列和小米MIX Flip 2等热销机型均选择在该平台同步首发[7] - 唯品会平台数据显示 购买小米产品的用户中女性占比超过70% 成为消费主力群体[7]
雷军:小米17很多方面已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8:0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机会驱动的互联网公司转向使命驱动的智能制造与硬核科技领域 [1][3] - 制定五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计划 实际投入1020-1050亿元 [1][3] - 新五年研发规划将投入翻倍至2000亿元 [1][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资达300多亿元 [1][3] - 小米17系列在电池技术 屏幕技术 散热系统 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实现对苹果的超越 [2][5] - 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实现全球顶尖发光效率 [2][9]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小米16改名为小米17体现产品力跨代升级 [5] - 全面对标iPhone 通过十个点突破逐步实现全方位竞争 [9] - 推动高端化战略 第二季度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5] 产能与供应链建设 - 汽车工厂自动化率持续提升 两个多月预期交付超过4万辆 [11] - 建立深度自研+国产合作模式 未来将在影像传感器 电池核心材料等关键领域复制该模式 [2][9] - 手机部研发员工达1万名 [9] 市场竞争力与目标 -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市场六个主要玩家平均市场份额15%-16% [11] - 计划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五年做到20% [11] - 预计小米17销售超过预期 [9] 生态建设与行业合作 - 推动人车家全生态 包括生态互联开放合作 [7] - 宣布手机秒充协议全部免费 与多家车厂建立合作关系 [12] - 作为蔚来 小鹏早期投资者 与理想汽车存在多项合作 [12] 品牌形象重塑 - 从高性价比极客品牌转向时尚科技潮人定位 [8] - 通过高端化获得更多高端用户和女性用户认可 [8] - 每个季度组织研讨总结高端化过程中的成绩和困难 [8]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发布会:17系列手机和汽车定制化服务是重点
华泰证券· 2025-09-26 07:56
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W(1810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65.4港币[1][5][7] 核心观点 - 小米17系列手机价格具有竞争力 Pro系列背屏设计是最大亮点[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有利于拓展高端用户 提升毛利率水平[3] - 持续投入硬科技研发 为"人车家"全生态发展奠定基础[1][4] - 基于SOTP估值法 非汽车业务估值46.3港币 汽车业务估值19.1港币[1][47] 产品发布详情 - 小米17系列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芯片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2]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小米17/17 ProMax比iPhone17/iPhone ProMax续航时间分别提升109%/50%[2] - 价格策略:标准版4499元(12+256G)与去年持平 Pro版4999元降价300元 Pro Max版5999元起[2] - 背屏设计支持后摄自拍、信息显示、小游戏和远程控车等功能[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每月限40辆 提供五种限定颜色及全方位定制选项[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3]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3.1/526.3/671.2亿元[5] - 2026年预测PE为30倍 当前市值1,547,240百万港币[5][8][11] - 2025E营收增速31.14% 2026E营收增速23.64%[11]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玄界SoC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已应用于多款手机和平板产品[4] - SU7 ultra搭载自研V8s电机 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型[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在芯片、AI和系统领域取得实质进步[4] 估值分析 - 非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1倍2026年预测PE[47] - 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5倍2026年预测PS[47] - 估值倍数高于行业均值 反映对小米生态价值的认可[47]
大摩:小米集团-W新手机及电动车客制化服务或成正面催化剂 目标价6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6 07:44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旗舰智能手机小米17系列包括三款型号17、17Pro及17Pro Max [1] - Pro及Pro Max型号配备全新后置屏幕创新设计 [1] - 结合优良产品质量及吸引人价格 销售表现很可能超预期 [1] - 新产品可能加速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士丹利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目标价62港元 [1] - 该股被定位为行业内首选 [1] 电动车客制化服务启动 - 公司已在电动车业务启动客制化服务 [1] - 服务推出五种新定制颜色、两种新内饰设计及定制标志和安全带等功能 [1] - 初期数量非常有限 每月仅40辆 [1] - 该服务将成为电动车业务关键竞争优势 [1] - 新电动车工厂利用率提升后 服务很可能扩展至大多数型号 [1] - 客制化服务有助于维持稳健新订单流 [1]
小米17系列首发登陆唯品会:可享12期分期免息政策,小米高端化的蜕变之作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07:44
产品发布与销售信息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在唯品会开启预售 包含小米17 小米17 Pro 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现货将于9月27日正式发售 [1] - 定价策略为小米17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 Pro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平台提供12期分期免息服务 [1] - 预计部分消费者可在十一国庆节前收到现货 唯品会已成为小米重要合作伙伴 多款热销机型均选择在该平台同步首发 [2] 产品配置与技术创新 - 全系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并运行小米澎湃OS3操作系统 [1][2] - 小米17标准版采用6.3英寸小尺寸直屏 实现1.18mm超窄四等边设计 整机重量仅191g [1] - Pro Max版本采用"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清晰度媲美传统2K屏 同时功耗降低26% [1] - Pro与Pro Max型号创新配备妙享背屏 采用嵌入工艺实现机身一体感 支持自定义显示内容及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 [1] - Pro Max搭载徕卡三摄系统 包括5000万像素主摄 17mm超广角镜头及支持5倍光学变焦的115mm潜望长焦镜头 [2] - 续航配置方面 Pro版本电池容量约6300mAh Pro Max版本约7500mAh 均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 [2]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该系列被公司定义为"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跃迁" 并被视为高端化战略五年的蜕变之作 [2] - 行业普遍认为该系列是对标苹果 在高端市场进行正面决战的代表性产品 [2] 渠道与用户特征 - 唯品会平台上购买小米产品的用户群体呈现显著特征 女性用户占比超过70% [2]
大摩:小米集团-W(01810)新手机及电动车客制化服务或成正面催化剂 目标价6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7:43
智能手机业务 - 公司发布旗舰智能手机小米17系列 包括17、17 Pro及17 Pro Max三款型号 [1] - Pro及Pro Max型号配备全新后置屏幕创新设计 [1] - 产品结合优良质量与吸引人价格 销售表现很可能超预期 [1] - 新产品可能加速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 [1] - 摩根士丹利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目标价62港元 列为行业首选 [1] 电动汽车业务 - 公司启动电动车"客制化服务" 推出五种新定制颜色和两种新内饰设计 [1] - 服务提供定制标志、安全带等新功能 [1] - 初期每月仅40辆 数量非常有限 [1] - 该服务预计将成为电动车业务关键竞争优势 [1] - 新电动车工厂利用率提升后 服务很可能扩展至大多数型号 [1] - 客制化服务将帮助公司维持稳健的新订单流 [1]
雷军回应小米16改名17,称产品力跨代升级超越苹果
新浪科技· 2025-09-26 07:39
公司战略调整 - 小米16改名小米17以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并表达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1] - 公司通过改名行动旨在改变市场对小米手机的刻板印象和固执看法 [1] - 改名决策引发外界争议和广泛舆情关注 [1] 产品竞争力提升 - 小米17实现跨代升级的产品力表现非常炸裂 [1] - 小米17在多方面超越iPhone17全系列产品 [1] - 公司从完全跟随竞争对手发展到当前部分领域实现超越 [1] 行业竞争定位 - 小米五年前提出对标苹果的战略目标 [1] - 公司强调需要勇气对标世界级企业才能逐步接近并实现领跑 [1] - 当前产品竞争力表明小米已进入与国际巨头直接竞争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