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

搜索文档
三六零周鸿祎:应对“超级黑客”威胁 安全智能体成破局关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8:25
AI安全智能体发展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ISC.AI 2025大会上提出"ALL IN AGENT"主题,强调AI时代需要安全智能体,以安全大模型为核心"大脑",结合实操功能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能力,实现安全能力质变[1] - 安全智能体可解决企业两大痛点:安全运营专家短缺且培养周期长,传统大模型难以处理复杂流程化工作;AI训练的"智能体黑客"可批量复制,人类黑客可管理数十上百个智能体,升级为"超级黑客"[1] 安全智能体的应用与价值 - 安全智能体是安全运营专家的数字替身,以安全大模型为"脑",具备工具调用和流程执行能力,能完整复刻高级专家的分析、决策与实操能力[2] - 部署安全智能体可快速弥补政企单位人才短板,通过算力拥有数十个虚拟安全专家,高效应对日常运营,适应"机器对机器、模型对模型"的新型对抗[2] - 360已实现全线产品智能体化,通过"智能体工厂"打造360安全智能体,为政企单位提供多元应用方案[2]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安全智能体不仅是对传统安全的补充,更是重构数字安全体系的核心力量,在AI定义未来的时代,主动拥抱安全智能体是筑牢数字安全防线的关键[2] - 360从免费杀毒模式到探索数字安全"中国方案",再到打造安全大模型,持续推动安全技术演进[1]
对话山石网科董事长叶海强:DeepSeek是一次全民教育,让大家都能做自己的智能体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1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发布ASIC+AI双轨战略 围绕自研ASIC芯片和大模型应用进行业务重构 [2] - 提出AI For Process理念 推动研发流程和服务流程智能化改造 [2] - 提出ASIC For System战略 成为全球第三家采用ASIC路线的安全公司 [5]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28nm ASIC安全芯片于去年10月一次性流片成功 耗时四五年开发 [5] - ASIC芯片计划今年四季度小规模上市 明年一季度实现量产 [5] - 全面接入阿里云通义灵码后 研发效率提升25% [3] 行业发展现状 - 网络安全行业存在普遍亏损现象 产品同质化碎片化问题突出 [2] - 国内安全厂商数量达数千家 呈现低水平重复竞争格局 [3] - 国有企业占据客户主体 决策流程与民营企业存在差异 [3] 商业化探索 - 在设备运维/数据安全/安全运营领域推出智能体产品 按产品类型差异化收费 [3] - 行业探索Saas/私有云定制/RaaS(效果即服务)等商业模式 [3] - 智能体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尚待验证 需与具体场景结合 [4] 经营目标规划 - 计划通过ASIC芯片实现三年内盈利 [5] - 目标推动营收从10亿向15亿至20亿阶梯式跨越 [5] - 正在进行组织优化调整 重点推进ASIC平台全线产品切换 [5]
360周鸿祎:新智能体时代网络安全进入“机器对机器”新阶段
第一财经· 2025-08-06 07:25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 -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融合发展是时代命题与必答题,需要各界加强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2] - 人工智能发展如果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只能成为玩具,而非生产力工具,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是必然的 [2] - 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具备记忆,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 [2] 智能体的发展路径 - 智能体发展分为四步:L1聊天助手、L2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L3推理型智能体、L4多智能体蜂群 [3] - L3推理型智能体可实现AI自主规划完成任务,但面对跨领域复杂问题仍会陷入瓶颈 [3] - L4多智能体蜂群可实现多个专家智能体灵活组队、多层嵌套、分工协作 [3] - 今年三件事推动智能体行业发展:DeepSeek推动推理模型普及、MCP标准部分解决工具调用接口问题、Manus升级为Agent-as-a-Service架构 [3] 新智能体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 - 企业面临双重挑战:安全运营专家稀缺且培养周期长、"智能体黑客"出现使攻防对抗进入"机器对机器"新阶段 [4] - 单个黑客可操控上百个智能体黑客,批量发起自动化攻击,加剧网络战风险 [4] 芯片后门安全风险 - 芯片后门问题行业此前有过先例,世界最大CPU公司曾在CPU产品内安装小CPU进行安全控制 [4] - 商业公司产品与决策可能会受非商业因素影响,核心是要看是否有人要这么做 [4]
电科网安(002268.SZ):已参与雅江水电网络安全方面建设
格隆汇· 2025-08-06 07:13
公司动态 - 电科网安已参与雅江水电网络安全方面建设 [1] - 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支撑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1] 行业机会 - 网络安全行业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存在持续发展空间 [1]
天融信与信通量子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0:57
战略合作 - 天融信全资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信通数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双方将推动信通量子的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与天融信产品深度适配 [1] - 计划推进省市移动公司的应用试点 [1] - 基于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实施方案 [1] - 逐步在运营商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复制落地 [1]
天融信与信通量子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量子+安全”技术创新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8-06 00:47
战略合作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信通数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 - 双方将推动信通量子的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与天融信产品进行深度适配 [2] - 推进省市移动公司的应用试点并基于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实施方案 [2] 行业拓展 - 合作方案将逐步在运营商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复制落地 [2]
天融信与信通量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量子+安全”技术创新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8-06 00:37
战略合作签约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信通数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信通量子副总经理黄伟、市场部总经理王稀、产品部总经理李三百出席签约仪式 [1] -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江建平、杨斌,副总裁朱斌、王俊宝等出席签约仪式 [1] 合作内容 - 双方将推动信通量子的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与天融信产品进行深度适配 [1] - 推进省市移动公司的应用试点 [1] - 基于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实施方案 [1] - 逐步在运营商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复制落地 [1]
迪普科技2025年中报: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应收账款高企需关注
证券之星· 2025-08-05 22:17
营收与利润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5.51亿元,同比增长9.59% [2] - 归母净利润为5214.81万元,同比仅增长0.17%,扣非净利润下降6.0%至4348.42万元 [2] 单季度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2亿元,同比增长9.61%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55.14万元,同比增长40.2%,扣非净利润为1492.22万元,同比增长11.65%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62.36%,同比下降9.02个百分点 [4] - 净利率为9.47%,同比下降8.59个百分点 [4] 费用控制 - 三费总计为1.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2.67%,同比下降16.19% [5] - 销售费用为18,512.99万元,同比减少3.77%,财务费用大幅下降53.71% [5]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为1.31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81.26%,同比增长12.27% [6]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15元,同比下降268.13% [6]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网络安全IT总投资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215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77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9% [7]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71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9.2% [7] - 公司防火墙产品市场份额连续六年名列前四,抗DDoS硬件安全产品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7] 总结 - 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增长乏力,扣非净利润下滑 [8] - 应收账款占比高,现金流状况堪忧 [8] - 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市场地位稳固,有望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 [8]
奇安信今日大宗交易溢价成交69.9万股,成交额2640.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5 09:44
大宗交易概况 - 奇安信于8月5日发生大宗交易,成交69.9万股,成交金额2640.82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0.42% [1] - 成交价为37.78元,较当日市场收盘价35.99元溢价4.97% [1] 交易细节 - 证券代码为688561,买入营业部为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金山湖证券营业部 [2] - 卖出营业部为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 [2]
中孚信息:已形成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服务等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金融界· 2025-08-05 04:39
公司产品布局与市场策略 - 中孚信息2024年信创四期目录中有21款产品入围 [1] - 党政信创渗透率已超过70% 区县市场增量有限 [1] - 公司当前产品以传统保密产品为主 缺乏零信任 SASE等新架构布局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跟踪信创产业趋势 巩固传统优势领域 [1] - 公司严格遵循国家信创产业政策导向 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1] 技术研发与竞争力 -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结合客户需求推进研发 [1] - 已形成覆盖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安全服务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1] - 未来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提升市场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