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安徽马鞍山构建“政策牵引+技术支撑+服务协同”质量强链生态体系见成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03:24
政策体系构建 - 马鞍山市建立"1+N"部门联动机制 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 发展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 科技等部门协同 围绕"1+3+N"产业集群制定6个专项方案[2] - 将质量品牌 标准化 知识产权等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新增"皖质贷"金融引导赋能等奖补政策 已兑现年度奖补资金2959 7万元[2] - 推出"强链贷"金融产品 覆盖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 标准化领先企业 质量品牌获奖企业 已梳理符合条件企业1026家 授信8 2亿元[2] 技术平台建设 - 市 县两级财政投资2000余万元 2个国家级 5个省级质检中心服务能力实现提档升级[3] - 共建省级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建立检定 校准项目128项 关键参数测量能力17项 解决技术难题20余个[3] - 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马鞍山 实现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零的突破[3] 企业能力提升 - 推动72家企事业单位获得CMA资质认定 覆盖机动车 建筑工程 建材等多个领域 为中小企业节约检测费用240万元[4] - 引导企业建立质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 获各类认证证书8200张 惠及企业350家[4] - 建成"1+9+N"实体站点和线上集成平台 归集28家服务机构 75名专家资源 整合"4+5"质量要素资源[4] 数字化转型 - 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追溯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数据共享 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企业达107家[5] - 马钢数字化质量管理案例入选安徽省十大创新实践[5] 产学研合作 - 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技术平台签订战略协议 组建"政产学研用"联盟[5][6] - 建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机床)平台 实施质量攻关项目27项 攻克"卡脖子"难题1项[6]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十五五”时期将更加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5-28 01:55
生产性服务业与新质生产力 - 生产性服务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土壤和生态环境,是工业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1] - 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将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与制造业集群结合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1] - "十五五"时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为增量、存量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赛道[4] - 增量领域的新制造涵盖五大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新人工智能、新生物医药和新高端装备制造[4] - 五大新兴制造板块是推动制造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4] - 中国制造业存量体系占80%,需通过绿色低碳改造和数字化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4] 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贡献 -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品附加值的贡献占比约50%,硬件成本仅占另一半[5] - 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源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嵌入[5] - 建设贸易强国需提升服务贸易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5]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中国制造十大领域已有大批产品实现全球"领跑"或与发达国家"并跑"[5] - 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五五"规划至204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5]
上证高端装备制造60指数下跌1.22%,前十大权重包含江淮汽车等
金融界· 2025-05-27 08:59
上证高端装备制造60指数表现 - 上证高端装备制造60指数下跌1 22%报8009 43点成交额317 1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0 53%近三个月下跌11 12%年至今下跌7 02% [1] - 指数选取沪市60只高端装备制造业证券为样本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依次为兆易创新(2 54%)韦尔股份(2 39%)恒立液压(2 21%)寒武纪(2 21%)生益科技(2 17%)江淮汽车(2 12%)东方电气(2 1%)三一重工(2 02%)澜起科技(2 01%)福耀玻璃(1 94%) [1] - 持仓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53 25%)信息技术(33 41%)可选消费(11 82%)通信服务(1 52%) [1]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繁花似锦启“城” 临平绘就“城东新中心”璀璨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5-27 03:13
经济发展与目标 - 临平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7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固定投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前列[5] - 提出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目标,定位为"深度融沪桥头堡、产城融合示范区"[5] 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 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3+2+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包括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时尚产业三大千亿级集群[8] - 杭汽轮自主研发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HGT51F点火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运行温度超1300°C,简单循环效率≥35%,热电联供效率可达50%以上[6][7] - 广交会上临平88家参展企业斩获意向订单,春风动力、天元宠物等企业产品受国际市场青睐[6] - 规上工业企业8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8家,工信部卓越级工厂2家,省级未来工厂企业6家[8] 创新生态与技术突破 - 徴格半导体发布四通道独立可调5Gsps ADC芯片ZGADX010X,应用于激光雷达、通信基站等领域,研发团队80%成员拥有15年以上经验[9] - 临平区有效发明专利累计5272件,增长30.5%,新增发明专利1498件,增长60.6%[10] - "好伴AI"名医专家AI分身系统日均接诊2000余人次,问诊匹配准确率超95%[10] 人才与产业链布局 - 2024年新增高技能人才4893名,计划培育省市级卓越工程师20名以上,新增高水平工程师1000名以上[10][11] - 通过浙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10] 民生与城乡发展 - 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不雅建筑整治3.2万余平方米,改造村道11千米,新增绿化3.9万平方米[13] - 全区60个村社约3.4万户农村用户实现天然气"村村通""户户用"[13] - 2024年新增学校10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9个,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14]
2025年浙江省嘉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面向“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1:18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 发展方向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载体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 嘉兴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GDP达7569.5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三次产业结构为2.0∶49.5∶48.5,呈现"二三一"格局 [4] - 工业增加值3388.07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2% [6] 工业经济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0.15亿元,增长7.1%,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 [6] - 重工业增加值1934.20亿元增长7.7%,轻工业985.94亿元增长6.3% [6] - 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9.8%、17.7%、8.5% [7] 新兴产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9.3%、8.1% [7] - 2024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9家,总量突破4500家 [9] - 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其中国家级12家 [9] 产业政策体系 - 构建"1+N"政策体系,出台低空经济、氢能产业、人工智能等专项政策 [11] - 氢能产业目标到2027年产值达200亿元,推广氢能车辆1500辆 [11] - 人工智能目标到2027年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算力规模达100EFlops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形成7条完整度超90%的优势产业链 [14] - R&D投入强度提升至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8% [14] - 重点推进工业空间集约利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三大工程 [14] 产业空间布局 - 规划"一核引领、三廊提升、一体发展"市域空间格局 [16] - G60科创走廊重点培育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产业 [18] - 杭州湾北岸制造走廊集聚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 [18] 重点产业集群 - 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桐昆集团(全球最大涤纶长丝制造商)、卫星化学等企业 [24] - 智能光伏领域有福莱特(光伏玻璃)、昱能科技(微型逆变器)等企业 [24] - 高端装备领域有恒锋工具(精密刀具)、双环传动(高精度齿轮)等企业 [24] 未来发展趋势 - 重点攻关钙钛矿光伏、碳化硅功率器件等37项"卡脖子"技术 [26] - 推动80%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达85% [27] - 深化"上海研发+嘉兴转化"模式,目标2027年技术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年 [28]
8场人才招聘会“职”为你来
郑州日报· 2025-05-27 00:53
招聘会概况 - 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将于6月举办8场主题多元、覆盖广泛的人才招聘会 [1] - 招聘会地点位于郑州市陇海西路169号郑州人才大厦十二楼人才交流区 [1] - 招聘会于每周二和周五开展 [2] 招聘会主题 - 青春启航专场交流活动面向应届及往届高校毕业生,涵盖金融、IT、行政等领域 [1] - 智造未来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对接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工艺工程师等高技能岗位 [1] - 智汇中原理工类人才对接会聚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能源动力、建筑工程、自动化技术等核心理工领域 [1] - 数字赋能新兴产业人才对接会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产业 [1] - 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覆盖市场营销、财务、物流、服务等领域 [1] 招聘会时间安排 - 6月3日(周二)青春启航——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专场交流活动 [2] - 6月6日(周五)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 [2] - 6月10日(周二)智造未来——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对接会 [2] - 6月13日(周五)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 [2] - 6月17日(周二)智汇中原——理工类人才对接会 [2] - 6月20日(周五)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 [2] - 6月24日(周二)数字赋能——新兴产业人才对接会 [2] - 6月27日(周五)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 [2] 招聘会特色服务 - 同步开设"就业政策咨询"服务专区,助力学子迈好职场第一步 [1] - 吸引先进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会,提供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多元化岗位 [1] - 汇聚创新型科技企业,招募技术研发、产品运营等高层次人才 [1] - 适合各类求职者"一站式"投递简历 [1]
年内大额产业债融资项目较去年同期翻番 募集资金靶向浇灌重点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5-26 16:33
产业债市场发行概况 - 年内新增大额产业债项目累计达21单,相较去年同期翻番,发行规模合计达3110亿元 [1] - 年内已有4309只产业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合计达4.11万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0.57%和1.6% [2] - 大额项目爆发式增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十九期中期票据以500亿元的发行规模刷新自2022年以来产业债融资规模纪录 [2] 交易所市场表现 - 交易所市场发行产业债1206只,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数量与规模分别同比增长45.13%和30.31% [2] - 中国证监会将"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加快REITs市场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为产业债市场扩容提供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 [2] 资金投向重点领域 - 年内21单大额产业债项目中,12单来自公用事业领域,聚焦电网升级、城市水务等民生基建 [3] - 2单来自能源领域,重点支持风光电储一体化项目 [3] - 2单投向工业领域,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3] - 产业债资金持续向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领域以及智慧城市、新基建等新兴城市发展方向倾斜 [1] 投资端问题与改进 - 4309只产业债产品中,有2587只披露了认购倍数,平均值仅为1.016倍,659只产品的认购倍数不到1倍 [4] - 银行在产业债购买中占主导地位,投资者结构单一导致市场缺乏流动性,影响价格发现机制和交易活跃度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支持产业企业开展路演,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对接 [5] - 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放宽投资限制等方式鼓励不同类型投资者参与,并推动产业债国际化 [5]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东吴证券· 2025-05-26 14:12
资本市场新闻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8] - 证监会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打击违法行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9] 行业新闻 - 《重要军工设施保护条例》9月15日起施行,共7章51条,明确各方责任和保护措施[10] - 生猪养殖行业迎复苏窗口期,禽产业景气拐点渐近,四川起草畜牧业发展措施征求意见[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跌0.05%,北证50指数涨1.94%,沪深300指数跌0.57%,创业板指数跌0.80%,科创50指数涨0.17%[13] - 截至5月26日,北证A股成分股266个,平均市值30.15亿,成交额241亿,较上一交易日跌11.32%[13] 个股表现 - 北交所成交额241亿,较上一交易日跌30.77亿,246只个股收盘上涨[14] - 瑞奇智造、常辅股份、中科美菱涨幅居前,分别涨30.00%、16.56%、16.42%[14] - 无锡鼎邦、威贸电子、梓橦宫跌幅居前,分别跌5.50%、4.21%、3.89%[14] 公司公告 - 曙光数创因母公司重组合并可能涉及控制权变动,5月26日起停牌,预计6月10日前复牌[22] - 克莱特股东减持378,000股,占总股本0.515%[22]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14
大会概况 - 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深圳光明区新落成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圆满落幕 [1] - 大会采用"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量 [1] - 活动旨在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阶段性成果 [1] 大会成果 - 大会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3] -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 [3] - 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包括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 [3] 政策与产业对接 - 宝安区、龙华区、前海、光明区、罗湖区代表围绕各自区域的产业定位与政策优势展开推介 [7] - 五大赛道标杆项目开展沉浸式路演,全方位展示所在领域的前沿技术 [7] - 大会为年度行业TOP10、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为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和机构 [7] 资本对接 - 大会设置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暨"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产业对接会 [11] - 定向邀请五大赛道优秀项目方与深创投、东方富海、高新投等优质投资机构及深圳市各区产业引导基金进行一对一交流洽谈 [11] - 通过精准对接,助力优质项目方尤其是科技工作者解决融资难题,为项目快速成长提供支持 [11] 未来规划 - 大会发布2025年工作方案,以"面向基层,赋能落地"为目标,重点强化"市区协同机制" [14] - 市级科协统筹技术需求与项目资源,区级科协定制"一区一产业地图" [14] - 目标征集500个优质项目,市外占比≥70% [14] 组织与承办 - 活动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等12个区级科协及相关部门协办 [14] -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承办,发挥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优势,精准开展项目供需配对,组织路演、洽谈会等对接活动 [14] - 提供全过程全周期服务模式,为项目从落地初期到成长过程提供专业支撑 [14] 大会意义 -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为产业界、投融资机构和地方政府搭建合作桥梁 [15] - 未来将继续激励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15]
农银汇理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谷超:中国优质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
上海证券报· 2025-05-25 18:03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2024年我国经济实现预期目标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延续复苏态势但4月起制造业景气度受外部贸易环境影响[1] - 2024年出口金额占GDP比重降至18.9% 显著低于2006年34.9%的峰值 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1] - 政府首要任务为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次重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终端 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1] 行业突破与竞争力 - 生成式AI领域实现算力成本大幅下降 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自主可控能力提升[2]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 预计将快速渗透10-20万元价位家用车市场[2]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行业优秀企业快速成长 部分技术已达全球领先水平[2] 发展格局与市场前景 - 加速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双循环互促"新格局 以内需对冲外需疲弱影响[2] - 工程师红利与庞大内需市场支撑技术突破 国产汽车厂商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2] -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显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