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

搜索文档
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3:25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 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 率。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 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 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 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 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 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撑。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 ...
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0:19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 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 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 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 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 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撑。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 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 率。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过90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3:31
中央企业综合实力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 年均增速7.3% [1][2]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年均增速8.3% [1][2] - 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 [2] 经营质量效率 - 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 [2] - 国有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 [2] - 万元产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8%和13.9% [3]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连续3年超过万亿元 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 [2] - 参与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 打造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2] - 组建23个创新联合体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8.6万亿元 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4]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5]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5] 产业转型升级 - 打造1854个智能工厂 布局"AI+"应用场景超800个 [3] - 中央企业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一半 [5] -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5] 重组与整合 - 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 [3] - 开展邮轮运营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 - 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 社会贡献 - "十四五"累计上交税费超10万亿元 [3] - 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3] - 保障煤电油气基础产品供给及通信航空网络运营 [3]
上海聚力建设“五个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9-17 12:08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如今,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C919大飞机、国产邮轮、LNG船等 一批重大装备实现突破,形成了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3.6%。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十四五"以来,浦东引领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联动,9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开放试点。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连 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深化,已形成涵盖15个金融要素市场的完备基础设施,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全的城市之一。"上海价格"国际 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风向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上海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综合实力实现新跨 越。 ...
“十四五”央企成绩单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10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五年,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五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塑造的五年,是党建引领、监管护航、企业面貌为之一新的五年。 2025.09. 17 本文字数:243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封图 | AI生成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战 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超 过10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发布了"十四五"央企成绩单。 李镇介绍,着力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在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 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进一步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重新核定了30家中央企业主业,加快清理退出非主业非优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17 08: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袁野说。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袁野表示,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 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取得很好效果。 从具体领域来看,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形机器人、超导量 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梯次拓展、 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 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 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AI+"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一批通用 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赋能 ...
央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01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 - 中央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局性工作 实施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3] - 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进行系统化布局 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大幅提升[3]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3] 产业格局与保障能力 - 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形成"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3] - 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50%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超20%[4]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4] 新兴产业发展规模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过万亿元[4] - 中央企业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和新兴领域[4] - 通过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 有效促进供需对接[4] 创新发展模式 - "AI+"专项行动推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模型加速应用 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4] - 创投基金采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 形成产融结合新模式[4] - 通过供需对接和产业合作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4]
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央企“家底”更厚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05:44
中央企业资产与效益增长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 年均增速7.3% [1]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年均增速8.3% [1] - 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至6.7% 全员劳动生产率从59.4万元/人年增至81.7万元/人年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战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20% 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2][3] - 2024年战新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3]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3] 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 打造1854个智能工厂 实施"AI+"专项行动布局超800个应用场景 [2] - 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2.8% 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3.9% [2] - 中央企业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占全国50% 工业软件市场份额超20% [3] 产业布局与重组 - 聚焦9个战新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 形成梯次拓展发展格局 [3] - "十四五"期间重组6组10家企业 新组建9家中央企业 [4]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加速 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3]
国资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中央企业鲜明特征
北京商报· 2025-09-17 02:43
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央企业坚守实体经济根基, 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厚植新兴产业潜力,努力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度空 前,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启航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崭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 速超过20%。30家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加 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万元产值能耗、万 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8%、13.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在成为中央企业的鲜明特 征。 ...
市场点评报告:“十五五”定调新型工业化
中银国际· 2025-09-17 02:34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定调新型工业化战略 聚焦数字化 绿色化 高端化三大方向 高端装备 人工智能与绿色制造成为中长期配置主线 [2][3] - 政策红利将集中于具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国际化经营优势及产业链牵引作用的企业 国央企和龙头民企有望率先受益 [3] - "人工智能+"行动与国际化布局带来新预期差 工业互联网 工业软件 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将获制度性利好 [3][5][6] 战略定位与政策重点 - "十五五"被定位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阶段 需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并应对复杂外部环境 [3] - 政策延续制造业强国战略 明确制造业合理比重是基本盘 高端制造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3] - 强化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组建创新联合体 形成"产学研结合 龙头引领"的创新体系 [3] - 提升行业治理 防范非理性竞争 加强行业自律 避免过度"内卷" [3] - 推动"走出去"与安全并重 注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基础能力建设 [3] 产业升级方向 - 装备制造 工业母机 特种材料等战略性行业将获长期政策支持 [3] - 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场景拓展提升至新高度 工业互联网 工业软件 AI驱动智能制造链条加速落地 [3][6] - 绿色化转型仍是重要方向 新能源装备 节能技术 绿色工厂在"双碳"目标下获长期增长空间 [3] - 通过龙头带动提升产业链水平 推动产业格局有序优化 [3] 重点产业赛道 - 强化产业链现代化根基:突破集成电路 基础软件 先进材料等"卡脖子"技术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4] -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产业:加快6G 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 推动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 - 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研发设计 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 构建"产品+服务"生态体系 [4] - 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攻关高端芯片 工业软件等技术瓶颈 分层培育领航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 [4] - 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 孵化量子科技 基因技术 氢能等未来产业 [4] 人工智能+政策部署 -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 明确战略定位 [5] - 2024年6月发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 [5]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培育未来产业 [5] - 2025年2月国资委要求央企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十五五"规划重点 [5] - 2025年7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政策进入密集落地期 [5][6] 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领域 - 科学技术:建设科学大模型 推动研发-工程-产品一体化 突破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6G等技术 [6] - 产业发展:工业全链条智能化 农业数智化 服务业智能化转型 [6] - 消费提质:发展智能助理 陪伴型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 机器人 智能家居等新业态 [6] - 民生福祉:创新工作方式与教育模式 提升健康养老 文化创作等生活品质 [6] - 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 公共安全治理 生态治理等领域应用 [6] - 全球合作:弥合全球智能鸿沟 推动规则与标准对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