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

搜索文档
暑期经济多元业态观察: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8-21 09:58
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 - 陕西太白县依托93.36%森林覆盖率与19摄氏度夏季均温 通过避暑经济激活民宿产业实现凉资源转化为热产业 [3][4] - 浙江慈湖通过仲夏慈湖夜主题活动形成演艺引流、场景留客、消费变现的良性循环 释放夜间经济新活力 [14][15] 传统文化与跨境消费创新 - 浙江濮院时尚古镇举办折纸艺术营 吸引29位国际折纸大师与约400名爱好者参与 推动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6][7] -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 以旅游+购物模式吸引外籍游客 免签政策扩大促进外商暑期采购需求增长 [9][10][12] 暑期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文旅市场通过非遗创新、跨境消费、夜经济与生态变现等多维度实践 实现特色化深度融合与创新供给 [16] - 各地通过业态创新与资源挖掘推动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2]
新华视点丨暑期经济多元业态观察: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引擎
新华网· 2025-08-21 08:05
文旅融合新业态 - 陕西太白县依托93.36%森林覆盖率与19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 通过发展避暑经济激活民宿产业 实现凉资源向热产业转化 [2][4] - 浙江慈湖通过"仲夏慈湖夜"主题活动形成演艺引流、场景留客、消费变现的良性循环 有效释放夜间经济新活力 [10] 传统文化创新 - 浙江濮院时尚古镇举办国际折纸艺术营 汇聚8个国家地区29位折纸大师 吸引约400名折纸爱好者参与 推动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5] 跨境消费热潮 -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 凭借免签政策与入境便利度提升 吸引大量外商暑期入境采购 形成旅游+购物跨境消费模式 [7][8] 暑期消费提质升级 - 各地通过创新业态与深挖资源推动暑期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1] - 文旅市场通过特色定位、深度融合与创新供给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12]
展现新面貌 焕发新活力——赣吉青三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8-20 00:26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2] - 江西 吉林 青海等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4] 农业数字化与科技赋能 - 江西数字化养殖基地通过扫码溯源技术实现鸡蛋全周期溯源 日产鸡蛋4万枚 年产值约1300万元 [1][3] - 应用5G与物联网技术实现鸡舍温湿度监测 自动喂料机精准投喂 立体智能仓库调度 [3] - 下一步将深化人工智能在精准营养调控的应用 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3]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三代科研工作者30余年接力研发耐盐碱水稻品种 推动土壤改良技术 [6] - 镇赉县水稻播种面积达155万亩 产量20.6亿斤 科技助力种粮大户毛印华150公顷稻田增产20多万斤 纯利润100多万元 [6] 生态资源转化与文旅创新 - 吉林松花湖度假区打造四季运营模式 夏季客流量有望突破40万人次 冬季50条雪道总长55公里 [3][4] - 南沟村发展149家民宿 年接待游客2000人 年收入超1500万元 [4] - 青海湖畔生态旅游带动环湖8个乡镇20个村超过2万名群众增收 [1][4] - 江西返乡创业者陈亦飞开发望仙谷景区 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 提供6500个直接就业岗位 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7] - 村民吴启安返乡开饭店 上半年接待游客3.6万余人 月均营收30余万元 [7] 金融支持与资源激活 - 青海金融系统创新活畜抵押 订单融资等产品 累计发放抵押贷款超30亿元 [7] - 牧民桑科通过采购合同获得6万元贷款 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预计收入翻番 [7] - 江西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百行动" 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81家 省级1147家 带动376万户农民年均增收4260元 [5]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升级 - 吉林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9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7.1% [9] - 青海实现医共体县域全覆盖 通过"岗位派驻+巡回医疗+远程指导"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0] - 江西"湾里办"智慧平台实现群众诉求90%以上当日受理并解决 数字化治理嵌入乡村 [10][11] - 吉林新建宜居农房1.8万余户 新改建农村公路3700多公里 [11] 区域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 - 青海推动产业"四地"建设 绿色算电协同发展 引导人口向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适度集聚 [8] - 吉林破除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障碍 促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11]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在涠洲岛体验“松弛感”
广西日报· 2025-08-19 02:57
涠洲岛旅游热度 - 暑期旅游旺季涠洲岛环岛咖啡店游人络绎不绝,通过"旧书换咖啡"和"以书换书"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1] - 环岛咖啡店推出"捡2.5公斤海洋垃圾兑换一杯咖啡"活动,将海洋垃圾再利用装饰店面,每天吸引六七百人到访 [2] - 涠洲岛方岛艺术酒店暑期民宿入住率超过九成,注重服务品质如微信群服务、下午茶和晚安点心等 [3] 文旅产品创新 - 涠洲岛精耕细作文旅产品,培育海岛"松弛感",创新举办"BUBU海滩音乐节"和打造"BUBU日落餐厅"等新场景 [2] - 推出海滩下午茶、晚餐、酒吧等新产品,提供集演艺、赏景、游玩、美食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体验 [2] - 珊瑚石房子等特色民宿引领岛上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旅游品质 [3] 旅游消费表现 - 游客在涠洲岛人均停留时间约2.8天,促进休闲餐饮和民宿业发展 [2] - 2023年1-6月涠洲岛接待游客量100.2万人次,连续三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量超百万人次 [3] - 2023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消费25亿元,同比增长3.16% [3]
海南:靠海“吃海”有了新吃法
海南日报· 2025-08-18 01:40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进展 - 海南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26.397亿元实施29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 完成海岸带修复152.33公里 新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25.94公顷 新增修复珊瑚礁27.8公顷 [6] - 儋州湾生态修复项目改善周边约1.95万亩土地生态 红树林植物增至22种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从17种增至50种 水鸟记录达57种 [3][4] - 三亚铁炉港保护区对9株百年红榄李实施挂牌监护 通过种苗扩繁技术实现滩涂回归种植2000余株 [4] 生态修复带动产业转型 - 陵水县实施生态修复后 渔民转型开设民宿及渔家乐 深海养殖等新业态 红树林潮汐亲子营单日接待量达300-400人 [2] - 儋州湾生态改善带动当地餐饮及旅游业发展 促进居民就业 [4] - 蜈支洲岛通过珊瑚礁修复项目推动潜水及海钓等休闲渔业发展 游客可参与"珊瑚宝宝"生态修复活动 [5] 地方特色经济模式创新 - 儋州海头镇老市村将养殖塘恢复为盐田湿地 推出"老市盐"有机农产品 月产海盐4万斤 月产值达20万元 计划拓展盐疗及制盐体验活动 [6] - 陵水新村港疍家渔排民宿从4间客房扩展至24间 结合海域资源展示原生态生活体验 [5] - 海南通过红树林修复 珊瑚礁增殖及人工鱼礁投放等措施 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构建陆海统筹开发新格局 [2][5]
三顾之城 文旅消费新场景红了
河南日报· 2025-08-17 23:26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随着这句城市品牌口号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南阳文旅产业迎来高光时刻: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5809.44万人 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5%和12.71%,由此,南阳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已达5.3%。 "三顾之城"展现的魅力,已成为南阳连接四海的金字招牌。 南召县五朵山景区云上伴山民宿。南阳市文广旅局供图 今年5月25日,南阳市文旅推介宣传片亮相意大利米兰市,成为2025中国品牌出海·环球行系列活动的亮点;6 月21日,"同饮一渠水京宛一家亲"文旅宣介活动在北京举办,南阳以水源地的责任担当与文旅发展的开放姿 态,向首都人民喊出"回家的呼唤";8月4日晚,"跟着戏剧游中原"河南文化旅游推广活动走进湖北武汉琴台 大剧院,南阳市作为主办方之一,代表"老家河南"向"知音湖北"发出诚挚邀约…… 文旅是南阳城市品牌的核心。"三顾之城"密集亮相的背后,彰显了这个文旅大市快速推动产业融合高质量发 展的自信,亦是南阳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化发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由路径。 广邀八方宾朋,以"三顾"之名盛装相待。8月8日,南阳市召开的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 ...
8地共建“两山”朋友圈 门头沟举办第三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
新京报· 2025-08-16 10:43
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转化 - 论坛以"生态共融·和谐共生"为主题,聚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转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议题 [1] - 门头沟区森林覆盖率达48.64%,林草覆盖率位居全市榜首,PM2.5浓度从2019年3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8.6微克/立方米 [1] - 门头沟区创新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导向机制,2024年可比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达359.7亿元,较去年增加2.21亿元,增幅北京市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一 [1] 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 - 门头沟区培育"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檀谷商圈等文旅品牌,2024年城乡收入比历史性降至2以下 [2] - 构建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体系,中关村门头沟园年度总收入从2020年415亿元增至2024年预计1076.1亿元 [2] - 永定河山峡段治理、"百泉复涌"等工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五年保持"优"级 [1] 跨区域生态协作 - 门头沟区联合7地政府启动"两山"朋友圈,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各方将建立会议互邀、调研互访等机制,共同探索打造"两山"实践城市示范联盟 [2] - 门头沟区携手京津冀伙伴深化生态保护协作与绿色产业联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浙江如何再谱乡村“致富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3:03
浙江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六个新"目标,包括山区海岛县发展迈上新台阶、县城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等 [1]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城镇快1.0个百分点 [1]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 浙江采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思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强智慧农业和农产品全产业链 [2] - 浙江迭代升级"浙农码2.0",推动与"全农码"有机衔接,实现部省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协同 [3] - 浙江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62家、未来农场48家,亩均产出效益提高3至5倍 [7] 特色农业产业链 - 青田县油茶产业通过"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年实现林农增收8.04亿元 [6] - 浙江建成单条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6] - 2024年浙江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743.6亿元,占全国比重9.51%,同比增长19.42% [7] 产业融合创新案例 - 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实现养殖全自动化数字化,年出栏量5000头仅需3名养殖人员,并延伸深加工链条和IP开发,累计营收2.8亿元 [7][8] - 台州仙居林坑村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年旅游产值约500万元,接待游客量约15万人次 [9] - 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发展"民宿+文创"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5年增幅168%,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12] 乡村文旅新业态 - 丽水景宁"天空之城"将废矿改造为文旅项目,营业以来接待游客35万人次,营收超1.62亿元,带动500余人就业 [13] - 缙云仙都"千鹦鸟舍"成为国内首个大型鹦鹉主题乐园,注重亲子研学体验 [13] - 浙江计划到2026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率超过10%,年经营总收入达750亿元以上 [14]
零碳小岛连世界,国际朋友圈喜扩容
齐鲁晚报· 2025-08-14 21:24
长岛零碳转型实践 - 长岛从高耗能产业转型为国际零碳岛 成为全球岛屿低碳发展范本 [2] - 孙家村清退100多户海参育保苗企业 每年减少电费300多万元和1万多吨煤耗 [3][4] -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布设十余万株海藻 修复2500亩海洋牧场 养护5000亩海域渔业资源 [4] 生态经济效益 - 海藻场固碳效率显著 潮间带每平方米碳汇量187.31克 潮下带达386.63克 [4] - 发展休闲渔业与民宿产业 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高端民宿旺季日毛利润1.5万元 [4][5] - 建设赶海园 亲海园 海钓场等娱乐项目 开发41套民宿渔家楼 [4] 生物多样性恢复 - 斑海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从2022到2025年新增个体及幼体 "常住民"从3-4头增至7头 [6][8] - 东亚江豚数量增加 猛禽资源丰富 包括游隼 红隼等物种 [6][9] - 海藻场为经济鱼类提供栖息环境 推动天然渔业资源恢复 [4] 零碳技术应用 - 全域推行新能源旅游公交 清洁能源供暖 垃圾分类及污水处理 [6] - 绿色微电海水淡化项目日生产50立方米高品质饮用水 [9] - 聚氨酯道路替代传统沥青 每公里减少126吨二氧化碳排放和28吨标准煤能耗 [9] 国际合作与推广 - 发起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 已有41家会员 包括16个国际会员 [10][13] - 在马尔代夫建设零碳示范岛 涵盖微电网 海水淡化 垃圾处理等技术 [11] - 在格林纳达布局光储示范项目 斐济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网项目8月底开工 [12][13]
湖北咸宁构建民宿供应链 让“山水乡愁”串联成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19:20
行业发展趋势 - 咸宁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带动民宿产业快速扩张,但存在品牌杂乱、品质参差、运营成本高等问题[2] - 咸宁加速构建旅游民宿供应链体系,以"宿"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民宿从分散经营迈向集群发展[1][2] - 供应链平台通过统一服务标准、共享营销渠道,推动民宿差异化IP在供应链支撑下共同发展[2] 公司动态 - 咸宁城发集团文旅投公司联合海南赤海文化、武汉欣途科技组建咸宁桂乡宁居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桂乡宁居"公共服务平台[2] - 平台已吸纳1096家住宿企业、255家供应商入驻,提供覆盖民宿全生命周期的八大服务体系[2] - 平台为汐宁酒店、迎宾馆、碧桂园民宿、际华园7号院、嘉鱼四邑村农文旅综合体等提供个性化规划、运营服务[2] 商业模式创新 - 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投资选址市场分析到数字营销、布草洗涤集中配送、文创伴手礼联合开发等全链条服务[2] - 民宿创业者可通过平台一键对接专业设计团队,获得定制化方案及配套服务,提升项目推进效率[1] - 平台优化视觉交互与跟踪服务功能,提升供需对接效率[2] 典型案例 - 民宿创业者余康通过"桂乡宁居"平台获得专业设计团队支持,解决了房型布局、软装搭配等问题,大幅提升效率[1] - 余康的第二家民宿通过平台提前锁定布草洗涤、季节性用工等配套服务,避免了首次创业时的资源浪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