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ST花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多维业务布局协同发展
中证网· 2025-09-01 07:3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收购尼威动力50.11%股权完成交割 将尼威动力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 - 公司原有园林绿化业务面临订单减少、利润压缩及增长空间缩小困境 2024年通过重整程序剥离不良资产并引入投资人改善资产结构[2] - 公司确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核心发展方向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并构建绿色低碳业务格局[2]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尼威动力主营高压金属油箱产品 作为混动汽车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燃油效率与排放合规性[3] - 尼威动力在国内金属高压油箱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核心客户覆盖理想、零跑、奇瑞、上汽大通等车企[3] - 公司通过收购尼威动力切入新能源领域 与传统生态景观业务协同发展[2] 半导体与储能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惯性传感器模组研发生产设备 并设立黄山顺景与金华顺景集成电路公司布局MEMS车规级传感器[4] - 车规级传感器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身控制及安全预警场景 具备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特性[4] - 公司增资四川拓维聚能进军储能施工业务 聚焦新能源消纳基础设施与电网稳定性需求[4] 多领域协同发展 - 公司通过收购、新设及增资方式构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储能三大业务矩阵[5] - 客户协同方面 借助尼威动力现有车企供应链推动车规级传感器客户开拓[5] - 技术协同方面 将传感器智能化技术嵌入储能系统以优化充放电策略并提升能源效率[5]
纳百川IPO:公司上市解决不了企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31 22:45
公司IPO审核结果 -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1] 财务表现与成长性 - 公司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从100,813.32万元增长至140,781.10万元,复合增长率18.17%[3]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1,112.28万元持续下降至8,804.38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3] - 2025年预测扣非归母净利润10,041.59万元,同比增长14.05%,但仍低于2022年水平[2][3] 客户集中度与议价能力 - 对宁德时代直接及间接销售占比达53.73%(2022年)、48.94%(2023年)、48.21%(2024年)[4] - 电池液冷板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19.69%下降至2025年1-3月13.85%[4][5]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22%下降至2025年1-3月14.34%,较同行低10个百分点[5] 应收账款与资金周转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2年末34,015.10万元增至2024年末59,264.14万元[6][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29.61%,占营业收入41.24%[6][7]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3.61次下降至2024年3.05次,低于同行平均4.04次[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仅3,877.05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5,652.72万元[6] 资产负债与募资需求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66.80%,短期借款超2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超3亿元[8] - 货币资金3.59亿元,资金周转压力显著[8] - IPO募资计划包含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原募资额8.29亿元调减1亿元[9][11] 产能利用与扩产计划 - 电池液冷板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102.11%下降至2024年82.86%[12][14] - 募投项目"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投资总额57,940.04万元[11] - 2025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88.31%,产销率97.57%[14]
精进电动: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22亿元 乘用车市场全面发力
中证网· 2025-08-30 00:5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0.22亿元 同比增长76.75% [1] - 利润总额3104万元 同比增长111.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2.62% [1] - 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77.9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 同比增加541.08% [3]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与技术开发服务两大板块协同驱动收入增长 [1] - 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84%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国内"大系统"业务优势凸显 配套头部车企越野车型三合一电驱及增程发电机系统 [1] - 与国内知名主机厂合作的三合一系统项目第二季度进入规模化量产 [1] 国际市场进展 - 欧洲大型整车制造商配套的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项目开发进展顺利 [2] - 2024年赢得的欧美畅销车型配套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有序推进 [2] - 欧美项目因市场体量、技术壁垒及品牌影响力被视为重要增长极 [2] 运营效率提升 - 制造体系升级通过组织架构重塑、管理流程强化和数据化监控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3] - 上海生产运营活动向菏泽基地整合基本完成 提升规模效应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精细化运营管理带来稳健可持续的经营趋势 [3]
募投项目缩减,纳百川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8-28 13:55
公司背景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由陈荣贤家族控制 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1][3]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 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 2025年8月28日上会迎考 [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11.36亿元、14.3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9825.49万元、9542.88万元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3亿元 同比增长45.88%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3128.28万元 同比增长39.14% [4] - 公司预测2025年度营业收入17.37亿元 同比增长20.86% 预测归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9.72% 预测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4.05% [4]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19.43%、17.54%、14.34% 连续走低 [4] 募投项目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 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5.79亿元 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1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5] - 最新上会稿中取消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 募资金额缩减1亿元至7.29亿元 [5][6]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 - 报告期内对宁德时代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销售占比分别为53.73%、48.94%、48.21%、44.39% [7] - 宁德时代一直为第一大客户 深交所关注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是否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7] - 公司表示与宁德时代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合作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不会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7] 股权控制结构 - 陈荣贤为控股股东 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为实际控制人 三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合计55.58%股份 [7]
精进电动跌8% 实控人拟减持2021上市募20亿连亏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8:52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9.37元,跌幅8.14%,总市值55.30亿元,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1年10月27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13.78元/股,发行数量1.48亿股,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0.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8.55亿元,较原计划少1.45亿元[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01亿元、-3.884亿元、-5.769亿元、-4.364亿元[2] - 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428亿元、-4.520亿元、-6.108亿元、-4.894亿元[2] 融资活动 - 公司于7月12日发布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59亿元,用于紧凑型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总成产业化项目[2] 股东变动 - 实际控制人余平拟减持不超过207,105股,占总股本0.0351%,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实施[3] - 集中竞价减持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进行,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3] - 大宗交易减持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进行,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3]
募投项目缩减 纳百川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8-27 16:36
公司背景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 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 电池集成箱体 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加热器暖风等 [1]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 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 2024年8月28日上会迎考 [1] - 控股股东为陈荣贤 实际控制人为陈荣贤 张丽琴 陈超鹏余家族 三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合计55.58%股份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 11.36亿元 14.3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 9825.49万元 9542.88万元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3亿元 同比增长45.88%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3128.28万元 同比增长39.14% [2] - 公司预测2025年度营业收入17.37亿元 同比增长20.86% 预测归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9.72% 预测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4.05% [2]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 19.43% 17.54% 14.34% 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2] 募投项目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 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5.79亿元 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1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3] - 最新上会稿中取消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 募资金额缩减1亿元至7.29亿元 [3]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风险 - 报告期内对宁德时代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间接销售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3.73% 48.94% 48.21% 44.39% 虽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4] - 宁德时代始终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深交所关注其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是否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4] - 公司回应称与宁德时代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合作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不会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4]
净利波动,纳百川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8-27 13:5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 由陈荣贤家族控制 三人合计持有55.58%股份 [1][10]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4]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 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 将于2025年8月28日上会 [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11.36亿元、14.37亿元 呈现增长趋势 [5] - 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9825.49万元、9542.88万元 连续两年下滑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3亿元 同比增长45.88%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3128.28万元 同比增长39.14% [5] - 公司预测2025年度营业收入17.37亿元 同比增长20.86% 预测归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9.72% 预测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4.05% [5] 盈利能力指标 - 主营业务毛利率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22%、19.43%、17.54%、14.34% 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5] - 研发费用率报告期内分别为3.3%、3.87%、3.77%、3.01% 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4.84%、4.74%、4.3%、3.86% [9] 产能与产品结构 - 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2.11%、83.41%、82.86%、88.31% [7] - 电池液冷板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79.79%、85.34%、83.78%、92.27% [8] - 产能利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安徽滁州生产基地2023年二季度开始投产 设备处于磨合期 产能利用处于爬坡阶段 [8] 客户集中度 - 宁德时代始终为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内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向宁德时代供应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3.73%、48.94%、48.21%、44.39% [10] - 公司认为与宁德时代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合作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10] 募投项目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 最新拟募资金额调整为7.29亿元 缩减1亿元 [6] - 取消了原定募投项目中的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 [6] - 募集资金将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6]
新铝时代: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9:12
公司业务定位 - 专注于以电池盒箱体为核心产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技术研发能力 - 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数字化全流程挤压控制技术、先进FSW焊接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能够与客户进行高集成化电池盒箱体、超薄电芯外壳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同步开发 [1] 产业链优势 - 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及规模化生产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 [1] - 产业链完整覆盖上游熔铸、中游铝合金挤压、下游深加工并配套工装模具 [1] - 全产业链覆盖可更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1] 产品竞争力 - 可持续供应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产品 [1] - 在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形成较强壁垒 [1]
英搏转债盘中下跌2.02%报206.965元/张,成交额1.29亿元,转股溢价率11.27%
金融界· 2025-08-27 06:21
市场表现 - 英搏转债8月27日盘中下跌2.02%报206.965元/张 成交额1.29亿元 转股溢价率11.27% [1] -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 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债券条款 - 英搏转债信用级别为AA 债券期限6年 票面利率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 转股价17.43元 [1] 公司概况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 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股票代码300681 [2]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 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 电源总成及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创新"集成芯"技术 产品具有高效能 轻量化 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 - 与吉利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长城 奇瑞 长安汽车 一汽大众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长期合作 [2] - 合作伙伴包括采埃孚 大陆集团等大型零部件集团 [2] 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5.458亿元 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 同比增长26.29%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 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 人均流通股7241股 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 [2] - 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营收高增先行剑指国际一流数字能源领域供应商 富特科技上半年营收大增122.64%
全景网· 2025-08-26 14: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4亿元 同比增长122.64% [1] - 新能源车载产品收入14.11亿元 同比增长132.47% 技术服务收入3616.42万元 同比增长184.81% [1] - 扣非净利润6376.21万元 同比增长32.20% [1]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2]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达44.3% 标志电动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2]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扩容与提质并重" 反内卷成为共识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规模约19034.13亿元 [6] 产品与业务布局 - 构建车载充电机(OBC) 车载DC/DC变换器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核心产品矩阵 [2] - 布局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 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产品 [2] - 形成"车载+非车载"协同覆盖的业务格局 [2] - 围绕数字能源领域推进深度集成产品及电子电气架构变革 [8] 市场与客户拓展 - 2024年境内营收18.02亿元 境外营收1.32亿元 同比增长5815.39% [3] - 客户覆盖广汽集团 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 小米汽车 雷诺汽车 Stellantis等知名车企 [3] - 获长安汽车 零跑汽车及欧洲主流豪华品牌项目定点 [3] - 销量长期位居国内第三方供应商前列 [3]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1亿元 [4] - 研发团队910人 占员工总数39.57% [4]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6项 其中发明专利46项 [4] - 重点研发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数字化及模块化软件开发技术 高效能热管理技术 [5] - 实现SiC半导体器件量产应用 通过电路简化提升功率密度并降本 [5] 产能扩张与资本运作 - 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5.28亿元 [6] - 资金投向:智能化生产制造项目(三期)2.34亿元 车载电源生产第二基地1.55亿元 新一代产品研发3642.43万元 [7] - 募投项目旨在扩充产能 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巩固技术优势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