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

搜索文档
石油与化工指数震荡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8-13 06:16
化工与石油指数表现 - 化工指数整体上涨,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1.66%、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6.08%、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上涨2.57%,仅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下跌1.30% [1] - 石油指数全线上涨,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上涨0.67%、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上涨2.70%、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上涨2.18% [1]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5.12%至63.88美元/桶 [1] -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4.42%至66.597美元/桶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的石化产品:液氯上涨14.98%、焦炭上涨4.57%、代森锰锌上涨4%、炼焦煤上涨3.55%、苯胺上涨2.82% [1] - 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叶酸下跌6%、丙烯酸下跌5.51%、维生素D3下跌5.41%、合成氨下跌4.90% [1] 化工企业资本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的化企:科创新源上涨53.05%、安利股份上涨51.60%、新瀚新材上涨45.88%、中欣氟材上涨35.66%、华信新材上涨25.99% [2] - 跌幅前五的化企:联化科技下跌10.41%、沧州大化下跌8.80%、再升科技下跌8.63%、雅本化学下跌7.86%、新潮能源下跌7.21% [2]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813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2 23:06
钢铁行业 - 7月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达98.4%,创201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水平 [5] - 2025年2月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钢铁板块盈利有望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 [5] - 7月25日交易所限制焦煤期货JM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不超过500手,其他合约不超过2000手 [5] 万华化学(600309.SH)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09.01亿元,同比减少6.35%,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减少25.10% [5] - 2025Q2营收478.34亿元,环比增长11.07%,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环比减少1.34% [5] - 费用优化利润环比持平,技术创新拓宽产品布局 [5] 国光股份(002749.SZ)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7.3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05% [6][7] - 2025Q2营收7.34亿元,环比增长90.4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环比增长93.30% [7] - 现金分红比例超80%,持续加强农药登记证布局 [6] 爱旭股份(600732.SH) - 2025H1营收84.46亿元,同比+63.63%,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7] - 2025Q2营收43.11亿元,同比+62.77%,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环比均扭亏 [7] - ABC组件出货量达8.57GW [7] 煌上煌(002695.SZ) - 2025H1营收9.84亿元,同比-7.19%,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26.90% [7] - 2025Q2营收5.38亿元,同比-10.7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16.08% [7] - 经营调整,静待改善 [7] 燕京啤酒(000729.SZ) - 2025H1营收85.6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45.4%,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39.9% [8] - 上半年量价齐升,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5Q2净利率同比显著改善 [8] - 啤酒业务以U8为抓手拓展市场,饮料业务或开辟新增长曲线 [8] 海泰新光(688677.SH) - 2024年营收4.43亿元,同比减少5.9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7.11% [8] - 2025Q1收入同比增长24.9%,环比增长18.3%,去库影响减弱 [8] - 大客户拿货节奏放缓影响短期业绩,2025年发货显著增长 [8]
【国光股份(002749.SZ)】25H1现金分红比例超80%,持续加强农药登记证布局——2025年半年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2 23: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7.3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6.15% [4] - 2025Q2单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8.47%,环比增长90.4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93.30% [4] - 农药业务营收7.81亿元,同比增长7.81%,肥料业务营收2.98亿元,同比增长6.99% [5] 业务毛利率与费用 - 农药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2pct,主要因高毛利率产品销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下降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0.76%,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42%,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42.84%,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48% [5] - 研发费用增长主要因当期试验费用增加,有助于新产品布局和推广 [5] 现金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约1.87亿元,股利支付率达80.92% [5] 登记证与产能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30个农药产品登记证(生物农药登记超50个)和132个肥料登记证 [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9个农药登记证和11个肥料登记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1.45万吨/年农药原药产能、8.89万吨/年农药制剂产能和1.6万吨/年水溶肥产能,现有产能相对富余 [6] - 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建设的2.2万吨/年制剂、5万吨/年水溶肥料和1.5万吨/年原药及中间体项目预计2027年末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6]
国光股份: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2 14:08
理财产品投资 - 公司及子公司国光园林、国光农资使用闲置自有资金人民币1.3亿元购买兴业银行保本浮动收益型结构性存款产品 其中公司出资5000万元 国光园林出资5000万元 国光农资出资3000万元 [1] - 本次投资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结构性存款产品 属于低风险理财产品 [1] - 过去十二个月内公司累计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总额达14.4亿元 其中已到期理财产品金额为12.1亿元 [1] 资金管理状况 - 公司存在大量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 通过理财产品进行现金管理 [1] - 单次投资金额达1.3亿元 显示公司现金流较为充裕 [1] - 理财投资行为持续进行 过去一年投资频次较高 累计投资规模达14.4亿元 [1]
国光股份: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6
利润分配方案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分红条件、比例上限及金额上限已确定 [1] - 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 派发现金股利186,543,420元(含税) 不送红股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实际实施以现有总股本466,358,550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4.000000元人民币(含税) [1] 税务安排 - 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及RQFII每10股实际派发3.600000元 [1] - 个人持股期限1个月内每10股补税0.800000元 1个月至1年补税0.400000元 超过1年免征 [2] - 证券投资基金香港投资者按10%征税 内地投资者实行差别化税率 [1] 实施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8日 除息日为2025年8月19日 [2] - 派息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 权益分派业务申请期为2025年8月8日至8月18日 [3] 特殊情形处理 - 自派股东期间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现金不足时 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3] - 分配方案遵循"现金分红总额固定 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原则 [1] - 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与股东大会决议保持一致 [1]
国光股份(002749) - 002749国光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1
2025-08-11 08: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8亿元,同比增长7.33% [4] - 农药销售收入7.81亿元,增长7.81% [4] - 肥料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6.9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6.05% [4] - 扣非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6.15% [5] - 综合毛利率47.42%,同比增长1.07个百分点 [5] - 二季度综合毛利率48.02%,同比增长0.32个百分点 [5] 分红规划 - 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00元(含税) [5] - 公司将按照《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持续回报股东 [5] 行业政策影响 - 农业农村部925号公告要求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标注同样商标 [5] - 政策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将规范农药标签管理 [5] - 有利于保障农药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种植户权益 [5] - 拥有优质登记证件的农药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5] 价格机制 - 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调价综合考虑竞争环境、原材料供求、终端需求等因素 [6] - 市场竞争充分的产品会根据同行价格波动适时调整 [6] - 其他产品调价频次较少且调整后价格保持稳定 [6] 海外业务 - 海外农药业务面临登记制度复杂、周期长、准入壁垒高等挑战 [7] - 前期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 [7] - 公司与关联方签署《代为培育协议》,委托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培育海外项目 [7] - 协议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7]
国光股份(002749):25H1现金分红比例超80%,持续加强农药登记证布局
光大证券· 2025-08-11 07:1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5.26亿元、6.34亿元 [3][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1.19亿元(同比+7.3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6.05%),扣非净利润2.27亿元(同比+6.15%)[1] - 2025Q2单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8.47%,环比+90.4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1.55%,环比+93.30%)[1] - 农药业务营收7.81亿元(同比+7.81%),毛利率提升1.12pct至47.0%;肥料业务营收2.98亿元(同比+6.99%)[2] - 拟每10股派现4元,现金分红总额1.87亿元,股利支付率80.92%[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拥有330个农药登记证(含50+生物农药)和132个肥料登记证,2025H1新增9个农药登记证和11个肥料登记证[3] - 现有产能:1.45万吨/年农药原药、8.89万吨/年制剂、1.6万吨/年水溶肥;在建2.2万吨制剂+5万吨水溶肥+1.5万吨原药项目预计2027年末投产[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2.64/27.46/32.49亿元,增速14.01%/21.28%/18.30%[5] - 预计2025-2027年EPS 0.92/1.13/1.36元,ROE 17.93%/19.08%/19.81%[5][12] - 销售费用率稳定在13.16%,研发费用率3.37%-3.40%[13]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5.22元,总市值70.98亿元,近一年股价区间10.60-16.41元[6] - 近1年绝对收益11.38%,相对沪深300跑输12.05%[8]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延期购回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8:47
股份质押延期购回基本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卢柏强先生将其持有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延期购回 [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质押及未质押股份均不涉及股份被冻结情形 [1] - 上述限售原因来自于高管锁定股 [1] 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质押情况 - 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未来半年内和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情况已明确 [2] - 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具备资金偿还能力 还款资金来源包括股权资产处置、股票分红、对外投资收入、个人薪酬及其它现金收入等 [2] - 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存在通过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关联交易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况 [2] - 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平仓的情形 [2] - 质押事项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2] - 若出现平仓风险 卢柏强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将采取补充质押、提前购回被质押股份等措施应对风险 [2] 备查文件 - 股份质押登记证明材料 [3]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冻结明细 [3]
国光股份实现净利润2.31亿元,拟委托实控人之子“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08:45
公司概况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化学农药制造和化学肥料制造,主要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的农药制剂和高端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的企业,坚持"三调"定位(调节剂、调控技术、调控方案),聚焦调节剂、水溶性肥料、园林养护品等优势品类 [2]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个产品生产基地和五大营销业务板块(国光农资、国光园林、依尔双丰、浩之大、依尔全丰)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05% [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6.15%;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较2024年同期均实现增长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及主要原料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6.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1亿元 [5]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拥有330个农药产品登记证(含15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和132个肥料登记证,是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 [5] - 2025年上半年新增9个农药登记证和11个肥料登记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6] - 公司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作物品质调控产业研究院"和"天然小分子农药产业研究院" [6] 营销网络 - 营销网络以县级经销商为主,下沉至乡镇及种植户,覆盖更多空白市场和作物 [6] - 通过"国光""双丰""浩之大""国光园林""鹤壁全丰"五个品牌拓展销售网络 [6] 海外拓展 - 公司委托实控人之子颜亚奇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 [7] - 2024年外销收入1255.21万元,已在美、俄、韩、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完成14项核心产品登记 [9] - 海外拓展采用委托培育模式以降低登记周期长、准入壁垒高等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