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

搜索文档
农文旅融合 激活新疆乡村振兴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09-19 14:06
乡村振兴启新程 一走进定吉格村,记者就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村党总支书记西尔娜依告诉记者,她们正在举行一场 特殊的比赛——"美丽庭院大赛"。 采访中,村民们向记者道出了评分的"关键标准"——"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是否做到了清晰分 离。曾经村里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村民家家都有宽敞的庭院,可是因为缺乏规划,院子三区混杂、杂 乱无章。 而现在,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村民们不仅开始给庭院"分区",更学会了种菜的手艺,闲置的庭院变成了 美丽的增收院。 记者 孙艳:我现在就是在定吉格村的村口,一条马路之隔,也就100多米的位置,有一个村里的小微产 业园。这个小微产业园占地有30多亩,里面有几十家商户和企业,村民们不用外出打工,走路几分钟就 可以在家门口轻松上岗。 走进产业园里的这家蛋糕房,操作间里,几位少数民族妇女正忙碌着。阿斯木汗就是其中一员,她告诉 记者,刚来的时候,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工厂里的师傅想方设法手把手地教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一个乡村,每年竟吸引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慕名而 来,这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乡村振兴"密码"? 和美乡村焕新颜 如今的阿里翁白新村已经打造了8处特色旅游打卡 ...
广西贺州多家企业亮相东博会 冀拓东盟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9:05
中新网南宁9月19日电 (张广权 韦佳秀 肖景凤)"我们已经与缅甸建立了初步联系,希望通过东博会这个 平台,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19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下称东博会)智慧农业展区内,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富源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刘鼎站在摆满虫草花、黑木耳等农产品的展位前 介绍。 图为紫光 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亮相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 供图 在人工智能专馆内,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重点展示了与贺州市共建的广西首个"图灵小镇"创新模 式。该集团广西代表处技术部总监陈海超介绍,此次重点展示其创新的"图灵小镇"智算模式,以及智慧 计算、新一代存储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方案和产品的最新成果。 "广西和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希望能与东盟各国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陈海 超说。 近年来,贺州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与数字经济发展,借助东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助力地方企业走向国际 市场,尤其是与广西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东盟国家。 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贺州成功签约14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 163.56亿元,涵盖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新 ...
新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7:59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表示,新疆锚定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 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 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显著增长、"新"的质效大幅提升。从总量上看,多项指标实 现历史性突破。去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新疆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去年 达到4341.6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进出口总额接连跨越三个千亿大关。从增速上看,多项 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去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 随后,陈伟俊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实现一体融合、互联互通,深度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承载空间。以基础设 施"十张网"建设为重点,以"千百亿元"重大项目为龙头,投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 区、巴里坤机场、奇台机场 ...
网友点赞“十四五”成绩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22:56
人工智能与工业数字化 - 建成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 5G基站达4598万个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5] - 智能制造成效显著 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5万家 卓越级智能工厂超230家[5] - 工业机器人实现物料搬运 电力巡检 自主避障等工业场景应用 加速从展示向实用转化[6][8]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9] - 推进27个"山水工程" 保护修复面积超8000万亩[9] -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治理进度达80% 库布其沙漠建成光伏治沙带 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合龙[10]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14]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14] - 稻鱼综合种养规模扩大 贵州三都县稻花鱼养殖面积71万亩 预计产量2100吨[16] 文化基础设施与博物馆建设 - 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平均每2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19] - 免费开放博物馆6444家 占比超91% 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19] - 博物馆转型为文化体验中心 江苏暑期接待游客286079万人次 推动文旅消费[20]
深州市昆杨农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5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州市昆杨农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邢爱宁,注册资本1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谷物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批发;初级农产 品收购;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 物运输(除网络货运和危险货物);农业机械服务;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20:50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9日9:00-10: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4][5]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16:00前通过官网"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skiad_ltd@163.com提前提交问题 [2][6] - 说明会后将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供会议内容回顾 [6] 参会人员构成 - 董事长邓国新、董事兼总经理丁涛、财务总监袁晓斌、独立董事单锋及董事会秘书李政将出席说明会 [4] 会议沟通内容 - 公司将重点解读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具体情况 [3] - 针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进行回应 [2][3] 投资者参与方式 - 可通过互联网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实时参与互动 [4][6] - 会前咨询联系电话025-87772107 联系人吴本亮、曹季鑫 [6]
达州鸿冠源木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45
公司基本信息 - 达州鸿冠源木业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王庆文 [1] - 注册资本为5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木材加工、收购及销售业务 [1] - 建筑用木料及木材组件加工业务 [1] - 建筑材料销售业务 [1]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病媒生物防制服务 [1] - 软木制品销售业务 [1] - 机械零件、零部件及五金产品批发业务 [1] - 金属材料、日用品、办公设备及塑料制品销售业务 [1] - 林业产品销售及林业机械服务业务 [1] - 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业务 [1] - 农副产品销售业务 [1] - 蔬菜、水果及中草药种植业务 [1] - 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业务 [1] - 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及中草药收购业务 [1]
加力突破 提档进阶│盐碱地里披绿妆 谷苗茁壮飘粟香
齐鲁晚报· 2025-09-18 08:07
在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指挥部盐碱地技术集成(喀什)水发新疆农业千亩示范区内,谷子一株株谷秆挺拔茁壮,穗头饱满、穗层整齐,在微风中轻轻摇 曳,展现出令人欣喜的丰收景象,现已陆续进入抽穗、开花阶段。 针对南疆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普遍高,传统作物出苗率低、长势差、品质低等现状,水发集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多款盐碱土壤改良剂,积极推动技术 创新与模式升级,突破了以往仅通过施用改良剂实现"以地适种"的治理思路,转向"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技术集成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 在示范区土壤实际pH值高达8.1、含盐量高达5.7‰的严苛条件下,水发农业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山东)有限公司团队精准施策,推出"一地一策"改良方 案。通过施用多款盐碱土壤改良剂,并引进13个耐盐碱专用杂交谷子品种开展对比试验与示范,系统筛选出适宜本地盐碱环境的最优品种,为实现"以种 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和科技示范。 在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水发农业乡村振兴公司以该千亩示范区为起点,持续积累经验、总结成果,进一步推进喀什乃至全疆 范围的盐碱地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土壤检测—盐碱改良—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
中外记者宁夏行:见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40
中外记者宁夏行:见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实践"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们亲眼见到了中国独创的治沙技术——草方格。保护区职工张学云现 场演示了如何用麦草扎设方格:将麦草扎入沙地15至20厘米,形成间距密集的网格,从而达到防风固 沙、涵养水源的效果。伊拉克如道媒体集团记者马赫迪和香港NOW宽频电视记者杨佩诗亲自尝试草方 格铺设,体验这场"人与沙的博弈"。 目前,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草方格与植被结合的模式,治理流沙面积达百万亩,森林覆盖率从 过去的不足1%提升到如今的40%以上,成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典范。 在宁夏水利博物馆,记者们通过文物、图片和模型,回顾了宁夏两千多年引黄灌溉的历史。从秦汉渠系 到现代节水工程,宁夏始终依托黄河水脉推动农业发展。随后,记者乘船穿越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实地 感受"十里长峡"的壮丽景观与水利工程的巧妙结合。 "宁夏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统筹管理,实现了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平衡。"现场讲解员介 绍,"这不仅保障了农业和产业发展,也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期3天的采访中,记者团还走访了多个生态修复、产业升级项目。英国记者表示,宁夏将生态治理与 经 ...
广东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着力打造现代化良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2:30
广东高标准农田 建管并重,着力 打造现代化良田 _南方+_南方 plus 秋种时节,走进 韶关南雄市全安 镇,清澈的溪水 沿着新修建的灌 排沟渠,潺潺流 入稻田,滋润着 葱茏青翠的禾 苗,崭新的机耕 路纵横交错,从 空中俯瞰,宛如 棋盘。 "有了这些高标 准农田,我们种 粮信心更足 了。"全安镇河 塘村种粮大户邱 大海说道,三面 光水渠,让农田 旱能灌、涝能 排,机耕路让农 机可以直接开到 田里,不仅方便 了农事作业,还 能节本增效。据 了解,自2023年 起,南雄市开始 整区域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计 划用5年时间, 逐步把全市具备 条件的永久基本 农田全部建成高 标准农田,目前 已取得显著进 展,许多昔日 的"望天田""巴 掌田"变成了今 天的季产千斤 的"粤良田" 。 南雄是广东大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 建设的一个缩 影。作为全国常 住人口第一大 省、最大粮食主 销区,近些年 来,广东深入实 施"藏粮于地"战 略,坚持久久为 功,建管并重, 持续用力推进高 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高标准农田 项目区粮食生产 能力提升10%以 上,亩均节水、 节药、节肥率均 有效提升,推动 了耕地质量和地 力提升,有效减 轻了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