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举办25周年庆祝活动
快讯· 2025-06-20 15:14
香港交易所25周年庆祝活动 - 香港交易所举办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 [1]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祝贺 [1] - 香港交易所被描述为香港金融行业的心脏 [1] 香港交易所的历史贡献 - 在过去25年推动了香港的发展繁荣 [1] - 强化了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1] - 采取多项措施加深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1] 未来发展计划 - 面对全球形势挑战将提升市场流动性 [1] - 特区政府将与香港交易所及监管机构通力合作 [1]
港交所主席,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1:3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1.99%报23237.7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42%报5088.3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2.13%报8410.94点 [2] - 全日大市成交额为220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4.27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跌6.40%,中升控股跌5.94%,阿里健康跌5.26%,领跌蓝筹 [3]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微涨0.55%报36.5港元/股,成交额28.85亿港元 [4] 行业板块表现 - Wind概念板块多数下跌,烟草指数和电子烟指数均跌8.57%,在线旅游指数跌6.94% [6] - 金融IC指数涨2.16%,工业大麻指数涨1.11%,智能交通指数涨0.8% [6] - 黄金珠宝概念股普遍下跌,龙资源跌10.84%,英皇钟表珠宝跌6.56%,老铺黄金跌6.42% [12][13] - 医药股集体走低,健康之路跌15.63%,讯飞医疗科技跌8.64%,医脉通跌7.86% [14][15] 香港交易所发展 - 香港上市公司数量由2000年的790家增至超过2600家,25年翻3倍 [8] - 内地企业占香港市场市值的81% [8] - 香港交易所将20个海外市场纳入认可证券交易所名单,吸引亚洲公司赴港上市 [10] - 香港交易所推动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股票集资中心之一,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全球枢纽 [10] 未来展望 - 香港交易所将深化中国与世界市场连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开拓中东和东南亚资本来源 [11] - 香港交易所计划提升基础设施和市场微结构,扩大产品生态圈,吸引全球投资者 [11] - 黄金上涨周期名义涨幅达110.6%,通胀调整后涨幅79.7%,未来仍有上行空间但节奏放缓 [13]
港交所主席,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1:20
6月19日,港股低开低走,恒生指数收跌1.99%,报23237.7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42%, 报 5088.3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 2.13%,报8410.94点。全日大市成交额 为 220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 为 14.27亿港元。 | 恒生指数 | 恒生国企 | 恒生科技 | | --- | --- | --- | | 23237.74 8410.94 | | 5088.32 | | -472.95 -1.99% -183.25 -2.13% -126.09 -2.42% | | | 石药集团跌6.40%,中升控股跌5.94%,阿里健康跌5.26%,领跌蓝筹。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石约集团 | 1093 | 7.610 c | -0.520 | -6.40% | 24.60亿 | 61.26% | | 2 | 中升控股 | 0881 | 11.720 c | -0.740 | -5.94% | 1.03亿 ...
港交所死叉vs支撐 短線交易機會在哪?
格隆汇· 2025-06-19 10:37
港交所股价技术分析 - 当前股价391.6港元,下跌3.07%,逼近关键支撑位390港元[1] - 短期重要支撑位386港元,若失守可能下探373港元;上方阻力位412港元,突破后有望挑战421港元[1] - MA10(411.26港元)下穿MA30(395.86港元)形成死叉,但股价仍守在MA30之上,显示中期趋势尚未完全转淡[1] 技术指标信号 - RSI指标55显示中性偏强,威廉指标进入超卖区间,随机震荡指标发出买入信号[3] - 保力加通道收窄暗示波动可能加剧,MACD指标虽呈卖出信号但动能力柱缩小显示卖压减轻[3] - 过去两日港交所下跌3.92%期间,摩通熊证54267和瑞银熊证54422均录得29%涨幅[3] 衍生品交易策略 - 认购证13775提供14.2倍高杠杆,行使价470.88元,溢价和引伸波幅为同类最低[5] - 看空可选择认沽证16913(行使价333.68元,杠杆10.4倍)或16907(行使价333.68元,杠杆10.5倍)[5] - 牛证69781(收回价350元,杠杆7.7倍)和53641(收回价355元,杠杆8.5倍)适合看多策略[5] - 熊证53181(收回价438元,杠杆9.9倍)和54608(收回价435元,杠杆10.8倍)适合看空操作[5] 市场交易数据 - 牛证69781成交量529万股,成交额52.14万港元;牛证53641成交量978.5万股[6] - 认购证13775成交量4.35亿股,成交额1704.03万港元,有效杠杆14.27倍[7]
港交所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9 08:07
香港交易所25周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历史成就与市场地位 - 香港交易所过去25年致力于建设极具韧性及活力的市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连接[2] - 自2000年至今香港上市公司数量从790家增至超过2600家,增长超3倍,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5] - 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股票集资中心之一,以及亚洲领先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6] 互联互通机制贡献 - H股机制及互联互通计划推动香港资本市场连接国际资本与中国机遇,成为现代最成功增长案例之一[5] - 内地市场通过香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资金,香港则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4] - 目前香港交易所已纳入20个海外市场至认可证券交易所名单,吸引亚洲企业来港第二上市[6] 市场建设与社会责任 - 香港交易所与监管机构协作实施前置式监管,平衡市场发展与质量管控,保持市场竞争力[8] - 通过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累计捐款超6亿港元,支持130个理财教育、多元共融及环保项目[9] - 公司持续提升ESG准则并提供指引,推动市场参与者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9] 未来战略方向 - 将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连接中国、亚洲及世界新兴资本与创新企业[2] - 重点开拓中东和东南亚新资本来源,支持科技创新公司实现资本对接[11] - 计划提升市场基础设施和微结构,扩大产品生态圈并运用科技提高运营效率[11] - 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绿色创新企业集资并完善ESG监管框架[11]
港交所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9 07:59
香港交易所25周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过去25年成功构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金融桥梁,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双赢发展[2][3] - 未来将继续强化超级联系人角色,拓展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及东南亚/中东市场机遇[3][19][21] 历史成就与市场演变 - 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超2600家(增长超3倍),内地企业占市值81%[10] - 首创H股机制及互联互通计划,首家内地上市公司新股获374倍超额认购[8][9] - 已吸引20个海外市场公司来港第二上市,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之一[14] 市场功能与定位 - 发展为流动性充足的新经济市场,吸引全球科技/生物科技公司[6] - 兼具离岸人民币全球枢纽、亚洲领先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双重角色[14] - 通过前置式监管与内地合作机制平衡市场发展与质量管控[15] 社会贡献与可持续发展 - 慈善基金累计捐款超6亿港元,支持130个理财教育/环保项目[16] - 推动ESG准则提升,引导绿色创新企业资本对接[16][21] - 基础设施升级计划包括扩大产品生态圈、提升科技运营效率[20]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市场连接,开拓东南亚/中东资本来源[19]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资本转化,强化全球投资者参与度[19][20] - 持续优化市场微结构,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组合[20]
全球竞争力排名重返第三 外交部:香港明天一定会更好
快讯· 2025-06-19 07:43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提升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继2019年后首次重返三甲 [1] - 香港在税务政策和商业法规排名中均位列全球第一 [1] - 评论认为香港排名提升体现了其国际化地位依然稳固 [1] 香港经济表现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排名全球榜首 [1] - 前五个月香港海外旅客同比增长18% [1] - 多家大型国际企业迁册来港 [1] 香港发展前景 - 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力增强 [1] - 香港对外国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1] - 香港继续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
港交所CEO陈翊庭: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A+H形成良性联动
第一财经· 2025-06-19 06:13
港股市场繁荣表现 - 港股当前繁荣景象得益于多年持续改革 包括港交所改革 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崛起 流动性改善等因素 [1] - 截至5月底 2024年香港IPO募资额超760亿港元(约97亿美元) 达去年同期7倍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110亿美元) 国际投行预计全年IPO总额或超200亿美元 [3] - 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 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港交所自2018年改革后吸引大量企业 包括生物科技与专精特新企业 [1][4] 交易所发展战略 - 港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形成错位发展 互补合作 港交所发挥全球窗口作用 A股提供产业基础 [4] - 港交所采用"人货场"发展框架:服务企业与投资者两端 完善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多资产产品线 升级交易基础设施 [4][5] - 推出人民币柜台交易机制 南向互通人民币计价便利内地投资者 加强技术系统投入以对接全球DeepTech [5]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国际投资者(欧美 中东 东南亚)重新关注中概股 港股在吸引全球IPO资本方面具天然优势 [4] - 外资在中国股债市场参与度仍低 增长空间巨大 美元资产避风港地位动摇促使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5] - 企业选择港股上市考量因素包括全球化战略(境外收购 员工激励) 融资便利性 资本使用灵活性 [4] 市场结构优化 - A+H股形成良性互动 企业选择A转H或H转A的动因在于融资平台多元化与投资者群体拓展 [4] - 强调风险管理工具重要性 如筹备中的人民币国债期货 以辅助投资者进行有效操作 [5] - 升级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 清算交收 全天候交易机制等 提升全球交易体验 [5]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着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 继续推动市场提升ESG准则
智通财经· 2025-06-19 05:59
6月19日,港交所主席唐家成于《砥砺奋进廿五载,迈向未来满机遇》一文中提到,香港作为联通中国 内地市场的桥梁角色,让我们能把握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机遇。港交所亦会致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市场微 结构、扩大产品生态圈,善用科技提升营运效率;也会着力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参与香港市 场,并为不同的客户群提供更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也不会慢下 来。除了会透过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继续支持不同的社区项目外;港交所的平台亦会支持更多绿色创新 公司集资发展。港交所在监管机构的角色上,将继续推动市场提升ESG准则,透过发布合适的指引帮助 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 原文如下: 砥砺奋进廿五载,迈向未来满机遇 今年是香港交易所成立二十五周年,我们很高兴与市场一同庆祝这个企业的发展里程碑。这二十五年 来,我们致力为香港建设一个具韧性及活力的市场,并藉着"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市场更紧密连 接起来,亦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回望过去取得的成果外,我们更希望藉此机会展望满载机遇的未来。我们深信,香港和香港交易所作 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会显得更重要,将中国、亚洲及世界新兴资本和创新企业连接起来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正积极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 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13:4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 实现各交易所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1] - 港交所将持续深耕"人、货、场"三要素 促进投资者与企业的对接 [1] - 港交所排队上市企业达100余家 体现中国在上市资源配置方面的实力 [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 - "人"涵盖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大群体 搭建资金富余方与需求方的桥梁 [1] - A股公司赴港上市可构建境外业务平台 拓展海外融资渠道 [2] - H股上市产生"A+H"联动效应 带动A股和H股成交量提升 [2] 外资配置与人民币资产 - 外资机构在中国股票和债券领域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 [2] - 美元资产"安全锚"地位受冲击 外国投资者启动投资组合再平衡 [2] - 人民币资产将更受国际投资者青睐 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协同吸引外资 [2] 金融产品与风险管理 - "货"需配套股权、债券及大宗商品等多样化金融产品 [2] - 全球投资者重新思考资金分配 不再仅关注单一资产类别 [2] - 港交所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 完善市场生态提升吸引力 [2] 基础设施与交易机制 - "场"强调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与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3] - 港交所计划推进互联互通 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 [3] - 持续投入技术平台建设 满足全天候交易服务需求 [3] 上市规则优化 - 港交所自2018年持续优化上市规则 从盈利企业扩展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1] - 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规则 适应不同行业多样化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