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评:低位震荡-20250916
宏源期货· 2025-09-16 0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15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由升转贴,当前供需均强,上游库存压力不大,随着锂矿复产积极推进,供应收缩预期减弱,预计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建议逢高做空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情况 - 9月15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2520元/吨,较9月12日涨1340元;连一合约收盘价72680元/吨,较9月12日涨1660元;连二合约收盘价72880元/吨,较9月12日涨1520元;连三合约收盘价72880元/吨,较9月12日涨1520元 [1] - 9月15日成交量482790手,较9月12日增加71801手;持仓量309446手,较9月12日增加44手;库存38963吨,较9月12日增加338吨 [1] - 近月 - 连一价差为 - 160元,较9月12日变化160元;连一 - 连二价差为 - 200元,较9月12日变化140元;连二 - 连三价差为0元,较9月12日无变化;基差为 - 230元,较9月12日变化 - 1520元 [1] 锂矿价格情况 - 9月15日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848美元/吨,较9月12日涨6美元;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1075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锂云母(Li2O:2.0% - 2.5%)平均价1775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磷锂铝石(Li2O:6% - 7%)平均价5975元/吨,较9月12日涨205元;磷锂铝石(Li2O:7% - 8%)平均价7065元/吨,较9月12日涨220元 [1] 锂盐价格情况 - 9月15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7245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碳酸锂(99.2%工业零级/国产)平均价7020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74150元/吨,较9月12日降100元;氢氧化锂(56.5%电池级微粉型/国产)平均价79120元/吨,较9月12日降100元 [1] - 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为1700元,较9月12日变化 - 100元;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为2250元,较9月12日无变化;CIF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与SMM电池级氢氧化锂价差为 - 8067.92元,较9月12日变化134.41元;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6000元/吨,较9月12日降500元 [1] 三元材料及其他材料价格情况 - 9月15日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80650元/吨,较9月12日涨450元;三元前驱体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78825元/吨,较9月12日涨225元;三元前驱体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3400元/吨,较9月12日涨150元;三元前驱体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93500元/吨,较9月12日涨200元 [1] - 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9450元/吨,较9月12日涨100元;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175元/吨,较9月12日涨100元;三元材料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8125元/吨,较9月12日涨15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6450元/吨,较9月12日涨150元 [1]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375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磷酸铁锂(中高端储能型)平均价3198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磷酸铁锂(低端储能型)平均价2920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钴酸锂(60%、4.35V/国产)平均价230750元/吨,较9月12日涨1000元 [1] - 负极材料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平均价无变化;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225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825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电解液(钴酸锂用)平均价无变化;电解液(锰酸锂用)平均价1485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 [1] - 电解钴(≥99.8%(金、费))平均价273000元/吨,较9月12日无变化;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56675元/吨,较9月12日涨375元;四氧化三钴(≥72.8%(国产))平均价225000元/吨,较9月12日涨3500元 [1] 库存情况 - 9月15日注册仓单38963吨,较9月12日增加338吨;SMM碳酸锂库存方面,冶炼厂库存36213吨,较上周减少3262吨;下游库存58279吨,较上周增加3072吨;其他库存44020吨,较上周减少1390吨;合计138512吨,较上周减少1580吨 [1] 重要资讯 - 9月15日,伦敦上市的Savama公司表示,在完成额外的物探工作后,其在葡萄牙北部的锂矿项目储量预估增加40%,Barroso资源的锂辉石储量目前预计超过3900万吨,高于之前预估的2800万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锂辉石矿床 [1] 多空逻辑及供需情况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上升,不同原料制碳酸锂产量均上升;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产量上升,三元材料产量下降,9月碳酸锂排产上升,动力电池产量上升;终端需求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9月储能电池产量增加 [1]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采购协议 合同总销售额超6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4:21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协议 - 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材料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60亿元[1] - 协议为日常经营相关销售合同 有助于与下游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关系并率先抢占海外市场[1] - 协议为意向性协议 预测需求量将随宁德时代海外项目进度调整更新 不具有强制约束力[1] 公司业务与客户关系 - 主要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全球主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商[1] - 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欣旺达、楚能新能源、Blue Oval等著名锂离子电池厂商建立良好业务往来[1] 行业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 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同比增长53%[2] - 磷酸铁锂材料出货161万吨同比增长68%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7%[2] 公司产能布局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20亿元 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2] - 通过募投项目建设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生产线 兼容各类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产品生产[2] - 提升灵活应对市场需求能力 发挥产品差异化优势并大幅提升高性能产品供应能力[2] 公司财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 净利润亏损0.85亿元同比缩小61.70% 扣非净利润亏损1.32亿元[3]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整体处于周期底部 磷酸铁锂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叠加部分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导致亏损[3] - 通过坚决执行降本增效策略实现亏损额同比显著收窄[3] 行业价格趋势 - 今年上半年受碳酸锂价格影响 磷酸铁锂整体呈下跌趋势 头部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2]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实现减亏[2]
龙蟠科技(603906.SH)控股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3:24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1] - 协议约定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 - 预计合同总销售金额超人民币60亿元 [1] 合作执行细节 - 具体采购量将通过后续签订框架性、年度性或单笔采购合同落实 [1] - 最终需求量将根据宁德时代海外项目进度与预测需求调整更新 [1] - 销售单价由双方协商确定 [1] 合作主体关系 - 供货方为锂源(亚太)及其独资或合资子公司 [1] - 采购方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协议涉及宁德时代海外工厂的供应链布局 [1]
龙蟠科技(02465.HK)附属向宁德时代提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格隆汇· 2025-09-15 12:22
核心交易内容 - 龙蟠科技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LBMAP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有效期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12月31日 [1] - 协议约定LBMAP集团向宁德时代海外项目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活性材料总数量达157,500吨 覆盖2026年至2031年度 [1] 战略意义 - 合作协议确保集团获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稳定需求 有利于业务增长 [1] - 公司成为宁德时代海外项目指定供应商 可借助其庞大规模和购买力扩大客户基础 [1] - 通过宁德时代声誉加持 公司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 [1] 商业优势 - 基于现有合作关系 宁德时代能维持稳定产品需求 保障长期订单持续性 [1] - 协议约定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较独立第三方更具竞争力 [1]
恩捷股份股价跌5.12%,泉果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743.13万股浮亏损失639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下跌5.12%至43.15元/股 成交额18.42亿元 换手率5.19% 总市值417.7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锂电池隔离膜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83.64% 无菌包装占7.82% BOPP薄膜占4.75% 其他业务合计占3.8% [1] 机构持仓情况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2743.13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持平 占流通股比例3.36% [2][4] - 该基金持有恩捷股份占基金净值比例6.14%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4] - 当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6391.5万元 [2][4] 基金产品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基金规模112.0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1.17% 近一年收益60.81% 成立以来亏损1.52% [2] - 基金经理赵诣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29.41% 最差回报-5.46% 管理总规模130.81亿元 [3]
天际股份:子公司正推进硫化锂专利产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3:58
公司股价与专利动态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异常波动 [1] - 控股子公司江苏泰瑞联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一种硫化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 [1] - 硫化锂是生产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原材料 公司正在推进该专利的产业化 [1] 硫化锂技术与行业前景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 商业化潜力大 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 [1] - 硫化锂是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核心原料 直接影响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稳定性和电池性能 [1] - 2025年硫化锂需求有望达到百吨量级 2026年行业大概率迈向千吨级 [1] 同业公司在硫化锂领域的进展 - 赣锋锂业2022年已具备电池级硫化锂量产能力 2024年进一步扩大产线规模 产品纯度达99.9% [2] - 天齐锂业和恩捷股份在硫化锂领域各有进展 [2]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16%至10.68亿元 [3] - 六氟磷酸锂占当期总营收的67.27% [3] - 六氟磷酸锂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5% 收入同比上升超20% 但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13% [3] 产能与行业地位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六氟磷酸锂产能3.7万吨/年 位居行业前三 [3] - 产能分布: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1.2万吨 控股子公司泰际材料1万吨 控股子公司泰瑞联腾1.5万吨 [3]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汕头市天际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星嘉国际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3% [3] 行业与产品利好 - 受下游储能行业火爆影响 六氟磷酸锂价格有所上涨 [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及相关氟化工产品、次磷酸钠及相关磷化工产品、小家电系列产品 [3]
天奈科技(688116):碳纳米管龙头企业 单壁碳管放量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9-07 02:29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导电母粒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 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 [1] 碳纳米管导电剂性能优势 - 碳纳米管导电剂可增加活性物质间导电接触 提升锂电池电子传输速率 从而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2] - 达到同样导电效果时 碳纳米管用量仅为传统导电剂的1/6-1/2 具有显著用量优势 [2] - 碳纳米管生产技术改进和规模化生产使其优势逐步体现 改变了锂电池导电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2] 行业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GGII预计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剂粉体出货量将达4.1万吨 对应浆料市场规模达68万吨(按固含6%计算) [3] -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6.7%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快充技术向4/6C发展 碳纳米管浆料更好实现高倍率性能 [3] - 新电池体系如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带动应用占比提升 [3] - 厚涂布、复合集流体、干法电极等新技术带动产品需求提升 [3] -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 中国碳纳米管出口增加 [3] 市场竞争地位 - 2022-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46.7%和53.2% 连续三年保持行业第一地位 [4] - 公司研制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 [4] - 单壁碳纳米管相比多壁管具有更小管径、更高比表面积和更好石墨化程度等优异性能 [4] - 单壁碳纳米管制备难度更高 目前全球仅OCSiAl和天奈科技实现规模化生产 [4] - 公司单壁碳纳米管及相关产品已开始批量出货 下游需求旺盛 [4]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5.50亿元、7.62亿元 [5]
全球领跑!深圳“四剑客”做到了|东莞锂电展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44
深圳外贸与锂电池行业表现 - 深圳2024年上半年继续位居全国外贸第一城 以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持续引领外贸增长 [1] - 深圳民营企业出口锂电池30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4% [1] 锂电材料四家企业概况 - 科达利 贝特瑞 新宙邦 星源材质被称作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 分别占据锂电池结构件 负极材料 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材料领域龙头位置 [3] - 四家企业成功打破日韩企业垄断壁垒 逐步登上全球产业顶端 是中国锂电材料行业领军者 [3] 四家企业2024年财务与市场地位 - 科达利2024年营收120.3亿元 净利润14.72亿元 结构件出货份额全球第一 [4] - 星源材质2024年营收35.41亿元 净利润3.64亿元 隔膜出货量全球第二 [4] - 贝特瑞2024年营收142.37亿元 净利润9.3亿元 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 [4] - 新宙邦2024年营收78.47亿元 净利润9.42亿元 电解液出货量全球第三 [4] 锂电池材料构成与功能 - 锂电池四大主材包括正极 负极 电解液和隔膜 分别决定能量密度/电压/循环寿命 充电速度/循环稳定性 低温性能/安全性 以及构建安全离子通道 [5] - 结构件(外壳/顶盖)提供物理支撑 封装保护及电连接 是同样重要的锂电材料 [5] 锂电材料国产化突破历程 - 2000年日企占据全球93%锂电产业市场份额 几乎垄断全球锂电池材料市场 [7] - 科达利1999年与比亚迪合作攻克结构件工艺难题 将成本降至日本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9] - 新宙邦2014年锂电池电解液销售数量跃居全球第一 打破日韩垄断 [9] - 星源材质2008年建成中国第一条干法隔膜生产线 生产出第一卷国产隔膜 [11] - 贝特瑞2004年推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818 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1] 四家企业最新经营表现 - 科达利2025年上半年营收66.45亿元(同比增长22.01%) 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8.72%) 国内结构件出货份额超50% 全球份额超30% [16] - 新宙邦2025年第一季度电池化学品营收20.02亿元(同比增长32.14%) 净利润2.3亿元 中国市场份额超过10% [19] - 星源材质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24.44%)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减少56.39%) 隔膜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11.0%增至2024年14.4% [19] - 贝特瑞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减少3.88%)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9.2%) 连续十五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 [20] 全球化与新技术布局 - 科达利在德国 瑞典和匈牙利布局生产基地 追加5000万欧元投资建设匈牙利结构件三期工厂 年产值可达1亿欧元 [21] - 新宙邦在全球设立20多个生产基地 波兰基地年产4万吨锂电池电解液 已实现盈利 并设立韩国和马来西亚公司 [21]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槟城工厂年产20亿平方米湿法及涂覆隔膜 是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生产基地 [23] - 贝特瑞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 并启动二期年产8万吨产能建设 在摩洛哥启动正极材料5万吨和负极材料6万吨项目 [23] 固态电池领域进展 - 新宙邦参股公司建成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平台 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21] - 星源材质参股公司实现氧化物电解质量产 推出针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材料应用产品 [23] - 贝特瑞建立年产能突破百吨级的固态电解质产线 已实现出货 其中磷酸钛铝锂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23]
调研速递|山东海科新源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新浪财经· 2025-09-05 09: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2%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1] - 丙二醇业务出口量增长31.09%但毛利率仅4.09% [2] 业务战略 - 坚持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 [1] - 通过稳固下游龙头企业合作及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份额 [1] - 优化产品结构并拓展海外市场应对DMC、PG供需失衡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602.75万元,同比增长21.56% [2] - 研发资金用于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 [2] - 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工艺优化为核心发展战略 [2] 海外布局 - 在欧美设立中转基地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 [2] - 产品出口量因海外布局实现增长 [2] - 未来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力度 [2] 产品应用 - 碳酸酯系列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溶剂,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类锂电池 [2] - 多元醇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主要客户包括欧莱雅、珀莱雅等企业 [2] 产能建设 - 新蔚源中试孵化基地已有序试生产 [3] - 前沿技术材料布局为新材料领域重点方向 [3]
海科新源(301292) -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08: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2] - 研发投入7602.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6% [5][7][9] - 丙二醇业务营收下滑1.23%,毛利率仅4.09% [4] - 丙二醇出口量增长31.09%但受价格波动影响利润 [4]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坚持"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 [2][8] - 在欧美设立中转基地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 [2][5] - 海外业务发展良好,出口量持续提升 [5] - 布局固态电解质、功能性添加剂等前沿材料 [3][5][11] - 新蔚源中试孵化基地有序试生产,加速新产品孵化 [1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175人,占员工总数15% [7][9] - 获授权专利116项(含55项发明专利) [6][9] - 参与制定12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6][9] - 建立四大研发平台(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电解液测试、电池制备测评) [5][9] - 固态电池电解质开展基础研究及工艺优化 [3][8][11] 行业与市场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1.8%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0.3% [2]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7.3% [2]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同比增长54% [2] - 面临DMC、PG行业供需失衡及价格波动挑战 [4][10][11] 客户与产品 - 碳酸酯系列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锂电池 [7] - 消费化学品客户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强生、珀莱雅等知名企业 [8] - 食品级/医药级丙二醇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出口增长 [4][8] - 提供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