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搜索文档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21: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专注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4] - 主要业务分为电力电子制造板块和电力数字化领域两大板块[5][1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26.13%;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178.52%[21] 电力电子制造板块业务 - 数据中心电源产品包括HVDC电源系统和Panama电力模组,其中10kV直转240V直流电源系统交付容量大幅增长[6][7] - 站点能源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保持紧密合作,在中国移动2024年开关电源集采项目中4个标段均中标[8] - 新能源车充换电业务独家中标东风岚图汽车充电设备标的,推出720kW全液冷超级充电系统[11][12] 电力数字化领域业务 - 智能调度控制解决方案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风险研究,承接多个前端技术科研项目[13] - 生产精益管理解决方案参与国网甘肃电力气象支撑山火监测预警等"数智化坚强电网"核心场景建设[13] - 虚拟电厂业务完成青海绿能零碳园区双碳智慧监测平台二期等项目,深化与发电集团合作[15]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累计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51.38%[22][43] - 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开展不超过2000万美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35][37]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88万元,核销应收账款1331万元,减少利润总额5088万元[70][74] 公司治理与人事 - 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25万元[49][56]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为8万元/年,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组成[66][67] - 计划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年度报告、利润分配等议案[85][90]
辽宁时代万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8 23:1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经营面临挑战,营收和净利润下降,锂电池业务业绩下滑,镍氢电池业务盈利稳定;控股股东存在股份冻结和质押问题,但债务危机逐步化解;公司拟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64万元;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6][7]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涉及锂离子和镍氢电池,拥有九夷锂能和九夷能源两个经营主体 [3] - 九夷锂能主营锂电池,目标市场为中高端电动工具领域;九夷能源主营镍氢电池,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 [3] 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088.23万元,同比下降38.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8.29万元,同比下降68.03% [5] - 锂电池业务受经济、市场、汇率、成本等因素影响业绩下滑,公司采取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措施 [6] - 镍氢电池业务通过降本增效、拓展应用场景、加强信息化建设,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7] 重要事项 - 控股股东控股集团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143,133,473股,占总股本48.63%;累计被司法轮候冻结280,368,516股,占总股本95.27%,债务危机逐步化解 [9] -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公司股权137,735,043股,占持股总数96.23%,取得融资5.3亿元,目前无强制偿债或平仓风险 [10] - 2024年4月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23年度违规理财被大连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和监管谈话措施,已完成整改 [10] - 年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将关注联营企业担保事项进展 [11]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及内控审计机构,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3] - 致同所成立于1981年,2023年度业务收入27.03亿元,已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9亿元 [14][15] - 2024年度审计费用55万元,2025年审计费用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1][2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2024年末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64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44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419万元 [27] - 计提减值准备将减少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864万元 [29] - 董事会和监事会认为计提减值准备符合规定,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 [30][31] 董事会会议决议 - 2025年4月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35][61] 监事会会议决议 - 2025年4月7日召开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63][67]
工业增长背后的“省电密码”(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06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初发电量罕见负增长且大幅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主要受发电量口径和用电结构影响,与统计数据真实性无关,在设备更新和规下发电企业增速维持高位情况下,发电增速可能继续暂时低于工增增速,最终逐渐收敛 [2][3][13] 发电量的口径偏差 - 发电数据有月度和年度两个口径,月度只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年度包括全口径发电量 [6] -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企业,2021 - 2024年限额以下企业发电年均复合增速为16.6%,带动全口径发电量复合增速上行至5.7%,高于限额以上企业4%的发电量复合增速 [7] - 2025年初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42.9%,高于水电、火电3 - 4%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意味着年初规模以下企业发电增速继续高于规模以上企业 [7] - 1 - 2月负增长的发电量只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发电,预计2025年1 - 2月全口径发电增速为1.4%,明显高于 - 1.3%的规模以上发电量增速 [7] 用电的结构变化 - 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规上工业企业表现,1 - 2月大企业景气度好于小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表现强于全行业用电,2月大企业PMI指数上行2.6至52.5%,小企业PMI指数从去年12月的48.5%下滑至2月的46.3% [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耗能行业表现弱于低耗能行业,进一步拉大用电量与工增差异,2024年下半年以来,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中低能耗行业生产增速持续高位 [12] - 2025年1 - 2月,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累计拉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左右,但对用电同比增速拉动仅有0.3个百分点 [12] - 低耗能行业单位电耗也有所降低,如电子设备制造业每亿元营收用电量从2024年1 - 2月的181万千瓦时下降至2025年1 - 2月的173.5万千瓦时,可能与设备更新推动各行业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有关 [13]
宁德时代“增利减收”背后:布局第二曲线,港股上市谋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3-27 05:54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2024年财报呈现“增利减收”复杂局面,虽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增长,公司正布局换电、储能和海外市场等第二曲线,并计划港股上市谋新局 [1][6][7]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为公司历史上首次年度营收负增长 [1] - 2024年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01%,日均盈利约1.4亿元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970亿元,货币资金储备超3000亿元,年度分红总额近200亿元 [1] 营收结构 分行业 - 2024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营收3565.2亿元,占比98.48%;采选冶炼行业营收54.93亿元,占比1.52% [2] 分产品 - 2024年动力电池系统营收2530.4亿元,占比69.90%;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2.9亿元,占比15.83%;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287亿元,占比7.93%;电池矿产资源营收54.93亿元,占比1.52%;其他业务营收174.88亿元,占比4.83% [2] 分地区 - 2024年境内营收2516.8亿元,占比69.52%;境外营收1103.4亿元,占比30.48% [2] 行业地位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37.9%,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36.5%,连续四年蝉联榜首 [2] 营收下滑原因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致动力电池产品价格同步下调,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约10万元/吨降至7.5万元/吨,动力电池系统平均售价降幅达25.26%,虽销量增长18.85%但单价下降抵消销量增长,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1.29% [3] - 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崛起和车企“多供应商策略”抢走部分市场份额,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影响出货量及营收 [3] 净利润增长原因 - 公司通过控股上游企业将原材料成本下降红利转化为利润,调整原材料库存周期规避存货减值风险 [4] - 推出神行、麒麟、骁遥等系列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 研发项目 - 麒麟、神行、骁遥、天行、凝聚态、钠离子电池及一体化底盘等产品已发布并与客户推进落地中 [5] - 乘用车领域发布神行Plus、新一代麒麟高功率、骁遥增混电池;商用车领域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天行系列电池 [5]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换电业务 - 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2030年达3万 - 4万座 [6] 储能电池业务 - 2024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营收572.9亿元,同比增长34.32%,占总营收15.83%,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利润贡献第一极 [6] - 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和PU100储能产品,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和能源管理效率 [6] 海外市场 - 已在全球设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德国埃尔福特工厂投产,匈牙利、西班牙工厂及印尼项目积极推进 [7] 资本市场举措 - 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拟募资50亿美元(约365亿元人民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等 [7]
宁德时代2024年报:储能营收573亿,销量93G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2 09:0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 [1][2]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3亿元,占比15.83%,毛利率26.84%,同比增长8.19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9.9亿元,同比增长4.4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13%,同比提升0.09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2530亿元,占比69.9%,同比下降11.29% [3]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2.9亿元,占比15.83%,同比下降4.36% [3] - 境外营收1103.4亿元,占比30.48%,同比下降15.77% [3] - 其他业务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21.21% [3] 产销数据 - 锂离子电池总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 [2] - 动力电池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 [2] - 储能电池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2] - 电池系统产能676GWh,在建产能219GWh,产能利用率76.33% [8] 储能业务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36.5%,连续4年全球第一 [4] - 推出天恒储能系统,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产品,单箱能量6.25MWh [5][6] - 发布PU100储能产品,支持6C放电,满足数据中心需求 [6] - 储能客户包括NextEra、国家能源集团等,全球应用超1700个项目 [5]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356.5GW,同比增长21.8% [3] - 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09.8GWh,同比增长136% [3] - 美国简化发电机组并网流程,欧洲多国出台储能支持政策 [3] 产能建设 - 国内推进中州、贵阳、厦门等基地建设 [7] - 德国工厂获大众汽车集团模组及电芯双认证 [7] - 推进匈牙利工厂、西班牙合资工厂及印尼项目建设 [7]
中采PMI|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2025年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1:02
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为50 2%,较上月提高1 1个百分点,回到荣枯线上方 [2][3] - 1-2月制造业PMI均值为49 65%,高于2024年同期的49 15%,反映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 [3] - 生产指数为52 5%,较上月回升2 7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高0 8个百分点 [4] - 新订单指数为51 1%,较上月回升1 9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端短期表现较好 [4] 行业结构分化 - 15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有7个PMI在荣枯线以上,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7 1%)、专用设备制造业(54 5%)、汽车制造业(53 1%) [5] - 部分中低附加值产业表现较弱,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3 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42 6%) [5] - 大型企业PMI为52 5%,较上月提高2 6个百分点,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 2%和46 3%,呈现分化态势 [5] 非制造业PMI变化 - 2月非制造业PMI为50 4%,较上月提高0 2个百分点,主要受建筑业季节性回升带动(建筑业PMI为52 7%,较上月提高3 4个百分点) [6] - 服务业PMI为50 0%,较上月下降0 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邮政、金融等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55 0%),而零售、餐饮等行业回落明显 [6] 经济驱动因素 - 近期经济表现受益于"以旧换新"促消费、关税预期"抢出口"、四季度专项债集中发行使用三条线索 [7] - 基建实物工作量与历史同期差距减小,项目复工节奏有望边际加快 [6] 价格与出口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 8%,出厂价格指数为48 5%,分别较上月回升1 3和1 1个百分点,预示PPI短期可能回升 [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 6%,较上月回升2 2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货运航班数仍高于2024年同期 [4]
热威股份:热威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发行公告
2023-08-28 11:08
发行基本情况 - 本次发行数量为400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0%,发行后总股本为40010万股[6][25] - 高价剔除比例为1.0016%[6] - 四数孰低值为28.2366元/股[6] - 本次发行价格为23.10元/股,未超出四数孰低值[6] - 发行市盈率为39.05倍,所属行业T - 3日静态行业市盈率为20.95倍[6] - 网下发行数量为2800.7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200.3万股[6] 募集资金情况 - 按照发行价格计算的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92423.10万元[7] - 扣除约11860.40万元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80562.70万元[28] 询价与申购情况 - 初步询价期间为2023年8月25日9:30 - 15:00,收到831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9196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报价区间为7.10元/股 - 52.18元/股,拟申购数量总和为10029900万股[11] - 网下申购日为2023年8月30日9:30 - 15:00,网上申购日为2023年8月30日,网下缴款日及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日16:00,网上缴款日及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日日终[7] - 78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161个配售对象报价无效,拟申购数量总和为148,710万股[12] - 794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9,035个配售对象符合条件,报价区间7.1元/股 - 52.18元/股,拟申购数量总和9,881,190万股[13] - 剔除127个配售对象,对应拟申购总量98,970万股,占剔除无效报价后申报总量的1.0016%[15] - 剔除无效和最高报价后,参与询价投资者765家,配售对象8,908个,剩余报价拟申购总量9,782,220万股,整体申购倍数3,492.78倍[16] - 网下发行有效报价投资者644家,配售对象8,761个,有效拟申购数量总和9,660,680万股,为回拨前网下初始发行规模的3,449.38倍[20] 公司业绩情况 - 最近三年发行人扣非前后孰低净利润累计55,662.37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累计85,784.47万元,营业收入累计494,507.44万元[19] 其他情况 - 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申购倍数未超50倍不启动回拨机制;超50倍但低于100倍(含),回拨比例为发行数量20%;超100倍,回拨比例为40%[29] - 网上发行股票无流通限制及限售期;网下发行部分采用比例限售,获配股票数量的10%限售6个月[32] - 本次发行不安排战略配售[25][38] - 拟上市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36][37] - 2023年9月1日(T+2日)披露《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43] - 2023年8月30日确认有效申购总量并配号,8月31日公布配号结果[64] - 2023年8月31日公布网上发行中签率并进行摇号抽签,9月1日公布中签结果[65] - 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180个自然日)内不得参与网上申购[66] - 因网上投资者资金不足放弃认购的情况,结算参与人应在2023年9月4日15:00前向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申报,放弃认购股票由保荐人包销[67] - 网下和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发行数量的70%时,将中止发行[69][70][71] - 网下、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超过本次发行数量的70%(含70%)但未达到本次发行数量时,缴款不足部分由保荐人包销[71] - 本次网下发行不向配售对象收取过户费和印花税等费用,网上定价发行不收取佣金和印花税等费用[73] - 发行人是杭州热威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人(主承销商)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4]
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3-04 07:32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8000万股[7][22][30] - 每股面值为1元,拟上市板块为上交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兴证券[7] - 本次拟投入募集资金88000万元,用于年产240万套新能源汽车安全件项目68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0000万元[59] 业绩数据 - 2022年1 - 6月、2021年、2020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030.67万元、52161.68万元、36497.57万元、30415.94万元[54] - 2022年1 - 6月、2021年、2020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488.78万元、10619.17万元、3259.70万元、2219.90万元[5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86%、31.46%、34.23%和34.53%[27][66]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研产销,下游涉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4][32] - 2022年1 - 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7983.51万元,新能源汽车安全件收入18401.34万元占比65.76%[35] - 2022年1 - 6月公司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5842.92万元占比43.45%[4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份额下降、毛利率下降、业绩下滑等风险[25][27][72] - 行业技术迭代快,下游技术路线变更或潜在竞争者加入影响经营[24][79][80] - 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借款,资产负债率较高[69]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控人葛泰荣、曹梅盛夫妇合计实际控制比例为51.13%[78] - 2021年9月增资后,葛泰荣出资3767.19万元,占比43.32%[121]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宜宾晨道持有公司7.20%股权[193] 股权变动 - 2018 - 2021年公司多次进行增资、股权转让,价格从1元到18.69元不等[127 - 132] - 2021年5月公司收购湖南荣泰100%股权,交易价格2260万元[142][145] - 2021年5月荣泰电工出售常熟正亿57%股权、平江湘北48%股权[160][167]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4家全资子公司,1家全资孙公司[183] - 湖南荣泰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8222.18万元、净利润773.09万元[183][185] - 浙江荣泰汽车零部件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1187.31万元、净利润76.61万元[186]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专注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研产销,实施多方面发展计划[60][61] - 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79221.45万元,新增年利润总额21253.00万元[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