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

搜索文档
线下演出旺季,撑起八大衍生消费场景
36氪· 2025-08-25 04:07
线下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演唱会、音乐节、话剧等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1] - 2025年7月演出市场总票房超34亿元 同比增长近60% 直追电影市场规模[2] - 观演人群对线下演出体验的需求升级解锁了越来越多细分消费市场 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动能[1] 摆摊经济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形成摆摊经济 单场热门演出可吸引数万人参与 创造两个明显消费高峰时段[2] - 摆摊启动成本较低 回报周期极短 单场演出就能看到实际收益[2] - 摊主聚焦观众即时需求 夏季提供冰镇饮品、便携小吃、折叠坐垫等实用物品[4] - 结合演出主题设计应援扇、迷你手幅等特色商品 增强参与感和仪式感 社交媒体分享日入四位数的摆摊经历[4] 商场歌友会 - 商圈通过策划歌友会、签售会等粉丝活动将偶像流量转化为实际客流与销售额[6] - 采取低门槛策略联动商户推出粉丝专属套餐或折扣 通过赠送明星周边礼增加会员转化[9] - 粉丝活动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精准客流 增强商业体年轻化与时尚感标签[9] 约妆服务 - 演唱会约妆服务成为粉丝情感表达的综合体验 用应援色打造眼妆、脸部贴纸等形成"社交货币"[11] - 需求高度集中在演出前2-3小时 化妆师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服务[13] - 线上平台展示妆容案例、标注价格、预留预约通道 实现供需高效匹配[11] 约拍跟拍 - 催生专业摄影器材租赁市场 花几百元租赁设备可获得远超手机拍摄的效果[14] - 启动门槛较低 有摄影基础者购买二手设备即可接单 时间灵活成本压力小[16] - 服务改变观演方式 让记录演出现场成为难忘经历 提升观演体验[16] 住宿市场 - 跨区域观演人群集中涌入 61.3%的额外消费集中在住宿上[17]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3公里内酒店出现3-5倍价格上浮 基础房型在演出前一个半月被订空[19] - 酒店通过打造演唱会主题场景、提供穿梭巴士和应援礼品等特色服务提升吸引力[17] 餐饮消费 - 演出散场前后几小时形成用餐高峰 场馆周边餐饮店铺用餐人数比平时多好几倍[21] - 餐饮商家优化流程推出线上点单、精简菜单 或直接在场馆外设点招揽客人[21] - 演出后"宵夜"环节满足情感需求 餐厅加入艺人形象产品、应援主题装修等元素[23] 明星周边 - 周边产品从单一纪念意义升级为消费+体验双重载体 重塑演唱会盈利结构[24] - 实体快闪店加入等身立牌、主题打卡墙等互动场景 将购物过程变成粉丝聚会[24] - "限时限量"策略强化稀缺感 刺激粉丝集中消费 通过社交平台扩散热度[24] 演出+文旅融合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旅行动机 演出门票比景点门票更能决定目的地选择[27] - 多地政府通过演艺活动吸引游客 如包头演唱会凭票根可免费游览四大景点[29] - 刀郎武汉演唱会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29]
金融创新赋能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证券日报· 2025-08-24 14:41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景象 包括票根经济 亲子游 研学游和跨境旅游等领域 [1] - 跨境旅游在暑期出现强势回暖趋势 [1] 金融赋能消费机制 - 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卡满减 消费权益抽奖和政府消费节联动等方式激活潜在需求 [1] - 金融服务深度融入旅游 餐饮 住宿等消费场景 构建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优惠网络 [1] - 金融手段有效降低消费门槛 将想消费转化为敢消费和愿消费 [1] 金融科技应用 - 闪付和碰一碰等便捷支付方式在地铁 景区等高频率场景普及 显著提升支付效率 [2] - 针对外籍人士在机场枢纽提供一站式服务 简化国际银行卡绑定与支付流程 [2] - 金融科技创新解决境内外游客的支付便利性问题 [2] 产业链金融支持 - 通过供应链金融和普惠贷款为旅游平台 酒店 餐饮 交通等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资金支持帮助相关产业应对客流高峰 提升服务质量和供给稳定性 [2] - 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 构建用户画像 优化产品结构和创新服务模式 [2] 金融角色演变 - 金融助力消费从锦上添花转变为驱动内循环的关键变量 [3] - 在金融科技深化和政策红利驱动下 金融服务消费的深度与广度将持续拓展 [3] - 金融服务将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3]
日本物价飙升吃不消!国民负担加重?各地新补贴你能领到吗?
搜狐财经· 2025-08-23 13:50
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趋势 - 2025年7月核心CPI(除生鲜食品)达111.6(2020年=100),同比上涨3.1%,较6月3.3%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第8个月维持在3%以上高位 [1] 分品类价格变动 - 食品(不含生鲜)价格同比上涨8.3%,涨幅连续12个月攀升 [3] - 大米价格同比暴涨90.7%,达去年同期近两倍水平 [3] - 5公斤袋装大米周度均价达3737日元,单周上涨195日元 [6] - 西红柿价格较五年均值高出40%,黄瓜/茄子/胡萝卜等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于历史均值 [8] - 住宿价格因访日游客增加同比上涨6.0% [3] - 水费环比下降2.3%,公立高中学费因免费化政策大幅下降94.1% [3] 政府补贴措施 - 东京都拟将老年人及残障家庭空调购置补贴从1万日元提升至8万日元,以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10] - 空调补贴系"东京零排放积分"制度延伸,预计8月末实施 [9] - 埼玉县日高市向特定学生群体发放学校午餐补贴:小学生每月4300日元,初中生每月5200日元 [12][16] - 补贴需满足出勤率90%以上条件,按年度发放11个月(排除暑假) [16] - 福井县若狭町向全体居民发放1万日元当地商品券,适用期为8月9日至12月31日 [18] - 若狭町连续四年发放地方福利补贴,累计总额达1.4209万亿日元 [18] 价格驱动因素 - 夏季极端高温导致农产品歉收,推高生鲜食品价格 [6][8] - 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因物价上涨显著增加 [8]
“小”比赛拉动“大”市场!这个冰球赛拉动当地消费超5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48
赛事经济拉动效应 - 全国青少年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四川眉山举办 吸引200多名运动员参赛 为期6天赛程显著提升当地消费活力 [1] - 赛事场地为西南地区最大冰球比赛场地 面积达1800平方米 免费预约观赛场场爆满 包含外地专程观赛游客 [3][5] 消费增长数据表现 - 赛事直接拉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超550万元 带动酒店入住率上涨58.37% [7] - 周边酒店出现满房状态 日均用餐量超100人次 [9] - 同步发放1700余张消费券 额外拉动消费400余万元 其中景区娱乐消费达100余万元 [13] 政策协同效应 - 当地通过"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多维消费券组合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11] - 成功实现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 形成以"小"比赛撬动"大"市场的示范效应 [13]
赛事+演艺+文旅”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小“票根”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2 00:39
核心观点 - 宁夏通过"航空+文旅 演艺+赛事+商贸"深度融合模式推动消费旺季增长 票根成为城市体验和消费赋能的关键工具 [1] - 银川举办超40场大型赛事和演艺活动带动人流和链式消费 餐饮住宿零售交通等行业显著受益 [1][2] - 航空市场与文旅深度联动 银川机场暑运期间航班起降1.17万架次 旅客吞吐量达162.1万人次 [1] 消费拉动效果 - 赛事活动周边餐饮销售额和酒店入住率均提升20%左右 [2] - "银票有礼"计划通过票根联动餐饮零售景点消费 实现人气向财气转化 [1] - 商业综合体推出优惠活动 延伸消费链条 [1] 航空与文旅协同 - 银川机场优化加密航线 凭乘机信息享受景区酒店折扣 [1] - 航旅融合促进旅客吞吐量增长 暑运42天达162.1万人次 [1] - 机场保障航班起降1.17万架次 体现航空市场繁忙度提升 [1]
现场直击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拉动这些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8-21 09:09
演唱会经济拉动消费 - 演唱会拉动了上海演出、住宿、餐饮和购物领域的消费 [5] - 商家以"票根经济"联动演唱会与其他消费 [5] 明星热潮背后的商业模式 - 经纪公司资本打造"偶像养成系"商业模式 [5] - 依靠数据和流量获取更多商机 [5]
阳光下的守护丨重庆渝中公安创新“网约房”治理新模式
环球网· 2025-08-20 11:02
行业规模与市场背景 - 重庆渝中区作为热门旅游核心区 2025年春节假期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1] - 区域内网约房数量达1.6万余间 主要分布在高楼公寓和居民小区中[1] - 网约房作为新兴住宿业态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选房和密码解锁服务 深受年轻人青睐[1] 监管体系创新 - 2024年底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 明确公安部门为主管单位并细化10余个部门职责[3] - 建立"一房一码"动态管理机制 每间网约房需通过"渝快办"平台申报并生成唯一房源码[3] - 已发放房源码1.3万余个 实现房源底数清、情况明的管理目标[3]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通过"畅住助手"小程序实现实名认证和手机蓝牙解锁门禁 登记准确率从不足60%提升至100%[5] - 智能门锁普及率达74.83% 为经营者年均减少手动登记时间超2万小时[5] - 实施四色管理制度(绿蓝黄红) 初始10分绿码 低于6分红码强制下架[5] 协同治理成效 - 成立网约房自治联盟并制定《经营自律公约》 2025年以来协同处置纠纷近400起[6] - 涉网约房警情同比下降33.8% 有效化解邻里干扰和价格纠纷等矛盾[6] - 通过"渝快办"和"畅住助手"实时收集投诉并自动流转至多部门协同处置[6] 未来发展规划 - 依托"畅住助手"小程序为住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推荐 为经营者接入智慧营销系统[6] - 政府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网约房从安全薄弱点转变为治理亮点[6] - 当前1600家经营者参与治理 实现政府治理与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7]
游客脚步慢下来 服务业态多起来 消费链条长起来
杭州日报· 2025-08-20 10:05
ITSHA 25 The Bear C- 故事 傍晚的奥体中心体育馆,热浪未消,人潮已至。"孩子买的票,我们也来赶赶时髦。"两位"妈妈 级"观众正在互相拍照留念,言语间流露出兴奋之情。她们看的是伍佰演唱会,这场演出吸引了从"60 后"到"00后"的各年龄段观众。 场外,海宁的李女士带着孩子,指着手机直播画面说:"看,这就是伍佰。"顺路而来的她,觉得在 场馆外感受氛围也是特别的体验,"地铁2小时就到了杭州市区,我们常来玩。" 另一边,两位从温州专程赶来的"90后"姑娘静静守候,虽未抢到票,但她们说,"就想在场外听听 歌声,感受这份情怀。"她们的行程并未结束,"明天逛逛西湖,也算不虚此行。" 一张演出票,无形中延长了游客的驻足时间,链接着城市更广阔的风景。 对杭州大学生陶陶而言,追随偶像的巡演足迹,是青春珍贵的注脚。"去年追了11场,每次演唱会 前都很期待,很有盼头,感觉特别开心。"当演出落地陌生城市,她便开启"观演+旅行"模式,"让行程 更充实,也体验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这是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演唱会的辐射力,远不止于场馆。社交媒体上,粉丝团应援妆容教程刷屏,美甲店"偶像同款"档期 爆满;应援扇、明星专辑小 ...
87个“第二现场”吸引客流超7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40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8-19 02:01
活动规模与布局 - 全市统筹设立87个观赛第二现场 涵盖大型综合体 特色街区 公园广场等多元场景 覆盖锦创书城 老门东 熙南里等核心商圈及特色街区 形成核心赛场加全域消费立体布局 [1] - 在原有66个点位基础上新增21个点位 依托全省苏超第二现场热力地图进行统筹规划 [1] 消费数据表现 - 8月15日至17日期间 全市第二现场消费总客流达714.83万人次 同比增长13.03% 环比前一周增长21.17% [1] - 商品销售额实现40.44亿元 同比增长10.22% 环比前一周增长11.72% [1] - 消费笔数为2963.83万笔 同比增长11.26% 环比前一周增长24.55% [1] - 8月17日单日消费总客流 商品销售额 消费笔数环比前一周分别增长26.63% 25.31% 30.84% [1] 商业体具体案例 - 金鹰新街口店通过户外户内双屏同步直播开展购物优惠活动 有效带动客流与销量增长 [2] - 弘阳广场8月17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 销售额同比增长15% [2] - 熙南里街区设置3个户外直播点及商户内小型直播点 吸引超5000人次现场采购特色农产品及手工艺品 [3] 场景创新与融合 - 打造文商旅体展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采用双屏直播并配套糖烟酒展销专区与非遺美食市集 [3] - 鼓楼水岸·南艺后街设置8米巨屏观赛区 吸引300余名观众沉浸式参与 实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3] - 熙南里街区同步举办苏货嘉年华 汇聚全省20余名新农人展销 实现观赛加购物一站式体验 [3] 线上联动与数字化推广 - 联合中国移动开发苏超夜间消费地图 通过小程序和百度地图实现一键导航功能 [4] - 联合饿了么 美团等平台打造苏超消费专场 加大数字消费券发放力度 [4] - 协调银联 微信支付推出观赛支付有礼活动 放大消费刺激效应 [4]
“夜经济”绽放新光彩 “古风夜拍”“夜游活动”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8-18 07:03
夜间消费规模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达60% [1] 夜间旅游活动 - 杜甫江阁夜游活动针对不同兴趣客户设计系列场景和互动玩法 [3] - 开阁仪式点亮灯光为城市注入夜间活力 [4] - 夜游活动带动周边聚集超百家汉服店 [6] 周边业态发展 - 夜间拍照热潮带动步行五分钟内多家旅拍馆提供服装租赁、化妆造型和专业摄影一站式服务 [6] - 周边设有多家文创店、饮品店和小吃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8] - 老建筑改造茶馆保留原貌 每晚7时放映老电影吸引市民游客 [8]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夜间消费热潮带动周边餐饮和住宿行业发展 [10] - 市井氛围吸引络绎不绝的市民与游客前来消费休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