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大宗交易成交0.65万股 成交额137.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0:07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18日大宗交易成交量0.65万股 成交金额137.80万元 成交价212.00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28.97% [1] - 买方为国金证券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营业部 卖方为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 [1] - 近1个月累计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494.58万元 [2] 股价与交易数据 - 当日收盘价298.48元 单日下跌0.41% 日换手率1.10% 成交额2.03亿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3.03% [2] 公司基本信息 -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28日 注册资本11506.534万元人民币 [2]
新产业大宗交易成交796.78万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9:57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8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11.62万股成交金额796.78万元成交价68.57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3910.06万元[2] - 当日大宗交易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折溢价率为0.00%[3] 股价及资金表现 - 9月18日收盘价68.57元下跌1.51%日换手率0.51%成交额2.40亿元[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582.87万元近5日累计下跌2.29%资金合计净流出8759.95万元[2] - 最新融资余额7.99亿元近5日减少3558.18万元降幅4.26%[3]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15日注册资本78571.8785万人民币[3]
腾盛博药-B(02137)因受限制股份单位获归属发行5.7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9:43
公司股份变动 - 因归属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而发行5.7万股 [1]
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纳米递送平台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9-18 08:30
纳米递送平台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 集成人工智能、量化模拟和高通量技术 为药物研发提供高效构建能力 [1] - 平台拥有超过1000万种脂质结构和10万个模型训练数据点 实现人体8个器官或组织的靶向递送 包括肝、肺、免疫器官等 [1] - 平台已获得超过100项授权和专利申请 支撑10余个管线项目产出7个临床前候选药物 其中1个新药进入预申请阶段 [1][3] 人工智能技术架构 - 平台以垂类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为底层架构 覆盖分子生成、特性预测、实验设计等纳米材料开发全周期 [2] - 采用AI预训练数据与从头设计算法结合 建成全球最大脂质库 可预测脂质和纳米颗粒20种关键特性 [2] - 自主研发纳米递送人工智能体作为智能接口 支持自然语言或结构化查询 实现任务分解、模型激活和多源数据集成 [2] 研发效率提升 - 平台实现从计算机设计到体内验证的端到端闭环优化 通过"设计-学习-验证"流程大幅缩短开发时间 [3] - 高通量筛选系统与人工智能预测结合 快速完成真实世界生物实验验证 [3] - 5年内推动10余个管线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显著加速临床前候选药物产出 [3]
杭州奥泰生物2025年中期拟派现7830万余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30
分红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1] - 不进行转增股本和不送红股[1] - 总股本79,280,855股 扣减回购账户后参与分配股数78,307,224股[1] 分红规模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8,307,224元(含税)[1] - 分红金额占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例59.32%[1] 审批程序 - 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1] - 根据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财务影响 - 分红方案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1]
科技部: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中国的集群数量最多
央视网· 2025-09-18 08:22
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 重点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际科创中心,布局建设成渝、武汉、西安等区域科创中心,形成高地引领、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格局 [1] 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效 - 北京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超过16%,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 - 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突破1.8万亿元,产业创新实力快速提升 [2] -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集群 [2] - 通过科技金融试点、长周期科创投资基金及科学数据出境等政策先行先试强化功能定位 [2]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京津冀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共同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并联合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2] - 沪苏浙皖四地同步印发《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地方立法保障协同创新 [2] - 支持跨区域和重点城市群通过联合攻关、仪器共享、平台共建推进协同创新 [2] 科技创新发展成果 - 中国在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数量最多,体现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3] - 地方政府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并开放政府应用场景,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3]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维持康龙化成“买入”评级,康龙绍兴通过FDA现场检查
格隆汇APP· 2025-09-18 08:18
公司运营进展 - 子公司康龙绍兴原料药商业化生产基地首次通过美国FDA新药批准前检查 [1] - 宁波原料药生产车间已于2025年4月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1] - 公司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 具备持续为美国及全球市场提供商业化创新药原料药资质 [1]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 [1] - 2025H1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71/22.74/27.82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0/1.28/1.56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1/23.5/19.2倍 [1] 行业环境 -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逐步复苏 [1] 业务发展 - 质量体系获得国际认可 助力板块由研发向商业化生产推进 [1]
探索“政校企+”人才科创产业矩阵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9-18 08:07
构建创新治理新范式,完善矩阵组织架构。建立"三层次、多节点"网络化治理体系,在战略引领层设立 创新发展战略委员会,汇聚顶尖专家学者和产业领袖,负责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在资源协调层建立矩 阵运营中心,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创新要素的精准配置和高效调度;在实体运作层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 创新联合体,形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高校院所深度参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产业创新集群。实 施"一链一策"精准治理,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量身定制支持政策。 建立产业链创新需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模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与创新供给。建立"三级矩阵长"负责制,构建"总矩阵长—产业矩阵长—执行矩阵长"三级责任体系,确 保矩阵建设高效推进。配套建立矩阵建设"双办公室"工作机制,设立矩阵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 筹协调、政策制定和督查考核;同步设立矩阵运营服务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需求对接、资源匹配、政 策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促进资源高效流动。实施"人才旋转门"工程,打破体制壁垒,建立"身份保留、待 遇衔接、成果共享"的人才流动机制。设立企业专家入驻高校的绿色通道,实施" ...
医疗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胶州湾北岸
齐鲁晚报网· 2025-09-18 08:02
产业规划与定位 - 青岛高新区定位为"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和创新策源先导区 正加速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1] - 区域已集聚全市三分之一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主体 正在胶州湾北岸加速崛起康养特色产业新城 [1] 技术创新突破 - 康道医疗自主研发KD9下肢外骨骼步态训练系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价格仅为进口产品1/4到1/3 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康立泰生物医药1 1类新药白介素-12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7年上市 具有副作用小和价格优势 [2] - 海尔生物医疗实现超低温数智样本管理设备两个首次突破:首次应用超低温NAIT技术 首次实现-86℃环境精准密集读取 [3] - 钰仁医疗研发的首套国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产业集群发展 -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完善软硬件配套 形成检验检测和医疗器械企业"拎包入驻"便利环境 [4] - 区域聚焦生物创新药 罕见病药物 体外诊断 先进治疗设备 康复医疗五大细分领域 已落地相关企业1000余家 [4] - 拥有54家"四上"企业 2家市级链主企业占全市总量一半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4] - 海尔生物医疗作为链主企业联合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上下游协同发展 [4] 金融支持体系 - 青岛高新区推出"高新贷2 0" 将科技型企业授信额度提升至最高2000万元 政府与金融机构共担风险 [5] - 使用586万元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授信超9亿元 为230余家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300余万元 [5]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依托康复大学建设山东省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肺癌防治康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 [7] - 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联盟链接30余家高校院所 领军企业和医疗机构资源 [7] - 康复产业孵化器三年孵化90余家康复科技企业 校地协同创新链条日益紧密 [7] - 华夏生物科技与康复大学共建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巩固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先优势 [8]
持续追踪中国核心区域创新增长背后的投资力量——投中榜·2025年度区域榜单评选启幕
投中网· 2025-09-18 06:3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见证中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 投中网 2025年是中国区域经济战略深化实施与成效显现的关键之年。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引下,长 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形成多 层次、宽领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三大战略区域依托其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产业定位与 制度创新,正共同构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三大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活跃态势,显示出强劲 的资本吸引力和产业凝聚力。 长三角地区 披露交易总额达1582亿元,虽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调,但 投资案例数超3200起,同比增长4%,反映出投资活动高频化、早期化的新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 披 露投资案例1070起,交易规模5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彰显开放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西部地 区 表现尤为抢眼,披露投资案例767起,交易规模654亿元,同比激增217%,体现出产业转移与升 级正在资本端获得积极响应。总体来看,三大区域合计贡献了全国股权投资市场近七成的交易规模, 成为资本市场极具活力的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