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经济学家解读2025上半年中国经济关键词(经济形势理性看)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00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跑地位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5] 政策支持与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5] - 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5] - 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2.3% [5]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7]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3.1%、36.2%、35.6% [7]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2024年上升到第十一位 [9] 外贸与市场韧性 -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 [5][1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51.8% [13]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高达61.5% [13] 消费与内需 - 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16]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16]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占比持续提升 [16] 企业活力与创新 - 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91亿户,前5个月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097.5万户 [20]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8.3%,外资企业出口增长5.4% [22] 民生与消费升级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4%,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2% [26] - 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等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27] - 银发经济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 [27]
关注政策组合拳落地效果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52
经济增长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长领先,显示经济加速向服务化迈进 [1] - 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根基稳固 [1] 消费与贸易 - 消费需求和对外贸易是支撑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 [2] - 智能家居等新型高科技产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2] - 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 [6] - 体育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6]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6]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8%,实际增长5.3%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3] - 投资品价格波动较大,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明显 [3] - 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反映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3]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因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 [3] 工业与物价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8]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3.1%,新能源汽车增长36.2%,工业机器人增长35.6% [8] - CPI同比下降0.1%,6月同比上涨0.1%,核心CPI上涨0.7% [8] - PPI同比下降2.8%,反映投资需求不足 [8] 消费升级 -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如体育用品和金银珠宝 [6] -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提效,拉动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 [6] - 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 [7]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服务消费将持续扩容 [7] 工业与新技术 - 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如3D打印、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 [8] - 新技术发展有助于重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8] - 智能化改造激活传统产业,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8]
用成本“减法”换发展“加法”!河南20项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10 09:35
政策概述 - 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从研发、资金、用能、物流、人力等十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旨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并提升地区经济活力[1] - 政策聚焦账款清欠、信贷服务、要素供给、行政执法、信息获取等企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领域,通过"奖、免、返、贷、投"等组合拳发挥降本惠企整体效能[1] 资金支持措施 - 用足用好国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目标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2] - 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特色债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提供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服务[2] - 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2] 要素成本降低 - 物流成本: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电动货车实行通行费7折优惠,实施运营货车更新补贴政策[4] - 用地成本: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鼓励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供应,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利用率、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4] - 人力成本: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优惠政策、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4] 产业服务与转型支持 - 建设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并给予租金优惠,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创客交流新型空间[5] -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特色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助[5] - 对外贸企业开展境外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专利认证、商标注册的,按照不超过认证、注册费用70%的比例予以资金支持[5] 专家观点 - 政策涵盖企业研发、生产、运营各流程多环节,在降低"人、地、钱""电、水、气"等要素成本方面提出一揽子具体措施,覆盖面广、受益面宽[6] - 聚焦企业转型发展中"转不起、不敢转"难题,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等方面提出降成本具体举措[7] 企业实践案例 - 中铁装备集团通过体系化管理和精准化施策实现累计数亿元的效益增长,政策将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关键要素支持[11] - 河南省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助力盾构产业实现"国产化替代"和成本降低,中铁装备盾构产销量连续8年领跑全球[12]
要有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下半年该如何发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4:27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向好向新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4] -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6.4%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8] 民间投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50%处于历史低位 [6]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5%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6.7% [6] - 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大幅下降是拉低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比的最主要因素 [6] 民营工业表现 - 1-6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 [7] - 私营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3.81%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6.66元人均营业收入138.2元 [7]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5.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7天 [7] 民营企业外贸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8.52万亿元增长8.3%进口3.96万亿元增长5.0% [8]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5%装备制造业产品占出口半壁江山 [8]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八成进出口规模前500大企业民营企业占218席 [8] 中小企业发展 - 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9.1比上月上升0.2点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态势 [9] - 8个分项指数6升2降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市场指数成本指数和投入指数止跌回升 [10] 面临挑战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逐月下降1-6月同比降0.6%低于全国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 [13] - 私营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6.66元费用9.57元均为三类企业中最高 [14]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5.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7天远高于国有企业55.6天 [14]
我省12家中试平台入选
辽宁日报· 2025-08-09 01:28
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共242家中试平台入选 [1] - 辽宁省入选12家中试平台 在全国位列第七位 [1] 中试平台定义与作用 - 中试平台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向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过渡过程中提供中间试验的综合性支撑平台 [1] - 中试平台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过渡到生产线 确保产品质量和可行性 [1] 辽宁省中试平台技术领域分布 - 12家中试平台涉及原材料工业 消费品工业 装备制造 新兴和未来产业4个技术领域 [1] 辽宁省中试平台地域分布 - 沈阳 大连各4家 鞍山 本溪 盘锦 沈抚示范区各1家 [1] 辽宁省中试平台牵头单位性质 - 11家中试平台由企业牵头 1家由科研单位牵头 [1] 辽宁省后续支持措施 - 省科技厅将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 力争12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级中试平台 [1] - 加强省市联动支持12家中试平台建设 提升中试基础条件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1] - 结合辽宁产业特点差异化布局建设中试基地 [1] - 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中试需求和服务事项清单 组织对接活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
用金融力量“织就”民企更绚丽的未来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核心观点 - 海安农商银行通过一级法人银行决策优势和产品特色 持续加大民营企业信贷资源配置力度 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优化服务流程 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3] 业务策略与执行 - 实行区域全覆盖网格化走访、建档、营销 对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主体持续跟踪服务[3] - 建立前中后台相互支持配合的营销和管理体系 优化授信业务审批流程 缩短业务审批环节[3] - 通过常态化走访推进银企"一对一、面对面"服务模式 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难题[3] 客户案例与成效 - 为南通瑞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涵盖原材料采购资金注入、新技术研发资金支持和季节性生产高峰应急周转[1] - 对南通瑞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授信金额达1000余万元 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和设备升级问题[1] - 服务江苏美申美克精密机械(南通)有限公司、江苏铭鹏装备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持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优化金融服务举措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3] - 及时满足民营企业贷款"短、频、快"需求 保障企业生产线和研发项目顺利推进[2][3] - 通过专业金融服务精准滴灌 形成银企携手扩总量、促转型、增效益的良好氛围[3]
润邦股份(002483) - 002483润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8-08 05:16
船舶订单与硬件优势 - 2024年以来公司获得来自德国、新加坡、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品船、平台供应船等船舶订单,并有多艘海工及化学品船舶订单(包括可选择订单)[2] - 公司拥有自有船台、高端不锈钢产品制造车间及带顶棚的室内船台,可保障生产进度与质量[3] - 自2011年进入海工船舶领域,已积累丰富造船经验[3] 智能化技术与高端装备 - 公司正探索AI技术与现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3] - 集装箱港口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等产品已实现智能化研发应用,助力客户打造无人化码头[3] - 已获得多个港口码头自动化设备订单及升级改造订单[3] 产能布局与未来规划 - 通州湾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在投建,将拓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装备等领域产能[3][4] - 物料起重搬运装备和船舶海工装备业务是未来主要业绩增长点[4] - 目标巩固散料装备、港口装备等领域的市场龙头地位[4] 分红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分红水平较上年显著提升,未来将根据盈利情况持续加大分红力度[4] - 管理层计划在满足条件时进一步回馈投资者[4]
主动对接融入 巩固增创优势
郑州日报· 2025-08-08 00:58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 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支撑,对于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 性、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提升整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 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时进一步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 务,为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 将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作为事关河南未来的战略性、全局性工程,省委书记刘宁多次强 调"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看郑州",明确提出郑州"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担重任"的重要 要求,要求郑州在全省挑大梁、走前头、作示范。 站位全局谋一域,干好一域促全局。纵深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使 命,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是顺势而为发挥自身既有优势的必须,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 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市作为一亿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连南贯北、承东 ...
林发勤:以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08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间品贸易是推动产业链协作和升级的关键 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 政策支持将促进其结构升级和区域协作网络构建 [1][2][3][4] 中间品贸易的现状与规模 - 中国中间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 [1] - 机电类中间品出口占比超过50% [1] - 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中间品贸易增速尤为突出 [1] 中间品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 强化国内产业链韧性 尤其在电子 新能源 装备制造等长链条行业 中间品流通顺畅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交付能力 [2] - 促进技术扩散与创新 高技术中间品出口体现国内技术积累 带动整个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 [2] - 推动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化 例如电池材料和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支撑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发展 [2] 中间品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贸易结构升级 从初级产品转向半成品与高附加值零部件 加大对绿色制造 数字技术 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支持 [3] -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统一统计口径 完善关税 退税 金融和通关便利化政策以支持中小企业 [3] - 构建更紧密的区域协作网络 以长三角 珠三角高端制造业为核心 与中西部原材料供应和基础加工环节加强配套协作 [3] - 构建系统机制保障 对战略性中间品建立全链条支持体系 推动区域协定纳入便利化议题 加强国内外标准衔接 [4]
_新华日报_2025年08月08日2
搜狐财经· 2025-08-07 23:07
8月7日,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工人正在装载大型的不锈钢塔器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此次出口的 设备总重量为2876吨,货值约1.4亿元。张家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采取人工+智能化监管模式,确保船舶 安全顺畅通关,助力"中国制造"高效扬帆出海。今年上半年,张家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 726.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6.6%。施柏荣 赵国政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